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 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 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2.2.2 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 1 的一元二次方程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为 1 的一元二次方程,其核心是通过配方将方程转化为完全平方形式。但在实际问题中,我们遇到的一元二次方程更多是二次项系数不为 1 的情况,例如\(2x^2 - 4x - 1 = 0\)、\(3x^2 + 6x + 2 = 0\)等。本节将重点讲解如何通过转化,将二次项系数不为 1 的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我们熟悉的形式,再用配方法求解,同时总结这类方程的求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转化的核心思路
对于二次项系数不为 1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neq0\)且\(a\neq1\)),配方法的第一步是将二次项系数化为 1。转化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方程的解不变。通过这一操作,方程可化为:\(
x^2 + \frac{b}{a}x + \frac{c}{a} = 0
\)
此时方程的二次项系数变为 1,接下来就可以按照上一节学习的配方法步骤(移项、配方、开方、求解)完成求解。
二、详细解题步骤
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 1 的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neq0\)且\(a\neq1\)),具体步骤如下:
(一)化二次项系数为 1
方程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a\),得到:\(
x^2 + \frac{b}{a}x + \frac{c}{a} = 0
\)
(二)移项
把常数项移到方程右边,使方程左边只含有二次项和一次项:\(
x^2 + \frac{b}{a}x = -\frac{c}{a}
\)
(三)配方
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即\(\left(\frac{b}{2a}\right)^2\),使方程左边成为完全平方形式:\(
x^2 + \frac{b}{a}x + \left(\frac{b}{2a}\right)^2 = -\frac{c}{a} + \left(\frac{b}{2a}\right)^2
\)
此时方程左边可化为\(\left(x + \frac{b}{2a}\right)^2\),方程变为:\(
\left(x + \frac{b}{2a}\right)^2 = \left(\frac{b}{2a}\right)^2 - \frac{c}{a}
\)
(四)开方
若方程右边是非负数(即\(\left(\frac{b}{2a}\right)^2 - \frac{c}{a} \geq 0\)),则两边开平方得:\(
x + \frac{b}{2a} = \pm\sqrt{\left(\frac{b}{2a}\right)^2 - \frac{c}{a}}
\)
(五)求解
解上述一元一次方程,得到原方程的两个解:\(
x = -\frac{b}{2a} \pm\sqrt{\left(\frac{b}{2a}\right)^2 - \frac{c}{a}}
\)
三、实例解析
例 1:解方程\(2x^2 - 4x - 1 = 0\)
解:按照上述步骤求解:
化二次项系数为 1:方程两边同时除以 2,得:\(
x^2 - 2x - \frac{1}{2} = 0
\)
移项:将常数项移到右边,得:\(
x^2 - 2x = \frac{1}{2}
\)
配方:一次项系数为\(-2\),一半为\(-1\),平方为\(1\),两边同时加 1,得:\(
x^2 - 2x + 1 = \frac{1}{2} + 1
\)
左边化为完全平方形式:\((x - 1)^2 = \frac{3}{2}\);
开方:\(x - 1 = \pm\sqrt{\frac{3}{2}} = \pm\frac{\sqrt{6}}{2}\)(化简二次根式);
求解:\(x = 1 \pm\frac{\sqrt{6}}{2}\),
即\(x_1 = 1 + \frac{\sqrt{6}}{2}\),\(x_2 = 1 - \frac{\sqrt{6}}{2}\)(\(\sqrt{6}\approx2.449\),也可保留根号形式)。
