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1 相似三角形 课件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3.1 相似三角形 课件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3.3.1 相似三角形
副标题:从定义到应用,探索三角形相似的奥秘
适用教材: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具体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
设计理念:以 “生活实例→理论推导→实践应用” 为主线,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幻灯片 2:课程导入(优化版)
复习回顾:
提问 1:相似图形的核心特征是什么?(预设答案: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与位置、大小无关)
提问 2:请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相似图形(学生可能回答:不同尺寸的照片、同型号的玩具模型等)
过渡:三角形作为最基本的几何图形之一,当它满足相似图形的特征时,就成为 “相似三角形”。今天我们将从定义、判定、性质三个维度,系统学习相似三角形。
情境展示(新增动态元素):
动态图 1:一个三角形通过 “缩放” 变换,得到另一个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标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关系。
实物图 2:建筑图纸中的三角形结构(如屋顶桁架),对比图纸与实际建筑的三角形尺寸,直观体现相似比。
引导提问:缩放后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哪些量没变?哪些量变了?这种变化规律如何用数学语言描述?
幻灯片 3: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补充细节)
定义精准阐述:
文字定义:对应角分别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符号定义:若△ABC 与△A'B'C' 相似,则∠A=∠A',∠B=∠B',∠C=∠C',且\(\frac{AB}{A'B'}=\frac{BC}{B'C'}=\frac{AC}{A'C'}=k\)(\(k\)为相似比,\(k>0\))。
与全等三角形的关系(表格对比):
对比维度
相似三角形
易错点提醒:
若仅对应角相等,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需结合对应边成比例,但三角形中 “三角对应相等” 可推导 “三边对应成比例”,后续判定定理会验证);
若仅对应边成比例,也不一定是相似三角形(需结合对应角相等,但三角形中 “三边对应成比例” 可推导 “三角对应相等”)。
幻灯片 4: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方法与相似比(强化理解)
表示方法规范:
符号:“∽”,读作 “相似于”,必须严格按照 “对应顶点顺序书写”。
正确示例:△ABC ∽ △DEF(表示∠A→∠D,∠B→∠E,∠C→∠F;AB→DE,BC→EF,AC→DF)。
错误示例:△ABC ∽ △EDF(对应顶点顺序混乱,会导致对应角、对应边关系错误)。
相似比深度解析:
定义:相似三角形对应边的比值,记为\(k\)。
双向性:
若△ABC ∽ △DEF,相似比\(k_{1}=\frac{AB}{DE}=\frac{1}{2}\),表示△ABC 是△DEF 的 “缩小版”;
则△DEF ∽ △ABC,相似比\(k_{2}=\frac{DE}{AB}=2\),表示△DEF 是△ABC 的 “放大版”。
易错点:相似比与 “谁比谁” 有关,不能随意颠倒顺序;若\(k=1\),则两三角形全等。
小练习:
若△MNP ∽ △QRS,且\(MN=2\),\(QR=4\),则相似比\(k=\)?(答案:\(\frac{1}{2}\),需明确是△MNP:△QRS)
幻灯片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1(AA 判定,补充推导细节)
探究活动(可操作化):
工具:直尺、量角器、坐标纸。
几何语言与图形标注:
图形:在△ABC 和△A'B'C' 中,标注∠A=∠A',∠B=∠B'。
语言:∵ ∠A=∠A',∠B=∠B'(已知),∴ △ABC ∽ △A'B'C'(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幻灯片 6: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SAS 判定,新增反例图形)
定理讲解(结合图形):
定理内容: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记 “SAS”)。
核心要素:“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两者缺一不可。
图形示例(清晰标注):
图 1(相似):△ABC 中,AB=4,AC=6,∠A=60°;△A'B'C' 中,A'B'=2,A'C'=3,∠A'=60°。标注\(\frac{AB}{A'B'}=\frac{AC}{A'C'}=2\),∠A=∠A',结论相似。
图 2(不相似,新增):△ABC 中,AB=4,BC=6,∠B=60°;△A'B'C' 中,A'B'=2,B'C'=3,∠C'=60°。标注 “相等的角不是夹角”,计算对应边比例不相等,结论不相似。
注意要点(强化记忆):
“夹角” 是指两条成比例边的公共角,若相等的角是 “对顶角” 或 “非公共角”,则无法判定相似;
可类比全等三角形的 “SAS” 判定(两边及其夹角相等),相似三角形的 “SAS” 是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后者更强调 “比例关系”。
