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8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学习目标 知识网络1.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2. 能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作出判断。3. 能进行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基本计算。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速率越快( )(2) 升高温度和增大浓度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增大( )(3) 通常情况下,平衡常数越大,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4) 已知平衡常数和反应物的投料可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5) 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增大体系的压强,化学平衡常数增大( )(6) 条件改变引起平衡常数发生改变,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改变( )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常数Kc与Kp在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Fe2O3(s)+2NH3(g) ?2Fe(s)+N2(g)+3H2O(g) ΔH,实验测得平衡时的有关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求M点的平衡常数Kp。表达式 说明Kc Kc= 平衡浓度Kp Kp=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气体分压=气体总压×物质的量分数[分析]M点氨气的体积分数为25%,则氮气、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之和为75%,且氮气和水蒸气的体积之比为1∶3,则氮气体积分数75%×=18.75%、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75%×=56.25%,相同条件下其体积分数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平衡时气体总压为p1,则p(NH3)=25%p1、p(N2)=18.75%p1、p(H2O)=56.25%p1,则M点平衡常数Kp==。化学平衡常数(一般是指Kc)与化学方程式之间的关系化学方程式 平衡常数 化学方程式之间的关系 平衡常数之间的关系①C(s)+H2O(g) CO(g)+H2(g) K1 反应①和②互为可逆反应 K2=(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互为____)②CO(g)+H2(g) ?C(s)+H2O(g) K2③nC(s)+nH2O(g)nCO(g)+nH2(g) K3 反应③=n×反应① K3=____④CO(g)+2H2(g) CH3OH(g) K4 反应④=反应⑤-反应① K4=____⑤C(s)+H2O(g)+H2(g)CH3OH(g) K5 反应⑤=反应④+反应① K5=____化学平衡中“三段式”的应用在V L密闭容器中,加入a mol A(g)和b mol B(g),发生反应:mA(g)+nB(g) pC(g)+qD(g),达平衡时,设A(g)的消耗量为mx mol。反应 mA(g)+nB(g) pC(g)+qD(g)起始/mol a b 0 0转化/mol mx nx px qx平衡/mol a-mx b-nx px qxA的平衡浓度 c平(A)= mol/L平衡常数 K=A的平衡转化率 α(A)=×100%混合气体的平均密度 ρ(混)= g/L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 = g/mol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1. 公式:lnK=-+C,其中R、C均为常数,T为热力学温度。2. 对于放热反应,ΔH<0,T增大,K变小。3. 对于吸热反应,ΔH>0,T增大,K变大。类型1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已知反应:CH4(g)+O3(g)===CH3OH(l)+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类型2 “三段式”与化学平衡常数Kc (2024·浙江1月卷)反应CO2(g)+H2(g)HCOOH(g)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CO2和H2的投料浓度均为1.0 mol/L,平衡常数K=2.4×10-8,则CO2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_____。类型3 “三段式”与化学平衡常数Kp (1) T ℃时,将3 mol SO2和1 mol O2通入体积为2 L的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2(g)+O2(g) 2SO3(g)。3 min时反应达到平衡,此时测得O2还剩余0.1 mol,则达到平衡时,SO2的转化率为________;从反应开始至达到平衡,用SO3表示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_______。(2) 设O2的平衡分压为p,SO2的平衡转化率为α,用含p和α的代数式表示上述催化氧化反应的Kp=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1. 五氧化二氮(化学式:N2O5)又称硝酐,是硝酸的酸酐,在一定温度下可发生反应:2N2O5(g) 4NO2(g)+O2(g) ΔH>0。某温度下,向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N2O5,发生上述反应,部分实验数据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t/s 0 500 1 000 1 500c(N2O5)/(mol/L) 5.00 3.52 2.50 2.50A. 0~1 000 s内,v(NO2)=2.5×10-3 mol/(L·s)B. 