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运城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学 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C B D C B B D A A B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D A B B15.(1)②①④③(2)2.5×10-8(3)0.0216.(1)增大(2)AC(3) NaCN>NaClO>CH3COONa>NaNO2 C CH3COOH + ClO- = CH3COO- + HClO(4) 第一步电离增大了体系中H+的浓度,使第二步电离受到抑制17.(1)(2)(3)CDE(4) > 1618.(1)S+SO2+2 NaHCO3=Na2S2O3+H2O+2CO2(2) 亚硫酸钠(3) BrO+6I- +6H+=3I2↓+Br-+3H2O 淀粉溶液答案第2页,共3页运城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化 学 试 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题所给的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选项.1.下列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是A.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的反应 B.需要加热的反应C.八水合氢氧化钡与氯化铵晶体的反应 D.铝热反应2.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不相符的是A.用溶液“腐蚀”覆铜板:B.在强碱性溶液中制备:C.海水提溴中,用二氧化硫的水溶液吸收溴:D.灭火时,将泡沫灭火器中的浓溶液和浓溶液混合:3.下列表示不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B.的价层电子对互斥(VSEPR)模型:C.用电子式表示的形成过程:D.的名称:2-甲基-4-乙基戊烷4.某研究小组利用软锰矿(主要成分为,另含少量铁、铝、铜、镍的化合物)作脱硫剂,通过如图简化流程,既脱除燃煤尾气中的,又制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还原酸浸”步骤的主要化学方程式为B.X可能是C.若滤渣2是CuS和NiS,则Y一定是D.“氧化”步骤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5.假设反应体系的始态为甲,中间态为乙,终态为丙,它们之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B.C. D.甲→丙的6.℃时,在4 L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B.0到5 min Z的化学反应速率为C.容器内气体压强保持不变时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若反应在℃进行(),反应进行2 min中后X的浓度大于0.175 mol/L7.哲学观点在化学上有着诸多体现。下列化学事实未体现“矛盾有主次”的哲学观点的是A.溶液显碱性B.工业合成氨温度选择450~500℃C.加热0.1某一元弱碱MOH溶液,溶液的pH减小D.溶液与溶液两者混合后会产生大量气体8.将2mL1mol·L-1的醋酸滴入饱和Na2CO3溶液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离方程式: B.酸性:C.电离常数: D.H2CO3的电离常数:9.肼(N2H4)常用作火箭推进器和燃料电池的燃料。一种以KOH溶液作电解质溶液、液态肼为燃料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放电时,b电极的电极电势比a电极高B.放电时,电子从b电极经负载流向a电极C.离子交换膜为阳离子交换膜D.a电极反应式为N2H4 + 4OH-+ 4e- =N2↑ + 4H2O10.下列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方案设计 现象 结论A 向恒温恒容密闭玻璃容器中充入气体,分解达到平衡后再充入 气体颜色不变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可逆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 B 将一支盛有溶液的试管水浴加热片刻,取出置于冷水中 溶液颜色由蓝变黄绿后再变蓝 C 向盛有和混合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固体 溶液颜色变浅 平衡向左移动D 分别向两支盛有水溶液的试管中滴3滴的溶液和溶液 滴加溶液的试管产生气泡快 对分解反应,的催化能力优于A.A B.B C.C D.D11.下列图像均表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其中描述正确的是A.图丁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图乙说明金刚石生成石墨是吸热反应C.根据图丙可以判断放出的能量D.图甲可以表示生石灰溶于水反应的能量变化12.我国在太阳能光电催化—化学耦合分解硫化氢研究中获得新进展,相关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质子交换膜只允许H+通过)A.该制氢工艺中可以实现H2S的连续高效转化B.该装置工作时,H+由b极区流向a极区C.a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2+D.a极区需不断补充含Fe3+和Fe2+的溶液13.工业合成氨发生的反应为N2(g)+3H2 (g) 2NH3 (g) ΔH < 0。其中丙图是恒温恒容条件下,t1时刻加入H2的变化图,且每个图像的自变量只有一个。下列图像不符合实际的是A. B. C. D.14.常温下,pH均为2、体积均为V0的HA、 HB、HC三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为V,溶液pH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常温下:Ka(HB)> Ka(HA)B.水的电离程度:b点C.酸的物质的量浓度:b点D.当=4时,三种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减小二、解答题:共58分.15.某温度下,有浓度均为0.1mol L-1的下列4种溶液:①NaCN溶液②NaOH溶液③CH3COONa溶液④NaHCO3溶液。已知:HCN H2CO3 CH3COOHKa=5.0×10-10 Ka1=4×10-7 Ka2=5.0×10-11 Ka=1.7×10-5(1)这4种溶液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填序号)。(2)④的水解平衡常数Kh= 。(3)此温度下,某HCN和NaCN的混合溶液的pH=11,则为 。16.下表是几种常见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回答下列各题:酸 CH3COOH HNO2 HCN HClO电离平衡常数()(1)当温度升高时,值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可以证明醋酸是弱酸的事实是 。A.在醋酸水溶液中还含有未电离的醋酸分子B.的醋酸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等体积等pH的醋酸和盐酸分别与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充分反应,醋酸消耗的氢氧化钠更多D.醋酸和水能以任意比例混溶E.醋酸与Na2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3)结合表中给出的电离常数回答下列问题:①常温下,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0mol/L的CH3COONa、NaNO2、NaCN、NaClO四种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用化学式表示)。②下列能使醋酸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程度增大,而电离平衡常数不变的操作是 。A.升高温度 B.加少量冰醋酸 C.加水稀释 D.加少量的CH3COONa固体③依上表数据判断醋酸和次氯酸钠溶液能否反应,如果不能反应说出理由,如果能发生反应请写出相应的离子方程式 。(4)已知草酸(H2C2O4)是一种二元弱酸,其电离常数,,写出草酸的电离方程式 、 ,试从电离平衡移动的角度解释的原因 。17.通过化学的方法实现的资源化利用是一种非常理想的减排途径。(1)工业上用和反应合成二甲醚。已知:①;②。写出和转化为和的热化学方程式: 。(2)在某压强下,合成二甲醚的反应在不同温度、不同投料比时,的平衡转化率如图所示。在温度下,将和充入的密闭容器中,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则内的平均反应速率 ;平衡常数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为 。(3)若反应在恒温恒压下进行,以下叙述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A.和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是B.的消耗速率等于的生成速率的2倍C.容器中混合气体的体积保持不变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E.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4)已知一定条件下,水煤气转化成甲醇的反应为。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密闭容器中投入和,不同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实验测得平衡时的物质的量随温度、压强的变化如图所示。① (填“<”或“>”)。②M点对应的平衡混合气体的体积为,则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的转化率为 (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18.硫代硫酸钠是一种常用的滴定剂,利用硫化亚铜制取硫代硫酸钠晶体的步骤如下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釜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时,固体A和气体B的利用率最高。若高于该比值,则产品中会混有 杂质。(3)Na2S2O3的应用—测定KBrO3的纯度(杂质不参与反应)取mgKBrO3样品溶于适量水中,加入稀硫酸酸化,加入过量KI,将反应后溶液稀释为250mL。取25mL置于锥形瓶中,加入指示剂,用cmol·L-1的Na2S2O3溶液滴定,重复试验3次,平均消耗Na2S2O3溶液的体积为VmL(已知:I2+2=2I-+)。①向KBrO3溶液中加入过量KI,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滴定过程中所用的指示剂为 ,KBrO3样品的纯度为 ×100%。试卷第2页,共9页答案第2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答案.docx 高二化学.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