15.4.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课件(共21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4.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课件(共21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1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5.4.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副标题: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与应用
教师姓名:[教师姓名]
授课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复习回顾与情境引入
复习回顾:前面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包括 “等边对等角” 和 “三线合一”。“等边对等角” 指的是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边所对的角相等,那么反过来,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这个三角形是否是等腰三角形呢?这就是本节课要探究的等腰三角形的判定问题。
情境引入:如图,在一个三角形纸片 ABC 中,测得∠B=∠C,不用测量边的长度,你能判断 AB 和 AC 的长度关系吗?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将找到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学习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等角对等边)。
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能综合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决几何问题,提高推理能力。
体会性质与判定的互逆关系,培养辩证思维。
幻灯片 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探究
探究活动:在△ABC 中,已知∠B=∠C,画出△ABC,测量 AB 和 AC 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换一组相等的角(如∠A=∠B),重复操作,观察对应边的长度关系。
实验结论:当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时,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
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 “等角对等边”)。即在△ABC 中,若∠B=∠C,则 AB=AC。
幻灯片 4: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
已知与求证:
已知:在△ABC 中,∠B=∠C。
求证:AB=AC。
证明思路:通过作辅助线(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对应边相等。这里以作∠BAC 的平分线为例。
证明过程:作∠BAC 的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
∵AD 平分∠BAC(辅助线作法),
∴∠BAD=∠CAD。
在△ABD 和△ACD 中,
∠B=∠C(已知),
∠BAD=∠CAD(已证),
AD=AD(公共边),
∴△ABD≌△ACD(AAS)。
∴AB=A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其他证法提示:也可通过作 BC 边上的高或中线证明全等,进而得到 AB=AC,课后可尝试不同证法。
幻灯片 5: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一)—— 证明线段相等
例题 1:如图,在△ABC 中,∠A=36°,∠C=72°,BD 平分∠ABC 交 AC 于 D,求证:AD=BD=BC。
分析: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ABC 的度数,再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求出相关角的度数,最后根据 “等角对等边” 证明线段相等。
证明:在△ABC 中,∠A+∠ABC+∠C=180°,
∵∠A=36°,∠C=72°,
∴∠ABC=180°-36°-72°=72°。
∴∠ABC=∠C,
∴AB=AC(等角对等边)。
∵BD 平分∠ABC,
∴∠ABD=∠DBC=72°÷2=36°。
∴∠A=∠ABD=36°,
∴AD=BD(等角对等边)。
在△BDC 中,∠BDC=180°-∠DBC-∠C=180°-36°-72°=72°,
∴∠BDC=∠C=72°,
∴BD=BC(等角对等边)。
∴AD=BD=BC。
幻灯片 6: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二)—— 判断三角形形状
例题 2:如图,在△ABC 中,AD 平分∠BAC,DE∥AC 交 AB 于 E,求证:△ADE 是等腰三角形。
分析:要证明△ADE 是等腰三角形,需证明 AE=DE,可通过证明∠EAD=∠EDA 来实现,利用角平分线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角相等。
证明:∵AD 平分∠BAC,
∴∠EAD=∠CAD(角平分线定义)。
∵DE∥AC,
∴∠EDA=∠CAD(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EAD=∠EDA(等量代换)。
∴AE=DE(等角对等边)。
∴△ADE 是等腰三角形。
幻灯片 7: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应用(三)—— 角度计算与判定结合
例题 3:在△ABC 中,∠B=2∠C,AD 是∠BAC 的平分线,求证:AB+BD=AC。
AB=AE(辅助线作法),
∠BAD=∠EAD(已证),
AD=AD(公共边),
∴△ABD≌△AED(SAS)。
∴BD=DE,∠B=∠AED。
∵∠B=2∠C,
∴∠AED=2∠C。
∵∠AED=∠C+∠EDC(三角形外角性质),
∴2∠C=∠C+∠EDC,
∴∠C=∠EDC,
∴DE=EC(等角对等边)。
∵AC=AE+EC,AE=AB,EC=DE=BD,
∴AC=AB+BD,即 AB+BD=AC。
分析:采用截长补短法,在 AC 上截取 AE=AB,连接 DE,先证明△ABD≌△AED,得到 BD=DE,∠B=∠AED,再利用角度关系证明 DE=EC,进而得到 AB+BD=AC。
证明:在 AC 上截取 AE=AB,连接 DE。
∵AD 是∠BAC 的平分线,
∴∠BAD=∠EAD。
在△ABD 和△AED 中,
幻灯片 8:等腰三角形性质与判定的区别与联系
项目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条件
两边相等(等腰三角形)
两角相等
结论
两角相等(等边对等角)
两边相等(等角对等边)
作用
由边相等推出角相等
由角相等推出边相等
关系
互逆定理
互逆定理
总结:性质和判定是互逆的,性质是 “已知等腰证边角关系”,判定是 “已知边角关系证等腰”,在解题时需根据题目条件和求证目标灵活选择使用。
幻灯片 9:等腰三角形判定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忽略 “在一个三角形中” 的前提。“等角对等边” 必须在同一个三角形中成立,不能将两个三角形中的角相等转化为边相等。
