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4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学习目标 知识网络1. 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2. 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方法。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测定某化学反应从开始到2 s末的反应速率,指的是2 s末的瞬时速率( )(2) 化学反应速率既有正值,又有负值( )(3) 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4) 一般不用固体和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5) 用单位时间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法(1) v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_____(填“平均”或“瞬时”)反应速率,为正值;t表示时间,Δt表示时间变化量。单位:mol/(L·s)或mol/(L·min)或mol/(L·h)等。(2) c表示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Δc表示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取其绝对值);要避免用物质的量直接计算,必须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计算。(3) 一般不用固体和_________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1. v、Δn、Δc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化学方程式 4NH3(g)+5O2(g)===4NO(g)+6H2O(g) 说明v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v(NH3)∶v(O2)∶v(NO)∶v(H2O)=4∶5∶4∶6 用不同的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若化学计量数不同,则化学反应速率不同Δn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Δn(NH3)∶Δn(O2)∶Δn(NO)∶Δn(H2O)=4∶5∶4∶6Δc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Δc(NH3)∶Δc(O2)∶Δc(NO)∶Δc(H2O)=4∶5∶4∶62. 化学反应速率大小比较的方法[以反应X(g)+3Y(g)??2Z(g)为例]举例 说明同一反应,同一物质,不同单位 v(X)=15 mol/(L·min)、v(X)=0.5 mol/(L·s) 先统一单位再比较,分别为0.25 mol/(L·s)、0.5 mol/(L·s),数值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同一反应,不同物质 v(X)=0.5 mol/(L·s)、v(Y)=1.2 mol/(L·s)、v(Z)=0.6 mol/(L·s) 均换算成用X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分别为0.5 mol/(L·s)、0.4 mol/(L·s)、0.3 mol/(L·s),数值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不同物质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 、、 化学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化学反应速率越大浓度与时间图像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确定反应物(浓度减小)和生成物(浓度增大);②确定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浓度变化量之比);③确定是否为可逆反应(各组分共存);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A(g) 2B(g)+C(g)。类型1 化学反应速率的判断和计算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因是同一反应,故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数值是相同的B.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C. 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min)”表示:1 min末,某物质的浓度为1 mol/LD.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中,可用钠或水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类型2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 已知反应:A(g)+3B(s) 2C(g)+2D(g),在4种不同的情况下测得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其中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B)=1.2 mol/(L·s)B. v(A)=0.25 mol/(L·min)C. v(C)=0.45 mol/(L·min)D. v(D)=0.35 mol/(L·min)类型3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判断化学方程式 (2024·广州执信中学)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g)与B(g)反应生成C(g),其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A(g)+B(g)===C(g)B. 2A(g)+3B(g)===3C(g)C. 3A(g)+2B(g)===6C(g)D. 2A(g)+3B(g)===C(g)类型4 浓度-时间图像 (2024·东莞中学)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g)===2P(g),c(A)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其中c0表示A的初始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点的瞬时速率大于b点的瞬时速率B. 