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2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用边角关系、三边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 课件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3.2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用边角关系、三边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 课件2025-2026学年数学华东师大版九年级上册教学课件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3.3.2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边角关系、三边关系)
副标题:从边与角的关系探索相似判定规律
适用教材: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具体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授课时间:[具体时间]
幻灯片 2:课程导入
复习回顾:
提问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相似三角形的定义,谁能说一说满足什么条件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学生回答: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是相似三角形)
提问 2:我们还学过一种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是什么呢?(学生回答: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即 “AA” 判定)
情境过渡:
展示图片:两个三角形,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 4cm、6cm,夹角为 60°;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分别为 2cm、3cm,夹角也为 60°。
引导提问:这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它们是否相似呢?另外,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成比例,它们又是否相似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两种判定方法 —— 用边角关系和三边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
幻灯片 3: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边角关系: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定理推导:
动手操作: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ABC,使 AB = 4cm,AC = 6cm,∠A = 60°;再画△A'B'C',使 A'B' = 2cm,A'C' = 3cm,∠A' = 60°。
测量与计算:
测量两个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度(BC 和 B'C'),以及另外两个角的度数(∠B 与∠B',∠C 与∠C')。
计算对应边的比例:\(\frac{AB}{A'B'} = \frac{4}{2} = 2\),\(\frac{AC}{A'C'} = \frac{6}{3} = 2\),\(\frac{BC}{B'C'}\)(测量后发现也等于 2)。
观察角度:∠B = ∠B',∠C = ∠C'。
得出结论:当两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且这两条边的夹角相等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即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2(SAS 判定)。
定理规范表述:
内容: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条边对应成比例,并且夹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几何语言:如图,在△ABC 和△A'B'C' 中,∵ \(\frac{AB}{A'B'} = \frac{AC}{A'C'}\),∠A = ∠A'(已知),∴ △ABC ∽ △A'B'C'(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幻灯片 4:边角关系判定的关键要点与反例
关键要点:
必须是 “夹角相等”:这里的 “角” 是指两条成比例边的公共角,也就是两条边的夹角,不能是其他角。
比例关系:两条边的比例要对应,即第一个三角形的第一条边与第二个三角形的第一条边的比,等于第一个三角形的第二条边与第二个三角形的第二条边的比。
反例分析:
展示图形:△ABC 中,AB = 2cm,AC = 4cm,∠B = 30°;△A'B'C' 中,A'B' = 1cm,A'C' = 2cm,∠B' = 30°。
分析:虽然\(\frac{AB}{A'B'} = \frac{AC}{A'C'} = 2\),且∠B = ∠B' = 30°,但∠B 和∠B' 不是两条成比例边(AB 与 A'B',AC 与 A'C')的夹角,而是 AB 和 BC、A'B' 和 B'C' 的夹角。通过测量可发现,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不相等,对应边也不成比例,因此这两个三角形不相似。
结论:若相等的角不是两条成比例边的夹角,则无法用该定理判定三角形相似。
幻灯片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三边关系:三边成比例)
定理推导:
实例验证:
给出数据:△ABC 的三边长度分别为 AB = 3cm,BC = 4cm,AC = 5cm;△DEF 的三边长度分别为 DE = 6cm,EF = 8cm,DF = 10cm。
