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面积问题(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2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面积问题(教学课件)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3.2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面积问题
面积问题是一元二次方程在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无论是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场地规划还是物体裁剪,都需要通过建立方程模型来求解。这类问题的核心是根据图形的面积公式,结合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再通过公式法、配方法等解法得出结果,并检验解的合理性。本节将系统讲解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面积问题的步骤、常见题型及解题技巧。
一、解决面积问题的基本步骤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面积问题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一)分析图形特征
明确题目中涉及的几何图形(如矩形、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等),熟悉其面积公式。例如:
矩形面积 = 长 × 宽;
正方形面积 = 边长 × 边长;
三角形面积 = \(\frac{1}{2}\)× 底 × 高;
梯形面积 = \(\frac{1}{2}\)×(上底 + 下底)× 高。
(二)设定未知数
根据图形特征和题目要求,设出合适的未知数。通常设与面积直接相关的边长按为未知数(如矩形的长或宽、正方形的边长等),设未知数时需明确单位。
(三)表示相关量
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图形中其他相关的边长、高或底等,确保各量之间的关系符合题目描述(如 “长比宽多 3 米”“边长增加 x 厘米后” 等)。
(四)建立等量关系
根据图形面积的变化情况(如 “面积为某个值”“面积增加 / 减少了多少”),结合面积公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五)解方程并检验
通过公式法、配方法等求解方程,得到未知数的值后,需检验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如边长不能为负、长度不能超过原图形的限制等),最终确定合理的解。
二、常见面积问题题型解析
(一)矩形面积问题
矩形是面积问题中最常见的图形,其长和宽的关系是建立方程的关键。
例 1:
一个矩形的周长为 30 米,面积为 54 平方米,求矩形的长和宽。
解:设矩形的宽为\(x\)米,因为周长为 30 米,所以长为\((15 - x)\)米(矩形周长 = 2×(长 + 宽),故长 + 宽 = 15 米)。
根据矩形面积公式,得:\(
x(15 - x) = 54
\)
整理方程:\(
x^2 - 15x + 54 = 0
\)
用公式法解方程,其中\(a = 1\),\(b = -15\),\(c = 54\):\(
\Delta = (-15)^2 - 4 1 54 = 225 - 216 = 9 > 0
\)
\(
x = \frac{15 \pm\sqrt{9}}{2} = \frac{15 \pm 3}{2}
\)
解得\(x_1 = 9\),\(x_2 = 6\)。
当宽为 6 米时,长为 15 - 6 = 9 米;当宽为 9 米时,长为 15 - 9 = 6 米(通常长大于宽,故取长 9 米,宽 6 米)。
答:矩形的长为 9 米,宽为 6 米。
例 2:
如图 1,一块长方形铁皮的长为 20 厘米,宽为 15 厘米,从四个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x\)厘米的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若盒子的底面积为 126 平方厘米,求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
解:折成的长方体盒子的长为\((20 - 2x)\)厘米,宽为\((15 - 2x)\)厘米,底面积为长 × 宽,得:\(
(20 - 2x)(15 - 2x) = 126
\)
展开并整理:\(
300 - 40x - 30x + 4x^2 = 126 \\
4x^2 - 70x + 174 = 0 \\
2x^2 - 35x + 87 = 0
\)
用公式法解方程,其中\(a = 2\),\(b = -35\),\(c = 87\):\(
\Delta = (-35)^2 - 4 2 87 = 1225 - 696 = 529 > 0
\)
\(
x = \frac{35 \pm\sqrt{529}}{4} = \frac{35 \pm 23}{4}
\)
