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 一元二次方程 课件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1 一元二次方程 课件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以下是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数学 22.1 “一元二次方程” 教学课件的幻灯片分页内容:
1. 封面
标题:22.1 一元二次方程
标注信息:学科(数学)、版本(华东师大版)、年级(九年级)、课时(1 课时)、授课人姓名
2. 情境引入(从实际问题出发,激发兴趣)
通过生活中的 3 个典型实例,引导学生列出含未知数的等式,感受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意义:
实例 1:面积问题
一个正方形花园的边长为\(x\)米,现将边长增加 2 米后,新正方形的面积为 36 平方米,求原正方形的边长。
分析:新正方形边长为\((x + 2)\)米,根据面积公式列等式:\((x + 2)^2 = 36\),展开得\(x^2 + 4x + 4 = 36\),整理为\(x^2 + 4x - 32 = 0\)。
实例 2:增长率问题
某工厂 2023 年的产值为 100 万元,2025 年的产值计划达到 144 万元,设这两年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求\(x\)的值。
分析:2024 年的产值为\(100(1 + x)\)万元,2025 年的产值为\(100(1 + x)^2\)万元,列等式:\(100(1 + x)^2 = 144\),整理为\((1 + x)^2 = 1.44\),进一步展开得\(x^2 + 2x - 0.44 = 0\)(或整数系数形式:\(25x^2 + 50x - 11 = 0\))。
实例 3:运动问题
一个小球从离地面 10 米高处自由下落,下落的距离\(h\)(米)与下落时间\(t\)(秒)满足关系\(h = 4.9t^2\),当小球距离地面 2 米时,求下落时间\(t\)。
分析:此时小球下落的距离为\(10 - 2 = 8\)米,列等式:\(4.9t^2 = 8\),整理为\(49t^2 - 80 = 0\)。
思考:这些等式有什么共同特征?它们与之前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有何区别?
3.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从实例抽象,明确定义)
定义推导:观察上述实例列出的等式:\(x^2 + 4x - 32 = 0\)、\(x^2 + 2x - 0.44 = 0\)、\(49t^2 - 80 = 0\),总结共同特征: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如\(x\)、\(t\));
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等式两边都是整式(分母不含未知数,根号下不含未知数)。
核心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关键词:一个未知数、最高次数 2、整式方程,三者缺一不可)
概念辨析练习:判断下列方程是否为一元二次方程,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x^2 + 3x = 0\)(答案:是,满足三个特征);
\(2x + 5 = 0\)(答案:否,未知数最高次数是 1,是一元一次方程);
\(\frac{1}{x^2} + x = 3\)(答案:否,分母含未知数,不是整式方程);
\(x^2 + \sqrt{x} = 2\)(答案:否,根号下含未知数,不是整式方程);
\(x^2 + 2y = 5\)(答案:否,含有两个未知数\(x\)和\(y\))。
4.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规范表达,明确要素)
一般形式推导:将一元二次方程整理为统一形式,方便后续研究。
任意一元二次方程都可以化为\(ax^2 + bx + c = 0\)(\(a\)、\(b\)、\(c\)为常数,且\(a \neq 0\))的形式,这就是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各部分名称:
\(ax^2\):二次项,其中\(a\)叫做二次项系数(\(a \neq 0\),若\(a = 0\),方程变为\(bx + c = 0\),不再是一元二次方程);
\(bx\):一次项,其中\(b\)叫做一次项系数(\(b\)可以为 0,此时方程为\(ax^2 + c = 0\),是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
\(c\):常数项(\(c\)可以为 0,此时方程为\(ax^2 + bx = 0\),也是特殊的一元二次方程)。
例题 1: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确定系数
把下列方程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x + 3)(x - 3) = 1\)
解:展开左边:\(x^2 - 9 = 1\),移项得一般形式:\(x^2 - 10 = 0\);
二次项系数\(a = 1\),一次项系数\(b = 0\),常数项\(c = -10\)。
\(2x(x - 1) = 3x - 4\)
解:展开左边:\(2x^2 - 2x = 3x - 4\),移项、合并同类项得一般形式:\(2x^2 - 5x + 4 = 0\);
二次项系数\(a = 2\),一次项系数\(b = -5\),常数项\(c = 4\)。
\(3x^2 = 5x\)
解:移项得一般形式:\(3x^2 - 5x = 0\);
二次项系数\(a = 3\),一次项系数\(b = -5\),常数项\(c = 0\)。
注意事项:
一般形式中,二次项写在左边第一项,一次项次之,常数项在最后,右边为 0;
确定系数时,要包含前面的符号(如一次项为\(-5x\),则一次项系数为\(-5\));
若系数为分数或小数,可根据需要化为整数系数(如\(0.5x^2 - 2x = 0\),可化为\(x^2 - 4x = 0\),系数同时扩大 2 倍,方程解不变)。
