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课件(共29张PPT)湘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4.1.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课件(共29张PPT)湘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3.4.1.4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
副标题: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姓名:[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幻灯片 2:复习回顾
判定定理 1: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判定定理 2: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思考:若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成比例,这两个三角形是否一定相似?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3。
幻灯片 3:判定定理 3 的探究
操作验证:画△\(ABC\)和△\(A'B'C'\),使\(\frac{AB}{A'B'} = \frac{BC}{B'C'} = \frac{AC}{A'C'} = k\)(\(k\)为常数,如\(k = 2\))。测量两个三角形的三个角,观察对应角是否相等。
探究结论:通过测量发现,∠\(A = A'\),∠\(B = B'\),∠\(C = C'\),符合相似三角形 “三个角分别相等” 的定义,因此两个三角形相似。
幻灯片 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
定理内容: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图形表示:如图,在△\(ABC\)和△\(A'B'C'\)中,若\(\frac{AB}{A'B'} = \frac{BC}{B'C'} = \frac{AC}{A'C'}\),则△\(ABC\)∽△\(A'B'C'\)。
几何语言表述:∵\(\frac{AB}{A'B'} = \frac{BC}{B'C'} = \frac{AC}{A'C'}\),∴△\(ABC\)∽△\(A'B'C'\)。
核心条件:三条对应边的比都相等,缺一不可。
幻灯片 5:定理的理解与注意事项
比例关系:需验证三条边的对应比是否相等,即\(\frac{AB}{A'B'} = \frac{BC}{B'C'} = \frac{AC}{A'C'}\),顺序需对应一致。
与全等的联系:三边对应相等的三角形全等,而三边成比例的三角形相似,全等是相似的特殊情况(相似比\(k = 1\))。
易错点:忽略边的对应关系,随意搭配边的比例进行判定;未验证三条边的比例是否都相等,仅通过两条边成比例就下结论。
幻灯片 6:例题讲解 1 - 直接应用定理判定相似
题目:判断下列各组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1)△\(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5\);△\(DEF\)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
(2)△\(ABC\)的三边长分别为\(2\)、\(3\)、\(4\);△\(GHI\)的三边长分别为\(3\)、\(4\)、\(5\)。
解答
(1)相似。理由:\(\frac{3}{6} = \frac{1}{2}\),\(\frac{4}{8} = \frac{1}{2}\),\(\frac{5}{10} = \frac{1}{2}\),即\(\frac{AB}{DE} = \frac{BC}{EF} = \frac{AC}{DF} = \frac{1}{2}\),根据判定定理 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因此△\(ABC\)∽△\(DEF\)。
(2)不相似。理由:\(\frac{2}{3} 0.67\),\(\frac{3}{4} = 0.75\),\(\frac{4}{5} = 0.8\),三条边的对应比不相等,因此不相似。
幻灯片 7:例题讲解 2 - 利用定理判定相似并求相似比
题目:如图,在△\(ABC\)和△\(A'B'C'\)中,\(AB = 2\),\(BC = 3\),\(AC = 4\);\(A'B' = 4\),\(B'C' = 6\),\(A'C' = 8\),求证:△\(ABC\)∽△\(A'B'C'\),并求出相似比。
解答:
证明:计算对应边的比,\(\frac{AB}{A'B'} = \frac{2}{4} = \frac{1}{2}\),\(\frac{BC}{B'C'} = \frac{3}{6} = \frac{1}{2}\),\(\frac{AC}{A'C'} = \frac{4}{8} = \frac{1}{2}\),因此\(\frac{AB}{A'B'} = \frac{BC}{B'C'} = \frac{AC}{A'C'}\)。
根据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 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ABC\)∽△\(A'B'C'\)。
相似比为\(\frac{1}{2}\)。
答:△\(ABC\)∽△\(A'B'C'\),相似比为\(1:2\)。
幻灯片 8:例题讲解 3 - 结合边长关系判定相似
题目:如图,在△\(ABC\)中,\(D\)、\(E\)、\(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求证:△\(DEF\)∽△\(ACB\)。
解答:
证明:∵\(D\)、\(E\)、\(F\)分别是\(AB\)、\(BC\)、\(AC\)的中点,∴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DE = \frac{1}{2}AC\),\(EF = \frac{1}{2}AB\),\(FD = \frac{1}{2}BC\)。
因此\(\frac{DE}{AC} = \frac{1}{2}\),\(\frac{EF}{AB} = \frac{1}{2}\),\(\frac{FD}{BC} = \frac{1}{2}\),即\(\frac{DE}{AC} = \frac{EF}{AB} = \frac{FD}{BC}\)。
根据判定定理 3,△\(DEF\)∽△\(ACB\)。
幻灯片 9:例题讲解 4 - 利用相似求线段长度
题目:已知△\(ABC\)∽△\(DEF\),且相似比为\(2:3\)。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 = 4\),\(BC = 5\),\(AC = 6\),求△\(DEF\)的三边长。
解答:
∵△\(ABC\)∽△\(DEF\),相似比为\(2:3\),∴\(\frac{AB}{DE} = \frac{BC}{EF} = \frac{AC}{DF} = \frac{2}{3}\)。
由\(\frac{4}{DE} = \frac{2}{3}\),解得\(DE = 4 \frac{3}{2} = 6\)。
由\(\frac{5}{EF} = \frac{2}{3}\),解得\(EF = 5 \frac{3}{2} = 7.5\)。
由\(\frac{6}{DF} = \frac{2}{3}\),解得\(DF = 6 \frac{3}{2} = 9\)。
答:△\(DEF\)的三边长分别为\(DE = 6\),\(EF = 7.5\),\(DF = 9\)。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1 - 基础应用
题目:
下列各组三角形中,相似的是( )
A. 三边长分别为\(2\)、\(3\)、\(4\)和\(4\)、\(5\)、\(6\) B. 三边长分别为\(1\)、\(2\)、\(\sqrt{5}\)和\(2\)、\(4\)、\(2\sqrt{5}\)
C. 三边长分别为\(3\)、\(5\)、\(7\)和\(4\)、\(6\)、\(8\) D. 以上都不对
若△\(ABC\)∽△\(A'B'C'\),且\(\frac{AB}{A'B'} = \frac{2}{3}\),\(BC = 4\),则\(B'C' = \)______。
答案
B(\(\frac{1}{2} = \frac{2}{4} = \frac{\sqrt{5}}{2\sqrt{5}} = \frac{1}{2}\),三边成比例)
6(由\(\frac{BC}{B'C'} = \frac{2}{3}\),得\(B'C' = 4 \frac{3}{2} = 6\))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 2 - 能力提升
题目:如图,在△\(ABC\)中,\(AB = 5\),\(BC = 6\),\(AC = 7\);在△\(DEF\)中,\(DE = 10\),\(EF = 12\),\(DF = 14\)。判断△\(ABC\)与△\(DEF\)是否相似,若相似,求出∠\(A\)的对应角∠\(D\)的度数(提示:可利用余弦定理计算角度)。
解答提示:
计算比例:\(\frac{AB}{DE} = \frac{5}{10} = \frac{1}{2}\),\(\frac{BC}{EF} = \frac{6}{12} = \frac{1}{2}\),\(\frac{AC}{DF} = \frac{7}{14} = \frac{1}{2}\),三边成比例,故△\(ABC\)∽△\(DEF\)。
