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1 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和性质 课件(共30张PPT)沪科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2.2.1 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和性质 课件(共30张PPT)沪科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1.2.2 二次函数\(y = ax^2 + k\)的图象和性质
副标题:探究二次函数图象的上下平移规律与性质变化
教师姓名:[教师姓名]
授课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复习回顾与情境引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了最简单的二次函数\(y = ax^2\)的图象和性质,知道它的图象是抛物线,其性质受\(a\)的取值影响,包括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和最值等。当二次函数的表达式变为\(y = ax^2 + k\)时,它的图象和性质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情境引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经画出了\(y = x^2\)的图象,若将这个图象向上或向下平移一定的距离,得到的新图象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会是什么形式?它与原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有哪些联系与区别?本节课将深入探究这些问题。
学习目标:
理解二次函数\(y = ax^2 + k\)的图象与\(y = ax^2\)的图象之间的平移关系。
掌握二次函数\(y = ax^2 + k\)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等性质。
理解\(a\)和\(k\)的取值对二次函数\(y = ax^2 + k\)图象和性质的影响。
能运用二次函数\(y = ax^2 + k\)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进一步培养数形结合思想。
幻灯片 3:二次函数\(y = x^2 + k\)与\(y = x^2\)的图象关系探究
实例绘制:
分别列出\(y = x^2\)、\(y = x^2 + 1\)、\(y = x^2 - 2\)的函数值表:
\(x\)
\(-2\)
\(-1\)
\(0\)
\(1\)
\(2\)
\(y = x^2\)
\(4\)
\(1\)
\(0\)
\(1\)
\(4\)
\(y = x^2 + 1\)
\(5\)
\(2\)
\(1\)
\(2\)
\(5\)
\(y = x^2 - 2\)
\(2\)
\(-1\)
\(-2\)
\(-1\)
\(2\)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用描点法画出这三个函数的图象。
图象观察:观察发现\(y = x^2 + 1\)的图象是由\(y = x^2\)的图象向上平移 1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y = x^2 - 2\)的图象是由\(y = x^2\)的图象向下平移 2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平移规律总结:二次函数\(y = x^2 + k\)的图象可以由\(y = x^2\)的图象通过上下平移得到,当\(k\gt0\)时,向上平移\(k\)个单位长度;当\(k\lt0\)时,向下平移\(\vert k\vert\)个单位长度。
幻灯片 4:二次函数\(y = x^2 + k\)的性质分析
以\(y = x^2 + 1\)和\(y = x^2 - 2\)为例:
开口方向:与\(y = x^2\)相同,开口向上,且向上无限延伸。
对称轴:对称轴仍然是\(y\)轴(直线\(x = 0\)),平移后对称轴不发生变化。
顶点坐标:\(y = x^2 + 1\)的顶点坐标是\((0,1)\),\(y = x^2 - 2\)的顶点坐标是\((0,-2)\),顶点的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等于\(k\),顶点是抛物线的最低点。
增减性:与\(y = x^2\)一致,当\(x\lt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gt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最值:\(y = x^2 + 1\)当\(x = 0\)时,\(y\)有最小值,最小值是 1;\(y = x^2 - 2\)当\(x = 0\)时,\(y\)有最小值,最小值是 - 2,最值的大小等于\(k\)。
