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1相似三角形及平行线截相似三角形(教学课件)沪科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1相似三角形及平行线截相似三角形(教学课件)沪科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22.2.1 相似三角形及平行线截相似三角形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第 1 页:标题页
标题:22.2.1 相似三角形及平行线截相似三角形
副标题:初二数学上册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第 2 页:复习回顾
问题 1:什么是成比例线段?(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
问题 2: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基本事实是什么?(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问题 3:若\(l_1\parallel l_2\parallel l_3\),直线\(a\)、\(b\)分别与\(l_1\)、\(l_2\)、\(l_3\)交于点\(A\)、\(B\)、\(C\)和\(D\)、\(E\)、\(F\),且\(AB = 3\),\(BC = 5\),\(DE = 6\),则\(EF = \)______。(\(10\))
第 3 页: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掌握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及相似比;掌握平行线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能运用该定理证明三角形相似并解决相关问题。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过程,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和数学抽象能力,提高运用相似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相似三角形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美和逻辑性,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第 4 页:情境引入
展示图片:生活中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实例,如不同尺寸的三角板、相似的建筑结构中的三角形部分等。
提出问题:这些三角形在形状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的角和边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从生活实例引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第 5 页:相似三角形的概念
定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符号表示:若\(\triangle ABC\)与\(\triangle A'B'C'\)相似,记作\(\triangle ABC\sim\triangle A'B'C'\)。
相似比: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叫做相似比(或相似系数)。例如,若\(\triangle ABC\sim\triangle A'B'C'\),且\(\frac{AB}{A'B'}=\frac{BC}{B'C'}=\frac{AC}{A'C'}=k\),则\(k\)为\(\triangle ABC\)与\(\triangle A'B'C'\)的相似比。当\(k = 1\)时,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全等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的特殊情况。
第 6 页:相似三角形概念的深化理解
强调: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在书写相似三角形时,对应顶点的字母要写在对应的位置上,这样便于准确找出对应角和对应边。
实例分析:已知\(\triangle ABC\sim\triangle DEF\),且\(\angle A = 50^{\circ}\),\(\angle B = 70^{\circ}\),求\(\angle F\)的度数。因为相似三角形对应角相等,所以\(\angle F=\angle C\),又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circ}\),可得\(\angle C = 180^{\circ}-50^{\circ}-70^{\circ}=60^{\circ}\),即\(\angle F = 60^{\circ}\)。
第 7 页:平行线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定理内容: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图形表示:
情况一:在\(\triangle ABC\)中,若\(DE\parallel BC\),且\(DE\)分别交\(AB\)、\(AC\)于点\(D\)、\(E\),则\(\triangle ADE\sim\triangle ABC\)。
情况二:当直线\(DE\)与\(AB\)、\(AC\)的延长线相交时,同样有\(\triangle ADE\sim\triangle ABC\)。
推导过程:
对于情况一,因为\(DE\parallel BC\),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ngle ADE=\angle ABC\),\(\angle AED=\angle AC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因为\(\angle A\)是公共角,所以\(\triangle ADE\)与\(\triangle ABC\)的三个角分别相等;再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有\(\frac{AD}{AB}=\frac{AE}{AC}=\frac{DE}{BC}\),满足相似三角形的定义,从而\(\triangle ADE\sim\triangle ABC\)。
情况二的推导类似,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证明角相等,结合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证明边成比例,得出相似结论。
第 8 页:判定定理的应用实例 1
例 1:如图,在\(\triangle ABC\)中,\(DE\parallel BC\),\(AD = 4\),\(DB = 2\),\(AC = 9\),求\(AE\)的长度。
步骤解析:
因为\(DE\parallel BC\),根据上述判定定理,可知\(\triangle ADE\sim\triangle ABC\)。
由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frac{AD}{AB}=\frac{AE}{AC}\)。
已知\(AD = 4\),\(DB = 2\),则\(AB = AD + DB = 4 + 2 = 6\),\(AC = 9\),代入比例式\(\frac{4}{6}=\frac{AE}{9}\),解得\(AE = 6\)。
第 9 页:判定定理的应用实例 2
例 2:如图,已知\(DE\parallel BC\),\(EF\parallel AB\),求证:\(\triangle ADE\sim\triangle EFC\)。
步骤解析:
因为\(DE\parallel BC\),所以\(\triangle ADE\sim\triangle ABC\)(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又因为\(EF\parallel AB\),所以\(\triangle EFC\sim\triangle ABC\)。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传递性(若\(\triangle A\sim\triangle B\),\(\triangle B\sim\triangle C\),则\(\triangle A\sim\triangle C\)),可得\(\triangle ADE\sim\triangle EFC\)。
第 10 页:例题讲解 1—— 相似三角形与比例计算综合
例 3:如图,在\(\triangle ABC\)中,\(DG\parallel EH\parallel FI\parallel BC\),\(AD:DE:EF:FB = 1:2:3:4\),求\(DG:EH:FI:BC\)的值。
步骤解析:
因为\(DG\parallel EH\parallel FI\parallel BC\),所以\(\triangle ADG\sim\triangle AEH\sim\triangle AFI\sim\triangle ABC\)。
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设\(AD = k\),则\(DE = 2k\),\(EF = 3k\),\(FB = 4k\),那么\(AE = AD + DE = 3k\),\(AF = AE + EF = 6k\),\(AB = AF + FB = 10k\)。
所以\(\frac{DG}{EH}=\frac{AD}{AE}=\frac{k}{3k}=\frac{1}{3}\),\(\frac{DG}{FI}=\frac{AD}{AF}=\frac{k}{6k}=\frac{1}{6}\),\(\frac{DG}{BC}=\frac{AD}{AB}=\frac{k}{10k}=\frac{1}{10}\)。
由此可得\(DG:EH:FI:BC = 1:3:6:10\)。
第 11 页:例题讲解 2—— 相似三角形判定与证明
例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B\)延长线上一点,\(DE\)交\(BC\)于点\(F\),求证:\(\triangle BEF\sim\triangle CDF\)。
步骤解析:
因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parallel CD\)(平行四边形对边平行)。
又因为\(E\)在\(AB\)延长线上,所以\(BE\parallel CD\)。
在\(\triangle BEF\)和\(\triangle CDF\)中,\(\angle EBF=\angle DC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ngle BFE=\angle DFC\)(对顶角相等)。
根据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triangle BEF\sim\triangle CDF\)。
第 12 页:方法总结
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时,若出现平行线,优先考虑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这一定理。
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线段长度或比例关系时,关键是准确找出对应边,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列出等式求解。
证明多个三角形相似时,可通过传递性或多次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进行推导。
第 13 页:课堂练习 1
练习 1:如图,在\(\triangle ABC\)中,\(DE\parallel BC\),若\(AD = 3\),\(AB = 5\),\(AC = 4\),则\(AE = \)______。
练习 2:已知\(\triangle ABC\sim\triangle DEF\),且相似比为\(2:3\),若\(\triangle ABC\)的周长为\(10\),则\(\triangle DEF\)的周长为______。
第 14 页:课堂练习 2
练习 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parallel BC\),\(EF\parallel BC\),\(AE:EB = 1:2\),\(AD = 3\),\(BC = 9\),求\(EF\)的长度。
练习 4:如图,在\(\triangle ABC\)中,\(DE\parallel BC\),\(DF\parallel AC\),求证:\(\triangle BDF\sim\triangle BAC\)。
第 15 页:易错点提醒
在书写相似三角形时,对应顶点字母顺序错误,导致对应角和对应边找错,影响相似比的计算和性质的应用。
运用平行线截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时,忽略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 这个前提条件,在非平行的情况下错误判定三角形相似。
在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列等式时,对应边的比例关系写错,造成计算错误。
第 16 页: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即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用符号 “\(\sim\)” 表示,相似比为对应边的比值。
掌握了平行线截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学会运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解决线段长度计算、比例关系推导和三角形相似证明等问题,重点在于准确识别相似三角形和运用对应边成比例的性质。
第 17 页: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第 [X] 页习题 22.2 第 1、2 题。
提高作业:如图,在\(\triangle ABC\)中,\(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frac{AD}{DB}=\frac{AE}{EC}=\frac{1}{2}\),若\(\triangle ADE\)的面积为\(4\),求\(\triangle ABC\)的面积。
拓展作业:在生活中寻找相似三角形的实际应用案例,并分析其中相似三角形的对应关系和相似比,写一篇简短的报告。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2.2.1相似三角形及平行线截相似三角形
第22章 相似形
a
i
T
u
j
m
i
a
N
g
1.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能正确找出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和对应角;
2.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并能运用定理解决简单的有关问题;
3.通过探索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归纳能力,渗透类比、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4.通过主动探究和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复习回顾
我们已经学过了相似图形、相似多边形,你能说出它们的概念吗?
我们把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说成是相似的图形.
一般地,两个边数相同的多边形,如果它们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多边形叫做相似多边形.
