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1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1 一元二次方程(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4.1 一元二次方程
副标题:从实际问题到代数模型的转化
背景图:展示与一元二次方程相关的生活场景,如矩形场地面积计算、物体自由下落运动轨迹、增长率问题的图表等,体现方程的实际应用价值。
幻灯片 2:情境引入与问题提出
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情境 1:某学校要建一个面积为 200 平方米的矩形花坛,长比宽多 10 米,求花坛的长和宽。设宽为 x 米,则长为 (x+10) 米,可列方程:x (x+10)=200。
情境 2:某商品原价为 100 元,经过两次降价后售价为 81 元,设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 x,可列方程:100 (1-x) =81。
情境 3: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增加 3 厘米后,面积增加了 39 平方厘米,求原正方形的边长。设原边长为 x 厘米,可列方程:(x+3) - x =39。
方程的共同特征:这些问题列出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引出 “一元二次方程” 的概念。
幻灯片 3: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
定义:等号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一元),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二次)的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关键词解析:
整式方程:方程两边都是关于未知数的整式(分母不含未知数,根号下不含未知数)。
一元: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如 x、y 等)。
二次: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 2(即含未知数平方的项,且该项系数不为 0)。
判断示例:
是一元二次方程:x -5x+6=0,2y =3y+1,(x+2)(x-3)=x-1。
不是一元二次方程:x -2x =0(未知数最高次数为 3),x+y =1(含两个未知数),\(\frac{1}{x }\)+x=2(不是整式方程)。
幻灯片 4: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一般形式:ax +bx+c=0(a≠0),其中:
ax 叫做二次项,a 是二次项系数(a≠0,否则方程不是二次方程)。
bx 叫做一次项,b 是一次项系数。
c 叫做常数项。
转化步骤:将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变形,化为一般形式。
示例转化:
方程 x (x+1)=3 (x-2),展开得 x +x=3x-6,移项合并得 x -2x+6=0(其中 a=1,b=-2,c=6)。
方程 2x =5x-3,移项得 2x -5x+3=0(其中 a=2,b=-5,c=3)。
幻灯片 5:例题讲解 1(识别一元二次方程)
题目呈现:下列方程中,哪些是一元二次方程?为什么?
(1)3x +2x-1=0 (2)x +y=5 (3)x +\(\frac{1}{x}\)=2 (4)(x+2)(x-2)=x -1
解答过程:
(1)是一元二次方程:只含一个未知数 x,最高次数 2,是整式方程。
(2)不是:含有两个未知数 x 和 y,是二元方程。
(3)不是:分母含未知数 x,不是整式方程。
(4)不是:化简后得 x -4=x -1,即 - 4=-1,不含二次项,是矛盾方程。
幻灯片 6:例题讲解 2(化为一般形式并确定系数)
题目呈现: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分别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5x =3x (2)(x+2)(x-3)=1 (3)2x (x-1)=x -2
解答过程:
(1)移项得 5x -3x=0,一般形式:5x -3x=0。二次项系数 5,一次项系数 - 3,常数项 0。
(2)展开得 x -3x+2x-6=1,合并得 x -x-7=0。一般形式:x -x-7=0。二次项系数 1,一次项系数 - 1,常数项 - 7。
(3)展开得 2x -2x=x -2,移项合并得 x -2x+2=0。一般形式:x -2x+2=0。二次项系数 1,一次项系数 - 2,常数项 2。
幻灯片 7: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根)的概念
定义: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验证方法:将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若左右两边相等,则该值是方程的根。
示例验证:
判断 x=2 是否是方程 x -3x+2=0 的根:代入左边 = 2 -3×2+2=4-6+2=0,右边 = 0,左边 = 右边,故 x=2 是方程的根。
判断 x=1 是否是方程 2x -5x+3=0 的根:代入左边 = 2×1-5×1+3=0,右边 = 0,故 x=1 是方程的根。
幻灯片 8:例题讲解 3(检验方程的根)
题目呈现:已知方程 x -5x+6=0,检验 x=2 和 x=3 是否是该方程的根。
解答过程:
当 x=2 时,左边 = 2 -5×2+6=4-10+6=0,右边 = 0,左边 = 右边,所以 x=2 是方程的根。
当 x=3 时,左边 = 3 -5×3+6=9-15+6=0,右边 = 0,左边 = 右边,所以 x=3 是方程的根。
结论:x=2 和 x=3 都是方程 x -5x+6=0 的根。
幻灯片 9: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步骤:
审题:明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未知量。
设元:设未知数(直接设或间接设)。
列方程: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整理:化为一般形式(可选,根据需求)。
例题:
题目: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和为 14cm,面积为 24cm ,求两条直角边的长。
解答:设一条直角边为 x cm,则另一条为 (14-x) cm,根据面积公式列方程:\(\frac{1}{2}\)x (14-x)=24,整理得 x -14x+48=0。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1(基础概念)
题目 1:下列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 2x+1=0 B. x +y=0 C. x -3x=4 D. x +\(\sqrt{x}\)=2
题目 2:方程 3x -5x=2 化为一般形式是______,二次项系数是______,一次项系数是______,常数项是______。
题目 3:检验 x=-1 是否是方程 x -2x-3=0 的根:______(填 “是” 或 “否”)。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 2(列方程解决问题)
题目 4: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30cm,面积是 54cm ,设长为 x cm,可列方程为______。
题目 5:某厂今年 1 月份的产值为 100 万元,3 月份的产值为 121 万元,设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为 x,可列方程为______。
幻灯片 12:易错点辨析
易错点 1:忽略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中 “a≠0” 的条件,如认为方程 ax +bx+c=0 一定是一元二次方程,未考虑 a=0 的情况。
易错点 2:列方程时等量关系错误,如面积问题中混淆周长与面积公式,增长率问题中未正确理解 “增长后的量 = 原量 ×(1 + 增长率) ”。
易错点 3:检验方程的根时计算错误,代入后未正确化简左右两边,导致判断失误。