对应的时间为4t0C. 由a、b两点坐标可求得从a到b时间间隔内该化学反应的平均速率D. 在不同时刻都存在关系:2v(A)=v(P)类型5 根据三段式计算平均反应速率 现向一容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H3和3 mol O2,4 min后,测得生成的H2O(g)占混合气体体积的40%。则下列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正确的是( )A. v(N2)=0.125 mol/(L·min)B. v(H2O)=0.375 mol/(L·min)C. v(O2)=0.225 mol/(L·min)D. v(NH3)=0.250 mol/(L·min)1. 已知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0.6 mol/L。下列对该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A. 在2 min内,用A表示该反应速率为0.4 mol/(L·min)B. 分别用B、C、D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之比是3∶2∶1C. 在2 min末,用B表示该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D. 在2 min内,用C表示该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2. 已知反应:3A(g)+B(g) 2C(g)+2D(g),在不同条件下的反应速率分别为①v(A)=0.6 mol/(L·s),②v(B)=0.45 mol/(L·s),③v(C)=0.4 mol/(L·s),④v(D)=0.45 mol/(L·s)。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得最快的是( )A. ① B. ②C. ③ D. ④3. 反应2P(g)+3Q(g) 4M(g)+N(s)在4个密闭容器中进行,化学反应速率分别表示如下,其中最快的是( )A. v(P)=0.20 mol/(L·s) B. v(P)=1.2 mol/(L·min)C. v(M)=0.30 mol/(L·s) D. v(N)=0.10 mol/(L·s)4. 一定条件下,向5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6 mol A和2 mol B,发生反应:3A(g)+B(g)??xC(g)+2D(g);2 min时,剩余1.2 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0.32 mol/L。则x=________,0~2 min内,v(A)=________。配套新练案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4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1. 不同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不同。下列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橡胶老化 B. 钟乳石的形成C. 敦煌壁画变色 D. Mg与HCl溶液反应2. 已知反应:3A(g)+B(g) 2C(g)+2D(g)。在不同情况下,测得的用不同物质表示的该化学反应的速率,其中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6 mol/(L·s) B. v(B)=0.1 mol/(L·s)C. v(C)=0.3 mol/(L·s) D. v(D)=0.5 mol/(L·s)3. (2024·深圳高级中学)已知反应:A(g)+2B(g)===3C(g)+2D(g)。该反应在四种不同情况下的反应速率分别如下:①v(A)=0.1 mol/(L·min)②v(B)=0.15 mol/(L·min)③v(C)=0.01 mol/(L·s)④v(D)=0.1 mol/(L·min)则该反应进行速率快慢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①>②4. 已知可逆反应:A(g)+2B(s) 2C(g)+3D(g)。该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化学反应速率如下,其中表示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1.5 mol/(L·min) B. v(B)=2.0 mol/(L·s)C. v(D)=0.4 mol/(L·min) D. v(C)=0.2 mol/(L·s)5. 已知反应:N2(g)+3H2(g) 2NH3(g),其浓度数据如下表。当用氢气浓度的减少来表示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其速率为( )N2 H2 NH3起始浓度/(mol/L) 1.0 3.0 02 s末浓度/(mol/L) 0.6 1.8 0.8A. 0.4 mol/(L·s) B. 0.6 mol/(L·s)C. 0.9 mol/(L·s) D. 1.2 mol/(L·s)6. 将5.6 g铁粉投入足量的100 mL 2 mol/L稀硫酸中,2 min 时铁粉刚好完全溶解。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A. v(Fe)=0.5 mol/(L·min)B. v(H2SO4)=0.5 mol/(L·min)C. 2 min末,v(FeSO4)=0.5 mol/(L·min)D. v(H2)=0.5 mol/(L·min)7. 室温下,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反应体系温度保持不变),5 s内消耗锌0.01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长颈漏斗替换分液漏斗B. 5 s内:v(Zn)=0.002 mol/(L·s)C. 5 s内:v(H2SO4)=0.01 mol/(L·s)D. 