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查 化学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定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焓变,保温效果不好会使所测偏大B.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C.常温下,能够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D.通过用试纸检测出溶液的,就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水解2.下列关于可逆反应和化学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可以改变某确定温度下某反应的平衡常数B.温度是唯一可以影响平衡常数的环境因素C.工业合成氨选择较高的温度是为了增大反应的平衡常数D.增大反应物浓度一定能增大反应速率3.下列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溶液显碱性的原因:B.胶体的制备:(胶体)C.体现的燃烧热:D.电解(熔融)制备的阳极反应:4.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验证浓硫酸稀释放出热量 B.测定中和热 C.探究对和反应速率的影响 D.酸式滴定管的使用A.A B.B C.C D.D5.向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和,在一定条件下使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点反应没有达到平衡B.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C.体系压强不再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D.浓度:b点>c点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和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混合气体颜色变深,该过程符合勒夏特列原理B.将溶液蒸干并灼烧可以得到固体C.向氯水中加入适量,可增强漂白效果D.室温下,用电导率传感器分别测定醋酸和盐酸的电导率大小,可以判断醋酸是否为弱电解质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室温下,的醋酸和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显酸性B.采用电化学方法可以防止钢铁腐蚀,如可以将钢铁与电源正极相连以达到防腐目的C.做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时,眼睛既要观察锥形瓶中溶液的颜色变化,又要关注滴定管中溶液的下降快慢D.一定条件下,将和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放热,其热化学方程式为8.在一定条件下,苯基丙炔()可与发生催化加成,反应如下:反应过程中该炔烃及反应产物的占比随时间的变化如上图(已知:反应I、Ⅱ为放热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I是吸热反应B.反应活化能:反应Ⅱ<反应IC.在给定的条件下,即使增加浓度也不能改变平衡时产物Ⅱ和产物I的比例D.选择相对较短的反应时间,及时分离可获得高产率的产物Ⅱ9.化学常用图像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有关的图像描述正确的是A.图甲表示镁条与盐酸反应的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时刻溶液的温度最高B.图乙表示平衡时体积分数随起始变化的曲线,则的转化率:C.图丙是室温下用溶液分别滴定同浓度同体积的三种滴定曲线,可推知的酸性最强D.图丁为一定温度时某反应的平衡常数K随压强增大而保持不变,说明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一定不变10.一种浓差电池的放电原理是利用电解质溶液的浓度不同而产生电流。某浓差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池使用前将开关K先与a连接一段时间后再与b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交换膜应当选择阳离子交换膜B.K与b连接时,电极A的质量相比于K与a相连时,质量会减轻C.K与b连接时,电极B上发生的反应为D.电极K与b连接时,电极A发生还原反应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选项 探究方案 探究目的A 用洁净的铂丝蘸取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 溶液中是否含B 用溶液分别中和等体积的溶液和溶液,比较消耗溶液体积的多少 比较、酸性的强弱C 将溶于盐酸,然后向其中滴入酸性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中是否含有D 向溶液中先滴加几滴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适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沉淀产生 是否具有氧化性A.A B.B C.C D.D12.室温下,通过下列实验探究的性质。已知,实验1:将气体通入水中,测得溶液。实验2:将气体通入溶液中,当溶液时停止通气。实验3:将气体通入酸性溶液中,当溶液恰好褪色时停止通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1所得溶液中:B.实验2所得溶液中:C.实验2所得溶液经蒸干、灼烧不能得到纯净的固体D.实验3所得溶液中:13.逆水煤气变换体系中存在以下两个反应:反应I:反应Ⅱ:在恒容条件下,按投料比进行反应,平衡时含碳物质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M点反应I的平衡常数C.N点的压强是的3倍D.500℃后,温度升高,反应I的改变程度大于反应Ⅱ,导致转化率明显增大二、解答题14.用主要成分为、的低品铜矿来制备Cu2O的一种流程如下:(1)“酸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已知:;;①室温下,溶液显 性。