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共29张PPT)湘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5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课件(共29张PPT)湘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4.5 等腰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第 1 页:标题页
标题:4.5 等腰三角形 ——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副标题:初中数学 [对应年级]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第 2 页:情境引入
生活中的等腰三角形:展示生活中具有等腰三角形形状的物体图片,如等腰三角尺、屋顶的等腰三角形结构、等腰三角形风筝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图形的共同特征。
图形特征分析:这些图形都有两条边长度相等,通过测量发现它们的两个底角也相等,这就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性质。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探索等腰三角形的边、角以及特殊线段之间的关系。
第 3 页: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包括 “等边对等角” 和 “三线合一”;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几何证明和计算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和推理,培养探究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能运用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感受几何图形的对称美和严谨性,激发对几何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第 4 页:知识点 1——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
定义解析: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在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边;两腰的夹角叫做顶角,腰和底边的夹角叫做底角。
图形标注:在等腰三角形图形中,标注腰、底边、顶角和底角。例如,在△ABC 中,AB=AC,则 AB、AC 是腰,BC 是底边,∠A 是顶角,∠B、∠C 是底角。
特殊情况: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它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腰和底边都相等)。
第 5 页:知识点 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对等角
性质表述: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写成 “等边对等角”)。
几何语言:如图,在△ABC 中,∵AB=AC,∴∠B=∠C。
推理证明:
已知:在△ABC 中,AB=AC。
求证:∠B=∠C。
证明:作△ABC 的顶角平分线 AD,交 BC 于点 D。则∠BAD=∠CAD。在△ABD 和△ACD 中,AB=AC(已知),∠BAD=∠CAD(已作),AD=AD(公共边),∴△ABD≌△ACD(SAS),∴∠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图形演示:展示作顶角平分线辅助线的过程,标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第 6 页:例题 1—— 应用 “等边对等角” 求角度
例 1:在△ABC 中,AB=AC,∠A=80°,求∠B 和∠C 的度数。
解析:∵AB=AC(已知),∴△ABC 是等腰三角形,∠B=∠C(等边对等角)。∵∠A+∠B+∠C=18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80°,∴∠B+∠C=100°。又∵∠B=∠C,∴∠B=∠C=50°。
例 2:在等腰三角形 DEF 中,DE=DF,∠D=100°,求∠E 和∠F 的度数。
解析:∵DE=DF,∴∠E=∠F。∵∠D+∠E+∠F=180°,∠D=100°,∴∠E+∠F=80°,∴∠E=∠F=40°。
第 7 页:知识点 3——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三线合一
性质表述: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简写成 “三线合一”)。
几何语言:如图,在△ABC 中,AB=AC,
若 AD 是顶角平分线,则 AD⊥BC,BD=CD;
若 AD 是底边上的中线,则 AD⊥BC,∠BAD=∠CAD;
若 AD 是底边上的高,则 AD 平分∠BAC,BD=CD。
推理证明:以 “若 AD 是顶角平分线,则 AD⊥BC,BD=CD” 为例。∵AB=AC,∠BAD=∠CAD,AD=AD,∴△ABD≌△ACD(SAS),∴BD=CD(对应边相等),∠ADB=∠ADC(对应角相等)。又∵∠ADB+∠ADC=180°,∴∠ADB=∠ADC=90°,即 AD⊥BC。
图形演示:分别展示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的三种情况。
第 8 页:例题 2—— 应用 “三线合一” 解决问题
例 3:在△ABC 中,AB=AC,AD 是底边 BC 上的中线,若 BC=6cm,求 BD 的长度,以及 AD 与 BC 的位置关系。
解析:∵AB=AC,AD 是底边 BC 上的中线(已知),∴由 “三线合一” 可知,BD=CD=BC÷2=6÷2=3cm,且 AD⊥BC。
例 4:在△ABC 中,AB=AC,∠BAC=100°,AD 是顶角平分线,求∠BAD 和∠ADB 的度数。
解析:∵AD 是顶角平分线,∴∠BAD=∠BAC÷2=100°÷2=50°。由 “三线合一” 可知 AD⊥BC,∴∠ADB=90°。
第 9 页:知识点 4—— 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
