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课件(共22张PPT)沪科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3.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课件(共22张PPT)沪科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21.3.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第 1 页:标题页
标题:21.3.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副标题:初二数学上册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第 2 页:复习回顾
问题 1: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和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有什么关系?
问题 2:如何通过判别式\(\Delta=b^2-4ac\)判断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个数?
问题 3:已知二次函数\(y=x^2-3x+2\),其图像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什么?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是多少?
第 3 页: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和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关系的综合应用,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解决相关问题。
能力目标:提升综合运用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
情感目标:通过解决综合性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感受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第 4 页:情境引入
展示问题: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A(1,0)\)和\(B(3,0)\),求\(b\)和\(c\)的值。
提问:除了代入点的坐标求解,还有其他更简便的方法吗?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和系数\(b\)、\(c\)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 5 页:新知探究 1—— 根与系数的关系应用
探究内容: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为\(x_1\)、\(x_2\),则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与\(x\)轴交点坐标为\((x_1,0)\)、\((x_2,0)\)。
根与系数关系:\(x_1+x_2=-\frac{b}{a}\),\(x_1x_2=\frac{c}{a}\)。
举例:二次函数\(y=x^2-5x+6\)与\(x\)轴交点为\((2,0)\)、\((3,0)\),方程\(x^2-5x+6=0\)的根为\(x_1=2\),\(x_2=3\),则\(x_1+x_2=5=-\frac{-5}{1}\),\(x_1x_2=6=\frac{6}{1}\)。
第 6 页:例题讲解 1
例 1:已知二次函数\(y=2x^2+mx+n\)的图像与\(x\)轴交于点\((1,0)\)和\((2,0)\),求\(m\)、\(n\)的值。
方法一(代入法):将两点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求解方程组。
方法二(根与系数关系):
方程\(2x^2+mx+n=0\)的根为\(x_1=1\),\(x_2=2\)。
由\(x_1+x_2=-\frac{m}{2}=3\),得\(m=-6\)。
由\(x_1x_2=\frac{n}{2}=2\),得\(n=4\)。
第 7 页:新知探究 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
探究内容:在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往往对应着问题的关键节点,可通过求解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举例:某物体从高处自由落下,其下落高度\(h\)(米)与下落时间\(t\)(秒)的关系为\(h=-5t^2+20t\),求物体经过多长时间落地。(落地时\(h=0\),解方程\(-5t^2+20t=0\)得\(t=0\)或\(t=4\),即 4 秒后落地)
第 8 页:例题讲解 2
例 2:某商场销售一种商品,每件成本为 30 元,售价为\(x\)元时,每天的销售量为\(y=-x+100\)件。若每天的利润为 200 元,求该商品的售价。(利润 =(售价 - 成本)× 销售量)
步骤解析:
利润表达式为\((x-30)(-x+100)=200\)。
整理得\(-x^2+130x-3000=200\),即\(x^2-130x+3200=0\)。
解方程得\(x_1=50\),\(x_2=80\)。
所以商品售价为 50 元或 80 元时,每天利润为 200 元。
第 9 页:方法总结
已知二次函数与\(x\)轴交点坐标时,可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快速求函数表达式中的系数。
解决实际问题时,先根据题意列出二次函数关系式,再通过令函数值为特定值(如 0、目标值等)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求解。
解题过程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意义对解进行取舍。
第 10 页:课堂练习 1
练习 1:已知二次函数\(y=ax^2+bx-6\)的图像与\(x\)轴交于\((-2,0)\)和\((3,0)\)两点,求\(a\)、\(b\)的值。
练习 2:某公司生产一种产品,月销售量\(y\)(件)与销售单价\(x\)(元)的关系为\(y=-10x+500\),每件成本为 20 元,若月利润为 8000 元,求销售单价。
第 11 页:课堂练习 2
练习 3:二次函数\(y=x^2+px+q\)的图像与\(x\)轴交点间的距离为 4,且过点\((1,2)\),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练习 4:若二次函数\(y=x^2-2x+k\)的图像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3,0)\),求另一个交点的坐标和\(k\)的值。
第 12 页:易错点提醒
运用根与系数关系时,要注意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需满足\(a≠0\)和\(\Delta≥0\)。
解决实际问题时,列出的方程要符合题意,解出结果后要检验是否符合实际意义,避免出现不合理的解。
计算过程中要仔细,防止符号错误和运算失误。
第 13 页:课堂小结
本节课进一步学习了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掌握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函数系数的方法。
学会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问题进行解决,体会了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深化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提高了综合解题能力。
第 14 页: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第 [X] 页习题 21.3 第 [X]、[X]、[X] 题。
提高作业:已知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为\((2,-1)\),且与\(x\)轴交于两点,两点间距离为 2,求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拓展作业:收集生活中运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关系解决的实际问题,并尝试进行分析解答。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1.3.2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
第21章 二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
a
i
T
u
j
m
i
a
N
g
1.理解如何用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2.经历探索用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3.通过共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以及观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在探索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转化.