计算比例:\(\frac{AB}{DE} = \frac{3}{6} = \frac{1}{2}\),\(\frac{BC}{EF} = \frac{4}{8} = \frac{1}{2}\),\(\frac{AC}{DF} = \frac{5}{10} = \frac{1}{2}\),即三边对应成比例。
图形观察与测量:
展示两个三角形的图形,让学生观察形状是否相同。
测量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A 与∠D,∠B 与∠E,∠C 与∠F,发现对应角相等。
得出结论:当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即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3(SSS 判定)。
定理规范表述:
内容: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几何语言:如图,在△ABC 和△DEF 中,∵ \(\frac{AB}{DE} = \frac{BC}{EF} = \frac{AC}{DF}\)(已知),∴ △ABC ∽ △DEF(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幻灯片 6:三边关系判定的应用技巧
排序法判断比例:
当给出两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度,判断是否成比例时,可先将每个三角形的三边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再分别计算对应位置边的比例,若三个比例相等,则三边成比例。
示例:△MNP 的三边为 5cm、12cm、13cm;△QRS 的三边为 10cm、24cm、26cm。
排序后:△MNP:5cm、12cm、13cm;△QRS:10cm、24cm、26cm。
计算比例:\(\frac{5}{10} = \frac{1}{2}\),\(\frac{12}{24} = \frac{1}{2}\),\(\frac{13}{26} = \frac{1}{2}\),三个比例相等,因此△MNP ∽ △QRS。
常见特殊三角形的判定:
所有等边三角形:因为等边三角形的三边都相等,所以任意两个等边三角形的三边比例都相等(均为 1:1 或其他固定比例),因此所有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等腰三角形:若两个等腰三角形的腰与底的比例对应相等,则这两个等腰三角形相似(可通过三边成比例判定)。
幻灯片 7:课堂练习 1(边角关系判定应用)
题目展示:
如图,在△ABC 和△A'B'C' 中,已知 AB = 6,AC = 8,∠A = 50°;A'B' = 3,A'C' = 4,∠A' = 50°。判断△ABC 与△A'B'C'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解答过程:
计算对应边比例:\(\frac{AB}{A'B'} = \frac{6}{3} = 2\),\(\frac{AC}{A'C'} = \frac{8}{4} = 2\),因此\(\frac{AB}{A'B'} = \frac{AC}{A'C'}\)。
观察夹角:∠A = ∠A' = 50°,且∠A 和∠A' 分别是 AB 与 AC、A'B' 与 A'C' 的夹角。
得出结论:根据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ABC ∽ △A'B'C'。
幻灯片 8:课堂练习 2(三边关系判定应用)
题目展示:
判断下列两组三角形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ABC 的三边:AB = 2,BC = 3,AC = 4;△DEF 的三边:DE = 4,EF = 6,DF = 8。
△MNP 的三边:MN = 2,NP = 3,MP = 4;△QRS 的三边:QR = 6,RS = 4,QS = 5。
解答过程:
相似。理由:
将三边排序:△ABC:2、3、4;△DEF:4、6、8。
计算比例:\(\frac{2}{4} = \frac{1}{2}\),\(\frac{3}{6} = \frac{1}{2}\),\(\frac{4}{8} = \frac{1}{2}\),三边对应成比例。
根据 “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可得△ABC ∽ △DEF。
不相似。理由:
将三边排序:△MNP:2、3、4;△QRS:4、5、6。
计算比例:\(\frac{2}{4} = \frac{1}{2}\),\(\frac{3}{5} = 0.6\),\(\frac{4}{6} = \frac{2}{3}\),三个比例不相等,因此△MNP 与△QRS 不相似。
幻灯片 9:课堂练习 3(综合判定应用)
题目展示:
如图,在四边形 ABCD 中,AB = 2,BC = 3,CD = 6,DA = 4,AC = 5。判断△ABC 与△CDA 是否相似,并说明理由。
解答过程:
先计算△ABC 和△CDA 的三边长度:
△ABC 的三边:AB = 2,BC = 3,AC = 5。
△CDA 的三边:CD = 6,DA = 4,AC = 5。
对三边进行排序:
△ABC:2、3、5;△CDA:4、5、6。
调整对应顺序:观察发现△ABC 的 AB = 2,BC = 3,AC = 5;△CDA 的 DA = 4,AC = 5,CD = 6,重新对应:\(\frac{AB}{DA} = \frac{2}{4} = \frac{1}{2}\),\(\frac{BC}{AC} = \frac{3}{5}\),\(\frac{AC}{CD} = \frac{5}{6}\),比例不相等?(此处需重新检查,正确对应应为:△ABC 的 AB = 2,AC = 5,BC = 3;△CDA 的 DA = 4,CD = 6,AC = 5,即\(\frac{AB}{DA} = \frac{2}{4} = \frac{1}{2}\),\(\frac{BC}{AC} = \frac{3}{5}\)不对,正确对应应为\(\frac{AB}{DA} = \frac{2}{4} = \frac{1}{2}\),\(\frac{AC}{CD} = \frac{5}{6}\)也不对,重新计算:
正确步骤:计算△ABC 三边平方:\(2^2 + 3^2 = 4 + 9 = 13 5^2\),不是直角三角形;△CDA 三边平方:\(4^2 + 5^2 = 16 + 25 = 41 6^2\),再计算对应边比例:\(\frac{AB}{CD} = \frac{2}{6} = \frac{1}{3}\),\(\frac{BC}{DA} = \frac{3}{4}\),\(\frac{AC}{AC} = 1\),比例不相等,所以不相似?(此处题目设计可能需调整,若改为 AC = 5,△ABC 中 AB = 3,BC = 4,AC = 5(直角三角形),△CDA 中 CD = 10,DA = 8,AC = 6,这样\(\frac{3}{6} = \frac{4}{8} = \frac{5}{10} = \frac{1}{2}\),更易判定相似,此处按正确逻辑引导学生分析)
正确示例调整后解答:若△ABC 中 AB = 3,BC = 4,AC = 5;△CDA 中 CD = 10,DA = 8,AC = 6。
排序:△ABC:3、4、5;△CDA:6、8、10。
比例:\(\frac{3}{6} = \frac{1}{2}\),\(\frac{4}{8} = \frac{1}{2}\),\(\frac{5}{10} = \frac{1}{2}\),三边成比例,因此△ABC ∽ △CDA。
幻灯片 10: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
边角关系判定(SAS):
条件:两条边对应成比例,且这两条边的夹角相等。
关键:夹角必须是成比例两边的公共角,非夹角相等不适用。
三边关系判定(SSS):
条件:三条边对应成比例。
技巧:可先将三边排序,再计算对应位置边的比例,判断是否相等。
已学判定方法汇总:
AA 判定:两角分别相等;
SAS 判定: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SSS 判定:三边成比例。
解题思路:
当题目中给出角的条件时,优先考虑 AA 判定或 SAS 判定(需有边的比例和夹角);
当题目中只给出边的长度时,优先考虑 SSS 判定,通过排序法计算比例是否相等。
幻灯片 11:课后作业布置
书面作业:
课本课后练习题,完成用 SAS 判定和 SSS 判定判断三角形相似的题目,要求写出完整的推理过程。
拓展题:如图,在△ABC 中,AB = 6,BC = 8,AC = 10;△DEF 中,DE = 9,EF = 12,DF = 15。判断△ABC 与△DEF 是否相似,若相似,求出相似比,并计算△ABC 与△DEF 的周长比。
实践作业:
用刻度尺和量角器画两个三角形,使它们满足 “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的条件,测量验证它们的对应角是否相等、对应边是否成比例,确认是否相似;
再画两个三边成比例的三角形,同样通过测量验证相似性,将你的画图过程和验证结果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3.2 .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 用边角关系、三边关系判定三角形相似
第23章 图形的相似
a
i
T
u
j
m
i
a
N
g
1.观察学生与老师的直角三角板(30° 与 60°), 会相似吗?测量测量,得出你的猜想.
观察与思考
2. 两个人画出两个三角形 ,使三个角分别为60°,45°,75° .
①分别量出两个三角形三边的长度;
②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
与同伴合作,一人画 △ABC,另一人画 △A′B′C′,使∠A =∠A′,∠B =∠B′,探究下列问题:
利用两角对应相等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问题一 度量 AB,BC,AC,A′B′,B′C′,A′C′ 的长,并计算出它们的比值. 你有什么发现?
C
A
B
A'
B'
C'
合作探究
问题二 试证明 △A′B′C′∽△ABC.
这两个三角形是相似的
证明:在 △ABC 的边 AB(或 AB 的延长线)上,
截取 AD = A′B′,过点 D 作 DE//BC,交 AC 于点 E,则有 △ADE ∽△ABC,∠ADE =∠B.
∵∠B =∠B′,
∴∠ADE =∠B′.
又∵ AD = A′B′,∠A =∠A′,
∴△ADE ≌△A′B′C′,
∴△A′B′C′ ∽△ABC.
C
A
A'
B
B'
C'
D
E
问题二 试证明 △A′B′C′∽△ABC.
由此得到利用两组角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的定理:
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 ∠A =∠A',∠B = ∠B',
∴ △ABC ∽ △A'B'C'.
符号语言:
C
A
B
A'
B'
C'
归纳:
1.判断题:
(1)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
(2)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相似.( )
(3)所有的等腰直角三角形都相似.( )
(4)有一个角相等的两等腰三角形相似.( )
×


×
2.已知:如图,∠1 = ∠2 = ∠3,
求证:△ABC∽△ADE.
证明: ∵∠BAC =∠1 +∠DAC,
∠DAE =∠3 +∠DAC,∠1=∠3,∴ ∠BAC =∠DAE.
∵ ∠C =180°-∠2-∠DOC ,∠E = 180°-∠3-∠AOE.
∠DOC =∠AOE,∴ ∠C = ∠E.
在△ABC 和△ADE 中∠BAC =∠DAE,∠C = ∠E
∴ △ABC∽△ADE
返回
【答案】D
2.[2024·北京四中月考]如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D,E分别在AC,AB上,且AD∶AC=1∶3,AE=BE,则有(  )
A.△AED∽△BED
B.△AED∽△CBD
C.△AED∽△ABD
D.△BAD∽△BCD
返回
【答案】B
返回
B
返回
①②③
(1)通过计算,判断AD2与AC·CD的大小关系;
(2)求∠ABD的度数.
返回
返回
D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分别与另一个三角形的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可简单说成:两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证明两个三角形相似,目前来说可以有如下三种方法:
定义法:三组对应边成比例,三组对应角分别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叫做相似三角形.
常用结论: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