5.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的概念(理解解的含义,学会检验)
定义: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可能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也可能没有实数根,后续将学习判别方法)。
例题 2: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根
判断下列各数是否为相应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方程\(x^2 - 5x + 6 = 0\),检验\(x = 2\)和\(x = 3\)是否为根;
解:当\(x = 2\)时,左边\(= 2^2 - 5\times2 + 6 = 4 - 10 + 6 = 0\),右边\(= 0\),左边 = 右边,故\(x = 2\)是根;
当\(x = 3\)时,左边\(= 3^2 - 5\times3 + 6 = 9 - 15 + 6 = 0\),右边\(= 0\),左边 = 右边,故\(x = 3\)是根。
方程\(2x^2 - 3x - 2 = 0\),检验\(x = -\frac{1}{2}\)和\(x = 2\)是否为根;
解:当\(x = -\frac{1}{2}\)时,左边\(= 2\times(-\frac{1}{2})^2 - 3\times(-\frac{1}{2}) - 2 = 2\times\frac{1}{4} + \frac{3}{2} - 2 = \frac{1}{2} + \frac{3}{2} - 2 = 0\),右边\(= 0\),故\(x = -\frac{1}{2}\)是根;
当\(x = 2\)时,左边\(= 2\times2^2 - 3\times2 - 2 = 8 - 6 - 2 = 0\),右边\(= 0\),故\(x = 2\)是根。
例题 3:根据根求系数的值
已知\(x = 1\)是方程\(x^2 + mx - 3 = 0\)的一个根,求\(m\)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
解:将\(x = 1\)代入方程:\(1^2 + m\times1 - 3 = 0\),即\(1 + m - 3 = 0\),解得\(m = 2\);
此时方程为\(x^2 + 2x - 3 = 0\),因式分解(后续学习)得\((x + 3)(x - 1) = 0\),故另一个根为\(x = -3\)。
6. 课堂练习(分层设计,巩固概念与方法)
基础题(概念辨析与一般形式)
下列方程中,属于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x - 1 = 0\) B. \(x^2 + 3x = 2\) C. \(x^2 + y = 5\) D. \(\frac{1}{x^2} = 2\)(答案:B)
将方程\((2x - 1)^2 = 4\)化为一般形式,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分别为( )
(答案:展开得\(4x^2 - 4x + 1 = 4\),一般形式\(4x^2 - 4x - 3 = 0\),系数分别为 4、-4、-3)
提升题(根的检验与系数求解)
检验\(x = -2\)是否为方程\(x^2 + 5x + 6 = 0\)的根(答案:是,左边\(= 4 - 10 + 6 = 0\));
已知\(x = 2\)是方程\(ax^2 + bx - 8 = 0\)的一个根,且\(a + b = 1\),求\(a\)和\(b\)的值(答案:代入得\(4a + 2b - 8 = 0\),结合\(a + b = 1\),解得\(a = 3\),\(b = -2\));
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 2 米,面积为 24 平方米,设宽为\(x\)米,列一元二次方程并化为一般形式(答案:\(x(x + 2) = 24\),一般形式\(x^2 + 2x - 24 = 0\))。
7. 课堂小结(梳理核心,构建知识体系)
核心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一个未知数、最高次数 2、整式方程;
一般形式:\(ax^2 + bx + c = 0\)(\(a \neq 0\)),包含二次项(\(ax^2\))、一次项(\(bx\))、常数项(\(c\));
方程的根: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可通过代入检验。
关键方法:
将方程化为一般形式的步骤:展开、移项、合并同类项,确保右边为 0;
检验根的方法:将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判断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根据根求系数:将根代入方程,建立关于系数的方程,求解系数。
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对比:
方程类型
未知数个数
未知数最高次数
一般形式
解的个数(实数)
一元一次方程
1
1
\(ax + b = 0\)(\(a \neq 0\))
1 个
一元二次方程
1
2
\(ax^2 + bx + c = 0\)(\(a \neq 0\))
0 个、1 个(两个相等)或 2 个
8. 布置作业(分层巩固,衔接后续学习)
基础作业:教材对应习题(概念辨析题 3 道,化为一般形式题 4 道,检验根题 3 道);
提升作业:
已知方程\(x^2 - (k + 1)x + k = 0\)的一个根为\(x = 2\),求\(k\)的值及方程的另一个根;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差 3cm,面积为 9cm ,设较短的直角边为\(x\)cm,列一元二次方程并化为一般形式;
预习作业:阅读下一节内容,思考 “如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如直接开平方法、因式分解法)。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2.1 一元二次方程
第22章 一元二次方程
a
i
T
u
j
m
i
a
N
g
绿苑小区规划设计时,准备在每两幢楼房之间,设置一块面积为900平方米的长方形绿地,并且长比宽多10米,那么绿地的长和宽各为多少?