知识回顾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次函数
y ax bx c(a 0)
一元二次方程
ax bx c m(a 0)
y为定值m
建立关联
结合“数、形”解释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没有交点
没有实数根
有一个交点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有两个交点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y ax bx c(a 0)
与x轴的位置关系
ax bx c 0 (a≠0)
根的情况


如果给你一个方程,你能用图象法求出它的近似解吗?
合作探究
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 x 2x–1=0的近似解(精确到0.1)
解:画出函数y=x 2x–1的图象,如图所示:
y=x2+2x–1
y
x
O
–2
–1
2
1
–1
–2
4
3
5
–3
–3
2
3
1
两个交点
由图象可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一个在–3和–2之间,另一个在0和1之间.
合作探究
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 x 2x–1=0的近似解(精确到0.1)
解:画出函数y=x 2x–1的图象,如图所示:
y=x2+2x–1
y
x
O
–2
–1
2
1
–1
–2
4
3
5
–3
–3
2
3
1
先求位于–3和–2之间的根.
由图象可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一个在–3和–2之间,另一个在0和1之间.
–2.5或–2.4
由图象可估计这个根是–2.5或–2.4,计算试试.
x … –2.5 –2.4 …
y … …
0.25
–0.04


所以–2.5与–2.4之间肯定有一个x值使y=0.
当x= –2.4时,y= –0.04比y=0.25(x= –2.5)更接近0,
故选x= –2.4.
请你仿照此方法求出该方程精确到0.1的另一个根.
x取何值时,y值最接近0.
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 x 2x–1=0的近似解(精确到0.1)
解:画出函数y=x 2x–1的图象,如图所示:
y=x2+2x–1
y
x
O
–2
–1
2
1
–1
–2
4
3
5
–3
–3
2
3
1
求位于0和1之间的根.
由图象可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一个在–3和–2之间,另一个在0和1之间.
0.4或0.5
由图象可估计这个根是0.4或0.5,计算试试.
x … 0.4 0.5 …
y … …
– 0.04
0.25


所以0.4与0.5之间肯定有一个x值使y=0.
当x=0.4时,y= –0.04比y=0.25(x=0.5)更接近0,
故选x=0.4.
所以一元二次方程 x 2x–1=0精确到0.1的近似解x1= –2.4,x2=0.4.
方法归纳
合作探究
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 x 2x–1=0的近似解(精确到0.1)
x = –2x+1
一元二次方程 x 2x–1=0的近似解,就是函数
y = x 与 y= –2x+1的图象交点的横坐标.
y=x2
y= –2x+1
接下来,与前边的方法一样,根据要求取值逐一验证.
还可以在计算机上用《几何画板》处理.
y
x
O
–2
–1
2
1
–1
–2
4
3
5
–3
–3
2
3
1
6
方法归纳
图象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方法一:求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1)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对应二次函数的图象;
(2)看:观察图象,确定方程的根的取值范围;
(3)定:根据确定的取值范围及其题目要求,通过计算确定取值;
(4)写: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解(根).
方法二:求抛物线与直线交点的横坐标.