幻灯片 7: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SSS 判定,补充排序法)
定理内容与推导:
定理: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简记 “SSS”)。
推导思路:通过 “尺规作图”,用三边成比例的条件画三角形,发现与原三角形形状相同,再测量对应角相等,验证相似。
实例验证(排序法应用):
例 1:△ABC 三边为 3、4、5;△DEF 三边为 6、8、10。
排序:△ABC:3<4<5;△DEF:6<8<10。
比例:\(\frac{3}{6}=\frac{4}{8}=\frac{5}{10}=\frac{1}{2}\),三边成比例,故相似。
例 2:△MNP 三边为 2、3、4;△QRS 三边为 3、4、5。
排序:2<3<4;3<4<5。
比例:\(\frac{2}{3} \frac{3}{4} \frac{4}{5}\),三边不成比例,故不相似。
特殊三角形应用:
所有等边三角形都相似(三边都相等,比例为 1:1 或其他固定值);
等腰三角形若腰与底的比相等,则相似(如△ABC:腰 = 2,底 = 3;△A'B'C':腰 = 4,底 = 6,比例为 1:2,故相似)。
幻灯片 8:判定定理对比表格(新增,强化区分)
判定定理
条件
适用场景
关键注意点
类比全等判定
AA
两角分别相等
已知角的关系(如平行线、公共角、对顶角)
无需验证第三角(内角和推导)
AAS/ASA
SAS
两边成比例 + 夹角相等
已知两边及夹角关系
必须是 “夹角”,非夹角无效
SAS
SSS
三边成比例
已知三边长度(如网格图、给出具体数值)
先排序,再算比例
SSS
幻灯片 9:课堂练习 1(优化题目,覆盖多种场景)
题目 1(AA 判定,平行线场景):
如图,DE ∥ BC,交 AB 于 D,交 AC 于 E。求证:△ADE ∽ △ABC。
解答:∵ DE ∥ BC(已知),∴ ∠ADE=∠B(同位角相等),∠AED=∠C(同位角相等),∴ △ADE ∽ △ABC(AA 判定)。
题目 2(SAS 判定,含公共角):
在△ABC 中,AB=6,AC=8,∠A=50°;在△A'B'C' 中,A'B'=3,A'C'=4,∠A'=50°。判断两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解答:\(\frac{AB}{A'B'}=\frac{6}{3}=2\),\(\frac{AC}{A'C'}=\frac{8}{4}=2\),且∠A=∠A'=50°(公共角类型),∴ △ABC ∽ △A'B'C'(SAS 判定)。
题目 3(SSS 判定,特殊三角形):
判断两个等腰三角形是否相似:△1:腰 = 5,底 = 6;△2:腰 = 10,底 = 12。
解答:排序后,△1:5、5、6;△2:10、10、12。比例:\(\frac{5}{10}=\frac{5}{10}=\frac{6}{12}=\frac{1}{2}\),三边成比例,∴ 相似(SSS 判定)。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2(拓展应用,结合周长与边长)
题目展示:
△ABC ∽ △A'B'C',相似比\(k=\frac{2}{3}\)。
若 AB=4cm,BC=5cm,AC=6cm,求△A'B'C' 的周长;
若△A'B'C' 的面积比△ABC 大 20cm ,求两三角形的面积(提示:相似三角形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
解答过程:
求△A'B'C' 的周长:
△ABC 周长\(C=4+5+6=15cm\)。
相似三角形周长比 = 相似比,即\(\frac{C_{ABC}}{C_{A'B'C'}}=\frac{2}{3}\)。
∴ \(C_{A'B'C'}=15 \frac{3}{2}=22.5cm\)。
求两三角形的面积:
设△ABC 面积为\(S\),则△A'B'C' 面积为\(S+20\)。
相似三角形面积比 = 相似比的平方,即\(\frac{S}{S+20}=(\frac{2}{3})^2=\frac{4}{9}\)。
交叉相乘:\(9S=4(S+20)\),解得\(S=16cm \),\(S+20=36cm \)。
答案:△A'B'C' 的周长为 22.5cm;△ABC 面积为 16cm ,△A'B'C' 面积为 36cm 。
幻灯片 11:课堂总结(结构化梳理)
知识框架图:
解题技巧:
判定相似:
有角找 AA(优先看公共角、对顶角、平行线产生的角);
有边找 SAS(确认夹角是否相等)或 SSS(先排序再算比例)。
计算问题:
明确相似比的 “方向”(谁比谁);
利用 “周长比 = 相似比”“面积比 = 相似比 ” 快速解题。
幻灯片 12:课后作业布置(分层设计)
基础层(必做):
课本练习题:完成相似三角形的判定(3 道)和边长计算(2 道),写出完整步骤;
画图题:用尺规画一个与已知△ABC 相似的三角形,相似比为\(\frac{3}{2}\),并标注对应角和对应边。
提高层(选做):
证明题:如图,在 Rt△ABC 中,∠C=90°,CD⊥AB 于 D,求证:△ACD∽△ABC∽△CBD;
应用题:小明用相似三角形测量旗杆高度,他身高 1.6m,站立时影子长 2m,同时测得旗杆影子长 15m,求旗杆高度(忽略地面坡度)。
实践层(拓展):
调查生活中 3 个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实例(如摄影、测量、建筑),用文字或画图描述原理;
制作一个 “相似三角形” 模型(如用吸管制作两个相似三角形框架),下节课展示并讲解制作思路。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3.1 相似三角形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a
i
T
u
j
m
i
a
N
g
问题1 相似多边形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问题2 怎样判定两个多边形是否相似?