幻灯片 5:二次函数\(y=-x^2 + k\)与\(y=-x^2\)的图象关系探究
实例绘制: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y=-x^2\)、\(y=-x^2 + 3\)、\(y=-x^2 - 1\)的图象。
图象观察:\(y=-x^2 + 3\)的图象是由\(y=-x^2\)的图象向上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y=-x^2 - 1\)的图象是由\(y=-x^2\)的图象向下平移 1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
平移规律验证:二次函数\(y=-x^2 + k\)的图象同样可以由\(y=-x^2\)的图象通过上下平移得到,平移规律与\(y = x^2 + k\)一致,即\(k\gt0\)向上平移,\(k\lt0\)向下平移。
幻灯片 6:二次函数\(y=-x^2 + k\)的性质分析
以\(y=-x^2 + 3\)和\(y=-x^2 - 1\)为例:
开口方向:与\(y=-x^2\)相同,开口向下,且向下无限延伸。
对称轴:对称轴还是\(y\)轴(直线\(x = 0\)),平移后对称轴不变。
顶点坐标:\(y=-x^2 + 3\)的顶点坐标是\((0,3)\),\(y=-x^2 - 1\)的顶点坐标是\((0,-1)\),顶点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为\(k\),顶点是抛物线的最高点。
增减性:与\(y=-x^2\)一致,当\(x\lt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x\gt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最值:\(y=-x^2 + 3\)当\(x = 0\)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 3;\(y=-x^2 - 1\)当\(x = 0\)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 - 1,最值大小等于\(k\)。
幻灯片 7:二次函数\(y = ax^2 + k\)(\(a\neq0\))的图象与性质总结
性质
当\(a\gt0\)时
当\(a\lt0\)时
图象与\(y = ax^2\)的关系
由\(y = ax^2\)图象向上(\(k\gt0\))或向下(\(k\lt0\))平移\(\vert k\vert\)个单位得到
由\(y = ax^2\)图象向上(\(k\gt0\))或向下(\(k\lt0\))平移\(\vert k\vert\)个单位得到
开口方向
向上
向下
对称轴
直线\(x = 0\)(\(y\)轴)
直线\(x = 0\)(\(y\)轴)
顶点坐标
\((0,k)\)(最低点)
\((0,k)\)(最高点)
增减性
当\(x\lt0\)时,\(y\)随\(x\)增大而减小;当\(x\gt0\)时,\(y\)随\(x\)增大而增大
当\(x\lt0\)时,\(y\)随\(x\)增大而增大;当\(x\gt0\)时,\(y\)随\(x\)增大而减小
最值
当\(x = 0\)时,\(y\)有最小值\(k\)
当\(x = 0\)时,\(y\)有最大值\(k\)
开口大小
由\(\vert a\vert\)决定,\(\vert a\vert\)越大,开口越窄;\(\vert a\vert\)越小,开口越宽
由\(\vert a\vert\)决定,\(\vert a\vert\)越大,开口越窄;\(\vert a\vert\)越小,开口越宽
\(k\)的影响
\(k\)决定顶点的纵坐标和最值大小,不影响开口方向、对称轴和增减性趋势
\(k\)决定顶点的纵坐标和最值大小,不影响开口方向、对称轴和增减性趋势
幻灯片 8:二次函数\(y = ax^2 + k\)性质的应用(一)—— 图象平移
例题 1:将二次函数\(y = 2x^2\)的图象向下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函数表达式是什么?若再将得到的图象向上平移 5 个单位长度,函数表达式又是什么?
分析:根据平移规律,向下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在函数表达式后减 3;再向上平移 5 个单位长度,在新的函数表达式后加 5。
解答过程:将\(y = 2x^2\)的图象向下平移 3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函数表达式是\(y = 2x^2 - 3\)。再将\(y = 2x^2 - 3\)的图象向上平移 5 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函数表达式是\(y = 2x^2 - 3 + 5 = 2x^2 + 2\)。
幻灯片 9:二次函数\(y = ax^2 + k\)性质的应用(二)—— 性质分析
例题 2:已知二次函数\(y=-3x^2 + 4\),回答下列问题:
该函数的图象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分别是什么?
当\(x\)取何值时,\(y\)有最值?最值是多少?
当\(x\lt0\)时,\(y\)随\(x\)的增大而如何变化?
