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课件(共33张PPT)湘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6.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课件(共33张PPT)湘教版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33张PPT)
4.6.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第 1 页:标题页
标题:4.6.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副标题:初中数学 [对应年级]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第 2 页:复习引入
复习回顾:前面我们学习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知道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其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也是底边的垂直平分线。那么,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具有怎样的特殊性质呢?
概念回顾:如果一条直线既垂直于一条线段,又经过这条线段的中点,那么这条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也叫中垂线)。
引入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深入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了解它在几何中的重要应用。
第 3 页: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和推理证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几何证明能力;能运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
情感目标:在探究线段垂直平分线性质和判定的过程中,感受几何图形的对称性和严谨性,激发对几何学习的兴趣。
第 4 页:知识点 1——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定义
定义解析: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图形标注:如图,直线\(l\)经过线段\(AB\)的中点\(O\),且\(l\perp AB\),则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可记作 “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
对称性:线段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具有特殊关系。
第 5 页:知识点 2——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性质表述: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几何语言:如图,∵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点\(P\)在直线\(l\)上,∴\(PA = PB\)。
推理证明:
已知: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垂足为\(O\),点\(P\)在直线\(l\)上。
求证:\(PA = PB\)。
证明:∵直线\(l\)垂直平分线段\(AB\),∴\(AO = BO\),\(\angle POA=\angle POB = 90^{\circ}\)。在\(\triangle POA\)和\(\triangle POB\)中,\(AO = BO\),\(\angle POA=\angle POB\),\(PO = PO\),∴\(\triangle POA\cong\triangle POB\)(SAS),∴\(PA = PB\)(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图形演示:展示线段垂直平分线和其上一点到两端点的距离,标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第 6 页:例题 1—— 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例 1:如图,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点\(C\)在\(MN\)上,且\(AC = 5cm\),求\(BC\)的长度。
解析:∵直线\(MN\)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已知),点\(C\)在\(MN\)上,∴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知,\(BC = A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AC = 5cm\),∴\(BC = 5cm\)。
例 2:如图,在\(\triangle ABC\)中,\(AB = AC\),\(BC\)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交\(BC\)于点\(E\),求证:\(AD = CD\)。
解析:∵\(DE\)是\(BC\)的垂直平分线(已知),∴\(DB = DC\)(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AB = AC\)(已知),∴\(\angle B=\angle ACB\)(等边对等角)。又∵\(DB = DC\),∴\(\angle B=\angle DCB\)(等边对等角),∴\(\angle ACB=\angle DCB\),即\(CD\)平分\(\angle ACB\)。(本题重点应用垂直平分线性质得\(DB = DC\),后续可进一步推导\(AD = CD\))
第 7 页:知识点 3——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
判定表述: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几何语言:如图,∵\(PA = PB\),∴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推理证明:
已知:点\(P\)是线段\(AB\)外一点,且\(PA = PB\)。
求证: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过点\(P\)作\(PO\perp AB\),垂足为\(O\),则\(\angle POA=\angle POB = 90^{\circ}\)。在\(Rt\triangle POA\)和\(Rt\triangle POB\)中,\(PA = PB\),\(PO = PO\),∴\(Rt\triangle POA\cong Rt\triangle POB\)(HL),∴\(AO = BO\)(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PO\)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即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图形演示:展示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作垂线后证明该垂线是垂直平分线,标注推理过程中的关键元素。
第 8 页:例题 2—— 应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
例 3:如图,在\(\triangle ABC\)中,\(AB = AC\),求证:点\(A\)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
解析:∵\(AB = AC\)(已知),∴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可知,点\(A\)在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例 4:如图,\(PA = PB\),\(QA = QB\),求证:直线\(PQ\)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
解析:∵\(PA = PB\)(已知),∴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QA = QB\)(已知),∴点\(Q\)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直线\(PQ\)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第 9 页:知识点 4—— 性质与判定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
性质定理:已知点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推出该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点在线上→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已知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推出该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相等→点在线上”)。
联系:
两者互为逆定理,共同刻画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本质特征。
性质定理用于证明线段相等,判定定理用于证明点在直线上或某条直线是垂直平分线。
表格对比:
定理类型
条件
结论
应用场景
性质定理
点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证明线段相等
判定定理
点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
点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点在直线上或直线是垂直平分线
第 10 页:例题 3—— 综合应用性质与判定解决问题
例 5:如图,在\(\triangle ABC\)中,\(AB = AC\),\(D\)是\(BC\)的中点,\(E\)是\(AD\)上一点,求证:\(EB = EC\)。
解析:∵\(AB = AC\),\(D\)是\(BC\)的中点,∴\(AD\)是\(BC\)的垂直平分线(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点\(E\)在\(AD\)上,∴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知,\(EB = EC\)(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例 6: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 = AD\),\(CB = CD\),求证:\(AC\)垂直平分\(BD\)。
解析:∵\(AB = AD\)(已知),∴点\(A\)在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CB = CD\)(已知),∴点\(C\)在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直线\(AC\)是线段\(BD\)的垂直平分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即\(AC\)垂直平分\(BD\)。
第 11 页:知识点 5——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实际应用
选址问题:如图,要在公路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使它到\(A\)、\(B\)两个村庄的距离相等,中转站应建在何处?
