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2 与坡度、坡角有关的问题(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6.4.2 与坡度、坡角有关的问题(课件)冀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课程标题:26.4.2 与坡度、坡角有关的问题
副标题:探索斜坡中的数学奥秘
教师姓名:[具体姓名]
授课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清晰理解坡度和坡角的概念,掌握两者之间的关系。
能够将与坡度、坡角相关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运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进行求解。
提升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工程、建筑等实际生活中斜坡问题的能力。
幻灯片 3:情境引入
展示图片:
图片 1:山坡上的公路。
图片 2:建筑工地上的斜坡。
图片 3:水库大坝的斜坡。
提问引导:在这些场景中,斜坡的倾斜程度各不相同,如何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斜坡的倾斜程度呢?这就需要学习坡度和坡角的知识。
幻灯片 4:坡度和坡角的概念
坡角: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叫做坡角,通常用 α 表示。
图示:绘制一个斜坡图形,标注出坡角 α。
坡度(坡比):斜坡的垂直高度 h 与水平宽度 l 的比叫做坡度,通常用 i 表示,即 i = h : l 或 i = h /l。
图示:在同一斜坡图形中,标注出垂直高度 h 和水平宽度 l,明确坡度的表示方式。
坡度与坡角的关系:坡度 i 等于坡角 α 的正切值,即 i = tanα。
说明:坡度越大,坡角 α 越大,斜坡越陡;反之,坡度越小,坡角 α 越小,斜坡越平缓。
幻灯片 5:坡度和坡角应用示例 1
例 1:一段斜坡的坡角为 30°,求这段斜坡的坡度。若这段斜坡的垂直高度为 5m,求斜坡的水平宽度和斜坡长度(结果保留根号)。
分析:已知坡角 α = 30°,根据坡度与坡角的关系可求坡度;再结合垂直高度 h = 5m,利用坡度的定义和勾股定理求水平宽度 l 和斜坡长度。
解答步骤:
坡度 i = tan30° = √3 / 3,即 i = 1 : √3。
因为 i = h /l,所以 l = h /i = 5 / (√3 / 3) = 5√3 m。
斜坡长度 = √(h + l ) = √(5 + (5√3) ) = √(25 + 75) = √100 = 10 m。
结论:这段斜坡的坡度为 1 : √3,水平宽度为 5√3 m,斜坡长度为 10 m。
幻灯片 6:坡度和坡角应用示例 2
例 2:某水库大坝的斜坡坡度为 i = 1 : 2.4,坝高为 10m,求大坝斜坡的坡角 α(精确到 0.1°)和斜坡长度(精确到 0.1m)。
分析:已知坡度 i = 1 : 2.4,即 h : l = 1 : 2.4,坝高 h = 10m,先求出水平宽度 l,再求坡角 α 和斜坡长度。
解答步骤:
由 i = h /l = 1 / 2.4,可得 l = 2.4h = 2.4×10 = 24 m。
tanα = i = 1 / 2.4 ≈ 0.4167,用计算器得 α ≈ 22.6°。
斜坡长度 = √(h + l ) = √(10 + 24 ) = √(100 + 576) = √676 = 26.0 m。
结论:大坝斜坡的坡角约为 22.6°,斜坡长度约为 26.0 m。
幻灯片 7:练习 1(坡度和坡角基础应用)
题目:
(1) 一段斜坡的坡度为 1 : √3,求这段斜坡的坡角。若斜坡长度为 20m,求斜坡的垂直高度和水平宽度。
(2) 某斜坡的坡角为 45°,斜坡的水平宽度为 8m,求斜坡的垂直高度和坡度。
答案:
(1) 坡角为 30°,垂直高度为 10m,水平宽度为 10√3 m。
(2) 垂直高度为 8m,坡度为 1 : 1。
幻灯片 8:复杂斜坡问题示例 1
例 3:如图,一山坡的坡度为 i = 1 : 2,某人从山脚 A 处沿斜坡向上走了 100m 到达 B 处,求此人上升的高度和水平前进的距离(结果保留根号)。
分析:设上升的高度为 h m,水平前进的距离为 l m,根据坡度 i = h : l = 1 : 2,可得 l = 2h,再结合斜坡长度 AB = 100m,利用勾股定理求解。
解答步骤:
由勾股定理得 h + l = AB ,即 h + (2h) = 100 ,5h = 10000,h = 2000,h = 20√5 m。
l = 2h = 40√5 m。
结论:此人上升的高度为 20√5 m,水平前进的距离为 40√5 m。
幻灯片 9:复杂斜坡问题示例 2
例 4:如图,某建筑工地上有一个两面斜坡的土坡,两面斜坡的坡度分别为 i = 1 : 1 和 i = 1 : √3,斜坡的水平总宽度为 10m,求土坡的总高度和两面斜坡的长度之和(结果保留根号)。
分析:设土坡总高度为 h m,根据坡度分别表示出两面斜坡的水平宽度,再结合水平总宽度为 10m 列方程求出 h,进而求出两面斜坡的长度并求和。
解答步骤:
对于坡度 i = 1 : 1 的斜坡,其水平宽度 l = h / (1/1) = h m。
对于坡度 i = 1 : √3 的斜坡,其水平宽度 l = h / (1/√3) = √3 h m。
由 l + l = 10,得 h + √3 h = 10,h (1 + √3) = 10,h = 10 / (1 + √3) = 5 (√3 - 1) m。
坡度 i 对应的斜坡长度 = √(h + l ) = √(h + h ) = √2 h = 5√2 (√3 - 1) m。
坡度 i 对应的斜坡长度 = √(h + l ) = √(h + (√3 h) ) = √(h + 3h ) = 2h = 10 (√3 - 1) m。
两面斜坡长度之和 = 5√2 (√3 - 1) + 10 (√3 - 1) = (5√2 + 10)(√3 - 1) m(可化简为具体数值形式,此处保留因式分解形式)。
结论:土坡的总高度为 5 (√3 - 1) m,两面斜坡的长度之和为 (5√2 + 10)(√3 - 1) m。
幻灯片 10:练习 2(复杂斜坡问题)
题目:
(1) 一段山路的坡度为 i = 1 : 3,某人沿山路向上走了 100m,求他上升的高度(精确到 0.1m)。
(2) 如图,一个梯形土坝的坝顶宽 AD = 4m,坝高为 5m,迎水坡 AB 的坡度为 1 : 2,背水坡 CD 的坡度为 1 : 1,求坝底 BC 的长度和坝的周长(精确到 0.1m)。
答案:
(1) 约 31.6m。
(2) 坝底 BC 的长度约为 19.0m,坝的周长约为 32.2m。
幻灯片 11:综合应用示例
例 5:如图,某水利工程中,一拦水坝的横断面为梯形 ABCD,其中 AD∥BC,坝顶 AD = 6m,坝高为 8m,迎水坡 AB 的坡角为 30°,背水坡 CD 的坡度为 i = 1 : 2,求坝底 BC 的长度和迎水坡 AB 的长度(结果保留根号)。
分析:过 A、D 分别作 AE⊥BC 于 E,DF⊥BC 于 F,得到矩形 AEFD 和直角三角形 ABE、DCF,利用坡角和坡度分别求出 BE 和 FC 的长度,进而求出 BC 的长度;再根据直角三角形 ABE 求出 AB 的长度。
解答步骤:
AE = DF = 8m,EF = AD = 6m。
在 Rt△ABE 中,∠B = 30°,所以 BE = AE /tan30° = 8 / (√3 / 3) = 8√3 m,AB = AE /sin30° = 8 / 0.5 = 16 m。
在 Rt△DCF 中,i = DF / FC = 1 : 2,所以 FC = 2DF = 2×8 = 16 m。
BC = BE + EF + FC = 8√3 + 6 + 16 = (22 + 8√3) m。
结论:坝底 BC 的长度为 (22 + 8√3) m,迎水坡 AB 的长度为 16 m。
幻灯片 12:课堂总结
概念梳理:
坡角:斜坡与水平面的夹角,用 α 表示。