分析:根据\(y = ax^2 + k\)的性质,\(a=-3\lt0\),\(k = 4\),结合表格中的性质总结进行解答。
解答过程:
因为\(a=-3\lt0\),所以图象开口向下;对称轴是直线\(x = 0\)(\(y\)轴);顶点坐标是\((0,4)\)。
因为\(a\lt0\),所以当\(x = 0\)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4\)。
当\(x\lt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幻灯片 10:二次函数\(y = ax^2 + k\)性质的应用(三)—— 求函数表达式
例题 3: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k\)的图象经过点\((1,3)\)和\((-2,-6)\),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分析:将两点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得到关于\(a\)和\(k\)的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方程组求出\(a\)和\(k\)的值,即可得到函数表达式。
解答过程:将点\((1,3)\)和\((-2,-6)\)代入\(y = ax^2 + k\)得:
a×1^2 + k = 3 即a + k = 3,
a×(-2)^2 + k = -6 即4a + k = -6,
用第二个方程减去第一个方程得:\(3a=-9\),解得\(a=-3\)。
将\(a=-3\)代入\(a + k = 3\)得:\(-3 + k = 3\),解得\(k = 6\)。
所以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是\(y=-3x^2 + 6\)。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一)—— 图象平移与性质基础应用
题目 1:指出二次函数\(y=\frac{1}{2}x^2 - 5\)的图象是由哪个函数的图象经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说出其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最值及增减性。
题目 2:将二次函数\(y=-4x^2 + 2\)的图象向上平移 7 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的函数表达式是什么?新函数的顶点坐标是多少?
学生解答: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检查学生对平移规律和函数性质的掌握情况。
幻灯片 12:课堂练习(二)—— 综合应用
题目 1:已知点\(A(-3,y_1)\),\(B(2,y_2)\)在二次函数\(y = 2x^2 + 1\)的图象上,比较\(y_1\)与\(y_2\)的大小。
题目 2: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k\)的图象开口向下,顶点坐标是\((0,-3)\),且经过点\((1,-5)\),求该函数的表达式。
分析与提示:题目 1 可代入点的坐标求出函数值比较,或利用函数对称性和增减性比较;题目 2 根据顶点坐标确定\(k\)的值,再代入已知点求出\(a\)的值。
幻灯片 13: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回顾二次函数\(y = ax^2 + k\)的图象与\(y = ax^2\)的图象之间的上下平移关系,总结其图象性质,包括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增减性、最值以及\(a\)和\(k\)的取值对图象和性质的影响。
方法归纳:研究\(y = ax^2 + k\)的图象和性质时,采用了与\(y = ax^2\)对比的方法,通过图象平移规律推导性质变化,体现了从已知到未知、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思路。
能力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要能熟练掌握二次函数图象的上下平移规律,准确描述\(y = ax^2 + k\)的性质,能运用性质解决图象平移、表达式求解、函数值比较等问题。
幻灯片 14: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课后习题 [具体页码和题号],巩固二次函数\(y = ax^2 + k\)的图象平移规律和性质应用。
提升作业:已知二次函数\(y = ax^2 + k\)的图象与直线\(y = 2x + 1\)交于点\((0,3)\)和\((2,m)\),求\(a\),\(k\),\(m\)的值,并求出当 (x =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1.2.2.1 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和性质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a
i
T
u
j
m
i
a
N
g
1.会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概括出图象的特点.
2.掌握形如y=ax2+k的二次函数的性质并会简单应用.
3.理解二次函数y=ax2+k与y=ax2之间的联系.
4.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不同形式二次函数图象的特点,学会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地探索事物规律的方法.
回顾思考
二次函数y=ax (a≠0)的图象和性质:
形如y=ax2+k的图象和性质又会怎样呢?
思考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怎样画出函数y=2x2、y=2x2+1和y =2x2–1的函数图象?
(1)列表;
(2)描点;
(3)连线.
x … –2 – –1 – 0 1 2 …
y=2x … 8 2 0 2 8 …
y=2x +1 … 9 3 1 3 9 …
y=2x –1 … 7 1 – –1 – 1 7 …
解:列表.
对称选点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怎样画出函数y=2x2、y=2x2+1和y =2x2–1的函数图象?
解:列表.
描点、连线,即得这两个函数的图象.
x
y
4
3
2
1
–1
–2
–3
3
1
O
–1
2
–2
7
6
5
9
8
y=2x
y=2x +1
y=2x –1
连线的时候一定用平滑的曲线
观察
观察y=2x2、y=2x2+1和y =2x2–1三个函数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x
y
4
3
2
1
–1
–2
–3
3
1
O
–1
2
–2
7
6
5
9
8
y=2x
y=2x +1
y=2x –1
(1)这三个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如何?顶点坐标、对称轴分别是什么?
