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第十一中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东省珠海市第十一中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珠海市第十一中集团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一 .单选题 (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美术字中,可以看作轴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2.下列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 1,2,3 B. 1,4,2 C. 2,3,4 D. 6,2,3
3.如图,在△ABC和△A B C 中 ,AB=AB ,∠B=∠B , 若要利用 “ASA”判定△ABC≌△A B C , 还需补充的条件是( )
A. ∠A=∠A' B.BC=B'C' C.AC=AC D. ∠C=∠C′
4.唐朝李白的《行路难》有句诗“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如图是小明作的一个帆船模型抽象的几何图形,已知∠A=30°,∠CBD=70°则∠C的度数为( )
A.40° B.30° C.45° D.57°
5. 如图,已知△ABC中,点D,E分别是边AB,AC的中点,若△ABC的面积等于12,则△BDE的面积等于( )
A.2 B.3 C.4 D.5
6.如图,已知点D在AC上,点B在AE上,△ABC≌△DBE,BD=5,AE=12,则BC的长为( )
A.7 B.5 C.12 D.6
7.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与BD互相垂直平分,AB=5,则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 )
A.10 B.15 C.20 D.25
8.如图Rt△ABC中,∠C=90°,BD是∠ABC的平分线,交AC于点D,DE⊥AB,若CD=n,AB=m,则△ABD的面积是( )
A.mn B.2mn C.mn D.
9. 用直尺和圆规作一个角的平分线的示意图如图所示,证明∠AOC=∠BOC的依据是( )
A.AAS B.SAS C.ASA D.SSS
10. 在△ABC中,AD是边BC上的中线,AB=5cm,AC=9cm,AD的取值范围是( )
A.4cm<AD<14cm B.4cm≤AD≤14cm C.2cm<AD<7cm D.2cm≤AD≤7cm
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
11. 如图,人字梯中间一般会设计一个拉杆,以增加使用梯子时的安全性,这样做蕴含的道理是 ;
12. 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3,另一边长为7,则它的周长为 ;
13. 命题“如果a=b,那么|a|=|b|”的逆命题是 ,该逆命题是 命题. (填“真”或“假”)
14. M(﹣2,3)与点N关于x轴对称,则点N的坐标为 ;
15. 如图,△ABC的内角∠ABC和外角∠ACD的角平分线交于点O;BO交AC于点F,过点O作OG∥BC交BA延长线于点E,交CA延长线于点G,连接AO,有以下结论:①CG-BE=GE;②FG=FO;③S△BCO∶S△ABO=BC∶AB;④若∠ACO=α,则∠AOB=90°-α;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三、解答题(每题7分,共21分)
16. 如图,点B、F 、C、E在同一条直线上,AC=DF,∠A=∠D,∠B=∠E.
求证:△ABC≌△DEF;
17. 如图,已知△ABC.
(1) 尺规作图:作AC 的垂直平分线,与BC 边相交于点D; (不写作法,保留作图迹)
(2) 连接点A与点D,若AB=8,BC=2,求△ABD的周长.
18. 如图,CD是△ABC的高线,E为BC边上的一点,连接AE交CD于点F,∠BCD=10°,∠AEB=75°.求∠BAE的度数;
四 、解答题(每题9分,共27分)
19.如图,在△ABC中,AB=AC,BD⊥AC,CE⊥AB,垂足分别为D,E;BD,CE 相交于点F.
(1)求证:FA平分∠DFE;
(2)连接DE,求证AF垂直平分DE.
20. 如图,△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C 的坐标分别为A(4,4),B(1,2),C(3,1).
(1)作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B′C′;
(2)求△ABC的面积;
(3)请写出点C(3,1)关于直线n(直线n上各点的纵坐标都为﹣2)对称的点C1的坐标.
21. 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D∥EB,AC=BE,AD=BC,∠ADC+∠FCB=∠DCF.
求证:(1) CD=CE; (2 )CF⊥DE.
五 、解答题(22题13分,23题14分,共27分)
22. 综合与探究(1)
如图1,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40°(AB>AD),将△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连接BD、CD;当点E落在AB边上且D 、E 、C 三点共线时,在这个“手拉手”模型中,和△ABD全等的三角形是
(2)求∠BDC的度数;
(3)如图2,在△ABC和△ADE中,AB=AC,AD=AE,∠BAC=∠DAE=90°,将△ADE 绕点A逆时针旋转,连接BD、CE;当点B 、D 、E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请判断线段BD与CE的数量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3. (1)【情境建模】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78页,研究了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我们知道“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线、中线和顶角平分线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小明尝试着逆向思考:若三角形一个角的平分线与这个角对边上的高重合,则这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即如图1,已知,点D在△ABC的边BC上,AD平分∠BAC,且AD⊥BC, 求证:AB=AC. 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证明;
请尝试直接应用“情境建模”中小明反思出的结论解决下列问题:
(2)【理解内化】如图2,在△ABC中,AD是角平分线,过点B作AD的垂线交AD、AC于点E 、F,∠ABF=2∠C;求证:BE=(AC-AB);
(3)【拓展应用】如图3,在△ABC中,∠CAB=90°,AB=AC,∠CDE=,CE⊥DE,垂足为E,DE与AC相交于点F;试探究线段CE与DF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