解得\(x_1 = \frac{35 + 23}{4} = 14.5\)(舍去,因\(15 - 2x = 15 - 29 = -14\)为负数),\(x_2 = \frac{35 - 23}{4} = 3\)。
答:剪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3 厘米。
(二)三角形面积问题
三角形面积问题通常涉及底和高的关系,需注意高与底的对应性。
例 3: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13 厘米,两条直角边的和为 17 厘米,求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解:设一条直角边为\(x\)厘米,则另一条直角边为\((17 - x)\)厘米,根据勾股定理:\(
x^2 + (17 - x)^2 = 13^2
\)
展开并整理:\(
x^2 + 289 - 34x + x^2 = 169 \\
2x^2 - 34x + 120 = 0 \\
x^2 - 17x + 60 = 0
\)
用公式法解方程,其中\(a = 1\),\(b = -17\),\(c = 60\):\(
\Delta = (-17)^2 - 4 1 60 = 289 - 240 = 49 > 0
\)
\(
x = \frac{17 \pm 7}{2}
\)
解得\(x_1 = 12\),\(x_2 = 5\)。
两条直角边分别为 12 厘米和 5 厘米,面积为\(\frac{1}{2} 12 5 = 30\)平方厘米。
答: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30 平方厘米。
(三)正方形与梯形面积问题
正方形面积问题围绕边长的变化展开,梯形则需关注上底、下底和高的关系。
例 4:
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 3 厘米后,面积增加了 39 平方厘米,求原正方形的边长。
解:设原正方形的边长为\(x\)厘米,边长增加后为\((x + 3)\)厘米,面积增加量为新面积 - 原面积,得:\(
(x + 3)^2 - x^2 = 39
\)
展开并整理:\(
x^2 + 6x + 9 - x^2 = 39 \\
6x + 9 = 39 \\
6x = 30 \\
x = 5
\)
(本题方程化简后为一元一次方程,体现了面积问题中方程形式的多样性)
答:原正方形的边长为 5 厘米。
例 5:
一个梯形的下底比上底多 2 厘米,高为 5 厘米,面积为 40 平方厘米,求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
解:设梯形的上底为\(x\)厘米,则下底为\((x + 2)\)厘米,根据梯形面积公式:\(
\frac{1}{2}(x + x + 2) 5 = 40
\)
整理:\(
\frac{1}{2}(2x + 2) 5 = 40 \\
( x + 1 ) 5 = 40 \\
5x + 5 = 40 \\
5x = 35 \\
x = 7
\)
上底为 7 厘米,下底为 7 + 2 = 9 厘米。
答:梯形的上底为 7 厘米,下底为 9 厘米。
(四)组合图形面积问题
组合图形面积问题需要将图形分解为基本图形,利用面积和或差建立方程。
例 6:
如图 2,在长为 10 米、宽为 8 米的矩形场地中,修建两条宽度均为\(x\)米的互相垂直的小路,剩余部分种植草坪,草坪面积为 72 平方米,求小路的宽度。
解:将小路平移后,草坪可看作一个长为\((10 - x)\)米、宽为\((8 - x)\)米的矩形,面积为:\(
(10 - x)(8 - x) = 72
\)
展开并整理:\(
80 - 10x - 8x + x^2 = 72 \\
x^2 - 18x + 8 = 0
\)
用公式法解方程,其中\(a = 1\),\(b = -18\),\(c = 8\):\(
\Delta = (-18)^2 - 4 1 8 = 324 - 32 = 292 \\
x = \frac{18 \pm\sqrt{292}}{2} = \frac{18 \pm 2\sqrt{73}}{2} = 9 \pm\sqrt{73}
\)
\(\sqrt{73} \approx 8.544\),故\(x_1 \approx 9 + 8.544 = 17.544\)(舍去,超过场地宽度),\(x_2 \approx 9 - 8.544 = 0.456\)米(约 0.5 米)。
答:小路的宽度约为 0.5 米。
三、常见错误与注意事项
图形分解错误:在组合图形问题中,未能正确分解图形或平移转化,导致面积关系表达错误,例如例 6 中未将小路平移,错误计算为 “矩形面积 - 两条小路面积 = 草坪面积”(忽略小路重叠部分的面积重复减去)。
单位不统一:题目中涉及不同单位时未统一单位,例如将 “米” 和 “厘米” 混用,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边长取值不合理:解出未知数后未检验是否符合实际,例如例 2 中保留边长为 14.5 厘米的解,忽略了折成的盒子边长不能为负的实际情况。
面积公式记错:混淆不同图形的面积公式,例如将梯形面积公式误写为 “上底 + 下底 × 高 ÷2”,漏掉括号导致计算错误。
等量关系建立错误:未能准确理解题目中 “面积增加”“面积减少” 或 “面积相等” 的含义,例如例 4 中误将 “面积增加 39 平方厘米” 写成 “原面积 = 新面积 + 39”。
四、解题技巧总结
画图辅助分析:对于复杂图形,通过画图直观展示各部分关系,标注已知量和未知量,帮助建立等量关系。
