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4.1 几何问题(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4.4.1 几何问题(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4.4.1 几何问题
副标题: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图形中的数量关系
背景图:展示矩形场地改造、直角三角形零件设计、圆形花坛扩建等几何场景示意图,突出几何图形与方程的关联。
幻灯片 2:情境引入与问题提出
生活中的几何问题:
情境 1:学校要在一块长 20 米、宽 15 米的矩形空地上修建一个正方形花坛,剩余空地四周留出等宽的小路,小路面积为 156 平方米,求小路的宽度。
情境 2: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差 3 厘米,面积为 9 平方厘米,求两条直角边的长度。
问题分析:这些几何问题中存在未知量和等量关系,需通过建立方程求解,而未知数的最高次数往往为 2,适合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
核心思路:将几何图形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代数方程,通过解方程获得几何量的数值。
幻灯片 3:几何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梳理
面积相关:
矩形面积 = 长 × 宽,正方形面积 = 边长 ,三角形面积 =\(\frac{1}{2}\)× 底 × 高。
组合图形面积 = 各部分面积之和或差(如总面积 - 空白面积 = 阴影面积)。
周长相关:
矩形周长 = 2×(长 + 宽),正方形周长 = 4× 边长,圆周长 = 2πr。
周长不变时,形状变化前后周长相等。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a +b =c \))。
相似与全等:相似图形对应边成比例,全等图形对应边相等(特殊等量关系)。
幻灯片 4:例题讲解 1(矩形面积问题)
题目呈现:一块长 30 米、宽 20 米的矩形操场,要在四周修建宽度相同的跑道,剩余的中间矩形区域面积为 464 平方米,求跑道的宽度。
解题步骤:
设未知数:设跑道的宽度为 x 米。
表示关键量:中间矩形区域的长为 (30-2x) 米,宽为 (20-2x) 米(注意两边都有跑道,需减 2x)。
列等量关系:中间区域面积 = 长 × 宽,即 (30-2x)(20-2x)=464。
化简方程:展开得 600-60x-40x+4x =464,整理为 4x -100x+136=0,两边除以 4 得 x -25x+34=0。
解方程:因式分解得 (x-2)(x-17)=0,解得 x =2,x =17。
检验合理性:x=17 时,30-2x=30-34=-4(长度不能为负),舍去;故 x=2。
结论:跑道的宽度为 2 米。
幻灯片 5:例题讲解 2(直角三角形问题)
题目呈现: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 10 厘米,两条直角边的和为 14 厘米,求两条直角边的长度。
解题步骤:
设未知数:设其中一条直角边为 x 厘米,则另一条直角边为 (14-x) 厘米。
列等量关系:根据勾股定理,x +(14-x) =10 。
化简方程:展开得 x +196-28x+x =100,整理为 2x -28x+96=0,两边除以 2 得 x -14x+48=0。
解方程:因式分解得 (x-6)(x-8)=0,解得 x =6,x =8。
检验合理性:当 x=6 时,另一条边为 8 厘米;x=8 时,另一条边为 6 厘米,均满足条件。
结论:两条直角边的长度分别为 6 厘米和 8 厘米。
幻灯片 6:例题讲解 3(圆形面积问题)
题目呈现:一个圆形花坛的半径增加 2 米后,面积增加了 28π 平方米,求原来花坛的半径。
解题步骤:
设未知数:设原来花坛的半径为 r 米。
表示面积变化:原来面积为 πr ,半径增加后面积为 π(r+2) 。
列等量关系:增加后的面积 - 原来的面积 = 28π,即 π(r+2) - πr =28π。
化简方程:两边除以 π 得 (r+2) - r =28,展开得 r +4r+4 - r =28,整理为 4r+4=28,即 4r=24,解得 r=6。
检验合理性:r=6 时,面积增加量为 π×8 - π×6 =64π-36π=28π,符合题意。
结论:原来花坛的半径为 6 米。
幻灯片 7:解题步骤总结
审题画图:理解题意,画出几何图形,标注已知量和未知量。
设元表示:设未知数(通常设所求量为 x),用含 x 的代数式表示其他相关几何量。
找等量关系:根据几何图形的面积、周长、勾股定理等性质列出等量关系式。
列方程:将等量关系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并化为一般形式。
解方程:用合适的方法(因式分解法、公式法等)求解方程。
检验作答:检验解是否符合几何实际意义(如长度不为负、边长小于原长等),舍去不合理的解,写出答案。
幻灯片 8:课堂练习 1(基础应用)
题目 1:一个矩形的长比宽多 3 厘米,面积为 40 平方厘米,设宽为 x 厘米,则可列方程为______,解得宽为______厘米,长为______厘米。
题目 2:一块正方形铁皮,四角各剪去一个边长为 3 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折成一个无盖的长方体盒子,盒子的容积为 300 立方厘米,已知原正方形铁皮的边长为 x 厘米,则盒子的长和宽为______厘米,高为______厘米,可列方程为______,原正方形铁皮的边长为______厘米。
幻灯片 9:课堂练习 2(综合提升)
题目 3:如图,在 Rt△ABC 中,∠C=90°,AC=6cm,BC=8cm,点 P 从点 A 出发沿 AC 向点 C 以 1cm/s 的速度移动,点 Q 从点 C 出发沿 CB 向点 B 以 2cm/s 的速度移动,若 P、Q 同时出发,经过多少秒后,△PCQ 的面积为 8cm ?