若药品足量,则再消耗0.64 g Zn的时间一定超过5 s8. (2024·东莞中学)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投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2 min末测得此时容器中C和D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和0.4 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2B. 2 min时,B的浓度为0.4 mol/LC. 0~2 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min)D. 2 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8 mol9. 已知反应:A===2B,A、B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2 min内的平均反应的速率为( )A. vA=9 mol/(L·min) B. vA=18 mol/(L·min)C. vB=18 mol/(L·min) D. vB=9 mol/(L·min)10. 已知反应:2A(g)+B(g)===3C(g)+4D(g)。下列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 mol/(L·s) B. v(B)=0.3 mol/(L·s)C. v(C)=0.8 mol/(L·s) D. v(D)=1 mol/(L·s)11. 在2 L密闭容器中,3 mol A和1 mol B发生反应:3A(g)+B(g) 2C(g)+2D(g),10 s末时,生成0.6 mol/L 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0 s内,v(D)=0.12 mol/(L·s)B. 10 s末时,A的转化率为40%C. 10 s末,n(B)=0.6 molD. 10 s末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30%12.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 反应开始到10 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 mol/(L·s)B. 10 s后,该反应停止进行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g)+Y(g) 2Z(g)D. 反应开始到10 s时,平均反应速率v(X)=v(Y)=0.039 5 mol/(L·s)13. 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开始至2 min末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 )A. X(g)+3Y(g)===2Z(g) 0.1 mol/(L·min)B. 2X(g)+Y(g) 2Z(g) 0.1 mol/(L·min)C. X(g)+2Y(g)===Z(g) 0.05 mol/(L·min)D. 3X(g)+Y(g) 2Z(g) 0.05 mol/(L·min)14. (2025·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第一组同学为了测定1 mol/L H2SO4溶液与锌粒和锌粉反应的速率,设计了如图装置。 图1 图2(1) 图1中盛有H2SO4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该实验中还需要一个重要仪器是________。(2) 按照图1装置实验时,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 min,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第二组同学将图1装置中的气体收集装置改为图2装置,实验完毕后,必须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若观察到左边干燥管内液面的高度与右侧量气管内液面高的高度不一致,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基础辨析(1) × (2) × (3) √ (4) √ (5) √核心笔记重难点1 (1) 平均 (3) 纯液体分类举题例1 B 【解析】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数值不一定相等,A错误;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min)”,表示1 min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1 mol/L,C错误;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D错误。例2 B 【解析】该反应中B为固体,浓度为定值,不能用于表示反应的反应速率;根据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大,=0.25 mol/(L·min)、=0.225 mol/(L·min)、=0.175 mol/(L·min),则表示该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最快的是v(A)=0.25 mol/(L·min),故选B。例3 D 【解析】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1,该反应可表示为2A(g)+3B(g)===C(g),故选D。例4 B 【解析】由a、b两点数据可知,每间隔时间t0,浓度下降为原来的一半,当浓度下降为时,经过的时间为3t0,B错误。例5 C 【解析】写出该反应,列出各物质的起始量、变化量,以及4 min后的量,设4 min时,生成6x mol H2O(g),则列式如下(也称三段式):4NH3(g)+3O2(g) 2N2(g)+6H2O(g)起始/mol 4 3 0 0变化/mol 4x 3x 2x 6x4 min后/mol 4-4x 3-3x 2x 6x据题意,则有×100%=40%,解得x=0.5,则4 min内H2O(g)的变化浓度为Δc(H2O)==1.5 mol/L,v(H2O)==0.375 mol/(L·min),由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出各物质反应速率分别为v(N2)=0.125 mol/(L·min)、v(NH3)=0.250 mol/(L·min)、v(O2)=0.187 5 mol/(L·min),故选C。质量评价1. B 【解析】不能用固体表示反应速率,A错误;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B正确;2 min末的反应速率是瞬时速率,v(B)=0.3 mol/(L·min)是平均速率,C错误;由=,v(C)=v(B)=0.2 mol/(L·min),D错误。