误区二:错误应用判定定理。如认为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实际上等边三角形需要三个角都相等(或三边都相等)。
误区三:证明时条件不充分。在证明线段相等时,仅说明两角相等就直接得出边相等,未明确这两个角在同一个三角形中。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一)—— 基础应用
题目 1:在△ABC 中,∠A=80°,∠B=50°,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题目 2:如图,∠1=∠2,∠3=∠4,求证:AB=AC。
学生解答: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应用 “等角对等边” 进行判定。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二)—— 综合应用
题目 1:如图,在△ABC 中,AB=AC,D 是 AB 上一点,DE⊥BC 于 E,ED 的延长线交 CA 的延长线于 F,求证:AD=AF。
题目 2:在△ABC 中,∠BAC=90°,∠B=30°,AD⊥BC 于 D,求证:BC=4CD。
分析与提示:题目 1 利用等腰三角形性质和等角的余角相等得到角相等,再用判定定理证明线段相等;题目 2 结合直角三角形性质和等腰三角形判定进行角度和线段关系推导。
幻灯片 12: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回顾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等角对等边”,总结其证明方法和应用场景,强调与性质定理 “等边对等角” 的互逆关系。
方法归纳:证明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可通过证明两个角相等,再应用 “等角对等边”;解决综合问题时,需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判定以及全等三角形、平行线等知识,灵活运用截长补短等辅助线方法。
能力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能熟练运用判定定理解决三角形形状判定、线段相等证明等问题,提高几何推理的严密性和灵活性。
幻灯片 13: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课后习题 [具体页码和题号],巩固等腰三角形判定定理的理解与基本应用。
提升作业: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 O,过 O 作 DE∥BC 交 AB 于 D,交 AC 于 E,求证:BD+EC=DE。
拓展作业:探究在一个三角形中,若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2 倍,能否判定该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举例说明你的结论。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5.4.3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第15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a
i
T
u
j
m
i
a
N
g
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那么怎么样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或等边三角形呢?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及推论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 等边 三角形.
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 等边三角形 .
等边 
等边三角形 
1.在△ABC中,其两个内角如下,则能判定△ABC为等腰三角形的是( C )
A.∠A=40°,∠B=50°
B.∠A=40°,∠B=60°
C.∠A=20°,∠B=80°
D.∠A=40°,∠B=80°
C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1.由于木质衣架没有柔性,在挂置衣服的时候不太方便操作.小敏设计了一种衣架,在使用时能轻易收拢,然后套进衣服后松开即可.如图1,衣架杆OA=OB=18 cm,若衣架收拢时,∠AOB=60°(如图2),则此时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18 cm.
18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2.如图,AC=DB,∠1=∠2,AC与DB相交于点O.求证:∠3=∠4.
证明:∵∠1=∠2,∴BO=CO.
∵AC=DB,∴AO=DO,∴∠3=∠4.
【变式训练】在上题中,若∠3=∠4作为已知条件,能证明AC=BD吗?
解:可以,证明:∵∠1=∠2,∠3=∠4,∴BO=CO,AO=DO,∴AC=BD.
【方法归纳交流】在一个三角形中,经常用“等边对等角”证明角相等,用“等角对等边”证明边相等.
学法指导:要正确区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在解题中不可混淆.
1.如图,在锐角△ABC中,∠ABC的平分线与∠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D,过点D作DE∥BC,交AB于点E,交AC于点F.求证:EF=BE-CF.
证明:∵BD平分∠ABC,
∴∠EBD=∠DBG.
又∵DE∥BC,
∴∠DBG=∠EDB,
∴∠EBD=∠EDB,即EB=ED.
同理CF=DF.
又∵EF=DE-DF,∴EF=BE-CF.
知识点1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
(第1题)
1. 如图, ,
,则图中的等
腰三角形有( )
D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返回
(第2题)
2.如图,一艘海轮位于灯塔的南偏东
方向的 处,它以每小时40海里的速度向
正北方向航行,2小时后到达位于灯塔
的北偏东 方向的处,则 处与灯塔
的距离为____海里.
80
返回
3.[2024自贡]如图,在 中,
, .
(1)求证: ;
【证明】, .
又, .
.
(2)若 ,平分,请直接写出 的形状.
【解】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拨】 , ,
.
又平分 ,
.
, .
.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返回
知识点2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4. 下列条件不能判定 是等边三角形的是( )
D
A. B.
C. , D.
返回
5.将含 角的直角三角尺和直尺按如图所
示的方式放置,已知 ,点, 表
示的刻度分别为1,3,则线段 的长为___
.
2
【点拨】 直尺的两对边相互平行, .
又 ,
.
.
是等边三角形. .
返回
6.[2024长沙]如图,点在线段 上,
,, .
(1)求证: ;
【证明】在与中,
.
(2)若 ,求 的度数.
【解】, ,
, .
是等边三角形. .
返回
知识点3 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第7题)
7. [2025安庆校级期末]如图,在
中, ,
,是 上一点,连接
,若 , ,
则 的长为( )
A
A. 8 B. 7 C. 6 D. 5
返回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