∠\(A\)与∠\(D\)对应,根据余弦定理在△\(ABC\)中计算∠\(A\):\(\cos A = \frac{AB + AC - BC }{2 ·AB ·AC} = \frac{25 + 49 - 36}{2 5 7} = \frac{38}{70} 0.543\),∠\(A 57 °\),故∠\(D 57 °\)。
幻灯片 12:易错点提醒
判定相似时,边的对应关系错误,如将△\(ABC\)的\(AB\)与△\(A'B'C'\)的\(B'C'\)对应,导致比例计算错误。
未验证三条边的比例是否都相等,仅通过两条边成比例就判定三角形相似。
在计算比例时,单位未统一或计算失误,影响判定结果。
利用相似比求线段长度时,混淆前后项顺序,导致结果错误。
幻灯片 13:课堂小结
判定定理 3: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几何语言:∵\(\frac{AB}{A'B'} = \frac{BC}{B'C'} = \frac{AC}{A'C'}\),∴△\(ABC\)∽△\(A'B'C'\)。
核心思路:分别计算两个三角形三条边的对应比,若比值都相等,则三角形相似。
应用场景:判定三角形相似、利用相似比求未知边的长度。
幻灯片 14:课后作业
基础题
如图,△\(ABC\)的三边长分别为\(6\)、\(8\)、\(10\),△\(A'B'C'\)的三边长分别为\(3\)、\(4\)、\(5\),求证:△\(ABC\)∽△\(A'B'C'\)。
已知△\(ABC\)∽△\(DEF\),相似比为\(3:4\),若△\(ABC\)的周长为\(18\),求△\(DEF\)的周长。
提高题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2\)、\(3\)、\(4\),另一个三角形的一边长为\(8\),且与第一个三角形相似,求另一个三角形的另外两条边的长度。
求证: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3.4.1.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第3章 图形的相似
a
i
T
u
j
m
i
a
N
g
2. 证明三角形全等有哪些方法?你能从中获得证明三角形相似的启发吗?
1. 什么是相似三角形?在前面的课程中,我们学过哪
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你认为这些方法是否有
其缺点和局限性?
A
B
C
D
E
复习引入
3. 类似于判定三角形全等的 SSS 方法,
我们能不能通过三边来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呢?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合作探究
画 △ABC 和 △A′B′C′,使 ,
动手量一量这两个三角形的角,它们分别相等吗?这两
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A
B
C
C′
B′
A′
A
B
C
C′
B′
A′
通过测量不难发现 ∠A =∠A',∠B =∠B',∠C =∠C',又因为两个三角形的边对应成比例,所以 △ABC ∽ △A′B′C′. 下面我们用前面所学得定理证明该结论.
∴ DE = B′C′,EA = C′A′.
∴△ADE ≌ △A′B′C′.
∴△A′B′C′ ∽ △ABC.
∴ , .
又 ,AD = A′B′,

∵ DE∥BC ,∴ △ADE ∽ △ABC.
过点 D 作 DE∥BC 交 AC 于点 E.
证明:在线段 AB (或延长线) 上截取 AD = A′B′,
C′
B′
A′
B
C
A
D
E
由此我们得到利用三边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 3: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
∴ △ ABC ∽ △A′B′C.
符号语言:
归纳总结
例1 如图,在 Rt△ABC 与 Rt△A′B′C′ 中,∠C =∠C′ = 90°,且 求证:△ A′B′C′∽△ABC.
证明:由已知条件得 AB = 2A′B′,AC = 2A′C′,
∴ BC2 = AB2-AC2 = (2A′B′)2-(2A′C′)2
= 4A′B′2- 4A′C′2 = 4(A′B′2-A′C′2)
= 4B′C′2 = (2B′C′)2.
∴ BC = 2B′C′,
∴ △A′B′C′∽△ABC.
例2 判断图中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A
B
C
3
3.5
4
D
F
E
1.8
2.1
2.4
(1)
解:在 △ABC 中,AB > BC > CA,在 △DEF 中,
DE > EF > FD.
∴ △ABC ∽ △DEF.
A
B
C
3
3.5
4
D
F
E
1.8
2.1
2.4
∵ , , ,
∴ .
∴ △ABC ∽ △A'B'C'.
