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3单元和古诗词诵读单元。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大视听指以视听产业为引擎构筑起的全产业链条,以视听艺术创作、视听文旅协作、视听文创制作和视听产业园区建设等为核心业务,还延伸到教育、医疗、科技等公共服务体系的各个领域。
长短视频竞合共生
无论大视听如何发展,长短视频始终是视听产业的核心业务。所以,促进长短视频互利共生,是落实大视听产业布局的重中之重。影视剧、纪录片等长视频的文化底蕴、艺术质感、影像风格、故事结构和角色塑造是短视频难以比拟的,但长视频创作有时容易走入主题分散、内容注水、节奏缓慢、叙事冗长的创作窠臼。微短剧、微综艺等所呈现的话题性、网感化、年轻态,能直接戳中目标受众的痛点、爽点和关注点,快节奏、碎片化、伴随式的观看体验又强化了信息的传播效果,但短视频创作为了降低成本、吸引眼球、赚取流量,有时容易走入故事套路化、情节极端化、人物扁平化等误区。
此外,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大视听还延伸至网络直播、有声书、播客等新媒介生态中,各个生产和传播结点可以实现资源要素的共享与联结,为观众奉上品类更加丰富的视听菜单。如“竖屏看春晚”以多样的视角提升观众观赏体验;“云听”听春晚,则从听觉维度入手,满足广大受众的不同需求。
视听、文旅融合发展
随着大视听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传统层面和核心层面的“广播电视+网络视听”概念已难以囊括大视听的所有内容并解释大视听的产业逻辑,“视听+”逐渐成为这一新兴产业的重要概念。大视听的外围层“视听+”产业规模和边界不断扩大。其中,“视听+文旅”可谓最具声量的探索方向。
“视听+”赋能公共服务
大视听产业还可在教育、医疗、科技、交通、购物等广阔领域发挥作用。比如,山东老年大学广电云课堂平台,让老年用户足不出户实现“大学梦”;山东省医养健康智慧服务平台向群众提供健康养护服务,让“打开电视看医问诊”成为现实。
接下来,各地应进一步推动大视听与公共服务有机结合,提供视听节目、健康诊疗、社会治理、应急防控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增加大视听赋能公共服务的深度、广度。
(摘编自杨洪涛《大视听要有大格局》)
材料二:
大视听已成为数字经济的重要价值元素、场景标配,“视听+”催生的新业态动力强劲,不断推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我国视听用户规模庞大,超过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这让我们拥有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但其中也暗含数据安全隐患,广大视听服务主体拥有、使用、运营这些数据资源,责任重大。在构建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数字经济中,大视听产业既面临着新挑战,又迎来了重大跃升式的发展机遇。
结合媒体融合纵深推进,加快视听信息资源数据化步伐,大力提升数据服务能力。一是及早布局,加速大视听内容、服务、用户等资源的数据化转型,为进一步开展数据服务奠定基础。支持广电主体作为重要市场竞争主体依法合规获取数据资源,促进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大视听服务向各领域广泛延伸,做大“视听+大数据”产业。2021年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客户等增值业务收入246.97亿元,同比增长4.48%,这部分新增价值中很多就是广电网络运营商提供的大数据服务。二是加快培育数据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利用中国庞大的用户规模和海量的数据优势,着眼未来长远发展,不断创新开发新业务新服务,激活视听数据要素潜能,放大数据价值,催生以数据为关键要素的“视听+”新产业。
