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4坡角问题及一次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教学课件)沪科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2.4坡角问题及一次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教学课件)沪科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23.2.4 坡角问题及一次函数中 k 的几何意义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第 1 页:标题页
标题:23.2.4 坡角问题及一次函数中 k 的几何意义
副标题:初二数学下册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第 2 页:复习回顾
问题 1:什么是仰角和俯角?如何利用它们解决实际测量问题?(仰角是视线在水平线上方与水平线的夹角,俯角是视线在水平线下方与水平线的夹角;通过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求解。)
问题 2: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有哪些?(勾股定理、锐角互余关系、三角函数关系。)
问题 3:一次函数的表达式是什么?其图象是什么图形?(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 = kx + b\)(\(k\)、\(b\)为常数,\(k\neq0\)),图象是一条直线。)
第 3 页: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坡角和坡度的概念及关系;能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坡角相关实际问题;掌握一次函数中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能结合图形理解\(k\)与直线倾斜程度的关系。
能力目标:通过解决坡角问题,培养数学建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探究\(k\)的几何意义,提高数形结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在工程建设和函数图象分析中的应用价值,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严谨的思维习惯。
第 4 页:情境引入(坡角问题)
生活实例:
如图 1,在修建山坡公路时,工程师需要根据山坡的倾斜程度设计路面长度和高度,确保行车安全。
如图 2,水利工程中修建大坝时,要考虑大坝的倾斜角度和坡度,以保证大坝的稳定性。
提出问题:如何描述山坡、大坝等的倾斜程度?坡角和坡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利用它们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引出坡角和坡度的概念。
第 5 页:坡角和坡度的定义
坡角: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通常用字母\(\alpha\)表示。
图形标注:展示一个倾斜的坡面示意图,标注坡面、水平面和坡角\(\alpha\),强调坡角是坡面与水平面形成的锐角。
坡度(坡比):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的比叫做坡度(或坡比),通常用字母\(i\)表示,即\(i=\frac{h}{l}\)。
图形标注:在坡角示意图中,标注铅直高度\(h\)和水平宽度\(l\),明确坡度的计算方式。
坡角与坡度的关系:由正切函数定义可知,\(i=\frac{h}{l}=\tan\alpha\),即坡度等于坡角的正切值。
注意事项:坡度通常写成\(1:m\)的形式(如\(1:2.5\)),表示铅直高度为 1 单位时,水平宽度为\(m\)单位;坡角越大,坡度越大,坡面越陡峭。
第 6 页:例题讲解 1—— 坡角问题(求坡度)
例 1:如图,一段山坡的坡面长度为\(20\)米,坡顶的铅直高度为\(10\)米,求这段山坡的坡角\(\alpha\)和坡度\(i\)。
步骤解析:
画图分析:构造\(Rt\triangle ABC\),其中\(\angle C=90^{\circ}\),\(AB=20\)米(坡面长度),\(BC=10\)米(铅直高度),\(\angle A=\alpha\)(坡角),\(AC\)为水平宽度。
求水平宽度\(AC\):由勾股定理\(AC=\sqrt{AB^2-BC^2}=\sqrt{20^2-10^2}=\sqrt{300}=10\sqrt{3}\)米。
求坡角\(\alpha\):\(\sin\alpha=\frac{BC}{AB}=\frac{10}{20}=\frac{1}{2}\),所以\(\alpha=30^{\circ}\)。
求坡度\(i\):\(i=\tan\alpha=\tan30^{\circ}=\frac{\sqrt{3}}{3}=1:\sqrt{3}\)。
结论:这段山坡的坡角为\(30^{\circ}\),坡度为\(1:\sqrt{3}\)。
第 7 页:例题讲解 2—— 坡角问题(求坡面长度)
例 2:如图,某水库大坝的坡度\(i=1:2\),坝顶的铅直高度\(h=20\)米,求大坝的坡面长度\(L\)(结果保留根号)。
步骤解析:
画图分析:设大坝的水平宽度为\(l\),由坡度\(i=\frac{h}{l}=\frac{1}{2}\),已知\(h=20\)米,可得\(\frac{20}{l}=\frac{1}{2}\),解得\(l=40\)米。
构造\(Rt\triangle ABC\),\(\angle C=90^{\circ}\),\(BC=20\)米,\(AC=40\)米,\(AB\)为坡面长度\(L\)。