(1)画:画出变形后的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
(2)看:观察图象,确定方程的根的取值范围;
(3)定:根据确定的取值范围及其题目要求,通过计算确定取值;
(4)写: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解(根).
还可以在计算机上用《几何画板》处理.
1. 二次函数y = –x 2x+k 的部分图象如下图所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 2x+k=0的一个解为x1= 3.1,则另一个解x2为 .
y
x
O
–2
–1
2
1
–1
4
3
5
–3
2
3
1
6
4
y= –x 2x+k
–1.1
2. 下表是若干组二次函数y=x2–5x+c的自变量x与函数值y的对应值:
那么方程 x2–5x+c=0 的一个近似根(精确到0.1)是( )
x … 1.3 1.4 1.5 1.6 1.7 …
y … 0.36 0.13 –0.08 –0.27 –0.44 …
A. 3.4
B. 3.5
C. 3.6
D. 3.7
B
3. 利用图象法求一元二次方程–x 2x–3= –8的实数根.(结果精确到0.1)
y
x
O
–2
–1
2
1
–1
4
3
5
–3
2
3
1
6
4
解:原方程变形为–x 2x+5=0.
画出二次函数 y= –x 2x+5的图象,如图所示:
由图象可知,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在–2和–1之间和3与4之间.
即方程–x 2x–3= –8的两个实数根分别在–2和–1之间和3与4之间.
(接下来根据取值范围,用取平均数的方法逐渐缩小取值范围,从而确定方程的近似解.)
得到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x1= –1.4,x2=3.4.
还可以通过求抛
物线与直线交点的横
坐标求解.
y= –x 2x+5
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分别
为x1,x2,则当y<0时,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当y>0
时,x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x1xx2
知识点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
1. [2025年1月蚌埠期末]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0)的
图象如图所示,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
A. -12
C. x<-1 D. x<-1或x>2
D
2
3
4
5
6
7
1
2. [2025·芜湖月考]如图为抛物线y=ax2+bx+c的一部分,
其对称轴为直线x=2,若其与x轴的一个交点为B(6,0),
则由图可知,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是(  )
A. x>6 B. 0<x<6
C. x<-2或x>6 D. -2<x<6
D
2
3
4
5
6
7
1
3. 已知二次函数y1=ax2+bx+c与一次函数y2=kx+m的图
象相交于点A(-2,4),B(8,2)(如图所示),则能使y1立的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22
3
4
5
6
7
1
4. 如图为二次函数y=x2-2x-3的图象,利用图象法求不等
式x2-2x-3<5的解集.
解:在题图中作出直线y=5,观察图象,得直线y=5与抛物线y=x2-2x-3的两个交点坐标分别为(-2,5),(4,5).由图象可知不等式x2-2x-3<5的解集为-22
3
4
5
6
7
1
5. [2024·武汉期中]如图,抛物线y1=-(x-1)2+4与x轴交于
点A,与y轴交于点B,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为y2=mx+n.
(1)当y1≥0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当y1>3时,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1≤x≤3
(3)当y10x<0或x>3
2
3
4
5
6
7
1
6. [创新题·新考法 2024·中山三模)记实数x1,x2,…,xn中的
最大数为max,例如max=
2,则当函数y=max=x2时,x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____.
x≤0或x≥1
2
3
4
5
6
7
1
7. [2024·合肥期中]已知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过点
A(1,0),B(4,3).
(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解:(1)将(1,0),(4,3)代入y=x2+bx+c,
所以y=x2-4x+3.
2
3
4
5
6
7
1
图象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
方法一:求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
方法二:求抛物线与直线交点的横坐标.
(1)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对应二次函数的图象;
(2)看:观察图象,确定方程的根的取值范围;
(3)定:根据确定的取值范围及其题目要求,通过计算确定取值;
(4)写: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解(根).
(1)画:画出变形后的二次函数和一次函数的图象;
(2)看:观察图象,确定方程的根的取值范围;
(3)定:根据确定的取值范围及其题目要求,通过计算确定取值;
(4)写:交点的横坐标即为方程的解(根).
还可以在计算机上用《几何画板》处理.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