解析:连接\(AB\),作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公路的交点即为中转站的位置(依据: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作图问题:用尺规作图作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并说明作图依据(依据: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垂直平分线上)。
第 12 页:课堂练习
练习 1:如图,直线\(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点\(P\)在\(l\)上,若\(PA = 4cm\),则\(PB = \)___cm。
练习 2:在\(\triangle ABC\)中,\(AB = AC\),\(AB\)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AB\)于点\(E\),求证:\(AD = BD\)。
练习 3:如图,\(AB = AC\),\(DB = DC\),求证:\(AD\)垂直平分\(BC\)。
第 13 页:知识总结
线段垂直平分线定义:经过线段中点且垂直于线段的直线。
性质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点在线上→距离相等)。
判定定理: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距离相等→点在线上)。
关系:性质与判定互为逆定理,性质用于证线段相等,判定用于证点在直线上或直线是垂直平分线。
第 14 页:课后作业
作业 1:如图,在\(\triangle ABC\)中,\(BC\)的垂直平分线交\(AC\)于点\(D\),交\(BC\)于点\(E\),若\(AB = 6cm\),\(AC = 8cm\),求\(\triangle ABD\)的周长。
作业 2:在\(\triangle ABC\)中,\(AB = AC\),\(O\)是\(\triangle ABC\)内一点,且\(OB = OC\),求证:\(AO\)垂直平分\(BC\)。
作业 3:用尺规作图作出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观察它们的交点有什么特点(提示:交点到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4.6.1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和判定
第4章 三角形
a
i
T
u
j
m
i
a
N
g
1. 认识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理解其概念;
2. 能推导出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3. 能运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及逆定理;
4. 通过活动,学会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增强合作意识.
等腰三角形是以 所在的直线为对称轴的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与底边上的 、 重合(简称“ ”).
高线
中线
顶角平分线
三线合一
如右图,如果直线l是等腰△ABC的对称轴,那么直线l与线段BC有什么关系呢?对于线段来说,直线l这样的直线有什么性质呢?
如右图,人字形屋顶的框架中,点A与点A′关于线段CD所在的直线l对称,问线段CD所在的直线l与线段AA′有什么关系?
AD= A′D,l⊥ AA′.
A
A′
D
l
1
2
我们可以把人字形屋顶进行简化得到下面右边的图.已知点A与点A′关于直线l对称,如果沿直线l折叠,则点A与点A′重合,AD=A′D,∠1=∠2=90°,即直线既平分线段AA′,又垂直线段AA′.
我们把:
垂直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作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由上可知: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A
A′
D
l
1
2
如右图,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l上任取一点P,连接PA,PB,线段PA,PB之间有什么关系?
P
A
B
l
P
A
B
l
作关于直线l的轴反射(即沿直线l对折),由于l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因此点A与点B重合,从而线段PA与线段PB重合,于是PA=PB.
由此得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我们知道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反过来,如果已知一点P到线段AB的距离PA与PB相等,那么点P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吗?
因为点P可能在线段AB上,也可能在线段AB外,所以探讨上述问题,要分两种情况讨论当PA=PB时,点P是否都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A
B
P
(1)当点P在线段AB时,因为PA=PB,所以点P为线段AB的中点,显然此时点P在线段AB是垂直平分线上。
P
A
B
C
(2)当点P在线段AB外时(如图):
因为PA=PB,所以△PAB是等腰三角形.
过顶点P作PC⊥AB,垂足为点C,从而底边AB上的高PC也是底边上的中线.即PC⊥AB,且AC=CB。
因此直线PC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此时点P也在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上.
由此得到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例 已知:如图,在△ABC中,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O,连接OA,OB,OC.
求证:点O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思路:要证点O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只需证明 ,
而由AB,BC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点O, 可证 ,
从而得 ,于是点O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OA=OC
OA=OB,OB=OC
OA=OC
A
B
C
O
A
B
C
O
证明:∵点O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 .
OA=OB
同理 .
OB=OC
∴ .
OA=OC
∴ 点O在AC的垂直平分线上.
(三角形三边的垂直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
1. 如图,在△ABC中,边BC的垂直平分线交边AB于点E,连接CE,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ED⊥BC
B. ∠B=∠ECB
C. AE+EC=AB
D. ∠AEC=∠DEC
D
解析: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可知A,B,C正确。故选D。
A
B
C
E
D
(第1题)
1. 如图,等腰三角形中, ,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交于 ,交
于,连接,则 ( )
B
A. B. C. D.
返回
(第2题)
2. 如图,的边 的垂直平分线分
别交,于点,,连接, ,
的周长为,则 的周长是
( )
D
A. B. C. D.
返回
3. 如图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点 ,
, 处各种一棵树,现要建一灌溉出水口,要使出水口到三
棵树的距离相等,则灌溉出水口的位置应选在( )
A
A. 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
B. 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
C. 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
D. 三条中线的交点
返回
(第4题)
4.如图,在中,, 是
上的一点,是 上一点,且
,若,则 的长是___.
2
【点拨】 因为, ,
所以直线是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所以是 的中点,
所以 .
返回
(第5题)
5. 风筝又称“纸鸢”“风鸢”“纸鹞”
等,起源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 000
多年的历史,如图是一款风筝骨架的简化图,
已知,, ,
,制作这个风筝需要的布料至少为
_______ .
2 700
返回
6.[2025长沙华益中学期末]如图,在 中,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 的垂
直平分线分别交,于点,,直线,交于点 .
(1)求证:点在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
【证明】
如图所示,连接,, ,
因为垂直平分,垂直平分 ,
所以, ,
所以 ,
所以点在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上.
(2)已知 ,求 的度数.
【解】因为垂直平分, 垂直
平分 ,
所以, ,
,,所以 ,
, , ,
,所以 .设
所以 ,
.因为
,
,
所以 ,即
.
因为,
所以 ,
所以 .
返回
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是什么?
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
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逆定理是什么?
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