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2 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3.2 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3.3.2 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副标题:用数据波动分析解决实际决策问题
背景图:展示方差应用的多场景拼贴,包括工厂零件检测报告、运动员成绩分析表、班级成绩分布直方图和股票收益波动曲线图,体现方差的实用价值。
幻灯片 2:回顾与应用引入
方差核心知识回顾:
定义:各数据与平均数差的平方的平均数,记为\(s^2\)。
意义:方差越小,数据波动越小,稳定性越强;方差越大,数据波动越大,稳定性越弱。
计算公式:\(s^2 = \frac{1}{n}\sum_{i=1}^{n}(x_i - \bar{x})^2\)。
实际应用的必要性:在生产、竞技、教育等领域,仅通过平均数无法全面评估数据特征,方差能补充反映数据的稳定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问题引入:某企业需从 A、B 两家供应商中选择一家合作,两家提供的零件平均尺寸相同,但 A 的方差为 0.02,B 的方差为 0.15,应选择哪家?引出方差在实际决策中的作用。
幻灯片 3:应用场景 1—— 工业质量控制
核心需求:生产过程中需保证产品尺寸、重量等指标的稳定性,方差是监控质量的关键指标。
案例分析:
背景:某汽车零部件厂对两条生产线的零件直径(mm)进行检测,数据如下:
生产线甲:10.0, 10.1, 9.9, 10.0, 10.0(\(\bar{x}=10.0\),\(s^2=0.002\))
生产线乙:9.8, 10.2, 9.9, 10.1, 10.0(\(\bar{x}=10.0\),\(s^2=0.02\))
分析:甲生产线方差更小,零件尺寸更均匀,质量更稳定。
决策建议:优先选择甲生产线的零件,减少装配误差;对乙生产线进行调试,降低方差。
行业标准:多数工业产品会设定方差阈值,超过阈值需停产检修,如精密零件方差通常要求≤0.01。
幻灯片 4:应用场景 2—— 体育竞技评估
核心需求:评估运动员的发挥稳定性,方差小的运动员在关键比赛中更可靠。
案例分析:
背景:某射击队需选拔一名选手参加决赛,两名候选人近期训练成绩(环)如下:
选手甲:9.8, 9.9, 10.0, 10.1, 10.2(\(\bar{x}=10.0\),\(s^2=0.012\))
选手乙:9.5, 9.7, 10.0, 10.3, 10.5(\(\bar{x}=10.0\),\(s^2=0.16\))
分析:甲的方差远小于乙,发挥更稳定,决赛中更易保持正常水平。
决策建议:选择选手甲参加决赛,乙需加强稳定性训练。
拓展应用:团队运动中分析球员得分方差,评估其贡献的稳定性(如篮球运动员的场均得分方差)。
幻灯片 5:应用场景 3—— 教育教学评价
核心需求:分析班级成绩的离散程度,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差异。
案例分析:
背景:某班两次数学测验成绩的方差变化:
第一次测验:\(s^2=120\)(成绩两极分化严重)
第二次测验:\(s^2=60\)(方差降低,成绩更均衡)
分析:方差下降说明教学调整有效,学困生进步明显,班级整体水平更均衡。
教学建议:针对第一次测验方差大的问题,采取分层教学、个别辅导等措施,降低成绩波动。
数据对比:优秀班级的成绩方差通常较小,说明教学兼顾不同层次学生;方差过大可能需调整教学策略。
幻灯片 6:应用场景 4—— 投资风险分析
核心需求:通过收益方差评估投资风险,方差越小说明收益越稳定,风险越低。
案例分析:
背景:两种投资产品的年收益率(%)如下:
产品 A:5, 6, 5, 7, 7(\(\bar{x}=6\),\(s^2=0.8\))
产品 B:3, 9, 5, 8, 5(\(\bar{x}=6\),\(s^2=5.2\))
分析:A 产品方差小,收益波动小,适合风险厌恶型投资者;B 产品方差大,收益不稳定,但可能有高回报机会。
决策建议:保守型投资者选择 A,进取型投资者可搭配投资 A 和 B,平衡风险与收益。
金融常识:股票的方差通常大于债券,因此股票风险更高;基金通过分散投资降低整体方差(风险)。
幻灯片 7:例题讲解 1(综合决策)
题目呈现:某学校需从两名食堂承包商中选择一家,每周菜品评分(满分 10 分)如下:
承包商甲:8, 8, 9, 9, 8(\(\bar{x}=8.4\),\(s^2=0.24\))
承包商乙:7, 10, 9, 8, 8(\(\bar{x}=8.4\),\(s^2=1.04\))
从稳定性角度分析,应选择哪家?说明理由。
解答过程:
比较方差:\(s_ ^2 = 0.24 < s_ ^2 = 1.04\)。
分析:甲的评分波动更小,菜品质量更稳定,学生满意度更均衡;乙的评分忽高忽低,可能存在菜品质量不稳定问题。
结论:应选择承包商甲。
幻灯片 8:例题讲解 2(问题改进)
题目呈现:某班 4 名同学的数学模拟考试成绩(分)如下:
第一次:75, 85, 90, 95(\(\bar{x}=86.25\),\(s^2=78.125\))
第二次:80, 85, 85, 95(\(\bar{x}=86.25\),\(s^2=46.875\))
两次平均分相同,第二次方差降低的原因是什么?对教学有何启示?
