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王戎不取道旁李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感受王戎的人物形象
语言运用: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思维能力: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展开想象,挑战更为生动地讲述故事。
审美创造:在诸儿与王戎不同行为表现的对比中,探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从而深入王戎的思维过程。
【教学重难点】
在诸儿与王戎不同行为表现的对比中,探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从而深入王戎的思维过程。
【教学过程】
对比看图,理解题意
导入,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5课,“戎”是要求我们会写的生字,提示“戎”字的笔顺。“王戎”是一个人名,读的时候可以在人名后稍作停顿。
指名读课题,理解题意。王戎不摘道路旁边的李子。
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今天咱们学习的是一篇文言文,我们之前学过文言文,谁能分享一下你学会了哪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借助注释 结合插图 联系上下文 接下来,咱们就用上这些方法学习这篇课文。
学习活动一: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尝试读出节奏、读出韵味;
②运用学习过的方法,试着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1)自由读。再指名读,读正确,
(2)先请读一个孩子来读,你的这句话在人名和地名的后面停顿,停得特别好。这三句停顿有点难。
出示:尝与诸小儿游 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3)出示停顿,读出韵味,齐读。(文言文的停顿并不是真正的停下来不读,而是声音的延长。)
三、对比思辨,读懂人物形象
课文读通读顺了,我们来看看这篇课文到底讲了什么呢?
1.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谁来说说看是什么意思?尝:曾经。借助注释,今义:品尝。这是古今异义。诸小儿:你也是小儿,你也是,你也是,大家都是小儿,意思是很多。
解释“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
看看,同学们,老师为你们带来了什么?现在你知道什么是“多子折枝”了吗?因为上面的果实很多,把树枝都压弯了。
看到这棵李树,诸小儿会说些什么呢?
预设:快看,好多李子啊,我们去摘李子吃吧。(2个学生)
(2)他们怎么做的?出示:诸儿竞走取之;
看这个字“走”,什么意思?
生:我觉得竞走是跑的意思。
(3)拓展不同语境中的“走”:三年级的《守株待兔》“兔走触株”;古诗名句“儿童急走追黄蝶”。走才是跑的意思,那“竞走”呢?
(4)师:我请这几个小儿表演“竞走”。
预设:小伙伴们,前面李子树上结了好多的李子啊,大家快去摘啊。现在明白了竞走的意思了吗?
(5)那这里的“之”是什么意思了呢?指代李子,在文中这个“之”字在反复出现,出现了几次,快速找一找,想一想,它们的意思一样吗?
①出示课文,圈出“之”字,这三个之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②诸儿竞走取之,取之 。之代表李子
③人问之,假如我就是王戎,谁来问问我?哦,原来你是在问我为什么不去摘李子这件事情?所以之代表的是王戎不取摘李子的这件事。
诸小儿竞走取之,王戎怎么做呢?王戎不动。
3.聚焦“不动”,剖析“不动”背后的思维过程。
(1)你从哪里看出王戎不动。 唯戎不动:唯独。
不过同学们,王戎真的没动吗?我却认为偏偏只有王戎动了,反而是诸小儿没有动。如果王戎动了,那他动了什么呢?
(2)交流揭示:动了眼睛看,板书:观察;
交流:他观察到什么?你怎么知道的呢?我们联系上文
相机梳理:他们都看到了——“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不过诸儿眼中看得更多的是——“多子折枝”;而王戎看到的是——“道边李树多子折枝”。板画:画一条路。对比发现诸儿与王戎“看”的不同:王戎看得更仔细,更全面。
(3)动了脑子想,板书:思考。
王戎在思考什么呢?我想请一个同学上台,来当当王戎。预设:李子树生长在到路边,如果这李子是甜的,人们就去抢着摘了,那树上早就光秃秃了。可如今 ,说明
(4)仔细观察,加上冷静的思考,所以,他能作出正确的推断——“此必苦李。”
所以当有人问,王戎大家都去摘李子,你为什么不去呢?
他会以怎样的语气说这一句话 生:坚定地说 生坚定地读 生:自信的说 生自信的读
师:听了王戎这样一说,有人摘来一尝,真是苦的。
你觉得这时路人会说什么?路人说你很聪明,同意吗?你仅仅是因为聪明吗?
预设:不不,你们说得不对,我之所以能够判断这是棵苦李,并非是因为我的聪明。而是因为我遇事认真观察,独立思考, 才能作出正确判断。……
(5)咱们一起再来读一读王戎的故事。
四、讲故事,识记背诵
1.同学们,如果今天回家,家里还有一个上幼儿园的弟弟或妹妹,他说,哥哥姐姐,我听说古时候有《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你能给我讲讲他的故事吗?如果我们把课文读给他们听,弟弟妹妹爱听吗?那该怎么办呢?板贴:(用自己的话讲故事)那该怎么讲呢?
2.我们需要大胆的想象,在故事中加入一些一些人物语言、心理活动、动作等,这样你可以讲的更好哦!
评价标准 得星数
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完整。 ☆
想象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把故事讲生动。 ☆
把人物的思考过程讲清楚,表现人物的智慧。 ☆
一共得到( )颗☆
其他同学认真听,边听边想,讲故事的同学是否做到了1.讲完整2.讲生动,把人物的思考过程讲清楚了。
3.借助提示背诵。
故事讲得这么好,谁能把借助提示背诵。
4.借助漫画背诵。
5.只有课题背诵
借故事形象,初步感知单元导语
王戎长大后成了“竹林七贤”之一,虽然时光像流水一去不复返了,但他的名字像淘尽泥沙的金子一般,永远闪亮地留在了史书上 。读物推荐:全面认识王戎,王戎观虎、王戎卖李、王戎死孝等。《世说新语》。一部聪明人的故事集。
板书
王戎不取道旁李
诸儿 竞走取之
王戎 不动
观察 思考 推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