求坡面长度:由勾股定理\(L=\sqrt{h^2+l^2}=\sqrt{20^2+40^2}=\sqrt{2000}=20\sqrt{5}\)米。
结论:大坝的坡面长度为\(20\sqrt{5}\)米。
第 8 页:例题讲解 3—— 坡角问题(综合应用)
例 3:如图,一段高速公路的路基横断面为梯形\(ABCD\),\(CD\parallel AB\),路基的顶宽\(CD=8\)米,底宽\(AB=20\)米,斜坡\(BC\)的坡度\(i=1:2.5\),求斜坡\(BC\)的坡角\(\alpha\)和路基的高度\(h\)(精确到\(0.1\)米)。
步骤解析:
画图分析:过点\(C\)作\(CE\perp AB\)于点\(E\),则\(CE=h\)(路基高度),\(BE=AB - AE=AB - CD=20 - 8=12\)米。
由坡度\(i=\frac{h}{BE}=\frac{1}{2.5}\),即\(\frac{h}{12}=\frac{1}{2.5}\),解得\(h=\frac{12}{2.5}=4.8\)米。
求坡角\(\alpha\):\(\tan\alpha=i=\frac{1}{2.5}=0.4\),用计算器求得\(\alpha\approx21.8^{\circ}\)。
结论:斜坡\(BC\)的坡角约为\(21.8^{\circ}\),路基的高度为\(4.8\)米。
第 9 页:情境引入(一次函数中 k 的几何意义)
函数实例:
如图 1,一次函数\(y = 2x\)和\(y=\frac{1}{2}x\)的图象,观察两条直线的倾斜程度有何不同。
如图 2,一次函数\(y=-2x\)和\(y=-\frac{1}{2}x\)的图象,直线的倾斜方向和倾斜程度与正系数时有何区别。
提出问题:一次函数\(y = kx + b\)中,比例系数\(k\)的取值与直线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k\)的正负对直线的倾斜方向有何影响?引出对\(k\)的几何意义的探究。
第 10 页:一次函数中 k 的几何意义
定义分析:在一次函数\(y = kx + b\)中,比例系数\(k\)叫做直线的斜率,它反映了直线相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
几何意义:在直线\(y = kx + b\)上任意取两点\(P(x_1,y_1)\)、\(Q(x_2,y_2)\)(\(x_1\neq x_2\)),则斜率\(k=\frac{y_2 - y_1}{x_2 - x_1}=\frac{\Delta y}{\Delta x}\),即\(k\)等于直线上任意两点的纵坐标之差与横坐标之差的比值。
与倾斜角的关系:设直线\(y = kx + b\)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为\(\theta\)(倾斜角,\(0^{\circ}\leq\theta<180^{\circ}\)),则当\(\theta\neq90^{\circ}\)时,\(k=\tan\theta\)。
当\(k>0\)时,\(\theta\)为锐角(\(0^{\circ}<\theta<90^{\circ}\)),直线从左到右上升。
当\(k<0\)时,\(\theta\)为钝角(\(90^{\circ}<\theta<180^{\circ}\)),直线从左到右下降。
当\(k=0\)时,\(\theta=0^{\circ}\),直线与\(x\)轴平行或重合。
第 11 页:k 的绝对值与倾斜程度的关系
关系总结:\(|k|\)的大小决定了直线的倾斜程度,\(|k|\)越大,直线的倾斜角越接近\(90^{\circ}\),直线越陡峭;\(|k|\)越小,直线的倾斜角越接近\(0^{\circ}\),直线越平缓。
实例对比:
直线\(y = 3x\)(\(k=3\))比\(y = x\)(\(k=1\))更陡峭,因为\(|3|>|1|\),\(\tan\theta_1=3>\tan\theta_2=1\),\(\theta_1>\theta_2\)。
直线\(y=-3x\)(\(k=-3\))比\(y=-x\)(\(k=-1\))更陡峭,因为\(|-3|>|-1|\),倾斜角的正切值绝对值更大。
图形展示: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y = 2x\)、\(y=\frac{1}{2}x\)、\(y=-2x\)、\(y=-\frac{1}{2}x\)的图象,直观展示\(k\)的绝对值对倾斜程度的影响。
第 12 页:例题讲解 4—— 一次函数中 k 的几何意义应用
例 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A(1,3)\)和\(B(3,7)\),求该函数的表达式,并求出直线\(AB\)与\(x\)轴正方向夹角\(\theta\)的正切值。
步骤解析:
设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 = kx + b\),将\(A(1,3)\)、\(B(3,7)\)代入得:
\(\begin{cases}k + b=3\\3k + b=7\end{cases}\)
解方程组:两式相减得\(2k=4\),\(k=2\),代入得\(b=1\),所以函数表达式为\(y = 2x + 1\)。
求夹角正切值:由\(k\)的几何意义可知,\(\tan\theta=k=2\)。
结论:该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 = 2x + 1\),直线与\(x\)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2\)。
第 13 页:例题讲解 5—— 结合坡角与 k 的几何意义
例 5:如图,一段山坡的坡角为\(30^{\circ}\),若将这段山坡的坡面看作直线,求该直线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以坡底为原点,水平方向为\(x\)轴)。
步骤解析:
由坡角为\(30^{\circ}\),可知坡度\(i=\tan30^{\circ}=\frac{\sqrt{3}}{3}\),即直线的斜率\(k=\frac{\sqrt{3}}{3}\)。
因为直线过原点\((0,0)\),所以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frac{\sqrt{3}}{3}x\)。
结论:该直线对应的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frac{\sqrt{3}}{3}x\)。
第 14 页:方法总结
解决坡角问题的关键:
明确坡角、坡度的定义及关系\(i=\tan\alpha\)。
构造直角三角形,将坡面长度、铅直高度、水平宽度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边。
利用三角函数或勾股定理求解未知量,注意坡度的表示形式和单位统一。
理解一次函数中 k 的几何意义的要点:
\(k=\frac{\Delta y}{\Delta x}\),反映直线的倾斜程度,\(k=\tan\theta\)(\(\theta\)为倾斜角)。
\(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上升或下降方向,\(|k|\)大小决定倾斜的陡峭程度。
已知直线上两点坐标可求\(k\),反之已知\(k\)和一点可求函数表达式。
第 15 页:课堂练习 1
练习 1:一段斜坡的坡度为\(1:3\),求该斜坡的坡角\(\alpha\)(精确到\(0.1^{\circ}\))。
练习 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0)\)和\((2,6)\),求该函数的表达式,并说明直线的倾斜程度(用倾斜角的正切值表示)。
第 16 页:课堂练习 2
练习 3:某山路的坡面长度为\(50\)米,坡角为\(60^{\circ}\),求该山路的铅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结果保留根号)。
练习 4:已知直线\(y = kx + 1\)经过点\((2,5)\),求\(k\)的值,并求出该直线与\(x\)轴正方向夹角的度数(精确到\(0.1^{\circ}\))。
第 17 页:易错点提醒
混淆坡度和坡角的概念,将坡度直接当作坡角的度数。
计算坡度时颠倒铅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值,导致结果错误。
对一次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理解不清,忽略\(k\)的正负对直线倾斜方向的影响。
认为\(k\)的大小与直线倾斜角的大小成正比例关系,实际上\(k=\tan\theta\),两者是非线性关系。
在结合坡角与一次函数时,未能正确将坡角的正切值与直线斜率\(k\)对应起来。
第 18 页: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坡角和坡度的概念:坡角是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alpha\),坡度\(i=\frac{h}{l}=\tan\alpha\),坡度越大,坡面越陡峭。
掌握了解决坡角问题的方法: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三角函数或勾股定理求解铅直高度、水平宽度或坡面长度。
理解了一次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k\)是直线的斜率,\(k=\frac{\Delta y}{\Delta x}=\tan\theta\)(\(\theta\)为倾斜角),\(k\)的正负决定直线方向,\(|k|\)决定倾斜程度。
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工程和函数图象分析中的应用,加强了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第 19 页: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第 [X] 页习题 23.2 第 10、11 题;练习册中一次函数斜率相关习题。
提高作业:如图,某水库大坝的横断面为梯形,上底长\(6\)米,下底长\(18\)米,斜坡\(AD\)的坡度为\(1:2\),斜坡\(BC\)的坡角为\(45^{\circ}\),求大坝的高度和斜坡\(AD\)的长度。
拓展作业:探究一次函数\(y = kx + b\)中,\(b\)的取值对直线位置的影响,结合\(k\)的几何意义,分析两条直线平行或垂直时\(k\)的关系。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2.4坡角问题及一次函数中k的几何意义
第23章 解直角三角形
a
i
T
u
j
m
i
a
N
g
1.加强对坡度、坡角、坡面概念的理解和认识,了解坡度与坡面陡峭程度间的关系.
2.了解直线的向上方向与x轴正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与直线一次项系数k之间的关系.
知识回顾
如图,正切经常用来描述坡面的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长度l的比叫做坡面的坡度(或坡比),记作i,即
i=h∶l
h
l
(坡度通常写成h∶l的形式) .
什么叫做坡度?
坡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或称倾斜角),记作α,于是有
α
坡度(i=tan α)越大,坡角α越大,坡面就越陡.
如图所示,在△ABC中.
(1)若 h = 2 cm,l = 5 cm,则斜坡AB的坡度 i = ;
(2)若斜坡AB的坡度 i = 1∶1.5,h = 2 m,则 l = ;
(3)若斜坡AB的坡度 i = 1∶2.5,l = 5 m,则 h = .