例 2:解方程\(3x^2 + 6x + 2 = 0\)
解:
化二次项系数为 1:两边同时除以 3,得:\(
x^2 + 2x + \frac{2}{3} = 0
\)
移项:\(x^2 + 2x = -\frac{2}{3}\);
配方:一次项系数为 2,一半为 1,平方为 1,两边加 1,得:\(
x^2 + 2x + 1 = -\frac{2}{3} + 1
\)
左边化为:\((x + 1)^2 = \frac{1}{3}\);
开方:\(x + 1 = \pm\sqrt{\frac{1}{3}} = \pm\frac{\sqrt{3}}{3}\);
求解:\(x = -1 \pm\frac{\sqrt{3}}{3}\),
即\(x_1 = -1 + \frac{\sqrt{3}}{3}\),\(x_2 = -1 - \frac{\sqrt{3}}{3}\)。
例 3:解方程\(-2x^2 + 5x - 2 = 0\)
解:方程二次项系数为负数,可先化为正数(方便计算):
化二次项系数为正数:两边同时除以\(-1\),得\(2x^2 - 5x + 2 = 0\);
化二次项系数为 1:两边同时除以 2,得:\(
x^2 - \frac{5}{2}x + 1 = 0
\)
移项:\(x^2 - \frac{5}{2}x = -1\);
配方:一次项系数为\(-\frac{5}{2}\),一半为\(-\frac{5}{4}\),平方为\(\left(\frac{5}{4}\right)^2 = \frac{25}{16}\),两边加\(\frac{25}{16}\),得:\(
x^2 - \frac{5}{2}x + \frac{25}{16} = -1 + \frac{25}{16}
\)
左边化为:\(\left(x - \frac{5}{4}\right)^2 = \frac{9}{16}\);
开方:\(x - \frac{5}{4} = \pm\frac{3}{4}\);
求解:\(x = \frac{5}{4} \pm\frac{3}{4}\),
即\(x_1 = \frac{5}{4} + \frac{3}{4} = 2\),\(x_2 = \frac{5}{4} - \frac{3}{4} = \frac{1}{2}\)。
例 4:用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某工厂计划用一块长\(20\)米的矩形铁皮制作一个无盖长方体水箱,方法是在铁皮的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米的正方形,然后把四边折起。若水箱的容积为\(48\)立方米,求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x\)。
解:水箱的长为\((20 - 2x)\)米,宽为\((\frac{é }{è é è é 10 ± é é è é è ¤ ¤ è è }10 - 2x)\)米,高为\(x\)米,
根据容积公式 “容积 = 长 × 宽 × 高”,得:\(
(20 - 2x)(10 - 2x)x = 48
\)
展开并整理(假设铁皮宽为 10 米):\(
(200 - 40x - 20x + 4x^2)x = 48 \\
4x^3 - 60x^2 + 200x - 48 = 0 \\
x^3 - 15x^2 + 50x - 12 = 0
\)
(注:实际题目应为二次方程,可能假设铁皮为正方形或修正数据,此处调整为合理二次方程)
正确题目应为:用长\(20\)米、宽\(10\)米的铁皮,折起后底面积为\(96\)平方米,求\(x\):\(
(20 - 2x)(10 - 2x) = 96 \\
200 - 40x - 20x + 4x^2 = 96 \\
4x^2 - 60x + 104 = 0 \\
x^2 - 15x + 26 = 0
\)
用配方法解得:
二次项系数为 1,移项:\(x^2 - 15x = -26\);
配方:\(x^2 - 15x + \left(\frac{15}{2}\right)^2 = -26 + \frac{225}{4}\);
\(\left(x - \frac{15}{2}\right)^2 = \frac{121}{4}\);
开方:\(x - \frac{15}{2} = \pm\frac{11}{2}\);
解得\(x_1 = 13\)(舍去,因\(10 - 2x\)为负),\(x_2 = 2\)。
答:剪去的正方形边长为 2 米。
四、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
化系数时计算错误:除以二次项系数时,常数项或一次项系数漏除,例如解方程\(2x^2 - 4x - 1 = 0\)时,误化为\(x^2 - 4x - \frac{1}{2} = 0\),忽略一次项系数也需除以 2。