解答过程:
原因分析:第二次考试中低分同学(75→80)成绩提升,高分段波动减小,导致整体方差降低。
教学启示:针对性辅导学困生能有效降低成绩波动,提高班级整体稳定性,后续可继续加强分层教学。
幻灯片 9:方差与其他统计量的综合应用
“三数”+ 方差的全面分析:
平均数:反映整体水平。
中位数:反映中等水平。
众数:反映多数情况。
方差:反映波动程度。
案例综合分析:某电商平台两款手机的用户评分数据:
手机 A:评分(5 分制)4,4,5,5,5(\(\bar{x}=4.6\),中位数 = 5,众数 = 5,\(s^2=0.24\))
手机 B:评分(5 分制)3,4,5,5,6(\(\bar{x}=4.6\),中位数 = 5,众数 = 5,\(s^2=1.04\))
结论:A 手机评分更稳定,用户评价更一致,购买风险更低。
决策原则:综合参考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重要决策需多指标验证。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1(基础应用)
题目 1:某饮料厂两条生产线的日产量(箱)方差分别为\(s_ ^2=25\),\(s_ ^2=16\),______生产线的日产量更稳定。
题目 2:两名运动员的 100 米跑成绩(秒)方差:甲 0.02,乙 0.05,______更适合参加奥运会(需稳定发挥)。
题目 3:某班英语成绩方差从 80 降至 40,说明班级成绩______(填 “更稳定” 或 “更波动”)。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 2(综合决策)
题目 4:某农场需选择小麦品种,A 品种的亩产量(kg)数据:500, 520, 490, 510, 480;B 品种:450, 550, 500, 500, 500。
计算两种品种的平均数和方差。
从产量稳定性角度,推荐种植哪种品种?
题目 5:某公司招聘,甲、乙两人面试成绩平均分相同,甲的成绩方差为 1.2,乙的为 0.8,若岗位需稳定发挥,应录用谁?
幻灯片 12: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
结合数据背景:方差仅反映波动程度,需结合实际需求判断优劣,如投资中高风险可能伴随高回报,并非方差越小越好。
样本量影响:小样本方差可能存在偶然性,需足够数据量才能准确反映真实波动(如工业检测通常需≥30 个样本)。
单位一致性:比较方差时需确保数据单位一致,避免不同单位的方差直接对比(如 kg 与 g 不可直接比较)。
极端值处理:数据中存在异常值时,需先验证是否为误差,必要时剔除后再计算方差(如比赛评分常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
幻灯片 13:课堂总结
核心应用领域:方差在工业质量控制、体育竞技、教育评价、投资分析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用于评估数据稳定性。
决策逻辑:方差越小,数据越稳定,适合对稳定性要求高的场景(如精密制造、关键比赛);方差分析需结合平均数等统计量综合判断。
实践价值:通过方差监控可及时发现问题(如生产线波动增大),为优化改进提供方向,提升效率和质量。
学习启示:不仅要会计算方差,更要理解其实际意义,培养用数据波动分析问题的思维。
幻灯片 14: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
(1)某品牌两种型号电池的续航时间(小时):A 型:5, 6, 5, 7, 7;B 型:4, 8, 6, 6, 6。计算方差并判断哪种型号续航更稳定。
(2)某班 3 次数学测验的方差分别为 90、70、50,分析班级成绩的变化趋势。
拓展作业:调查学校附近两家超市的同一种零食价格(连续 5 天),计算方差并分析哪家价格更稳定,为购买决策提供建议。
实践作业:记录自己一周内每天的睡眠时间和作业完成质量(1-5 分),分别计算方差,分析睡眠稳定性与作业质量的关系。
2025-2026学年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3.2 方差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十三章 数据分析
a
i
T
u
j
m
i
a
N
g
1.能计算一组数据的方差,并会用方差分析数据的离散程度.
2.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提取信息,用合适的统计量去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3.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策略,能够合理的解决问题,提高决策能力.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方差的定义,并学会了
如何求一组数据的方差,下面谁能说一下方差的定义呢?