∵ , ,
∴ .
(2)
解:
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之一:如果题中给出了两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算出三条对应边的比值,看是否相等.
注意:计算时最长边与最长边对应,最短边与最短边对应.
归纳总结
已知 △ABC 和 △DEF,根据下列条件判断它们是否相似.
(3) AB=12, BC=15, AC=24,
DE=16,EF=20, DF=30.
(2) AB=4, BC=8, AC=10,
DE=20,EF=16, DF=8;
(1) AB=3, BC=4, AC=6,
DE=6, EF=8, DF=9;



练一练
例3 如图,方格网的小方格是边长为 1 的正方形,△ABC与 △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ABC 与 △A′B′C′ 相似吗 为什么
C
B
A
A′
B′
C′
解:△ABC 与 △A′B′C′ 的顶点都在格点上,根据勾股定理,得
∴△ABC 与 △A′B′C′ 相似.
例4 如图,在 △ABC 和 △ADE 中,
∠BAD = 20°,求∠CAE 的度数.
A
B
C
D
E
∴ △ABC ∽△ADE.
解:∵
∴∠BAC =∠DAE,∠BAC-∠DAC
=∠DAE-∠DAC.
即 ∠BAD =∠CAE.
∵∠BAD = 20°,
∴∠CAE = 20°.
解:在 △ABC 和 △ADE 中,
∵ AB∶AD = BC∶DE = AC∶AE, ∴△ABC∽△ADE.
∴∠BAC =∠DAE,∠B =∠D,∠C =∠E.
∴∠BAC-∠CAD =∠DAE-∠CAD .
∴∠BAD =∠CAE .
故图中相等的角有∠BAC =∠DAE,
∠B =∠D,∠C =∠E,∠BAD =∠CAE.
如图,已知 AB∶AD = BC∶DE = AC∶AE,找出图中相等的角 (对顶角除外),并说明你的理由.
练一练
A
B
C
D
E
1. 如图,在大小为 4×4 的正方形网格中,是相似三角形的是 ( )
C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③ D. ②和④




2. 如图,∠APD = 90°,AP = PB = BC = CD,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PAB∽△PCA B. △PAB∽△PDA
C. △ABC∽△DBA D. △ABC∽△DCA
A
C
B
P
D
C
∵ BC∶AB = AB∶BD = AC∶AD,∴△ABC∽△DBA,故选 C.
解析:设 AP = PB = BC = CD = 1,∵∠APD=90°,
∴ AB = ,AC = ,AD = .
知识点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1.若的三边长分别是3,5,6,则与相似的 的各边
长可能是( )
D
A.,, B.,,
C.,, D.,,
返回
2.将一个三角形的各边都缩小到原来的 后,得到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
( )
D
A.一定不相似 B.不一定相似
C.无法判断是否相似 D.一定相似
返回
3. 下列选项中的四个三角形,与图中的三角形相似的
是( )
B
A. B. C. D.
返回
4.[2025永州月考]如图,若 ,则下列结
论不成立的是( )
C
A. B.
C.平分 D.
返回
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另一个三角
形的三边长分别为、 、_______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返回
6.[2025长沙校级调研]如图,,,分别是
的三边,,的中点.求证: .
证明:,,分别是的三边,, 的
中点,,,为 的中位线.
. .
返回
7.[教材P82“练习”第2题变式] 如图是三个三角形,则下列结论正确
的是( )
D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
返回
8. 在如图所示的部分象棋棋
盘(各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相等)中,根据
“马走日”的规则,要使“马”“车”“炮”所在位
置的格点构成的三角形与“帅”“相”“兵”所在
B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位置的格点构成的三角形相似,“马”应落在 ( )
返回
9. 现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6,另一个直角三角
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2和4,则这两个直角三角形________相似.
(填“一定”“不一定”或“一定不”)
不一定
返回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利用三边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 的运用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