结合服务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大力促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昂起行业发展的龙头。引导视听产业基地(园区)加快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利用数字技术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能力,引导各类要素加快向园区集聚。另外,鼓励探索发展跨越物理边界的虚拟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加快视听产业资源虚拟化集聚、平台化运营和网络化协同,构建虚实结合的视听产业数字化新生态。中国(长沙)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等都已经在这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探索。
结合提高行业数字经济治理水平,建好用好大视听数据库,确保安全有序、规范健康、高效应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指出,要把安全贯穿数据治理全过程,守住安全底线,明确监管红线。它为大视听产业数据治理提供了明确指导。
(摘编自吕岩梅《数据时代大视听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视听所涉及的范畴很广,现在还延伸到了很多公共服务领域,但都离不开视听产业这个基础。
B. 视听产业中,长短视频业务是其核心,其中文化底蕴更突出的长视频将成为大视听产业布局的重点。
C. 传统的视听产业主要是“广播电视+网络视听”,现在进入大视听产业中,“视听+”正蓬勃兴起。
D. “视听+”催生的新业态推动数据从“资源”向“资产”转变,产生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网络直播、有声书、播客等新媒介生态的大视听若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可让观众有更好的视听体验。
B. 材料一作者对当下大视听产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表明了其对大视听产业未来发展状况的担忧。
C. 我国视听用户规模庞大,这让我国拥有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优势,但其中也暗含数据安全隐患。
D. 材料二中作者列举了2021年全国有线电视网络宽带客户等增值业务数据,意在支撑其“支持广电主体依法合规获取数据资源”的观点。
3. 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视听+文旅’可谓最具声量的探索方向”观点的一项是( )
A. 随着《去有风的地方》《风起洛阳》《繁花》等长视频作品的热播,影视作品中的取景地成了网红景点,吸引人们纷纷前来打卡。
B. 西安根据网剧《长安十二时辰》打造的“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因对唐风文化的高度还原和场景沉浸式体验成为城市文旅的新标志。
C. 《又见平遥》等文旅演出通过视听艺术与大型实景表演相结合的新颖方式,从而助推了视听与文旅的融合发展走向纵深地带。
D. “北京时间”客户端等推出“暖心驿站”,联合京津冀三地的街边店铺,为户外工作者提供简单的饮水、充电和休息等服务。
4. 下面是2024年一份有关视听产业研究报告中的数据,它可以印证材料一中作者的哪些观点?
2024年,我国网络视听产业规模为6009.1亿元,同比增长32.3%。从市场构成来看,2024年,短视频产业占比(34.1%)最高且增速最快,达到2051.3亿元,同比增长57.5%;综合视频(指电影、电视剧、综艺等长视频)占比(19.8%)第二,达到1190.3亿元,同比增长16.3%;网络直播占比18.9%,达到1134.4亿元,同比增长34.5%。
5. 根据材料内容,谈谈如何进一步促进我国大视听产业的发展。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草原上的小路
茹志鹃
太阳已经渐渐沉落下去,它的余晖把寂静的草原、小路,涂上了一层更加寂静的颜色。小苔慢慢地走着,沿着这曲曲弯弯的小路。心的角落里,有一个声音在说:“回南方去,像那棵丁香一样,有多好啊!这是自己向往的,也是母亲梦寐以求的事……”
小路啊小路,年轻人的热情和心事,在向你洒抛,多少纯洁的友谊,感情的烦恼,一步步都印在你的胸上,向你窃窃私告。小路啊小路,难怪你回肠百转,变成这弯弯曲曲,曲曲弯弯。
小苔回到队里,立即想到了杨萌,迫切地想跟她说几句温暖的话,安慰的话。然后把自己的矛盾,把自己的决定,一起向她倾倒。可是偏偏杨萌不在,在窗前她常坐的那张小凳上,放着一只帆布旅行包。“是大学录取通知来了?”但是对面宿舍的小王告诉她,杨萌收到了爸爸病重的电报,队里批准她去探亲。杨萌已去买火车票了。