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时未处理:直接对负系数方程配方,导致后续计算复杂,建议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正数(两边同乘\(-1\)),再进行下一步。
配方时系数计算错误:一次项系数除以 2 后平方计算错误,例如一次项系数为\(\frac{5}{2}\)时,一半为\(\frac{5}{4}\),平方应为\(\frac{25}{16}\),易误算为\(\frac{25}{4}\)。
开方后未化简根式:例如\(\sqrt{\frac{3}{2}}\)未化简为\(\frac{\sqrt{6}}{2}\),导致结果不规范。
忽略解的合理性:在实际问题中,未检验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如长度不能为负、边长不能超过原铁皮长度的一半等)。
五、与二次项系数为 1 的情况对比
步骤
二次项系数为 1
二次项系数不为 1
初始方程
\(x^2 + bx + c = 0\)
\(ax^2 + bx + c = 0\)(\(a\neq0\)且\(a\neq1\))
第一步
直接移项
先除以\(a\)化为\(x^2 + \frac{b}{a}x + \frac{c}{a} = 0\)
配方依据
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left(\frac{b}{2}\right)^2\)
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left(\frac{b}{2a}\right)^2\)
计算复杂度
较低
较高(涉及分数运算)
通过对比可见,二次项系数不为 1 的方程求解核心是多了 “化系数为 1” 的步骤,后续步骤与系数为 1 的情况一致,但需注意分数运算的准确性。
六、课堂总结
核心转化:通过方程两边同除以二次项系数,将二次项系数不为 1 的方程转化为系数为 1 的方程,再用已有方法求解。
完整步骤:化系数为 1→移项→配方→开方→求解→检验(实际问题)。
关键技巧:
二次项系数为负数时,先化为正数简化计算;
分数运算时通分、平方需仔细,避免计算错误;
开方后根式需化简,结果保留最简形式。
能力要求:提升代数式变形能力和分数运算能力,理解 “转化” 思想在数学中的应用(将新问题转化为旧问题)。
掌握二次项系数不为 1 的一元二次方程的配方法,能更全面地解决各类一元二次方程问题,为后续学习求根公式和因式分解法奠定基础。在练习中应注重步骤的规范性和计算的准确性,通过多题训练熟练掌握转化技巧。
七、课后作业
用配方法解下列方程:
(1)\(2x^2 - 8x + 5 = 0\);
(2)\(3x^2 + 6x - 1 = 0\);
(3)\(-x^2 + 3x + 1 = 0\);
(4)\(4x^2 - 12x + 9 = 0\)。
当\(x\)为何值时,代数式\(2x^2 - 4x + 5\)的值最小?最小值是多少?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 2 倍,面积为\(72\)平方厘米,求长方形的长和宽(用配方法解)。
证明:无论\(x\)取何实数,代数式\(2x^2 - 6x + 5\)的值总大于 0。
用配方法解方程\(2x^2 + 5x - 3 = 0\),并验证解的正确性。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2.2 用配方法解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a
i
T
u
j
m
i
a
N
g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步骤:
例如, x2 - 6x–40 = 0
移项,得 x2 - 6x = 40
方程两边都加上 32 (一次项系数一半的平方),得
x2 - 6x + 32 = 40 + 32
即 (x-3)2 = 49
开平方,得 x - 3 = ±7
即 x - 3 = 7 或 x - 3 = -7
所以 x1 = 10,x2 = -4
将下列各式填上适当的项,配成完全平方式(口头回答).
1. x2+2x+________= (x +______)2
抢答!
12
1
2. x2-4x+________ = (x -______)2
22
2
3. x2+________+36 = (x +______)2
12x
6
4. x2 + 10x +________= (x +______)2
52
5
5. x2-x+________= (x-______)2
请同学们比较下列两个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与区别:
x2 + 6x + 8 = 0
3x2 + 18x + 24 = 0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不是 1 ,我们应该怎样使用配方法去解方程呢?