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中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C.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合适的催化剂,ΔH变小D.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2. 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气体X,发生反应:①X(g)===Y(g);②Y(g) 2Z(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曲线a为Z的浓度变化曲线B. 反应进行2 min时,c(X)=c(Z)=0.25 mol/LC. 反应进行10 min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D.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16.23. 磁铁矿(Fe3O4)是工业上冶炼铁的原料之一,发生的主要反应为Fe3O4(s)+4CO(g) 3Fe(s)+4CO2(g),该反应的ΔH<0,T ℃时,在1 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Fe3O4、CO各0.5 mol,10 min后反应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O2的浓度是0.4 mol/L。T ℃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4. (2024·佛山一中)如图所示,若在T1 ℃、0.1 MPa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按物质的量之比1∶3通入N2、H2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 ΔH<0,测得容器内总压强(p)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图中B点的分压平衡常数Kp=________MPa-2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气体分压=气体总压×物质的量分数)。配套新练案第8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1. 在一密闭容器中,存在可逆反应:8NH3(g)+3Cl2(g) 6NH4Cl(s)+N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A. K= B. K=C. K= D. K=2. (2025·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利用催化加氢制二甲醚,可以实现CO2的再利用,该过程中涉及以下两个反应:①CO2(g)+3H2(g) CH3OH(g)+H2O(g) K1②2CH3OH(g) ?CH3OCH3(g)+H2O(g) K2则反应2CO2(g)+6H2(g) CH3OCH3(g)+3H2O(g)的K为( )A. 2K1+K2 B. K·K2C. 2K1·K2 D.3. (2024·广东实验中学)固氮的其中一种方法:N2(g)+O2(g) 2NO(g),温度和化学平衡常数(K)关系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25 2 000化学平衡常数/K 3.84×10-34 0.100A. 该反应放热反应B. K与温度、压强均有关系C. NO与H2O、O2生成铵态氮肥D. 不宜用此方法大规模生成NO4. 已知反应2NH3(g) N2(g)+3H2(g)在某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0.25,在此条件下,氨的合成反应:N2(g)+3H2(g)??2NH3(g)的平衡常数为( )A. 4 B. 2C. 1 D. 0.55. 某温度下,向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10 mol SO3,当该容器中的气体压强不再变化时,测得SO3的转化率为20%,则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为( )A. 400 L/mol B. 800 L/molC. 1 600 L/mol D. 3 200 L/mol6. 在某密闭容器中将CO和H2O的混合物加热到800 ℃,存在平衡:CO(g)+H2O(g) CO2(g)+H2(g),且平衡常数K=1。若在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和1 mol H2O的混合物并加热到800 ℃。则平衡状态时CO的转化率为( )A. 40% B. 50%C. 60% D. 83.3%7. 已知:在25 ℃时,①N2(g)+O2(g) 2NO(g) K1=1×10-30②2H2(g)+O2(g) 2H2O(g) K2=2×1081③2CO(g)+O2(g) 2CO2(g) K3=2.5×109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O分解反应NO(g) N2(g)+O2(g)的平衡常数为1×1030B. 根据K3的值可知,常温下CO和O2很容易发生反应生成CO2C. 常温下,NO、H2O、CO2分别发生分解反应生成O2的倾向:NO>H2O>CO2D. 以上说法都正确8. (2024·珠海实验中学)100 ℃时,向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6 mol/L Q后会发生如下反应:2Q(g) M(g),其中M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前60 s内,v(Q)=0.01 mol/(L·s)B. a、b两时刻生成Q的速率:v(a)C. 用Q表示的ab、bc两个时段内的反应速率:v(ab)>v(bc)D. 其他条件相同,起始时容器中加入0.8 mol/L M,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M)=0.6 mol/L9. (2024·广州铁一中学)在容积为2 L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体系内温度800 ℃不变,将一定量的NO和O2混合发生反应:2NO(g)+O2(g) 2NO2(g),其中NO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10 s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B. 图像中曲线Ⅱ表示NO的变化C. 