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1 比例线段(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5.1 比例线段(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25.1 比例线段
副标题:探索线段长度的比例关系
背景图:展示建筑设计图纸、地图比例尺、相似几何图形等场景,突出比例线段在实际生活和几何中的广泛应用,搭配线段长度标注的示意图。
幻灯片 2:情境引入与旧知回顾
生活中的比例问题:
情境 1:一张建筑图纸上,某条线段标注长度为 5cm,实际对应建筑的长度为 10m,图纸与实际的长度比是多少?
情境 2:地图上的比例尺为 1:50000,若地图上两地距离为 3cm,实际距离是多少?
旧知回顾:
线段的长度:用刻度尺测量线段的长度,单位可以是 cm、m 等。
比的概念: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记作\(a:b\)或\(\frac{a}{b}\)(\(b 0\))。
问题提出:在几何图形中,多条线段的长度之间是否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这种比例关系有什么性质?引出 “比例线段” 的概念。
幻灯片 3:线段的比与成比例线段
线段的比:
定义:如果用同一长度单位量得两条线段\(a\)、\(b\)的长度分别为\(m\)、\(n\),那么这两条线段的比为\(a:b = m:n\),或写成\(\frac{a}{b} = \frac{m}{n}\),其中\(a\)叫做比的前项,\(b\)叫做比的后项。
注意事项:线段的比与所采用的长度单位无关,但单位必须统一;线段的比是一个正数。
示例:线段\(a = 2cm\),线段\(b = 3cm\),则\(a:b = 2:3\)。
成比例线段:
定义:在四条线段中,如果其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那么这四条线段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表示方法:若四条线段\(a\)、\(b\)、\(c\)、\(d\)成比例,记作\(a:b = c:d\)或\(\frac{a}{b} = \frac{c}{d}\),其中\(a\)、\(d\)叫做比例外项,\(b\)、\(c\)叫做比例内项,\(d\)叫做\(a\)、\(b\)、\(c\)的第四比例项。
特殊情况:若\(a:b = b:c\),则\(b\)叫做\(a\)、\(c\)的比例中项。
幻灯片 4:比例的基本性质
基本性质:如果\(\frac{a}{b} = \frac{c}{d}\)(\(b 0\),\(d 0\)),那么\(ad = bc\)(交叉相乘相等)。
推导:由\(\frac{a}{b} = \frac{c}{d}\)两边同乘\(bd\)(\(bd 0\)),可得\(ad = bc\)。
逆定理:如果\(ad = bc\)(\(b 0\),\(d 0\)),那么\(\frac{a}{b} = \frac{c}{d}\)。
比例中项性质:若\(a:b = b:c\),则\(b = ac\)(\(b\)为\(a\)、\(c\)的比例中项)。
示例:若 3 是 6 和\(x\)的比例中项,则\(3 = 6x\),解得\(x = \frac{9}{6} = 1.5\)。
性质应用:利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进行比例式与等积式的互化,解决线段长度的计算问题。
幻灯片 5:例题讲解 1(线段的比与比例线段判断)
题目呈现:已知线段\(a = 4cm\),\(b = 6cm\),\(c = 8cm\),\(d = 12cm\),判断这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线段。
解题步骤:
计算线段的比:计算\(\frac{a}{b} = \frac{4}{6} = \frac{2}{3}\),\(\frac{c}{d} = \frac{8}{12} = \frac{2}{3}\)。
比较比例关系:因为\(\frac{a}{b} = \frac{c}{d}\),所以这四条线段成比例线段,即\(a:b = c:d\)。
变式练习:若线段\(a = 2cm\),\(b = 3cm\),\(c = 4cm\),求\(d\)的值,使\(a:b = c:d\)。
解答:由比例基本性质得\(2d = 3 4\),即\(2d = 12\),解得\(d = 6cm\)。
幻灯片 6: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
合比性质:如果\(\frac{a}{b} = \frac{c}{d}\),那么\(\frac{a + b}{b} = \frac{c + d}{d}\)。
推导:\(\frac{a}{b} + 1 = \frac{c}{d} + 1\),即\(\frac{a + b}{b} = \frac{c + d}{d}\)。
延伸:同理可得\(\frac{a - b}{b} = \frac{c - d}{d}\)。
示例:若\(\frac{x}{y} = \frac{3}{5}\),则\(\frac{x + y}{y} = \frac{3 + 5}{5} = \frac{8}{5}\)。
等比性质:如果\(\frac{a}{b} = \frac{c}{d} = \cdots = \frac{m}{n}\)(\(b + d + \cdots + n 0\)),那么\(\frac{a + c + \cdots + m}{b + d + \cdots + n} = \frac{a}{b}\)。
示例:若\(\frac{a}{b} = \frac{c}{d} = \frac{2}{3}\),则\(\frac{a + c}{b + d} = \frac{2}{3}\)。
注意事项:等比性质成立的前提是分母之和不为零。
幻灯片 7:例题讲解 2(合比性质与等比性质应用)
题目呈现:已知\(\frac{a}{b} = \frac{2}{3}\),求\(\frac{a + b}{a - b}\)的值。
解题步骤:
利用合比性质:由\(\frac{a}{b} = \frac{2}{3}\),设\(a = 2k\),\(b = 3k\)(\(k 0\))。
代入计算:\(\frac{a + b}{a - b} = \frac{2k + 3k}{2k - 3k} = \frac{5k}{-k} = -5\)。
题目呈现:若\(\frac{x}{2} = \frac{y}{3} = \frac{z}{4}\),且\(x + y + z = 18\),求\(x\)、\(y\)、\(z\)的值。
解题步骤:
设比例常数:设\(\frac{x}{2} = \frac{y}{3} = \frac{z}{4} = k\),则\(x = 2k\),\(y = 3k\),\(z = 4k\)。
代入求和方程:\(2k + 3k + 4k = 18\),即\(9k = 18\),解得\(k = 2\)。
求各值:\(x = 2 2 = 4\),\(y = 3 2 = 6\),\(z = 4 2 = 8\)。
幻灯片 8:比例线段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
三角形中的比例线段:在△ABC 中,若 DE∥BC,交 AB 于 D,交 AC 于 E,则\(\frac{AD}{DB} = \frac{AE}{EC}\)(后续将学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示意图:展示三角形及平行线截得的线段,标注对应比例关系。
四边形中的比例线段: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对角线 AC、BD 交于点 O,则\(\frac{AO}{OC} = \frac{BO}{OD} = 1\)(对角线互相平分,比例为 1)。
应用意义:比例线段是研究相似图形的基础,通过比例关系可以推导出图形的相似性质。
幻灯片 9:比例尺问题
比例尺定义: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即比例尺 =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类型:
数值比例尺:如 1:50000,表示图上 1 单位长度对应实际 50000 单位长度。
线段比例尺:在地图上用线段标注图上距离对应的实际距离,如 表示图上 1cm 对应实际 5km。
例题讲解:在比例尺为 1:2000 的图纸上,测得某长方形场地的长为 3cm,宽为 2cm,求该场地的实际面积。
解题步骤:
求实际长和宽:实际长 = 3×2000=6000cm=60m,实际宽 = 2×2000=4000cm=40m。
计算实际面积:实际面积 = 60×40=2400m 。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1(基础应用)
题目 1:已知线段\(a = 3\),\(b = 5\),\(c = 6\),则\(a\)、\(b\)、\(c\)的第四比例项\(d = \)______。
题目 2:若\(x\)是 4 和 9 的比例中项,则\(x = \)______。
题目 3:已知\(\frac{a}{b} = \frac{3}{4}\),则\(\frac{a + b}{b} = \),\(\frac{a - b}{a + b} = \)。
幻灯片 11:课堂练习 2(综合提升)
题目 4:若\(\frac{x}{3} = \frac{y}{4} = \frac{z}{5}\),且\(2x + 3y - z = 18\),求\(x\)、\(y\)、\(z\)的值。
题目 5:在比例尺为 1:100000 的地图上,A、B 两地的距离为 2.5cm,求 A、B 两地的实际距离(单位:km)。
幻灯片 12:易错点辨析
易错点 1:线段的比忽略单位统一,直接用不同单位的长度相比。
示例:线段\(a = 2cm\),\(b = 1m\),误算\(a:b = 2:1\)(正确应为\(2:100 = 1:50\))。
易错点 2:判断成比例线段时顺序错误,四条线段成比例需按顺序满足\(a:b = c:d\)。
示例:线段\(a = 2\),\(b = 3\),\(c = 4\),\(d = 6\),误说\(a:c = b:d\)也是成比例(虽成立,但需明确比例顺序)。
易错点 3:应用等比性质时未考虑分母之和为零的情况,导致结论错误。
示例:若\(\frac{x}{y} = \frac{y}{z} = \frac{z}{x}\),直接用等比性质得\(\frac{x + y + z}{y + z + x} = \frac{x}{y}\),但需注意特殊情况。
易错点 4:比例尺计算时单位换算错误,如将 cm 未转化为 m 或 km。
幻灯片 13:比例线段的实际应用场景
建筑设计:通过比例线段绘制建筑图纸,确保图纸与实际建筑尺寸成比例。
地图绘制:利用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关系,方便导航和测量。
机械制造:零件图纸上的比例关系保证零件加工的精度和尺寸准确性。
摄影艺术:通过调整照片的比例,获得符合审美要求的图像尺寸。
幻灯片 14:课堂总结
核心概念:线段的比是两条线段长度的比,成比例线段是四条线段中两条线段的比等于另外两条线段的比。
基本性质:比例的基本性质(\(\frac{a}{b} = \frac{c}{d} \Leftrightarrow ad = bc\))、合比性质和等比性质是解决比例问题的关键。
应用要点:计算线段的比时需统一单位,判断成比例线段要注意顺序,应用性质时需注意成立条件。
实际意义:比例线段在建筑、地图、制造等领域有广泛应用,是后续学习相似图形的基础。
幻灯片 15:课后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
(1)已知线段\(a = 5cm\),\(b = 7cm\),\(c = 10cm\),求\(d\),使\(a:b = c:d\)。
(2)若\(\frac{m}{n} = \frac{2}{3}\),求\(\frac{3m - 2n}{n}\)的值。
拓展作业:
(1)已知\(\frac{a}{b} = \frac{c}{d} = \frac{e}{f} = 2\),且\(b + d + f = 5\),求\(a + c + e\)的值。
(2)在比例尺为 1:500 的校园平面图上,测得教学楼的长为 8cm,宽为 5cm,求教学楼的实际占地面积。
实践作业:测量家中一个长方形物体(如书桌)的长和宽,绘制一幅比例尺为 1:10 的平面图,并标注尺寸。
2025-2026学年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5.1 比例线段
第二十五章 图形的相似
a
i
T
u
j
m
i
a
N
g
1.经历观察、探究、归纳和概括等数学活动,了解线段的比和
比例线段的概念,会求两线段的比,发展数学抽象的核心素养。
2.通过小组活动探究比例式的变形,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培养计算能力和推理能力。
3.通过建筑、艺术中的实例,了解黄金分割,感受黄金分割在
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价值,培养数学应用意识。
学习重点:比例线段及性质
学习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比例变形
回顾全等三角形都研究了哪些内容?