小苔一下子坐到自己的床上,接着就躺了下去。她感到累极了,连脱鞋的力气都没有了。她想起自己没吃晚饭,但又不觉得饿。她眼睁睁地这么躺着。屋子里已经渐渐暗下去了,黄昏在奔向黑夜,而黑夜又将悄悄地让位给黎明。昼夜就这么循环着。小苔累了,她慢慢睡着了。
到杨萌来推醒她时,已是午夜以后了。她一醒来,立即抓住杨萌的双手,说道:“杨萌姐,我能帮你做些什么?你可千万不要着急……”当她看清了杨萌的模样,她明白一切的安慰话都用不着了。杨萌一身油垢,头发和半边的工作服湿透了,还在滴着水。兴奋得黄黄的脸上泛出了两颊的红色,仿佛浑身都在冒热气。她压低了嗓子,但压低不了那股高兴,说:“小苔,我们的计划快要胜利了。我把四八井西边那口水井的注水量减低一半以后,四八井喷油了,含水量降到了百分之三十。四八井可以复活了,小苔,你懂不懂?”杨萌正用脱下的湿衣裳擦自己的头发,说到这里,她一边笑着,一边调皮地用这团湿衣服在小苔的头发上乱揉了一气。接着又说道:“小苔,想想看,四八井可以复活了啊!就算它一天喷五十吨吧!那一天就是五千美元。还有我那计划中的论文。可惜我明天要走了。顶多去十天半月就回来。我不在的时候,这试验就交给你了。”说着就将一个讲义夹交给了小苔。
小苔愣愣地坐在床上,她仿佛在一种昏晕的朦胧中,忽然被一阵清新的风吹醒了。她从来没见杨萌这么高兴过,也从来没听她说过这许多话。杨萌在生活的湍流里游着,并不显眼,更不被人注意,但她不停歇地游着,向着她预定的目标慢慢地游着,这比之自己准备好的那些安慰话,不知要有力几千倍。小苔接过夹子,点点头,什么也说不出来。杨萌拧干了头发,见小苔仍呆呆地坐着,便和她并排坐了下来,说道:“小苔,想什么呢?”
“我想,我这个人到底还是脆弱的。”
“意识到自己的脆弱,就是坚强的一部分。是吗?”杨萌说到这里,顿了顿,又说道,“在力学里,从静到动,是靠外来的因素,它就像一座引渡的桥。不过在生活里,这座桥有时是狭窄吓人的,有时又会像虹那么美。我们用这座桥,走向哪里,那就全在自己了。你明白吗?”
小苔紧紧地抓住杨萌的手,点了点头。这是杨萌的赠言,也是杨萌的自我表白。
“那好,该你去接班了。”杨萌站起身来。小苔猛然省悟到自己竟然忘记上班了,便披上棉袄,拿了电筒,匆匆跑出屋去,但又立即跑回来问道:“杨萌姐,你乘哪班车走?”
“明天,不,是今天下午三点二十分。”
小苔下班回来时,杨萌已搭便车走了。她便吃了饭,稍稍睡了一会儿,便换了衣服,赶往石均家。当她跨上那两级石阶时,已感觉到自己来迟了。但是小苔仍然走进屋去。果然,房间里已是空荡荡的,只是一些借公家的桌椅板床,还在原处。顿时一种人去楼空的空虚感,招来了无限怀念的柔情。“上车站去,当面向他说明一切……”小苔激动地向门外走去,可在她转身之际,忽然看见空床上整齐地放着一叠衣服,上面压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小苔,我们要早去车站办理托运,如果你先来这里,请将这些工作服带着,代我交还采油队。车站见。石均。”
她要去火车站,应该去,去送杨萌,也送石均。小苔拿起了那叠衣服,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间屋子,那个带子似的小院子。
当小苔走进火车站的站台时,已经响铃了,上车送客的人都已纷纷下车。在软卧车厢门口,聚集着一大群送行的干部,石均正从车厢里伸出半个身子,一边和他们握手,一边在人群里寻找着什么人,当他看见小苔,立即高声喊道:“小苔,写信来,我等着。”列车移动了,软卧后面是硬席车厢,杨萌沉思地坐在窗边,看见小苔,立即把她那只粗大的、男人似的手,贴在窗玻璃上,向小苔微微点头。小苔噙着满眶的泪水,拼命地摇着手绢。列车渐渐加快了速度。她目送着两个命运相同,然而又绝不相同的人,乘着同一趟列车,飞奔而去。
站台上的人都快散尽了,小苔才慢慢向外走去,但她的脚步越来越快,她要到外面去,让草原上的风吹一吹,她要踏着那曲曲弯弯的小路走一走,她要思索一下,在这生活的湍流里,自己将奔向何方……
(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杨萌收到父亲病重的电报后还去处理了工作,体现了她对工作的高度责任感。
B. 杨萌反复强调“四八井可以复活了”,突出了她对于工作有了成效的喜悦之情。
C. 石均写纸条让小苔还工作服给采油队,自己去办理托运,表明他要离开了。
D. 小苔最终决定去火车站送别杨萌和石均,说明她已经做出了离开草原的决定。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头对草原的描写,营造了一种特别的氛围,为下文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 小说通过对杨萌语言、动作等的描写,展现了杨萌的兴奋以及对工作的热情。
C. 小说运用了象征手法,“太阳已经渐渐沉落下去”意在象征小苔内心的迷茫和消沉。
D. 小说以小苔的视角展开叙述,增强了叙事的客观性,同时提升了文本的灵活性。
8. 小说中多次提到“小路”,有什么作用?