2. B 【解析】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单位须换算为相同的。①==0.2 mol/(L·s),②v(B)=0.45 mol/(L·s),③==0.2 mol/(L·s),④==0.225 mol/(L·s),反应速率最快的是②。故选B。3. A 【解析】同一反应中,不同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与其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单位须换算为相同的。==0.10 mol/(L·s),==0.01 mol/(L·s),==0.075 mol/(L·s),N是固体,不能用于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则反应速率最快的是A。故选A。4. 2 0.24 mol/(L·min)【解析】根据反应可列出各物质的起始量、变化量、2 min时的量,即可列三段式:3A(g)+B(g) xC(g)+2D(g)起始/mol 6 2 0 0变化/mol 2.4 0.8 0.8x 1.62 min时/mol 3.6 1.2 0.8x 1.6根据C的浓度为0.32 mol/L可得=0.32 mol/L,x=2;0~2 min内,Δc(A)==0.48 mol/L,v(A)==0.24 mol/(L·min)。配套新练案第二章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4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1. D 【解析】Mg与HCl反应非常迅速,而橡胶老化、钟乳石的形成、敦煌壁画变色的反应速率都比较缓慢,故选D。2. D 【解析】速率与化学计量系数的比值越大,则速率越大,>>>,则v(D)=0.5 mol/(L·s)的速率最大,D符合题意。3. C 【解析】在单位相同的条件下,将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除以其化学计量数,得到的数值越大,该反应速率越大,①0.1 mol/(L·min),② mol/(L·min)=0.075 mol/(L·min),③ mol/(L·min)=0.2 mol/(L·min),④ mol/(L·min)=0.05 mol/(L·min),反应速率:③>①>②>④,故选C。4. D 【解析】v(A)=1.5 mol/(L·min);B为纯固体,不能表示反应速率;当v(D)=0.4 mol/(L·min)时,则v(A)=v(D)=mol/(L·min)≈0.13 mol/(L·min);当v(C)=0.2 mol/(L·s) 时,则v(A)=v(C)= mol/(L·s)=6 mol/(L·min),故选D。5. B 【解析】2 s内氢气的浓度变化量=3.0 mol/L-1.8 mol/L=1.2 mol/L,故2 s内用氢气浓度的减少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0.6 mol/(L·s),B正确。6. B 【解析】一般情况下,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固定值,不能表示反应速率,A错误;由反应Fe+H2SO4===FeSO4+H2↑知,5.6 g(即0.1 mol)铁粉刚好完全溶解时,消耗的n(H2SO4)=0.1 mol,v(H2SO4)==0.5 mol/(L·min),B正确;化学反应速率是某个时间段内的平均反应速率,不能表示瞬时反应速率,C错误;不是密闭容器中的反应,无法计算气体的反应速率,D错误。7. A 【解析】稀硫酸是难挥发性酸,可以用长颈漏斗替换分液漏斗,长颈漏斗下端应插入稀硫酸中,A正确;锌为固体,不能用来表示反应速率,B错误;5 s内消耗0.01 mol锌,结合化学方程式定量关系得到消耗硫酸的物质的量为0.01 mol,但溶液的体积未知,不能计算5 s内v(H2SO4),C错误;若药品足量,再消耗0.64 g Zn(Z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此时锌的物质的量小于0.01 mol,随反应进行稀硫酸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反应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若温度升高为主要影响因素,则再消耗0.64 g Zn的时间可能少于5 s,D错误。8. D 【解析】2 min末,c(C)∶c(D)=0.2 mol/L∶0.4 mol/L=1∶2,则x=1,A错误;2 min时,c(B)=-0.2 mol/L=0.3 mol/L,B错误;Δc(B)=0.2 mol/L,则0~2 min内,v(B)==0.1 mol/(L·min),C错误;2 min时,n(A)=3 mol-3Δn(C)=3 mol-3×0.2 mol/L×2 L=1.8 mol,D正确。9. D 【解析】由图可知,2 min内Δc(A)=18 mol/L-9 mol/L=9 mol/L,Δc(B)=18 mol/L,vA==4.5 mol/(L·min),vB==9 mol/(L·min),D正确。10. B 【解析】比较反应速率时,可将数值转化为同一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若都以B的反应速率来比较,则A选项中v(B)== mol/(L·s)=0.25 mol/(L·s);C选项中v(B)== mol/(L·s)≈0.27 mol/(L·s);D选项中v(B)== mol/(L·s)=0.25 mol/(L·s)。故选B。11. D 【解析】10 s末,生成0.6 mol/L C,v(D)=v(C)==0.06 mol/(L·s),A错误;10 s末,n(C)=0.6 mol/L×2 L=1.2 mol,消耗的n(A)=×n(C)=×1.2 mol=1.8 mol,A的转化率=×100%=60%,B错误;10 s末,n(B)=1 mol-×n(C)= mol=0.4 mol,C错误;10 s末,n(A)=1.2 mol、n(B)=0.4 mol、n(C)=1.2 mol、n(D)=1.2 mol,则C的物质的量分数=×100%=30%,D正确。12. D 【解析】v(Z)==0.079 mol/(L·s),A错误;10 s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错误;由图推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C错误。13. D 【解析】由图可知,Y、X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0~2 min内,Δn(Y)∶Δn(X)∶Δn(Z)=(1-0.9)∶(1-0.7)∶(0.2-0)=1∶3∶2,反应为3X(g)+Y(g) Z(g),反应开始至2 min末,Z的平均反应速率==0.05 mol/(L·min),D正确。