巧用平移转化:在涉及小路、空缺部分的组合图形中,通过平移将不规则图形转化为规则图形(如例 6 中将小路平移后草坪为矩形),简化面积计算。
优先设关键量为未知数:设与面积直接相关的核心量为未知数(如矩形的宽、正方形的边长),减少代数式的复杂度。
检验解的合理性:解出结果后,务必代入实际情境检验,排除负数、超过原图形尺寸等不合理的解。
灵活处理方程形式:面积问题列出的方程可能化简后为一元一次方程(如例 4),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解法,不必局限于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五、课堂总结
核心思路:根据图形面积公式,结合数量关系建立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后检验合理性。
关键步骤:分析图形→设未知数→表示相关量→列方程→解方程→检验。
常见题型:矩形面积(含折叠问题)、三角形面积、正方形面积、梯形面积及组合图形面积。
易错点:图形分解错误、单位不统一、解的合理性检验缺失、面积公式记错。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面积问题是数学建模思想的具体应用,通过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体现了 “数” 与 “形” 的结合。掌握这类问题的解法,不仅能提高数学应用能力,还能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
六、课后作业
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 4 厘米,面积为 60 平方厘米,求矩形的长和宽。
如图 3,在边长为 10 厘米的正方形纸板上,剪去一个长为\(x\)厘米、宽为 2 厘米的矩形,剩余部分的面积为 80 平方厘米,求\(x\)的值。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 24 平方厘米,斜边长为 10 厘米,求两条直角边的长度。
一块梯形菜地的上底为 10 米,下底为 15 米,高为 8 米,在菜地中间挖一个边长为\(x\)米的正方形水池,剩余种菜面积为 90 平方米,求水池的边长。
如图 4,用长为 30 米的篱笆围成一个一边靠墙的矩形菜园,墙长为 18 米,菜园面积为 100 平方米,求矩形菜园的长和宽。
2025-2026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2 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面积问题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a
i
T
u
j
m
i
a
N
g
1. 你能举例说明什么是一元二次方程吗?它有什么特点?
一元二次方程:含有一个未知数 x 的整式方程,并且都可以化为 ax2+bx+c=0 (a,b,c为常数,a≠0)的形式.
(1)2x2 -9x + 8 = 0;
(2)9x2 + 6x + 1 = 0 ;
(3)16x2 + 8x = 3;
(4) x(x-3) + 5 = 0 .
2. 怎样用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用配方法解方程的步骤:
化:二次项系数化为 1 ;
移:将常数项移到等号右边;
配:配方,使等号左边成为完全平方式;
开:等号两边开平方;
解:求出方程的解。
用配方法解方程:3x2-6x+1 = 0.
方程两边都除以 3,得
配方,得
两边开平方,得
3. 怎样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a≠0),
当b2 - 4ac ≥ 0 时,它的根是:
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公式法.
2x2 -11x + 8 = 0;
用公式法解方程:
解:(1)a = 2,b = -11,c = 8.
∵ b2 - 4ac = (-11)2 - 4×2×8= 57 > 0,
在一块长为 16 m,宽为 12 m 的矩形荒地上,要建造一个花园,并使花园所占面积为荒地面积的一半。你能给出设计方案吗?
方案1
方案2
方案3
方案4
方案5
如何设未知数?怎样列方程?
解:设小路的宽为x m,由题意得:
(16-2x)(12-2x) =16×12×
整理,得:x2-14x+24 = 0
配方,得:x2-14x+72-72+24 = 0
(x-7)2 = 25
开方,得:x1= 2,x2=12(舍)
答:小路的宽为 2 m.
方案6
如何设未知数?怎样列方程?
解:设扇形的半径为x m,由题意得:
πx2 = 16×12×
πx2 = 96
x1≈ 5.5,x2≈ -5.5(舍)
方案7
如何设未知数?怎样列方程?
解:设花园的宽为x m,由题意得:
16x + 12x - x2 = 16×12×
化为一般形式,得 x2 - 28x + 96 = 0
解得 x1=24(舍去),x2=4.
所以花园的宽为 4 m.
达标检测
【选自教材P44 习题2.6】
在一幅长 90 cm、宽 40 cm 的风景画的四周外围镶上一条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挂图,如果要求风景画的面积是整个挂图面积的 72%,那么金边的宽应该是多少?