9. 本文是如何体现“诗化小说”的文体特征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材料一:
(王)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工草隶,闲音律。岐王重之。维将应举,岐王谓曰:“子诗清越者,可录数篇,琵琶新声,能度一曲,同诣九公主第。”维如其言。是日,诸伶拥维独奏,主问何名,曰:“《郁轮袍》。”因出诗卷。主曰:“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延于上座,曰:“京兆得此生为解头,荣哉!”力荐之。开元十九年状元及第,擢右拾遗,迁给事中。贼陷两京,驾出幸,维扈从不及,为所擒,服药,称喑病。禄山爱其才,逼至洛阳,供旧职,拘于普施寺。贼宴凝碧池,悉召梨园诸工合乐,维病悼,赋诗曰:“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花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时闻行在所。贼平后,授伪官者皆定罪,独维得免。仕至尚书右丞。维诗入妙品上上,画思亦然。至山水平远,云势石色,皆天机所到,非学而能。自为诗云:“当代谬词客,前身应画师。”后人评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信哉!笃志奉佛,蔬食素衣。丧妻不再娶,孤居三十年。别墅在蓝田县南辋川,亭馆相望。尝自写其景物奇胜,日与文士丘丹、裴迪、崔兴宗游览赋诗,琴樽自乐。后表宅请以为寺。临终,作书辞亲友,停笔而化。代宗访维文章,弟缙集赋诗等十卷上之,今传于世。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改)
材料二:
右丞[注]崛起开元、天宝之间,才华炳焕,笼罩一时;而又天机清妙,与物无竞,举人事之升沉得失,不以胶滞其中。故其为诗,真趣洋溢,脱弃凡近,丽而不失之浮,乐而不流于荡。即有送人远适之篇怀古悲歌之作亦复浑厚大雅怨尤不露。苟非实有得于古者诗教之旨,焉能至是乎。乃论者以其不能死禄山之难,而遽讥议其诗,以为萎弱而少气骨;抑思右丞之服药取痢,与甄济之阳为欧血,苦节何殊?而一则竟脱于樊笼,一则不免于维絷者,遇之有幸有不幸也。普施拘禁,凝碧悲歌,君子读其辞而原其志,深足哀矣。即谓揆之致身之义,尚少一死,至于辞章之得失何与,而亦波及以微辞焉。毋乃过欤?
(选自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序》,有删改)
[注]右丞:这里指王维。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即有送人A远适之B篇C怀古D悲歌之作E亦F复浑厚G大雅H怨尤不露。
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如,按照,与《核舟记》“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中的“如”意义不同。
B. 延,邀请,与《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中的“延”意义相同。
C. 信,确实,与《梦游天姥吟留别》“烟涛微茫信难求”中“信”意义不同。
D. 苟,连词,如果,与《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中的“苟”意义不同。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王维按照岐王所说的将自己写的诗谱上曲子去拜见九公主,受到了九公主的赏识,九公主极力向朝廷举荐他。
B. 安禄山攻陷长安和东都洛阳后擒获了王维,王维不肯为安禄山效命,被拘禁在普施寺,朝廷平定叛乱后将王维官复原职。
C. 王维诚心信奉佛法,平时都吃蔬菜,穿朴素衣服,妻子死后独居了三十年,还上表朝廷,请求把自己的住宅改为佛寺。
D. 王维才华显著,应试时考取了状元,他的诗被列入妙品之中的上上等,他的画作构思也是非常绝妙,有诗文十卷流传于世。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皆我习讽,谓是古作,乃子之佳制乎?