都开口向上
对称轴都是y轴
y=2x2的顶点坐标(0,0)
开口方向
对称轴
y=2x2+1的顶点坐标(0,1)
y=2x2–1的顶点坐标(0,–1)
观察y=2x2、y=2x2+1和y =2x2–1三个函数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2)对于同一个x,这三个函数对应的y之间有什么关系?
x
y
4
3
2
1
–1
–2
–3
3
1
O
–1
2
–2
7
6
5
9
8
y=2x
y=2x +1
y=2x –1
x … –2 – –1 – 0 1 2 …
y=2x … 8 2 0 2 8 …
y=2x +1 … 9 3 1 3 9 …
y=2x –1 … 7 1 – –1 – 1 7 …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横坐标相等,纵坐标“+1”或“–1”,根据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规律可知,对应的图象应该是向上平移一个单位或向下平移一个单位.
这三个函数的图象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上移1个
单位长度
下移1个
单位长度
观察y=2x2、y=2x2+1和y =2x2–1三个函数的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3)当x分别取何值时,这三个函数取得最小值?最小值分别是多少?
x
y
4
3
2
1
–1
–2
–3
3
1
O
–1
2
–2
7
6
5
9
8
y=2x
y=2x +1
y=2x –1
求最小值也就是先找到图象上的最低点
y=2x2的最低点坐标是(0,0),所以最小值函数是0.
y=2x2+1的最低点坐标是(0,1),所以最小函数值是1.
y=2x2–1的最低点坐标是(0,–1),所以最小函数值是–1.
试着画出y=–2x2、
y=–2x2+1和y=–2x2–1三个函数的图象,并说一说它们有什么特征?
归纳
请你说一说函数y=ax2+k的图象和性质.
y=ax +k(a≠0) a>0 a<0
图象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增减性
最值
开口向上
开口向下
在y轴左侧,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在y轴右侧,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在y轴左侧,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在y轴右侧,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
x=0时,y最小=k
x=0时,y最大=k
y轴
顶点是(0,k)
顶点是(0,k)
y轴
函数 y=ax y=ax +k
相同点 不同点 (1)形状;
(2)开口大小和开口方向;
(位置)
当k>0时,抛物线y=ax +k由抛物线y=ax 沿y轴方向向上移动k个单位得到;
当k<0时,抛物线y=ax +k由抛物线y=ax 沿y轴方向向下移动|k|个单位得到.
请你说一说函数y=ax2的图象与函数y=ax2+k的图象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3)增减性.
顶点坐标(最值)不同
典型例题
例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 = – x2+1和 y = – x2–1的图象,并说明通过怎样的平移,可以由抛物线 y = – x2+1得到抛物线 y = – x2–1.
x … –3 –2 –1 0 1 2 3 …
y= –x +1 … –8 –3 0 1 0 –3 –8 …
y= –x –1 … –10 –5 –2 –1 –2 –5 –10 …
解:(1)列表;
–2
–2
–2
–2
–2
–2
–2
–2
横坐标相等,纵坐标 “–2”,根据图形在坐标系中的平移规律可知,抛物线 y = – x2–1是由抛物线 y = – x2+1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
例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 y = – x2+1和 y = – x2–1的图象,并说明通过怎样的平移,可以由抛物线 y = – x2+1得到抛物线 y = – x2–1.
解:(2)描点、连线.
由图象,很容易得到抛物线 y = – x2–1是由抛物线 y = – x2+1向下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
x
y
–5
–6
–7
–8
–9
–2
–3
3
1
O
–1
2
–2
–3
–4
1
–1
4
–4
y= –x +1
y= –x –1
解:(1)填表;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y=–x2+1和y = –x2–1的图象.
x … …
y= –x … …
y= –x +1 … …
y= –x –1 … …
x … –3 –2 –1 0 1 2 3 …
y= –x … – –2 – 0 – –2 – …
y= –x +1 … – –1 1 –1 – …
y= –x –1 … – –3 – –1 – –3 – …
(2)描点、连线.