若30 s时,用v(O2)表示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则v(O2)≈1.1×10-3mol/(L·s)D. 由图像中曲线和数据,可以计算该温度下的K>110. 在某温度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①2NO(g) N2(g)+O2(g) K1=1×1030②2H2(g)+O2(g) 2H2O(g) K2=2×1081③2CO2(g) 2CO(g)+O2(g) K3=4×10-92同一温度下,下列有关平衡常数的数值正确的是( )A. CO(g)+O2(g) CO2(g) K=2×10-46B. CO2(g)+H2(g) H2O(g)+CO(g) K=8×10-11C. 2NO(g)+2H2(g) N2(g)+2H2O(l) K=2×10111D. 2H2O(g) 2H2(g)+O2(g) K=5×10-8211. 煤炭地下气化可将煤高效转化为富含氢气的煤气,H2主要通过水蒸气的还原析氢得到,发生反应如下(温度为T0):反应ⅰ:C(s)+H2O(g) H2(g)+CO(g) ΔH1=+131.5 kJ/mol K1反应ⅱ:CO(g)+H2O(g) H2(g)+CO2(g) ΔH2=-41.0 kJ/mol K2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反应ⅰ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1=________。(2) 反应C(s)+2H2O(g) 2H2(g)+CO2(g)的ΔH=________kJ/mol,平衡常数K=______________(用含K1、K2的代数式表示)。12. 反应C2H5OH(g)+3H2O(g) 2CO2(g)+6H2(g) ΔH1=+173.3 kJ/mol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p=____________________。T ℃、0.1 M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乙醇和3 mol H2O(g),假设只发生:C2H5OH(g)+3H2O(g) 2CO2(g)+6H2(g) ΔH1=+173.3 kJ/mol,平衡时乙醇转化率为25%,则CO2的分压为________MPa(分压=总压×物质的量分数)。13. 已知反应A(g)+B(g) 2C(g)的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如下:温度/℃ 700 800 830 1 000 1 200平衡常数 1.70 1.10 1.00 0.60 0.40回答下列问题:(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2) 容积固定,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填字母)。a. 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b. c(A)不随时间改变c.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d. 压强不随时间改变(3) 1 200 ℃时反应2C(g) A(g)+B(g)的平衡常数值为________。(4) 830 ℃时,向一个10.0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的A和1.60 mol的B,如果反应初始2 s内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40 mol,则2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mol/(L·s),2 s时c(B)=________mol/L;2 s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__;2 s时C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第8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基础辨析(1) × (2) × (3) √ (4) √ (5) × (6) √核心笔记重难点3 倒数 K K4·K1分类举题例1 例2 2.4×10-6%【解析】设转化的CO2为x,列三段式为:CO2(g)+H2(g) HCOOH(g)起始/(mol/L) 1 1 0转化/(mol/L) x x x平衡/(mol/L) 1-x 1-x x则K==2.4×10-8,x≈2.4×10-8 mol/L,则CO2的平衡转化率=×100%=2.4×10-6%。 例3 (1) 60% 0.3 mol/(L·min)(2) (计算过程见解析)【解析】(1) 设平衡时O2转化了x mol,列三段式:由1-x=0.1 mol知,x=0.9 mol。SO2的转化率=×100%=60%;v(SO3)=v(SO2)==0.3 mol/(L·min)。(2) 设SO2初始量为m mol,则平衡时n(SO3)=mα mol,n(SO2)=m(1-α) mol,=,Kp===。 质量评价1. D 【解析】0~1 000 s内v(N2O5)===2.5×10-3 mol/(L·s),由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v(NO2)=2v(N2O5)=5.0×10-3 mol/(L·s),A错误;反应达到平衡后,c(N2O5)=2.50 mol/L,消耗Δc(N2O5)=(5.00-2.50)mol/L=2.50 mol/L,则平衡时c(NO2)=5.0 mol/L、c(O2)=1.25 mol/L,则容器中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0%≈14%,B错误;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率,ΔH不变,C错误;平衡时c(N2O5)=2.50 mol/L、c(NO2)=5.0 mol/L、c(O2)=1.25 mol/L,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D正确。2. B 【解析】反应①不可逆,反应②可逆,曲线a起点为0,且随着反应的进行一直增大,故曲线a为Z的浓度变化曲线,A正确;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进行到2 min时,c(X)=c(Y)=c(Z),c(X)+c(Y)+c(Z)=0.5 mol/L,c(Z)=0.2 mol/L,B错误;10 min后,Y、Z的浓度不再变化,体系达到平衡状态,C正确;平衡时, c(Y)=0.05 mol/L,c(Z)=2×(0.5-0.05) mol/L=0.9 mol/L,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16.2,D正确。