14. (1) 分液漏斗 秒表 (2) 10 min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 (3) 温度高时,气体体积因膨胀而偏大 将两侧液体调平(共45张PPT)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一节 化学反应速率第4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目 标 导 航学习目标 知识网络1. 知道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 2. 了解测定化学反应速率的简单方法。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测定某化学反应从开始到2 s末的反应速率,指的是2 s末的瞬时速率( )(2) 化学反应速率既有正值,又有负值( )(3) 在同一化学反应中,选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其数值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但表示的意义相同( )(4) 一般不用固体和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 )(5) 用单位时间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同一化学反应的速率,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基 础 辨 析××√√√核心笔记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及其定量表示方法1(1) v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是____(填“平均”或“瞬时”)反应速率,为正值;t表示时间,Δt表示时间变化量。单位:mol/(L·s)或mol/(L·min)或mol/(L·h)等。(2) c表示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Δc表示各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变化量(取其绝对值);要避免用物质的量直接计算,必须换算为物质的量浓度进行计算。(3) 一般不用固体和______表示化学反应速率平均纯液体1. v、Δn、Δc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2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确定反应物(浓度减小)和生成物(浓度增大);②确定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浓度变化量之比);③确定是否为可逆反应(各组分共存);浓度与时间图像3分类举题类型1 化学反应速率的判断和计算 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因是同一反应,故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数值是相同的B. 根据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可以知道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C. 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min)”表示:1 min末,某物质的浓度为1 mol/LD.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中,可用钠或水的浓度变化来表示化学反应速率1【解析】 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化学反应速率时,所得数值不一定相等,A错误;化学反应速率为“1 mol/(L·min)”,表示1 min内,某物质的浓度变化量为1 mol/L,C错误;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D错误。B类型2 化学反应速率的大小比较A. v(B)=1.2 mol/(L·s)B. v(A)=0.25 mol/(L·min)C. v(C)=0.45 mol/(L·min)D. v(D)=0.35 mol/(L·min)2B类型3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判断化学方程式 (2024·广州执信中学)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A(g)与B(g)反应生成C(g),其化学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2v(B)=3v(A),3v(C)=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A. A(g)+B(g)=====C(g)B. 2A(g)+3B(g)=====3C(g)C. 3A(g)+2B(g)=====6C(g)D. 2A(g)+3B(g)=====C(g)3【解析】 由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A、B、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1,该反应可表示为2A(g)+3B(g)=====C(g),故选D。D类型4 浓度-时间图像 (2024·东莞中学)在恒温恒容条件下,发生反应:A(g)=====2P(g),c(A)随时间的变化如图中曲线所示,其中c0表示A的初始浓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4B类型5 根据三段式计算平均反应速率 现向一容积不变的2 L密闭容器中充入4 mol NH3和3 mol O2,4 min后,测得生成的H2O(g)占混合气体体积的40%。则下列表示此段时间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不正确的是( )A. v(N2)=0.125 mol/(L·min)B. v(H2O)=0.375 mol/(L·min)C. v(O2)=0.225 mol/(L·min)D. v(NH3)=0.250 mol/(L·min)5C质量评价1. 