对称性说明: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底边上的高所在的直线)。
对称特征:对称轴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即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关于对称轴对称,两腰关于对称轴对称。
图形演示:通过折叠等腰三角形的动画,展示对称轴两侧部分重合的过程,直观体现其对称性。
第 10 页:例题 3—— 综合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例 5:如图,在△ABC 中,AB=AC,点 D 在 AC 上,且 BD=BC=AD,求△ABC 各角的度数。
解析:设∠A=x。∵AD=BD,∴∠ABD=∠A=x(等边对等角)。∴∠BDC=∠A+∠ABD=2x(三角形外角性质)。∵BD=BC,∴∠C=∠BDC=2x(等边对等角)。∵AB=AC,∴∠ABC=∠C=2x(等边对等角)。∵∠A+∠ABC+∠C=180°,∴x+2x+2x=180°,解得 x=36°。∴∠A=36°,∠ABC=∠C=72°。
第 11 页:知识点 5——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表述: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个角都等于 60°;等边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每一条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都互相重合)。
推理依据: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因此具备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同时由于三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结合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推出每个角都是 60°。
图形演示:在等边三角形图形中标注各边相等、各角为 60°,展示 “三线合一” 的特征。
第 12 页:课堂练习
练习 1: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AB=BC,∠B=50°,求∠A 和∠C 的度数。
练习 2:在△ABC 中,AB=AC,AD 是底边 BC 上的高,若∠B=65°,求∠BAD 的度数。
练习 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AD 是 BC 边上的中线,求∠BAD 的度数和 AD 与 BC 的位置关系。
第 13 页:知识总结
等腰三角形定义:有两边相等的三角形,相等的边为腰,另一边为底边,两腰夹角为顶角,腰与底边夹角为底角。
核心性质:
等边对等角: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三线合一: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对称性: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中线、底边高)所在直线。
等边三角形性质:三边相等,三角都是 60°,具备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第 14 页:课后作业
作业 1:在△ABC 中,AB=AC,∠A=50°,点 D 是 BC 的中点,求∠ADB 和∠BAD 的度数。
作业 2: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 70°,求它的顶角的度数。
作业 3:如图,在等边三角形 ABC 中,AB=6cm,求 BC 边上的高的长度(提示:可利用勾股定理)。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4.5 等腰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第4章 三角形
a
i
T
u
j
m
i
a
N
g
1. 理解、掌握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
2. 能利用等腰(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答问题;
3. 进一步掌握证明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4. 经历探索、发现、证明的过程,发展逻辑推理能力;
5. 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 三角形的哪些性质?
1.三角形的任意两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
2.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3.三角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4.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等腰三角形除了具有一般三角形的性质外,还具有哪些性质呢?
什么叫作轴对称图形?
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作轴对称图形。
那么,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
如图,任意画一个等腰三角形ABC,其中AB=AC.作△ABC关于顶角平分线AD所在直线的轴反射,你发现了什么?
发现了沿顶角平分线AD所在直线作轴反射,直线AD两侧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所以△ABC是轴对称图形。
A
B
C
D
射线AB的像是射线AC,射线AC的像是射线 ;
线段AB的像是线段AC,射线AC的像是线段 ;
点B的像是点C,点C的像是点 ;
线段BC的像是线段CB.
从而等腰三角形ABC关于直线 对称.
AB
AB
B
AD
A
B
C
D
我们可以这样推理:由于∠1=∠2,AB=AC,因此,
由于点D的像是点D,因此线段DB的像是线段 ,从而AD是底边BC上的 .
由于射线DB的像是射线DC,射线DA的像是射线 ,因此∠BDA ∠CDA=
°,从而AD是底边BC上的 .