A
C
B
h
l
1∶2.5
3 m
2 m
知识回顾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1)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画出平面图形,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问题)
(2)根据条件的特点,适当选用锐角三角函数等去解直角三角形;
(3)得到数学问题的答案;
(4)得到实际问题的答案.
如图所示,水库的横断面是梯形ABCD,迎水坡AB的坡度i=1∶2,坝高h=20m,则迎水坡的水平宽度= ,tan α= .
40 m
A
C
B
α
D
E
A
C
B
α
D
E
β
i=1∶1.6
5.8
i'=1∶2.5
9.8
合作探究
如图,铁路路基的横断面是四边形ABCD,AD∥BC,路基顶宽BC=
9.8 m,路基高BE=5.8 m,斜坡AB的坡度i=1:1.6,斜坡CD的坡度i'=1:2.5,求铁路路基下底宽AD的值(精确到0.1m)与斜坡的坡角α和β(精确到1°)的值。
F
分析:题目中给出了两个坡度值,目前对应的只有一个直角三角形,需要再建立
一个直角三角形;
要计算AD,又有AD=AE+EF+FD,EF=BC=9.8 m,只要再分别求出AE和FD即可;
还要计算坡角α和β,其中坡度与坡角之间的关系是tan α=i=1:1.6,tan β=i'=1:2.5.
A
C
B
α
D
E
β
i=1∶1.6
5.8
i'=1∶2.5
9.8
F
解:过点C作CF⊥AD于点F,得
CF=BE,EF=BC,∠A=α,∠D=β.
∵BE=5.8m, = , = ,
∴AE=1.6×5.8=9.28(m),DF=2.5×5.8=14.5(m).
∴AD=AE+EF+DF=9.28+9.8+14.5≈33.6(m).
由tan α=i==0.625,tan β=i'= =0.4,得
α=32°,tan β=22°(可以借助计算器计算).
答:铁路路基下底宽为33.6m,斜坡的坡角分别为32°和22°.
α
方法归纳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坡度、坡角有关的实际
问题,特别是与梯形有关的实际问题,懂得通过添加辅助线
把梯形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来解决.
解决与坡度、坡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建设美化新园林区
(第1题)
1.在园林中先修建了如图所示的等腰梯
形池塘,池塘的坡角为 ,若池塘的斜
面的长度为,则池塘边缘点 到
池塘底部的垂直距离为( )
D
A. B. C. D.
(拓展设问)
拓展设问 如图,若池塘斜坡和 的
坡度为 ,现测得放水前池塘的水
面宽为 ,当放水后,池塘内水
面宽为 ,则放水后水面上升的
高度是( )
D
A. B. C. D.
2.为美化沿途风景,计划在山坡上种树,要求相邻两树之间的
水平距离是.已知斜坡的坡度为 ,则斜坡上相邻两树间
的坡面距离为____ .(结果保留根号)
3.在园区的中央修建赏花亭,四
周修建阶梯便于游客观赏,如
图是赏花亭四周新修阶梯的部
15
分示意图,其中,段阶梯的坡度为 ,若每级台
阶的高度不超过,则 段阶梯的台阶数至少为____级.
(结果保留整数,参考数据: )
改造保护绿色文脉
4.在园林的建设过程中,计划对一坡角为
的斜坡进行改造,使其更加平坦,增加
斜坡土地的利用率,要求改造后斜坡的坡
角下降 ,但斜坡的高度不变.
如图,已知点,,在同一水平面上, ,
斜坡的长度为, 则改造后斜坡底端点 到原
斜坡底端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 .
(结果精确到 .参考数据:
, ,
, )
5.如图,在斜坡改造中,小明发现斜坡 上有
一棵杨树 ,想要测得这棵杨树的高度,已
知测得杨树根部到坡脚的距离为 ,
斜坡的坡比为,小明在离坡脚 远的
处测得杨树顶点处的仰角为
,,,,在同一平面内,且 ,
求杨 树的高度.(结果精确到 .
参考数据:
, ,
, ,
, )
解:延长交的延长线于点 ,则
.
斜坡的坡比为 ,

可设,则 ,
在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
,即 ,
解得(负值已舍去), ,
,
.
在中, ,
即 ,
解得 .
答:杨树的高度约为 .
解直角三角形及其应用
坡度(坡比)、坡角、坡面:
解决与坡度、坡角有关的实际问题:
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坡度、坡角有关的实际问题,特别是与梯形有关的实际问题,懂得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来解决.
坡面的铅直高度h和水平长度l的比叫做坡面的坡度(或坡比),记作i,即
(坡度通常写成h∶l的形式) .
注意:坡度(i=tan α)越大,坡角α越大,坡面就越陡.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