问题1学校图书馆去年年底有图书5万册,预计到明年年底增加到7.2万册.求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
设这两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
去年年底的图书数是5万册,
今年年底的图书数应是5(1+x)万册.
明年年底的图书数为5(1+x)(1+x)万册,即5(1+x)2(万册).
可列得方程
5(1+x)2=7.2
整理可得
5x2+10x-2.2=0
观察 这两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吗?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x2+10x-900=0
5x2+10x-2.2=0
知识要点1
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 (二次) 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2 + bx + c = 0 ( a≠0)
1.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有什么特征?
(a,b,c是常数)
例1 将方程(3x-2)(x+1)=8x-3 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并写出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解:去括号,得
3x2+3x-2x-2=8x-3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
3x2-7x+1=0
二次项系数3、一次项系数-7、常数项1。
2.将下列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常数项:
(1)4x(x+2)=25 (2)(3x-2)(x+1)=8x-3
解:(1)把4x(x+2)=25 化为一般形式4x2+8x-25=0 ,
二次项系数为4,一次项系数为8,常数项为-25.
(2)把(3x-2)(x+1)=8x-3化为一般形式3x2-7x+1=0 ,
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7,常数项为1.
例2 已知关于 x 的一元二次方程 x2 + ax + a = 0 的一个根是 3,求 a 的值.
解:由题意把 x = 3 代入方程 x2 + ax + a = 0,得
32 + 3a + a = 0.
例3 已知 a 是方程 x2 + 2x - 2 = 0 的一个实数根,
求 2a2 + 4a + 2022 的值.
解:由题意得
A
返回
【点拨】若一个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首先应是整式方程,其次是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化简后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
【解】由题意,得当m=0时,原方程为2x+1=0,是一元一次方程;当m+2=0,即m=-2时,原方程为 2x-1=0,是一元一次方程;当m=1时,原方程为 5x-1=0,是一元一次方程;当m=-1时,原方程为3x-1=0,是一元一次方程.综上,当m=-2,-1,0,1时,原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2.已知关于x的方程(m+2)x|m|+2x-1=0.
(1)当m为何值时,原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解】由题意,得|m|=2,且m+2≠0,解得m=2.
故当m=2时,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返回
(2)当m为何值时,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
返回
3.把一元二次方程(1-x)·(2-x)=3-x2化成一般形式ax2+bx+c=0(a≠0),其中a,b,c分别为(  )
A.2,3,-1 B.2,-3,-1
C.2,-3,1 D.2,3,1
B
【点拨】把方程(1-x)(2-x)=3-x2化成一般形式为2x2-3x-1=0,所以a=2,b=-3,c=-1.
返回
4.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m-3)x2+m2x=9x+5化为一般形式后不含一次项,则m的值为(  )
A.0 B.±3 C.3 D.-3
D
【点拨】若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不含一次项,则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一次项系数为0,本题易忽略m-3≠0而出错.
返回
5.[2022·天津]方程x2+4x+3=0的两个根为(  )
A.x1=1,x2=3 B.x1=-1,x2=3
C.x1=1,x2=-3 D.x1=-1,x2=-3
D
返回
6.[2023·镇江]若x=1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6=0的一个根,则m=________.
5
返回
7.若x=3是关于x的方程ax2-bx=6的解,则2 023-6a+2b的值为________.
2 019
【点拨】把x=3代入方程得9a-3b=6,即3a-b=2,则原式=2 023-2(3a-b)=2 023-4=2 019.
返回
8.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1275年提出的一个问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阔不及长一十二步,问阔及长各几步.”意思是:长方形的面积是864平方步,宽比长少12步,问宽和长各是几步.设宽为x步,根据题意列方程正确的是(  )
A.2x+2(x+12)=864 B.x2+(x+12)2=864
C.x(x-12) =864 D.x(x+12) =864
D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三特征:ax2 + bx + c = 0 (a ≠ 0)
三条件:(1)整式方程 (2)一元 (3)二次
定义
解(根)
一元二次方程
一般式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