题目 4:一个菱形的对角线之和为 14cm,面积为 24cm ,求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度。
幻灯片 10:易错点辨析
易错点 1:几何量表示错误,忽略 “双向变化”。
示例:矩形四周修等宽小路,误将中间矩形的长表示为 (原长 - x),忘记两边都有小路需减 2x。
易错点 2:等量关系错误,混淆面积与周长公式。
示例:求面积问题时误用周长公式列方程,如矩形面积问题写成 2×(长 + 宽)= 面积。
易错点 3:解的合理性检验缺失。
示例:解得边长为负数或超过原图形长度时未舍去,导致答案不符合实际。
易错点 4:勾股定理应用时边的关系错误。
示例:直角三角形中误将斜边参与和差关系,如 “两直角边之和 = 斜边”,违背三角形三边关系。
幻灯片 11:几何问题与方程思想的结合
方程思想:将几何图形中的未知量设为未知数,通过几何性质建立方程,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体现 “数形结合” 的数学思想。
转化方法:
复杂图形转化为简单图形(如组合图形分解为矩形、三角形)。
动态问题转化为静态问题(如动点问题中某一时刻的位置关系)。
实际意义:解决建筑设计、零件加工、土地规划等实际问题中的几何量计算,如确定最佳尺寸、节省材料等。
幻灯片 12:课堂总结
核心方法:解决几何问题的关键是将图形中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元二次方程,通过解方程获得未知几何量。
常用等量关系:面积公式、周长公式、勾股定理等是列方程的主要依据。
解题关键:准确表示几何量、正确列出方程、严格检验解的合理性,确保答案符合几何实际。
思想本质: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拓展解题思路。
幻灯片 13: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为 30cm,面积为 54cm ,求长方形的长和宽。
(2)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是另一条直角边的 2 倍,斜边长为 5√5 cm,求两条直角边的长度。
拓展作业:
(1)如图,在长为 10m、宽为 8m 的矩形空地中,修建两条互相垂直的小路,剩余部分种植花草,花草面积为 71m ,若小路的宽均为 x m,求 x 的值。
(2)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为 80cm,中位线长为 25cm,一条对角线平分一个锐角,求梯形的面积。
实践作业:测量家中一个矩形物体(如桌面、课本)的长和宽,假设要在其四周留出等宽的边框,使内部矩形面积为原面积的一半,计算边框的宽度(精确到 0.1cm)。
2025-2026学年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4.4.1 几何问题
第二十四章 一元二次方程
a
i
T
u
j
m
i
a
N
g
1.经历用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
2.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并求解,并能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的合理性.
3.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问题1: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问题2: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哪些
直接开平方法 配方法 公式法 因式分解法
问题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审题---设未知数--- 找等量关系--- 列方程---解方程--- 检验---答
例1:如图,某学校要在校园内墙边的空地上修建一个长方形的存车处,存车处的一面靠墙(墙长22 m),另外三面用90 m长的铁栅栏围起来.如果这个存车处的面积为700m2,求这个长方形存车处的长和宽.
分析:设长方形靠墙一边的长为x m,则长方形另一边的长为________,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建立方程.
当x=20时, =35.
答:这个长方形存车处的长和宽分别为35 m和20 m.
审清题意
找出已知量、未知量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设未知数
设长方形靠墙一边长为x m,则另一边的长为 m.
列方程
依据题意得: .
解方程
解得:x1=70,x2=20.