(2)君子读其辞而原其志,深足哀矣。
14. 有人认为王维之诗“萎弱而少气骨”,对此赵殿成是如何看待的?请结合材料二概括说明。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时恩门相公镇山南)
薛逢
年来惊喜两心知,高处同攀次第枝。
人倚绣屏闲赏夜,马嘶花径醉归时。
声名本自文章得,藩溷曾劳笔砚随。
家去恩门四千里,只应从此梦旌旗。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以“两心知”直接述说多年以来与友人心心相印的友情,“惊喜”二字体现了诗人对这段友情的珍视。
B. 颔联中,诗人回忆了曾经与友人倚屏共赏夜景、骑马花径醉归的欢乐时光,闲适自得,愉悦非常。
C. 颈联中,诗人以“文章”和“笔砚”点出友人的才华,“本自”突显了诗人对朋友荣誉的由衷赞扬。
D. 诗歌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表面写友人,实际写自己,以友人的“得意”衬托自己落寞失意的人生。
16. 同为送别友人的诗作,本诗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后两句有何不同之处?请从情感和氛围营造的角度简要分析。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描写南朝诗人谢灵运住过的地方溪水清澈、猿啼凄清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2)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两句写昔日琵琶女名噪一时,众多纨绔子弟争相追捧的情景。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除了写陡峭山崖,还以“_______,_______”两句从声色方面写滔滔的浪花。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其实乡村工作的朋友说乡下人愚那是因为他们不识字,我们称之曰“文盲”,意思是白生了眼睛,连字都不识。这自然是事实。我决不敢反对文字下乡的运动,可是如果说不识字就是愚,我心里总难甘服。“愚”如果是智力的不足或缺陷,那么 A 。智力是学习的能力。如果一个人没有机会学习,不论他有没有学习的能力还是学不到什么的。我们是不是说乡下人不但不识字,而且识字的能力都不及人呢?( 甲 )。
说到这里我记起了疏散在乡下时的事来。同事中有些孩子被送进了乡间的小学,在课程上这些孩子样样都比乡下孩子学得快、成绩好。教员们见面时总在家长面前夸奖这些孩子们有种、聪明。这等于说教授们的孩子智力高。我对于这些恭维自然是私心窃喜。( 乙 )。穷教授别的已经全被剥夺,但是我们还有别种人所 的遗传。但是有一天,我在田野里看放学回来的小学生们捉蚱蜢,那些“聪明”而“有种”的孩子,扑来扑去,屡扑屡失,而那些乡下孩子却反应灵敏,一扑一得。回到家来,刚来的一点骄傲似乎又没有了着落。
乡下孩子在教室里认字认不过教授们的孩子,和教授们的孩子在田野里捉蚱蜢捉不过乡下孩子,在意义上是相同的。我并不责备自己孩子蚱蜢捉得少,第一是我们无需用蚱蜢来加菜(云南乡下蚱蜢是下饭的,味道很近于苏州的虾干),第二是我的孩子并没有机会练习。①教授们的孩子穿了鞋袜,②为了体面,不能不择地而下足,③弄污了回家来会被挨骂,④于是他们在捉蚱蜢时不免有些顾忌。这些也许还在其次,他们日常并不在田野里跑惯,要分别草和虫,须费一番眼力,蚱蜢的保护色因之易于生效。( 丙 )。——我为自己孩子所做的辩护是不是同样也可以用之于乡下孩子在认字上的“愚”呢?( 丁 )。乡下孩子不像教授们的孩子到处看见书籍,到处接触着字,这不是他们日常所混熟的环境。教授们的孩子并不见得一定是遗传上有什么特别善于识字的能力,显而易见的却是 B 。这样说来,乡下人是否在智力上比不上城里人, C 。
18. 将句子“我想是很适当的”一句插入文段甲乙丙丁处,位置恰当的一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9. 填入文中第二段画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鞭长莫及 B. 望尘莫及 C. 高山仰止 D. 望其项背
20. 文中第三段标序号的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21. 请仿照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句式,另写一组对比句,体现不同环境对人的影响。