已知反应:4A(s)+3B(g)=====2C(g)+D(g),经2 min,B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0.6 mol/L。下列对该反应速率的表示正确的是( )A. 在2 min内,用A表示该反应速率为0.4 mol/(L·min)B. 分别用B、C、D表示的该反应速率之比是3∶2∶1C. 在2 min末,用B表示该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D. 在2 min内,用C表示该反应速率为0.3 mol/(L·min)BBA. v(P)=0.20 mol/(L·s) B. v(P)=1.2 mol/(L·min)C. v(M)=0.30 mol/(L·s) D. v(N)=0.10 mol/(L·s)A20.24 mol/(L·min)配套新练案1. 不同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程度不同。下列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橡胶老化 B. 钟乳石的形成C. 敦煌壁画变色 D. Mg与HCl溶液反应【解析】 Mg与HCl反应非常迅速,而橡胶老化、钟乳石的形成、敦煌壁画变色的反应速率都比较缓慢,故选D。DA. v(A)=0.6 mol/(L·s) B. v(B)=0.1 mol/(L·s)C. v(C)=0.3 mol/(L·s) D. v(D)=0.5 mol/(L·s)D①v(A)=0.1 mol/(L·min)②v(B)=0.15 mol/(L·min)③v(C)=0.01 mol/(L·s)④v(D)=0.1 mol/(L·min)则该反应进行速率快慢顺序正确的是(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C. ③>①>②>④ D. ④>③>①>②CA. v(A)=1.5 mol/(L·min) B. v(B)=2.0 mol/(L·s)C. v(D)=0.4 mol/(L·min) D. v(C)=0.2 mol/(L·s)DA. 0.4 mol/(L·s) B. 0.6 mol/(L·s)C. 0.9 mol/(L·s) D. 1.2 mol/(L·s) N2 H2 NH3起始浓度/(mol/L) 1.0 3.0 02 s末浓度/(mol/L) 0.6 1.8 0.8B6. 将5.6 g铁粉投入足量的100 mL 2 mol/L稀硫酸中,2 min 时铁粉刚好完全溶解。下列反应速率表示正确的是( )A. v(Fe)=0.5 mol/(L·min)B. v(H2SO4)=0.5 mol/(L·min)C. 2 min末,v(FeSO4)=0.5 mol/(L·min)D. v(H2)=0.5 mol/(L·min)B7. 室温下,按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反应体系温度保持不变),5 s内消耗锌0.01 mo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可用长颈漏斗替换分液漏斗B. 5 s内:v(Zn)=0.002 mol/(L·s)C. 5 s内:v(H2SO4)=0.01 mol/(L·s)D. 若药品足量,则再消耗0.64 g Zn的时间一定超过5 sA8. (2024·东莞中学)在一定条件下,将3 mol A和1 mol B投入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xC(g)+2D(g)。2 min末测得此时容器中C和D的浓度分别为0.2 mol/L和0.4 mol/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x=2B. 2 min时,B的浓度为0.4 mol/LC. 0~2 min内,用B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 mol/(L·min)D. 2 min时,A的物质的量为1.8 molD9. 已知反应:A=====2B,A、B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则2 min内的平均反应的速率为( )A. vA=9 mol/(L·min)B. vA=18 mol/(L·min)C. vB=18 mol/(L·min)D. vB=9 mol/(L·min)D10. 已知反应:2A(g)+B(g)=====3C(g)+4D(g)。下列用各物质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v(A)=0.5 mol/(L·s) B. v(B)=0.3 mol/(L·s)C. v(C)=0.8 mol/(L·s) D. v(D)=1 mol/(L·s)BA. 10 s内,v(D)=0.12 mol/(L·s)B. 10 s末时,A的转化率为40%C. 10 s末,n(B)=0.6 molD. 10 s末时,C的物质的量分数为30%D12. 一定温度下,在2 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D13. 某温度时,在2 L容器中三种气态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开始至2 min末时Z的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为( )D14. (2025·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第一组同学为了测定1 mol/L H2SO4溶液与锌粒和锌粉反应的速率,设计了如图装置。图1图2(1) 图1中盛有H2SO4溶液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该实验中还需要一个重要仪器是______。(2) 按照图1装置实验时,限定了两次实验时间均为10 min,还需要测定的另一个数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第二组同学将图1装置中的气体收集装置改为图2装置,实验完毕后,必须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后,若观察到左边干燥管内液面的高度与右侧量气管内液面高的高度不一致,应该先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分液漏斗秒表10 min内收集到气体的体积温度高时,气体体积因膨胀而偏大将两侧液体调平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节 第4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doc 第1节 第4课时 化学反应速率.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