DC
DA

=
90
中线
A
B
C
D
继续探究,我们还会推导出什么?
即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也是底边上的中线和高.
由于射线BA的像是射线CA,射线BC的像是射线 ,因此∠B ∠C .
CB
=
A
B
C
D
即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
归纳起来,得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及顶角平分线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探究:如图,△ABC是等边三角形,那么∠A、∠B、∠C的大小之间有什么关系?
A
B
C
等边三角形有什么性质呢?
A
B
C
如图,因为△ABC是等边三角形,
所以 AB=BC=AC,
从而 ∠C=∠A=∠B.
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
∠A=∠B=∠C=60°.
由此得到等边三角形的如下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且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有几条对称轴?
因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因此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分别是三个内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如图).
A
B
C
例1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点D,E在边BC上,且AD=AE.
求证:BD=CE.
A
B
C
E
D
F
分析:AB=AC,AD=AE的意思就是△ABC,△ABC是等腰三角形。如果作AF⊥BC,那么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就可证明BD=CE。
证明:作AF⊥BC,垂足为F,则AF是等腰三角形ABC和等腰三角形ADE底边上的高,也是底边上的中线.
∴ BF=CF,
∴ BF-DF=CF-EF,
即 BD=CE.
DF=EF,
如图所示的三角测平架中,AB=AC,
在BC的中点D挂一个重锤,自然下垂。
调整架身,使点A恰好在铅垂线上.
(1)AD与BC是否垂直,试说明理由;
(2)这时BC处于水平位置,为什么?
议一议
A
B
C
D
解: (1)垂直.因为AB=AC,点D是BC的中点,当点A恰好在铅垂线上时,则AD是等腰△ABC底边BC上的中线,因此也是底边BC上的高。
(2)因为铅垂线AD始终垂直地平面,而AD又垂直BC,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所以BC此时处于水平位置
A
B
C
D
1. 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11cm,它的周长
是( )
A. 21cm B. 22cm
C. 27cm D. 21cm或27cm
C
解析:如果6cm的边是腰,则5+5<12,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不能构成三角形;如果11cm的边是腰,则11+11>5,可构成三角形。因此,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1+11+5=25cm。故选C.
1. 在中,已知 ,若
是等腰三角形,则 为( )
D
A. B.
C. 或 D. 或 或
【点拨】分三种情况:当 是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时,
;当, 是等腰三角形的底角
时, ;当, 是等腰三角
形的底角时, .综上所述,的度数是 或
或 .
返回
2. 如图,在中,, , ,
则 ( )
B
(第2题)
A. B.
C. D.
返回
(第3题)
3. “一亭幽绝费平章,峡
口清风赠晚凉.前度桃花斗红紫,今来枫叶
染丹黄.饶将春色输秋色,迎过朝阳送夕阳.
此地四时可乘兴,待谁招鹤共翱翔?”其中
“一亭”指的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典园林建筑——“爱晚
亭”.如图,“爱晚亭”的顶端可看作等腰三角形 ,
,是边上的一点.下列条件不能说明 是
的角平分线的是( )
A.
B.
C.
D. 与 的周长相等
(第3题)

(第3题)
【点拨】A.因为,所以 是
的角平分线,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B.因
为是等腰三角形,, ,所
以是 的角平分线,故B选项不符合题
意;C.若,不能说明是 的角平分线,故C
选项符合题意;D.因为与 的周长相等,
,,所以.因为 是等腰三角形,
所以是 的角平分线,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返回
4. 某平板电脑支架如图所示,其中
,使用时为了舒适,可调整的大小.若 增
大 ,则 的变化情况是( )
D
A. 增大 B. 减小
C. 增大 D. 减小
5. 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其腰长的
比值称为这个等腰三角形的“优美比”.若等腰三角形 的
两边长分别是3和9,则它的“优美比” 为 __.
返回
等边三角形有哪些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相等,且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分别是三个内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