验根
由于墙长22 m,x1=70不合题意,应舍去.
作 答
问题:如果换一种设未知数的方法,是否可以更简单地解决上面的问题?
解:设长方形的长为x m,则它的宽为(90-2x)m.
依题意,得 x(90-2x)=700
解方程,得
x1=35,x2=10.
当x=35时,90-2x=20;当x=10时,90-2x=70,
由于墙长22 m,所以x=10不合题意,应舍去.
答:这个长方形存车处的长和宽分别是35m和20m.
知识运用
本章第一节“做一做”:一个长为10 m的梯子斜靠在墙上,梯子的顶端A处到地面的距离为8m.如果梯子的顶端沿墙面下滑1m,那么梯子的底端B在地面上滑动的距离也是1m吗
请解这个方程x2+12x-15=0,
并给出问题的答案.
例2 已知一本数学书的长为26 cm,宽为18.5 cm,厚为1cm.一张长方形包书纸如图所示,它的面积为1260 cm2,虚线表示的是折痕.由长方形相邻两边与折痕围成的四角均为大小相同的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
解: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
根据题意,得
(26+2x)(18.5×2+2x+1)=1260.
解得x1=2,x2=-34(不合题意,舍去).
答:正方形的边长是2cm.
几何图形的面积问题:
这类问题的__________是等量关系. 如果图形不规则应____或____成规则图形,找出各部分面积之间的关系,再运用规则图形的面积公式列出方程.
面积公式


如图,在一块长为32cm,宽为20cm的长方形土地上修建两条互相垂直且宽度相等的道路(与长方形边平行),余下部分作为耕地,要使耕地面积是540㎡.求小路的宽度.
方法:
(32-x)(20-x)=540
变式:
五条
(32-3x)(20-2x)=540
返回
A
1.
[2025唐山校级月考]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在《田亩比类乘除捷法》中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直田积八百六十四步,只云阔不及长一十二步,问阔及长各几步?意思是:矩形面积为864平方步,宽比长少12步,问宽和长各几步?设长为x步,可列方程为(  )
A.x(x-12)=864
B.x(x+12)=864
C.2x+2(x+12)=864
D.2x+2(x-12)=864
返回
2.
不能
已知一个矩形的周长为56 cm.
(1)当该矩形的面积为180cm2时,求矩形的长.设矩形的长为x cm,则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
(2)该矩形的面积________(填“能”或“不能”)为200cm2.
3.
[教材P47例1变式]如图,要建一个面积为45 m2的矩形养鸡场ABCD(分为两个矩形区域),养鸡场的一边靠着一面长为14 m的墙,另几条边用总长为22 m的竹篱笆围成,每个区域的前面各开一个宽为1 m的门.求这个养鸡场的长与宽.
解:设AB长为x m,
根据题意,得x(22-3x+2)=45,解得x1=3,x2=5.
当x=3时,22-3x+2=15>14,
所以x=3不符合题意,舍去.
当x=5时,22-3x+2=9<14,符合题意.
答:这个养鸡场的长为9 m,宽为5 m.
返回
返回
4.
B
[教材P47例2变式]如图,某农家乐老板计划在一块长130 m、宽60 m的空地上挖两块形状、大小相同的垂钓鱼塘,它们的底面积之和为5 750 m2,两块垂钓鱼塘之间及周边留有宽度相等的垂钓通道,则垂钓通道的宽度为(  )
A.4.5 m  B.5 m  
C.5.5 m  D.6 m
返回
5.
(32-x)(20-x)=540
如图,在宽为20 m、长为32 m的矩形地面上修筑同样宽的道路(图中阴影部分),余下的部分种上草坪.要使草坪的面积为540 m2,求道路的宽.如果设道路的宽为x m,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图,某小区计划在一个长24 m、宽10 m的矩形场地ABCD上修建同样宽的小路,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草坪,如果草坪部分的总面积为160 m2,求小路的宽.
返回
解:设小路的宽为x m,
根据题意,得(24-2x)(10-x)=160,
整理,得x2-22x+40=0,解得x1=20,x2=2.
当x=20时,10-x=-10<0,不符合题意,舍去.
答:小路的宽为2 m.
几何图形与一元二次方程问题
常见分析策略
常见类型
列方程依据
课本封面问题
彩条/小路宽度问题
一边靠墙围成的区域面积
常见几何图形面积是等量关系.
常采用图形平移能化零为整,
方便列方程.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