3. 256【解析】列三段式:Fe3O4(s)+4CO(g) 3Fe(s)+4CO2(g)起始/(mol/L) 0.5 0转化/(mol/L) 0.4 0.4平衡/(mol/L) 0.1 0.4平衡常数K===256。4. ×104【解析】B点的总压强为0.07 MPa,p(NH3)=(0.10-0.07)MPa=0.03 MPa,p(N2)=×(0.07-0.03)MPa=0.01 MPa,p(H2)=×(0.07-0.03)MPa=0.03 MPa,Kp===×104 MPa-2。配套新练案第8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1. C2. B 【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①×2+②可得:2CO2(g)+6H2(g) CH3OCH3(g)+3H2O(g),故K=K·K2,B正确。3. D 【解析】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K与温度有关,与压强无关,B错误;NO与H2O、O2反应生成硝酸,不是铵态氮肥,C错误;2 000 ℃平衡常数还很小,不宜用此方法大规模生成NO,能耗过多,D正确。4. A 【解析】相同温度下,同一可逆反应的正、逆平衡常数互为倒数关系,故该条件下的平衡常数K==4,A正确。5. D 【解析】c起始(SO3)==0.05 mol/L,平衡状态时SO3的转化率为20%,Δn(SO3)=0.1 mol×20%=0.02 mol,Δc(SO3)==0.01 mol/L,则有该平衡体系的三段式:2SO3(g)?2SO2(g)+O2(g)开始/(mol/L) 0.05 0 0转化/(mol/L) 0.01 0.01 0.005平衡/(mol/L) 0.04 0.01 0.005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1===×10-3 mol/L,故该温度下,反应2SO2(g)+O2(g) 2SO3(g)的平衡常数为K2==3 200 L/mol,故选D。6. B 【解析】设CO的转化率为x,则发生反应的CO物质的量为x mol,可建立以下三段式:CO(g)+H2O(g) CO2(g)+H2(g)起始/mol 1 1 0 0变化/mol x x x x平衡/mol 1-x 1-x x x由平衡常数K=1知,=1,解得x=50%,B正确。7. C 【解析】NO分解反应NO(g) N2(g)+O2(g)的平衡常数K====1×1015,A错误;化学平衡常数表示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但不表示反应难易程度,B错误;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越大,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越大,常温下,NO、H2O、CO2三种化合物分解放出O2的化学平衡常数K的数值逐渐减小,则化学反应进行倾向由大到小的顺序为NO>H2O>CO2,C正确。8. A 【解析】由图可知,60 s时,c(M)=0.6 mol/L,c(Q)=2c(M),则v(Q)==0.02 mol/(L·s),A错误;反应达到平衡之前,逆反应速率一直在增大,则a、b两时刻生成Q的速率:v(a)v(bc),C正确;由图可知,平衡时,c(M)=0.6 mol/L,K==3.75,其他条件相同,起始时容器中加入0.8 mol/L M,平衡时,c(M)=0.6 mol/L,K==3.75,D正确。9. D 【解析】10 s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还在发生变化,故10 s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A正确;由图可知,0~10 s内,Δn(Ⅱ)∶Δn(Ⅰ)=(0.2-0.1) mol∶0.1 mol=1∶1,n(Ⅱ)逐渐减小,表示反应物,曲线Ⅱ表示NO的变化,B正确;30 s时,Δn(NO)=(0.20-0.07) mol=0.13 mol,v(O2)=v(NO)=×=1.1×10-3 mol/(L·s),C正确;O2的起始浓度未知,无法计算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D错误。10. D 【解析】K==5×1045,A错误;K===,B错误;C项中H2O为液态,且无法计算,C错误;K==5×10-82,D正确。11. (1) (2) +90.5 K1·K2【解析】(2) 反应ⅰ +反应ⅱ得:C(s)+2H2O(g) 2H2(g)+CO2(g),则ΔH=+131.5 kJ/mol+(-41.0 kJ/mol)=+90.5 kJ/mol,则反应C(s)+2H2O(g) 2H2(g)+CO2(g)的K=K1·K2。12. 0.01【解析】T ℃、0.1 MPa的恒压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乙醇和3 mol水蒸气,假设只发生反应:C2H5OH(g)+3H2O(g)??2CO2(g)+6H2(g) ΔH1=+173.3 kJ/mol,平衡时乙醇转化率为25%,则消耗0.25 mol C2H5OH,剩余0.75 mol C2H5OH、2.25 mol H2O,生成0.5 mol CO2、1.5 mol H2,反应后气体总的物质的量=(0.75+2.25+0.5+1.5)mol=5 mol,CO2的分压=×0.1 MPa=0.01 MPa。13. (1) (2) b (3) 2.50 (4) 0.010 0.14 50% 20%【解析】(2) 容积固定,该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气体,质量一定,所以无论平衡与否,该容器内的气体密度都不会随时间改变,a不符合题意;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质量一定,因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管平衡与否都不随时间改变,c不符合题意;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压强始终不变,d不符合题意。(3) 1 200 ℃时,A(g)+B(g) 2C(g)的平衡常数K=0.4,故2C(g)??A(g)+B(g)的平衡常数为=2.50。(4) v(C)==0.02 mol/(L·s),所以v(A)=0.01 mol/(L·s),2 s时生成0.40 mol C,则消耗0.2 mol B,2 s时c(B)==0.14 mol/L,消耗0.2 mol A,则A的转化率=×100%=50%,列三段式:2 s时,C的体积分数=C的物质的量分数=×100%=20%。