22. 请在文中A、B、C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三、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近来,上海松江的11岁少年在宁镇山脉发现了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这是我国近160年来首次发现该类型化石,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黄陂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发现了我国在1982年宣布灭绝的阳彩臂金龟。其实,生活中,处处都有等待我们去发现的奥秘。
请结合以上材料,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辽宁省县域重点高中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必修上册第1~3单元和古诗词诵读单元。
一、阅读(70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1~5题答案】
【答案】1. B 2. B
3. D 4. ①长短视频始终是视听产业的核心业务,从市场构成来看,长短视频占据了近54%的市场份额。②大视听还延伸至网络直播、有声书、播客等新媒介生态中,网络视听产业规模为6009.1亿元,网络直播上升到第三位。
5. ①加速大视听内容、服务、用户等资源的数据化转型。加快培育数据产业新业态新模式。②促进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昂起行业发展的龙头。完善数据化智慧化服务,使其伴随着媒体融合发展而不断深化。③建好用好大视听数据库,确保安全有序。④进一步理顺媒体融合发展组织机制,正确赋权赋能。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6~9题答案】
【答案】6. D 7. C
8. ①小苔在小路上的思考和行动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烘托了小说的氛围,小路的寂静与小苔内心的不平静形成对比。
③小路象征着小苔内心的矛盾和纠结,小路的弯弯曲曲与她的心事相呼应。
9. ①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如对草原和小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优美的意境。
②淡化情节。小苔、杨萌及石均之间的情节被淡化,弱化矛盾冲突,更注重表现小苔内心去不去的纠结。
③情感细腻。字里行间通过对小苔内心世界描写,展现了她的情感变化。
④注重意境的营造。如小说中对自然环境的描写,烘托出人物的心情和情感。
⑤运用象征等手法,使小说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如小路象征着小苔的人生道路。
(三)阅读Ⅲ(本题共5小题,20分)
【10~14题答案】
【答案】10. CEH
11. C 12. B
13. (1)这些都是我平常讽诵的诗作,我一直以为是古人之作,竟然都是你的佳作啊!
(2)君子读了他的诗后推究他的志向,深感值得同情。
14. ①王维被捕后是坚守了节操的;②因为被捕一事而说王维之诗“萎弱而少气骨”是没有道理的。
(四)阅读Ⅳ(本题共2小题,9分)
【15~16题答案】
【答案】15. D 16. ①薛逢的诗歌通过对友人前程的祝愿和自身感受的描写,表达了温情脉脉的送别情感,营造了一种充满希望的氛围。
②而李白的诗歌则通过描绘辽阔的自然景象,表达了送别后的孤寂和无限的思念,营造出一种壮阔而又孤寂的氛围。
(五)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题答案】
【答案】 ①. 谢公宿处今尚在 ②. 渌水荡漾清猿啼 ③. 五陵年少争缠头 ④. 一曲红绡不知数 ⑤. 惊涛拍岸 ⑥. 卷起千堆雪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20分)
【18~22题答案】
【答案】18. D 19. B
20. C 21. 示例:书房里学者在大海里辨风向辨不过老船工,和老船工在书海中做学问做不过学者,在意义上是相同的。
22. A识字不识字并非愚不愚的标准 B有着易于识字的环境 C至少还是个没有结论的题目(至少目前无法定论)
三、写作(60分)
【23题答案】
【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