易错点 4:将不是整式的方程误判为一元二次方程,如含分式或根号下含未知数的方程。
幻灯片 13:课堂总结
核心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是只含一个未知数,未知数最高次数为 2 的整式方程,一般形式为 ax +bx+c=0(a≠0)。
关键要素:二次项系数 a、一次项系数 b、常数项 c,需通过化为一般形式确定,且 a 不能为 0。
方程的根: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可通过代入检验判断。
应用步骤:解决实际问题时,需通过审题设元、列方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
幻灯片 14: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
(1)将方程 (2x-1) =3x 化为一般形式,并写出各项系数。
(2)检验 x=3 和 x=4 是否是方程 x -7x+12=0 的根。
拓展作业:
(1)一个两位数,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的积是 24,且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大 2,求这个两位数(列出方程即可)。
(2)某小区要建一个圆形喷水池,其面积为 314 平方米,求喷水池的半径(π 取 3.14,列出方程即可)。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的问题,记录一个实例并尝试列出方程。
2025-2026学年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4.1 一元二次方程
第二十四章 一元二次方程
a
i
T
u
j
m
i
a
N
g
1.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正确认识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2.通过一元二次方程的引入,培养学生建模思想,归纳、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的理念;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
如图,有一块矩形铁皮,长100 cm,宽50cm.在它的四个角分别切去一个正方形,然后将四周突出的部分折起,就能制作一个无盖方盒.如果要制作的无盖方盒的底积是3600 cm2,那么铁皮各角应切去多大的正方形?
根据题意,得
解:设切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cm,
则盒底的长为(100-2x)cm,
宽为(50-2x)cm,
(100-2x)(50-2x)=3600
化简,得
x2-75x+350=0
某学校要在校园内墙边的空地上修建一个长方形的存车处,存车处的一面靠墙(墙长22 m),另外三面用90 m长的铁栅栏围起来.如果这个存车处的面积为700 m2,求这个长方形存车处的长和宽.
学生活动一 【观察与思考】
小明:设长方形存车处的宽(靠墙的一边)为x m,则它的长为 m.根据题意,可得方程 .
整理,得x2-90x+1400=0.
小亮:设长方形存车处的长(与墙垂直的一边)为x m,则它的宽为(90-2x)m.根据题意,可得方程(90-2x)·x=700.
整理,得x2-45x+350=0.
学生活动二 【做一做】
如图,一个长为10 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A处到地面的距离为8 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面下滑1 m,那么梯子的底端B在地面上滑动的距离是多少米?
解:设梯子的底端在地面上滑动的距离x m,
于是得方程 102=(8-1)2+(6+x )2.
整理得 x2+12x-15=0.
10
8
6
学生活动三 【思考】
在上面的两个问题中,我们得到方程:x2-90x+1400=0,x2-45x+350=0,x2+12x-15=0.观察这三个方程,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你能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吗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最高次数都是2;
3.都是整式方程.
01 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及一般式
定义: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为ax2+bx+c=0(a≠0).
其中ax2是二次项,a是二次项系数,bx是一次项,
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做一做】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并指出它们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1)
(2)
(3)
(4)
02 一元一次方程的根
定义: 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
在活动一中我们设长方形存车处的长(与墙垂直的一边)为xm,得到的方程为 x2-45x+350=0
想一想:存车处的长可以是10m吗?可以是20m吗?
做一做:在下列各题中,括号内未知数的值,哪些是它前面方程的根?
(1)
(2)
(3)
返回
B
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返回
2.
2
已知关于x的方程(m+2)·x|m|-3x+2=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________.
返回
3.
B
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二次项系数是(  )
A.2
B.3
C.4
D.-4
返回
4.
B
将一元二次方程3x+4=2x2化为一般形式为(  )
A.2x2-3x+4=0
B.2x2-3x-4=0
C.2x2+3x-4=0
D.2x2+3x+4=0
5.
解:移项,得3x2-4x=0.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3,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为0.
将下列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并写出其中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及常数项.
(1)3x2=4x;
(2)2y2=3y-4;
移项,得2y2-3y+4=0.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2,一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为4.
去括号,得6x2+2x=17,移项,得6x2+2x-17=0.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6,一次项系数为2,常数项为-17.
(3)2x(3x+1)=17;  
(4)(2x-2)2=8(x+2).
去括号,得4x2-8x+4=8x+16,
移项、合并同类项、二次项系数化为1,得x2-4x-3=0.
其中二次项系数为1,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为-3.
返回
返回
6.
C
[2025保定期中]下列x的值中,能使方程x2-x=2成立的是(  )
A.0
B.1
C.2
D.3
返回
7.
C
若一元二次方程(k-1)x2+3x+k2-1=0的一个解为x=0,则k的值为(  )
A.±1
B.1
C.-1
D.0
返回
8.
-4
[2025邢台校级月考]已知x=2是一元二次方程
x2+bx-c=0的解,则2b-c=________.
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2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
ax2+bx+c=0(a≠0).二次项,一次项,常数.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