(共52张PPT)第二章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第二节 化学平衡第8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目 标 导 航学习目标 知识网络1. 理解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 2. 能运用化学平衡常数对化学反应进行的程度作出判断。 3. 能进行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基本计算。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 平衡常数越大,说明反应速率越快( )(2) 升高温度和增大浓度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增大( )(3) 通常情况下,平衡常数越大,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越大( )(4) 已知平衡常数和反应物的投料可求反应物的转化率( )(6) 条件改变引起平衡常数发生改变,化学平衡必定发生移动;化学平衡发生移动,平衡常数不一定发生改变( )基 础 辨 析××√√×√核心笔记化学平衡常数1化学平衡常数Kc与Kp2化学平衡常数(一般是指Kc)与化学方程式之间的关系3倒数K4·K1化学平衡中“三段式”的应用42. 对于放热反应,ΔH<0,T增大,K变小。3. 对于吸热反应,ΔH>0,T增大,K变大。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5分类举题类型1 化学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已知反应:CH4(g)+O3(g)=====CH3OH(l)+O2(g)。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_____。1类型2 “三段式”与化学平衡常数Kc22.4×10-6%类型3 “三段式”与化学平衡常数Kp3(2) 设O2的平衡分压为p,SO2的平衡转化率为α,用含p和α的代数式表示上述催化氧化反应的Kp=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60%0.3 mol/(L·min)质量评价A. 0~1 000 s内,v(NO2)=2.5×10-3 mol/(L·s)B. 反应达到平衡后,容器中O2的物质的量分数为10%C. 反应达到平衡后,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加入合适的催化剂,ΔH变小D. 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125DA. 曲线a为Z的浓度变化曲线B. 反应进行2 min时,c(X)=c(Z)=0.25 mol/LC. 反应进行10 min后,体系达到平衡状态D. 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16.2B256图中B点的分压平衡常数Kp=__________MPa-2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气体分压=气体总压×物质的量分数)。配套新练案C2. (2025·广州市实验外语学校)利用催化加氢制二甲醚,可以实现CO2的再利用,该过程中涉及以下两个反应:BA. 该反应放热反应 B. K与温度、压强均有关系C. NO与H2O、O2生成铵态氮肥 D. 不宜用此方法大规模生成NO【解析】 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增大,该反应是吸热反应,A错误;K与温度有关,与压强无关,B错误;NO与H2O、O2反应生成硝酸,不是铵态氮肥,C错误;2 000 ℃平衡常数还很小,不宜用此方法大规模生成NO,能耗过多,D正确。DAA. 400 L/mol B. 800 L/molC. 1 600 L/mol D. 3 200 L/molDA. 40% B. 50%C. 60% D. 83.3%B7. 已知:在25 ℃时,CA. 前60 s内,v(Q)=0.01 mol/(L·s)B. a、b两时刻生成Q的速率:v(a)C. 用Q表示的ab、bc两个时段内的反应速率:v(ab)>v(bc)D. 其他条件相同,起始时容器中加入 0.8 mol/L M,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M)=0.6 mol/LAA. 10 s时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B. 图像中曲线Ⅱ表示NO的变化C. 若30 s时,用v(O2)表示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则v(O2)≈1.1×10-3mol/(L·s)D. 由图像中曲线和数据,可以计算该温度下的K>1D10. 在某温度下,下列反应的平衡常数数值如下:D11. 煤炭地下气化可将煤高效转化为富含氢气的煤气,H2主要通过水蒸气的还原析氢得到,发生反应如下(温度为T0):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反应ⅰ平衡常数的表达式:K1=____________。+90.5K1·K20.01回答下列问题:(1)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__。(2) 容积固定,下列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填字母)。a. 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改变 b. c(A)不随时间改变c. 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改变 d. 压强不随时间改变b(4) 830 ℃时,向一个10.00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40 mol的A和1.60 mol的B,如果反应初始2 s内生成C的物质的量为0.40 mol,则2 s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v(A)=__________ mol/(L·s),2 s时c(B)=________ mol/L;2 s时A的转化率为______;2 s时C的体积分数为______。2.500.0100.1450%20%谢谢观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2节 第8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doc 第2节 第8课时 化学平衡常数.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