回顾与思考
我们就说 △ABC 与 △A′B′C′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_____,△ABC 与 △A′B′C′ 相似比是 k,则 △A′B′C′ 与 △ABC 的相似比是____.
在相似多边形中,最简单的就是相似三角形.
在 △ABC 与 △A′B′C′ 中,如果∠A = ∠A′, ∠B = ∠B′,∠C = ∠C′,且
△ABC∽△A′B′C′
相似
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及有关概念
反之如果 △ABC∽△A′B′C′,则有∠A =_____,∠B =_____,∠C =____,且
∠A′
∠B′
∠C′
相似比为 1 时,相似的
两个图形有什么关系?
当相似比等于 1 时,相似图形是全等图形,全等是一种特殊的相似.
由平行线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如图,DE//BC, △ADE 与 △ABC 有什么关系?说明理由.
A
B
C
D
解:相似,在 △ADE 与 △ABC 中,
∠A = ∠A.
∵ DE//BC,
∴∠ADE = ∠B, ∠AED = ∠C,
过 E 作 EF//AB 交 BC 于 F,
F
E
探究归纳
∵四边形 DBFE 是平行四边形,
∴DE = BF.
∴△ADE∽△ABC
A
B
C
D
F
E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A”型
“X”型
(图2)
D
E
O
B
C
A
B
C
D
E
(图1)
归纳
1.如果两个三角形的相似比为 1,那么这两个三角形_______.
2.若△ABC 与△A′B′C′ 相似,一组对应边的长为 AB = 3 cm,A′B′ = 4 cm,那么△A′B′C′ 与△ABC 的相似比是______ .
全等
4 : 3
3.若△ABC 的三条边长的比为 3 cm、5 cm、6 cm,与其相似的另一个△A′B′C′ 的最小边长为 12 cm,那么△ A′B′C′ 的最大边长是_____cm.
24
4.已知△ABC 的三条边长为 3 cm,4 cm,5 cm,△ABC∽△A1B1C1,那么△A1B1C1 的形状是__________,又知△A1B1C1 的最大边长为 25 cm,那么△A1B1C1 的面积为_______cm2.
直角三角形
150
5.若△ABC 与△A′B′C′ 相似,∠A = 55°,∠B = 100°,那么∠ C′ 的度数是( )
A. 55° B. 100° C. 25° D. 不能确定
C
6.把△ABC 的各边分别扩大为原来的 3 倍,得到△A′B′C′,下列结论不能成立的是( )
A. △ABC∽△A′B′C′
B. △ABC 与△A′B′C′ 的各对应角相等
C. △ABC 与△A′B′C′ 的相似比为
D. △ABC 与△A′B′C′ 的相似比为
C
返回
1.已知△ABC∽△DEF,AB=8 cm,DE=12 cm,则△ABC与△DEF的相似比是(  )
 A.2∶3 B.3∶2 C.4∶9 D.9∶4
A
返回
2.已知△ABC与△DEF相似,且相似比为1∶4,则△DEF与△ABC的相似比为(  )
A.1∶2 B.1∶3 C.4∶1 D.1∶16
C
3.如图,在 ABCD中,过点B的直线与对角线AC,边AD分别交于点E和点F,过点E作EG∥BC,交AB于点G,则图中的相似三角形有(  )
A.4对 B.5对
C.6对 D.7对
返回
【点拨】图中的相似三角形有△ABC∽△CDA,△AGE∽△ABC,△AFE∽△CBE,△BGE∽△BAF,△AGE∽△CDA,共5对.
【答案】B
返回
【答案】A
返回
A
6.如图,在 ABCD中,点E,F分别在边AD,BC上,且∠ABE=∠CDF.
(1)直接写出四边形BEDF的形状;
【解】四边形BEDF为平行
四边形.
2. 当相似比等于 1 时,相似图形即是全等图形,全等是一种特殊的相似;
3. 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与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1.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对应角相等,相似比等于对应边的比;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