你认为那一幅图是按要求镶上的金色纸边?

【选自教材P44 习题2.6】
在一幅长 90 cm、宽 40 cm 的风景画的四周外围镶上一条宽度相同的金色纸边,制成一幅挂图,如果要求风景画的面积是整个挂图面积的 72%,那么金边的宽应该是多少?
解:设金色纸边的宽度是 x cm.
解得x1=-70(舍去),x2=5
所以,金色纸边的宽度是 5cm.
【选自教材P45 习题2.6】
某农场要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 25 m),另三边用木栏围成,木栏长 40 m.
(1)鸡场的面积能达到 180 m2 吗?能达到 200 m2 吗?
(2)鸡场的面积能达到 250 m2 吗?
x
x
40-2x
解: (1)设鸡场的宽为x m.由题意,得
40 - 2x > 0,
40 - 2x ≤ 25,
∴ 7.5 ≤ x < 20. x(40-2x)=180,
解得 x1=10+ ,x2=10- (舍去).
即鸡场宽为 ( 10+ ) m 时,鸡场面积达到 180 m2.
【选自教材P45 习题2.6】
某农场要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 25 m),另三边用木栏围成,木栏长 40 m.
(1)鸡场的面积能达到 180 m2 吗?能达到 200 m2 吗?
(2)鸡场的面积能达到 250 m2 吗?
x
x
40-2x
x(40-2x)=180,
解得 x1=x2= 10.
即鸡场宽为 10 m 时,鸡场面积达到 200 m2.
【选自教材P45 习题2.6】
某农场要建一个长方形的养鸡场,鸡场的一边靠墙(墙长 25 m),另三边用木栏围成,木栏长 40 m.
(1)鸡场的面积能达到 180 m2 吗?能达到 200 m2 吗?
(2)鸡场的面积能达到 250 m2 吗?
x
x
40-2x
(2)x(40-2x) = 250,方程无解.
即鸡场面积不能达到 250 m2.
如图,圆柱的高为 15 cm,全面积(也称表面积) 为 200 π cm2,那么圆柱底面半径为多少?
【选自教材P45 习题2.6】
解: 设圆柱底面半径为 r cm.
2πr2+15×2πr = 200π
解得 r1=-20(舍去),r2=5.
所以,圆柱底面半径为 5 cm.
如图,由点 P (14, 1),A(a, 0),B(0, a) (0 < a < 14) 确定的△PAB 的面积为 18,求 a 的值. 如果 a > 14 呢?
解: 0<a<14 时,设BP 所在直线的表达式为 y=mx+b.
将 (0, a), (14, 1)代入, 得
∴ BP 延长线与 x 轴交点坐标为
∵ S△PAB = 18,
当 a > 14 时,可求得 a 的值为 .
返回
1.
A
为了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云中小区准备对一块矩形空地进行绿化,这块空地的长比宽多6米,面积为720平方米,设矩形空地的长为x米,根据题意,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x(x-6)=720 
B.x(x+6)=720
C.x(x-6)=360 
D.x(x+6)=360
2.
“北看红旗渠,南看长岗坡.”长岗坡渡槽凌空飞架,宛如天上银河、巨龙游动,气势雄伟壮观,景色如画.长岗坡渡槽是罗定市最大的水利工程——金银河水利枢纽工程的主体设施,如图是某摄影爱好者拍摄的一张长为60 cm,宽为50 cm的长岗坡渡槽风景照,现要在风景照四周镶一条等宽的边,制成一幅矩形挂图.
返回
C
若整幅挂图的面积是4 200 cm2,设风景照四周所镶边的宽为x cm,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60+x)(50+x)=4 200
B.(60-2x)(50-2x)=4 200
C.(60+2x)(50+2x)=4 200
D.(60-x)(50-x)=4 200
返回
3.
40x+60x-x2=650
[2025长沙月考] 在长为60米,宽为40米的矩形草坪中修如图所示的两条宽度相同的小路,小路的面积为650平方米,求小路的宽.设小路的宽为x米,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返回
4.
2
如图,某工厂师傅要在一个面积为15 m2的矩形钢板上裁剪下两个相邻的正方形钢板当工作台的桌面,且大正方形的边长比小正方形的边长大1 m,则裁剪后小正方形的边长为________m.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