坡度(坡比):斜坡垂直高度 h 与水平宽度 l 的比,i = h : l 或 i = h /l,且 i = tanα。
解题步骤:
审题,明确问题中的坡度、坡角等已知条件和所求量。
画出示意图,构造直角三角形(对于梯形等图形可通过作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和矩形)。
利用坡度与坡角的关系、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知识建立等量关系。
求解并检验结果,写出答案。
幻灯片 13:课后作业
基础作业:教材中与坡度、坡角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概念和基本应用。
拓展作业:
观察身边的斜坡(如楼梯、山坡、堤坝等),测量其相关数据,计算坡度和坡角。
设计一个小型斜坡模型,要求坡度为 1 : 2.5,计算出斜坡的坡角和在给定高度下的水平宽度及斜坡长度。
2025-2026学年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6.4.2 与坡度、坡角有关的问题
第二十六章 解直角三角形
a
i
T
u
j
m
i
a
N
g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简单应用,比较熟练的应用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解决与坡度、坡角有关的问题的实际问题.
2.经历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了解转化与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坡度、坡角
(1)坡度:坡面的铅直高度和水平宽度的比叫做
坡面的坡度(或坡比)
(2)坡角:坡面与水平面所成的夹角叫做坡角.
.
(3)坡度与坡角
坡角越大,斜坡越陡;坡角越小,斜坡越缓.
坡角越大,越大,坡度越大.
特别注意:坡度不是一个度数,而是一个比值,是坡角的正切值.
例1:如图所示,铁路路基的横断面为四边形ABCD,其中,BC∥AD,∠A =∠D,根据图中标出的数据计算路基下底的宽和坡角(结果精确到1' )
解:如图所示,作BE⊥AD,CF⊥AD,垂足分别为E,F.
在四边形BEFC中,
∵BC∥AD,∠AEB=∠DFC=90°,
∴四边形BEFC为矩形.
∴BC=EF,BE=CF.
在Rt△ABE和Rt△DCF中,
∵∠A=∠D,∠AEB=∠DFC,BE=CF,
∴Rt△ABE≌Rt△DCF.
∴AE=DF.
在Rt△ABE中,
BE=4,
∴α≈38°39',AE=5.
∴AD=AE+EF+FD=BC+2AE=10+2×5=20.
即路基下底的宽为20 m,坡角约为38°39'.
练习1:水库大坝的横断面是四边形ABCD,DC∥AB,坝顶宽CD=3m,斜坡AD=16m,坝高为8m,斜坡BC的坡度为 ,求斜坡AD的坡角α和坝底的宽AB(结果精确到0.01m).
30° 40.86m
练习2:如图,在山坡上植树时,要求株距(相邻两树间的水平距离)为5m.现测得斜坡的坡角为21°.求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结果精确到0.1m)
解:在Rt△ABC中,∠ACB=90°,∠BAC=21°,AC=5m,
∵cos∠BAC= ,
∴AB= = ≈5.4(m),
答:相邻两树间的坡面距离约为5.4m.
返回
A
1.
返回
2.
A
返回
3.
B
一小球从斜坡的顶端沿斜坡向下滚落到斜坡底端,运动了100米,下落的垂直高度为50米,则该斜坡的坡度为(  )
返回
4.
12
5.
(1)求∠DAB的度数.
(2)在改造背水坡的施工过程中,此房屋是否需要拆除?请说明理由.
返回
返回
6.
A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坡度问题
坡度(或坡比)
坡角
有关坡度与坡角的基本图形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