思考:当两个三角形只有形状相同时,这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观察如图所示的三个长方形,你认为哪两个长方形的大小不同但形状相同?请说明理由。
定义:四条线段a、b、c、d中,如果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即,那么这四条线段a、b、c、d叫做成比例线段,简称比例线段.
学生活动一 【一起探究】
思考:(1)如果a、b、c、d是成比例线段,那么ad和bc
相等吗?为什么?
(2)如果线段a、b、c、d满足ad=bc,那么这四条线段成
比例吗?为什么?
(3)如何判断已知的四条线段是否成比例线段?
方法归纳:
把各线段长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用最短的线段长度乘以最长的线段长度,再计算中间两条线段长度的乘积,如果积相等,一定成比例,如果积不相等,一定不成比例。注意!!!
进行大小排列前,一定要把单位化为统一的。
学生活动二 【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思考:(1)由ad=bc你可以变形得出几种不同的比例式?怎样做到不重不漏,说说你的变形方法?
= , = ,= ,= ,= ,=,=,=
(2)对于比例式 ,有特殊情况吗
特别地, 如果 ,就把b叫做a,c的比例中项。
思考:我们知道由 ,可以得到 ,
你能得到一般性的结论吗?证明这一结论的正确性。
学生活动三 【探究比例的相关性质】
 如图,已知线段AB=a,点C 在AB上.
C
B
A
当 时,线段AC 的长是多少
解,设AC=x,建立关于x 的方程x2+ax—a2=0,可解得
x= 取其正根,得
学生活动四 【探究黄金分割】
1.在线段AB上有一点C,如果点C 把AB 分成的两条线段AC 和BC满足 = ,那么称线段AB 被点C 黄金分割,点C 称为线段AB的黄金分割点,称为黄金比.其比值是 近似值是0.618.
2.每条线段上的黄金分割点都有两个.
C
B
A
1.若3y=4x,则下列式子中不正确的是( )
= B. = C. = D. =
2.已知线段a=4,b=16,线段c是线段a,b的比例中项,
那么线段c的长为( )
A.10 B.8 C.-8 D.±8
D
B
3.已知三条线段的长度分别是4,8,5,请写出另一条线段的长度:____________,使这四条线段是成比例线段.
4.东方明珠塔,塔高468米.在设计的最初,设计师将塔身设计为直线型,后来,为了使平直单调的塔身变得丰富多彩,更协调、美观,设计师决定在靠近塔尖的黄金分割点处设计一个球体,请你计算这个球体距离地面的高度.(精确到百分位)
返回
A
1.
已知线段a=3 cm,b=13 cm,则a与b的比为(  )
返回
2.
返回
3.
C
下列四组长度的线段中(单位:cm),是成比例线段的是(  )
A.4,5,6,7
B.3,4,5,8
C.5,15,3,9
D.8,4,1,3
返回
4.
8
已知线段a,b,c,d(a<b<c<d)是成比例线段,a=1,b=2,c=4,那么d的长是________.
5.
如图,已知矩形ABCD和矩形A′B′C′D′,AB=8 cm,BC=12 cm,A′B′=4 cm,B′C′=6 cm.
(2)线段A′B′,AB,B′C′,BC是成比例线段吗?
返回
返回
6.
B
返回
7.
D
返回
8.
3a
返回
9.
2
已知线段b=4,c=8,若线段b是线段a,c的比例中项,则a=________.
本节课我们研究了比例的相关概念和性质,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进行总结:
(1)本节课探究了关于比例的哪些问题?
(2)在探寻比例的相关概念及性质时,你经历了什么?这个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数学方法?积累了哪些活动经验?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