缩小
放大
你能类比相似多边形的概念说出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吗?
一般地,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A
B
C
A'
B'
C'
记作:△ABC∽△A'B'C'
△ABC与△A'B'C'相似
读作:△ABC相似于△A'B'C'
A
B
C
A'
B'
C'
△ABC∽△A'B'C'
两个三角形相似,用字母表示时,与全等一样,通常把表示对应点的字母写在对应位置上.
例:写成△ABC∽△ A'B'C'表明对应关系是唯一确定的.
即A与A',B与B',C与C'分别对应.
如果仅说“这两个三角形相似”,没有用“∽”表示,则没有说明对应关系.
对于△ABC∽△A'B'C',根据相似形的定义,应有
∠A= ,∠B= ,∠C= ,
∠A'
∠B'
∠C'
A
B
C
A'
B'
C'
= = .
思考
A
B
C
A'
B'
C'
思考
将△ABC与△A'B'C'的相似比记为k1,△A'B'C'与△ABC的相似比记为k2,则k1与k2的关系为 .
△ABC与△A'B'C'的相似比是指AB∶A'B'= BC∶B'C'= AC∶A'C'= k1,而△A'B'C'与△ABC的相似比是指A'B'∶AB=B'C'∶BC= A'C'∶AC= k2,∴
当且仅当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时,才有k1=k2=1.因此,三角形全等是三角形相似的特例.
探究
A
B
C
D
E
如图,△ABC中,D为AB上任意一点,过点D作BC的平行线交AC于点E,那么△ADE与△ABC相似吗?
分析
两个三角形相似的条件:
①对应角相等,
②对应边长度的比相等.
由平行线的性质可推出
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可推出
A
B
C
D
E
过点D作DF∥AC,交BC于点F.
证明:在△ADE与△ABC中,∠A=∠A.
∵DE∥BC,∴∠ADE=∠B,∠AED=∠C.
∵ DE ∥ BC,DF∥AC,
∴ .
∵ 四边形DFCE是平行四边形,
∴ DE=FC,即 .
∴ .
∴△ADE∽△ABC.
证明
F
相似三角形的定义
思考
上述证明过程的辅助线,还有其他做法吗?
A
B
C
D
E
还有一种辅助线的做法
两直线平行,
同位角相等
∠A=∠A.
∠ADE=∠B,
∠AED=∠C.
添加辅助线
再次借助基本事实
A
B
C
D
E
H
△ADE∽△ABC
证明逻辑顺序:
基本事实
A
B
C
D
E
F
A
B
C
D
E
H
A
B
C
D
E
归纳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DE∥BC
∴△ADE∽△ABC
A
B
C
D
E
A
D
E
B
C
A
B
C
D
E
常见基本图形
典型例题
【例】已知:DE∥BC,AE=50 cm,EC=30 cm,BC=70 cm,
求DE的长.
A
D
B
E
C
解:
∵ DE ∥ BC
∴ △ADE∽△ABC
∴ 即

知识点1 相似三角形及相关概念
1.[知识初练]如图,已知,则 ____,
_____,______, .
2.[2025·南京模拟]若,相似比为 ,
,则 为___.
6
3.[2025·亳州月考]已知 ,如果
, ,那么 等于( )
C
A. B. C. D.
4.[2025年1月芜湖期末]如图,已知 ,
,那么下列比例式成立的是( )
A
A.
B.
C.
D.
知识点2 利用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判定三角形相似
(第5题)
5.如图,,若 ,
,,则 的长是
( )
C
A. B.1 C.2 D.3
(第6题)
6.[2025年1月淮北期末]如图,
,则图中相似的三角形有
( )
B
A.0对 B.3对 C.2对 D.1对
7.方程思想如图,为斜靠在墙壁 上的长
梯,梯脚距墙,梯上一点 距墙
,长,则梯长为_____ .
8.[2024·六安期中改编]如图,在
中,点为上一点,点,在边 上,
,,求证: .
证明:, ,


, ,
, .
(第9题)
9.[2025年1月合肥期末]如图,
中, , ,
,分别在,上,将
沿折叠,使点落在点处,若
为的中点,则折痕 的长为
( )
C
A.4 B.3 C.2 D.1
(第10题)
10.[2025年1月阜阳期末]如图,,
相交于点,,是 的中点,
,交于点 .若
,,则 的长为
( )
B
A.2 B.4 C.6 D.8
平行线与相似三角形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预备定理:
常见基本图形: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截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平行线法
∵DE∥BC
∴△ADE∽△ABC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