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
例2 解方程 3x2 + 8x – 3 = 0
解:方程两边都除以 3,得
移项,得
配方,得
两边开平方,得
所以
一小球以 15 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弹出,它在空中的高度 h(m) 与时间 t(s) 满足关系: h = 15t - 5t2,小球何时能达到 10 m 的高度?
做一做
解:根据题意得 15t -5t2 = 10
方程两边都除以 -5,得 t2 -3t = -2
配方,得
两边开平方,得
请你描述一下,在做一做中 t 有两个值,它们所在时刻小球的运动状态.
一小球以 15 m/s 的初速度竖直向上弹出,它在空中的高度 h(m) 与时间 t(s) 满足关系: h = 15t - 5t2,小球何时能达到 10 m 的高度?
做一做
t = 1 时,小球向上运动,
t = 2 时,小球向下运动。
达标检测
【选自教材P39 随堂练习】
(1)3x2 -9x + 2 = 0;
解下列方程:
解:两边同时除以 3,得
配方,得
移项,得
两边开平方,得
【选自教材P39 随堂练习】
(2)2x2 + 6 = 7x;
解下列方程:
解:两边同时除以 2,得
移项,得
配方,得
两边开平方,得
(3)4x2 -8x - 3 = 0.
【选自教材P39 随堂练习】
解下列方程:
解:两边同时除以 4,得
配方,得
两边开平方,得
2. 解下列方程:
【选自教材P40 习题2.4 第1题】
(1)6x2 - 7x + 1= 0;
解:两边同时除以 6,得
配方,得
移项,得
两边开平方,得
2. 解下列方程:
【选自教材P40 习题2.4 第1题】
(2)5x2 –18 = 9x ;
解:两边同时除以 5,得
移项,得
配方,得
两边开平方,得
2. 解下列方程:
【选自教材P40 习题2.4 第1题】
(3)4x2 –3x = 52 ;
解:两边同时除以 4,得
配方,得
两边开平方,得
2. 解下列方程:
【选自教材P40 习题2.4 第1题】
(4)5x2 = 4–2x .
解:两边同时除以 5,得
移项,得
配方,得
两边开平方,得
3. 印度古算术中有这样一首诗:“一群猴子分两队,
高高兴兴在游戏,八分之一再平方,蹦蹦跳跳树林
里;其余十二叽喳喳,伶俐活泼又调皮。告我总数
有多少,两队猴子在一起?”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选自教材P40 习题2.4 第2题】
解: 设共有猴子 x 只.
得 x1=16,x2=48.
所以,共有猴 16 只或 48 只.
如图,A,B,C,D 是矩形的四个顶点,AB = 16 cm,BC = 6 cm,动点 P 从点 A 出发,以 3 cm/s 的速度向点 B 运动,直到点 B 为止;动点 Q 同时从点 C出发,以 2 cm/s 的速度向点 D 运动. 何时点 P 和点 Q 之间的距离是 10 cm ?
【选自教材P40 习题2.4 第3题】
解: 设 t 秒后点 P 和点 Q 的距离是 10 cm.
(3t+2t-16)2 = 102-62.
所以,1.6 s或 4.8 s后点 P 和点 Q 的距离是 10 cm.
点击播放
返回
C
1.
用配方法解方程2x2-x-6=0时,配方的过程如下,开始出现错误的一步是(  )
返回
2.
B
[2025济宁模拟] 将一元二次方程3x2+6x+2=0配方后,可化为(  )
A.3(x+1)2=5
B.3(x+1)2=1
C.3(x-1)2=5
D.3(x-1)2=1
返回
3.
2
[教材P38例2变式] 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2x2-5x+2=0.
解:两边同除以2,得x2-________+1=0.
返回
4.
0
若一元二次方程4x2+12x-27=0的两根分别为a,b,且a>b,则3a+b的值为________.
5.
用配方法解方程:
(2)-2x2-5x+20=0;
(4)2x(x-2)-5(x-2)=0.
返回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
如果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不是 1 ,要先在方程的两边同时除以二次项系数,然后再进行配方。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