1.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2、y=–x2+1和y = –x2–1的图象.
x
y
–5
–6
–7
–8
–9
–2
–3
3
1
O
–1
2
–2
–3
–4
1
–1
4
–4
y= –x –1
y= –x +1
y= –x
(1)抛物线y=2x2+3可以由抛物线y=2x2向 平移 个单位得到.
(2)抛物线y=–x2+1向 平移 个单位后,会得到抛物线y= –x2.
(3)抛物线y=–2x2–5的开口方向 ,对称轴是 ,顶点坐
标是 .

3

1
y轴
(0,–5)
向下
2.填空.
3.写出下列各组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
(1)y = x2+3; (2)y = – 3x2 – 4.
解:(1)开口向上,对称轴为y轴,顶点为(0,3).
(2)开口向下,对称轴为y轴,顶点为(0,– 4).
知识点1 二次函数y=ax2+k的图象和性质
1. 填表.
抛物线 开口方向 顶点坐标 对称轴 最值
y=2x2+3
y=5x2-4
y=- x2+5
y=-x2-6
向上
(0,3)
y轴
最小值3
向上
(0,-4)
y轴
最小值-4
向下
(0,5)
y轴
最小值5
向下
(0,-6)
y轴
最小值-6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 [2025·合肥月考]二次函数y=-x2-1的图象大致是(  )
A B C D
3. 抛物线y=x2+2在y轴左侧的部分是________的.(填“上
升”或“下降”)
B
下降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4. 已知A(-1,y1),B(4,y2)是抛物线y=x2-5上的两点,
则y1和y2的大小关系是y1____y2(填“>”“<”或“=”).
<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填空:a=________,c=________;
(2)在坐标系(如图)中画出这个函数的图象;
2
5. [2024·北京期中]函数y=ax2+c(a≠0)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0,2),且形状及开口方向与函数y=-x2的图象相同.
由(1)可知,这个函数的表达式为y=-x2+2.
列表如下:
x … -2 -1 0 1 2 …
y=- x2+2 … 0 2 0 …
描点、连线可
得图象,如图.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3)当x为何值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当x=________时,y取最________值,是______.
由图象知,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5. [2024·北京期中]函数y=ax2+c(a≠0)的图象的顶点坐标是
(0,2),且形状及开口方向与函数y=-x2的图象相同.
0

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知识点2 二次函数y=ax2+k与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
6. [知识初练]如图,将抛物线y=x2向______平移________
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x2+2;将抛物线y=x2向______平
移________个单位得到抛物线y=x2-2.

2

2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7. 把抛物线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新抛物线y=2x2+1,则原
抛物线的表达式是__________.
8. [2025·江苏模拟]抛物线y=-x2与y=-x2+5的不同之处
是(  )
A. 开口方向 B. 对称轴
C. 形状 D. 顶点坐标
y=2x2-2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9. 函数y=ax与y=ax2+a(a≠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大致
图象可能是(  )
A B C D
D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0. [2024·马鞍山期末]抛物线y=2x2-1经过点A(-3,y1),
B(1,y2),C(4,y3),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  )
A. y1C. y2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1. [2025·安庆模拟]已知二次函数y=ax2+c,当x取x1,
x2(x1≠x2)时,函数值相等,则当x取x1+x2时,函数值为
(  )
A. a+c B. a-c
C. -c D. c
D
点拨:因为二次函数y=ax2+c图象的对称轴是y轴,且当x取x1,x2(x1≠x2)时,函数值相等,所以x1+x2=0,当x取x1+x2时,函数值y=0+c=c.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12. [2025·天津模拟]二次函数y=-2x2+3,当-2≤x<3时,y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
13. 已知抛物线y=-x2+c经过点(-2,a)和点(2,b).
(1)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________,a,b的关系为________;
(2)若该抛物线经过点A(3,-5),求c的值;
(3)在(2)的条件下,y=-x2+c可由抛物线y=-x2向________
平移________个单位得到.
-15y轴
a=b
将点A(3,-5)的坐标代入y=-x2+c,
可得-5=-9+c,解得c=4.

4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二次函数y=
ax2+k的图象和性质
函数y=ax2的图象与函数y=ax2+k的图象异同:
函数y=ax2+k的图象和性质: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