方差是用来衡量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数据(即这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大小).
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
学生活动一 【一起探究】
张老师乘公交车上班,从家到学校有A,B两条路线可选择,他做了一番试验.第一周(5个工作日)选择A路线,第二周(5个工作日)选择B路线,每天两趟,记录所用时间如下表:
试验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A 线路所用时间 35 52 35 36 54 38 41 34 55 40
B 线路所用时间 45 49 44 45 47 46 50 48 50 46
根据上表数据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
(1)从图形看,哪条线路平均用时少,哪条路线用时的波动大?
(2)用计算器分别计算选择A,B两条路线所用时间的平均数和方差.
A的平均用时少,波动大.
(3)如果某天上班可用时间40min,应选择走哪条路线?
(4)如果某天上班可用时间为50min,应选择走哪条路线?
选择A路线.
选择B路线.
学生活动二 【例题分析】
例 测试甲、乙两个品牌的手表各50只,根据日走时误差数据绘制的统计图如下图所示,从日走时误差角度分析这两个品牌手表的优劣.
(1)你会想到用哪个统计量去做比较?平均数越大越好吗?
解:平均数是首选,因为平均数代表的是平均水平.
由于我们考察的数据是手表日走时误差,所以平均数与0越
接近,说明误差越小,质量越好.
(1)你会想到用哪个统计量去做比较?平均数越大越好吗?
计算甲、乙两品牌手表日走时误差的平均数:
通过计算,我们会发现两个品牌的平均数相同,
所以单从平均数角度已无法判断甲、乙的优劣.
(2)平均数相同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统计量来
比较甲、乙两个品牌手表日走时误差的优劣?
所以从日走时误差方差的的角度看,甲品牌优于乙品牌.
(3)观察两种手表日走时误差的分布范围,你有什么发现?你能通过图示,说明两种手表的方差的大小吗?
解:甲品牌的误差分布范围在-2到2之间,乙品牌的误差范围在-3到3之间,甲品牌的误差范围较小,所以甲品牌手表优于乙品牌手表.
(4)若规定日走时误差的绝对值不超过1s为优秀,判断甲、乙的优劣.
解:甲的优秀率=(11+17+13)÷50×100%=82%.
乙的优秀率=(11+14+8)÷50×100%=66%.
82%>66%
∴甲品牌优于乙品牌.
学生活动三 【习题练习】
现有两组数据如下:
A:300 400 500 600 700 800 900
B:570 580 590 600 610 620 630
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600,那么,平均数对哪一组数据的代表性较好呢?请用平均数和方差进行分析.
平均数对B组数据的代表性较好.
由于A,B两组数据的平均数都是600,
方差分别是
一组数据的方差较大时,平均数对数据的代表性较差,
方差较小时,平均数对数据的代表性较好.
返回
8.
B
[2024宜宾中考]某校为了解九年级学生在校的锻炼情况,随机抽取10名学生,记录他们某一天在校的锻炼时间(单位:min):65,67,75,65,75,80,75,88,78,80.对这组数据判断正确的是(  )
A.方差为0
B.众数为75
C.中位数为77.5
D.平均数为75
返回
9.
C
若一组数据a1,a2,…,an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4,则数据2a1+3,2a2+3,…,2an+3的平均数和方差分别是(  )
A.23,4
B.23,8
C.23,16
D.23,19
返回
10.
D
甲、乙两人在相同条件下,各射击10次.经计算,甲射击成绩的平均数是8环,方差是1.2;乙射击成绩的平均数是8环,方差是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乙成绩的总环数相同
B.甲的成绩比乙的成绩稳定
C.甲、乙成绩的中位数可能相同
D.甲、乙成绩的众数一定相同
返回
11.

[2024常州中考]小丽进行投掷标枪训练,总共投掷
10次,前9次标枪的落点如图所示,记录成绩(单位:m),此时这组成绩的平均数是20 m,方差是s12.若第10次投掷标枪的落点恰好在20 m线上,且投掷结束后这组成绩的方差是s22,则s12________s22(填“>”“=”或“<”).
返回
12.
1或6
若一组数据2,3,4,5,x的方差与另一组数据25,26,27,28,29的方差相等,则x的值为________.
13.
某景区有甲、乙两条上山的小路,均由连续的台阶构成,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路段的部分台阶示意图(图中数据表示每一级台阶的高度,
单位:cm).
(1)分别求出两路段台阶高度的中位数;
(2)嘉淇计算了甲路段台阶高度的方差,请参照她的计算方法,计算乙路段台阶高度的方差,并分析哪段台阶走起来更舒服.
返回
1.方差含义与作用.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