②等浓度的和溶液中, (填:“>”、“<”、“=”)③已知:碳酸:;:;少量通入到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 。(3)“除锰”时的离子方程式为 。(4)“还原”前需测定铜氨离子的浓度来确定水合肼的用量。取除去的铜氨溶液于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准确量取稀释后的溶液于锥形瓶中,滴加至为3~4{发生反应:}。加入过量固体。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生成的碘用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反应为,),重复2~3次,平均消耗标准溶液。①在接近终点时,使用半滴操作可提高测量的准确度。其方法是:将旋塞稍稍转动,使半滴溶液悬于管口,用锥形瓶内壁将半滴溶液沾落, ,继续摇动锥形瓶,观察颜色变化。②记录实验消耗溶液的体积。第一次实验的记录数据明显大于后两次,其原因可能是第一次滴定时 (填字母)。A.装液前,滴定管没有用标准液润洗B.洗涤后,锥形瓶未干燥直接加入待测溶液C.滴定前滴定管中尖嘴处有气泡,滴定结束后气泡消失③计算铜氨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要求写出计算过程)。(5)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水合肼浓度对Cu2O的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水合肼浓度大于时Cu2O的产率下降,的转化率仍增大,可能的原因是 。15.以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活性物质为、附着物为炭黑、聚乙烯醇粘合剂、淀粉等]为原料,制备纳米钴粉和。(1)浸出:将煅烧后的粉末(含和少量难溶杂质)与溶液、溶液中的一种配成悬浊液,加入如图所示的烧瓶中。75℃下通过滴液漏斗缓慢滴加另一种溶液:充分反应后,滤去少量固体残渣。得到、和硫酸的混合溶液。①滴液漏斗中的溶液是 。②为了提高浸出过程中钴的浸出率效率,实验中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字母)A.将预处理后材料粉碎 B.延长浸出时间C.增加预处理后材料的用量 D.适当提高浸出温度③浸出实验中当观察到 ,可以判断反应结束,不再滴加双氧水。(2)制钴粉:向浸出后的溶液中加入调节,接着加入可以制取单质钴粉,同时有生成。已知不同时的物种分布图如图所示。可以和柠檬酸根离子()生成一种较难电离的配合物离子。①写出时制钴粉的离子方程式 。②和混合加热可以得到无色,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下图为二水合草酸钴()在空气中受热的质量变化曲线,曲线中300℃及以上所得固体均为钴氧化物。通过计算确定B点和C点剩余固体的化学成分分别为 、 (填化学式)。16.化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如对含碳和含氮物质的反应研究在生产、生活、科研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回答下列问题:(1)已知:i.ii.iii.则与反应生成和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2)如果上述反应ⅰ是在恒容、绝热密闭容器中进行(不考虑其他化学反应),下列可用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___________(填标号)。A. B.容器中的值保持不变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容器内的温度保持不变(3)研究发现,与的反应过程可分为三步,每步均为基元反应:①(快)②(慢)③……(快)第③步对应的基元反应是 。(4)分解制取和的原理如下:反应I:反应II:反应的(K值为平衡时用各气体的分压表示得出的值)的关系如图1所示。①时,反应的K为 。②时,向容积不变的容器中充入和进行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容器内压强与时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反应开始和平衡后容器的温度相同)。在时间段内,容器中压强增大的主要原因是 。(5)用下图所示装置可制备少量,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 。三、填空题17.地下水中硝酸盐造成的氮污染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一种活性炭载纳米铁粉吸附剂去除废水中。(1)①室温下,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②,,将的溶液与的硫酸溶液混合,若所得混合溶液,则溶液与硫酸溶液的体积比为 。(2)①相同条件下,将活性炭载纳米铁粉和纳米铁粉分别加入含废水中,反应相同时间,采用活性炭载纳米铁粉去除的效率更高,原因是 。②实验测得反应相同时间,初始对去除率影响如下图所示。时,越小,去除率越低的原因是 。(3)皮革厂的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氨氮(以、形式存在),向酸性废水中加入适量溶液,废水中的氨氮转化为沉淀。①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废水中氨氮去除率随的变化如下图所示,当时,氨氮去除率随升高而降低的原因是 。参考答案1.A2.B3.D4.A5.B6.C7.A8.C9.C10.B11.D12.D13.B14.(1)(2) 酸 >(3)(4) 再用洗瓶以少量蒸馏水吹洗瓶壁 AC(5)Cu2O被进一步还原成铜单质15.(1) AD 圆底烧瓶中不再产生气泡(2)(3)16.(1)(2)BD(3)(4) 反应I为放热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容器中的温度上升,导致容器内的压强增大(5)17.(1)(2)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活性炭载纳米铁粉能形成铁碳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 纳米铁粉易直接与反应放出氢气,被还原的数目减少(3) 增大,浓度增大,部分生成沉淀,溶液中浓度降低,不利于沉淀生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