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运城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运城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 理 试 题
一、单选题
新疆是中国面积最大、民族构成最全的省级行政区,其传统优势产业和支柱性产业为纺织服装产业。2022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超90%,但印染布仅占全国0.05%,产业链出现“上游强,中下游弱”的现象,与纺织相关的本地本科院校仅4所。但近年来,随着越南、孟加拉国、柬埔寨等国纺织业的快速崛起,新疆纺织品的出口交货值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新疆纺织产业链“上游强,中下游弱”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印染环节受环保政策限制 B.纺织服装全产业集群不足
C.本地劳动力数量严重短缺 D.拥有丰富的棉花种植经验
2.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升级面临的最主要约束条件( )
A.棉花原料质量差,供应不足 B.林地保护政策限制
C.产业链不完整,处于价值链低端 D.地理位置偏远,与国际市场隔绝
3.推动新疆纺织产业升级的最优路径是( )
A.制定纺织技术标准 B.完善本地物流体系
C.依赖初级棉纱出口,扩大生产规模 D.培育专业技术人才
飞机尾迹是飞机排出来的废气与周围环境空气混合后,水汽凝结而成的特殊云系,多发在温度﹣41℃~﹣60℃之间,也叫“尾迹云”。如图示意某日一记者在北京天安门拍摄的飞机尾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图中“尾迹云”所在大气层的主要特点是( )
A.固体杂质少,适合航空飞行 B.臭氧含量高,下部冷上部热
C.有云雨现象,上部冷下部热 D.存在电离层,影响无线通讯
5.该日该区域的飞机彩色尾迹在空中长时间不散。据此推断,当日北京( )
A.能见度高 B.风力微弱 C.湿度较小 D.云层密布
6.天空中若有大量“尾迹云”聚集,会导致( )
A.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 B.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减弱
C.下垫面吸收太阳辐射增加 D.地面辐射散失热量减少
2025年9月,中俄蒙三国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备忘录,正式启动“西伯利亚力量2号”天然气管道项目。该管道起自俄罗斯亚马尔半岛,经蒙古国,终点至中国北部,设计年输气量500亿立方米,供气价格低于目前俄气在欧洲市场的收费,预计2030年通气。该项目建成后,俄罗斯对华管道天然气供应总量将接近1000亿立方米,占中国天然气进口比重或超20%。下图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新旧方案设计管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与液化天然气船运方式比较,“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运输的主要优势是( )
A.能量密度高,运输能力强 B.利于应对峰谷波动的需求
C.受天气影响小,连续性强 D.输气设施投资建设成本低
8.相较于旧方案,新方案东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避开新疆北部山区,降低工程造价 B.利于巩固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
C.终点距我国主要能源市场更近 D.加强天然气供应的政治稳定性
9.“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项目对我国能源安全的影响是( )
A.增加能源进口成本,降低能源的对外依存度
B.提高能源供应稳定性,优化可再生能源比重
C.改善能源供需矛盾,增加能源供应过度集中的风险
D.推动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能源设施防护压力
博尔塔拉河是中国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一条内流河,系一条常年流水河,博尔塔拉河自西向东依次流经温泉县、博乐市和精河县,最后注入艾比湖。土著鱼类高原鳅属鱼类系高海拔小型浅水型鱼类,无洄游习性,分布范围相对稳定,经济价值低。其中,新疆高原鳅多分布于中上游河段,斯氏高原鳅则多以下游为主,鲫为杂食性鱼类,偏重于植物性,喜摄食浮游植物。下图为S1-S4四个断面鱼类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推测鲫分布在( )
A.S1-S2 B.S2-S3 C.S3-S4 D.S4至艾比湖段
11.近年来,土著鱼类高原鳅属鱼类减少的原因是( )
①气候持续干旱②外来物种入侵③过度捕捞④水坝建设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图示观测时段内( )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13.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
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4.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属于地质时期火山颈的残留物。分析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组成“魔鬼塔”的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白云岩 B.花岗岩、玄武岩
C.石灰岩、大理岩 D.花岗岩、砾岩
16.下列关于“魔鬼塔”地质形成过程的推测,正确的是( )
A.海洋沉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海洋沉积
C.海洋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上升—冷却凝固
D.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外力侵蚀—海洋沉积
二、综合题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下图为中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大致以锡尔为界,南北农业类型不同。为了进一步发展农业,图示地区修建了大量的引水渠。
(1)图示锡尔河以南地区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试分析其自然原因。
(2)简述大量修建引水渠对咸海的不利影响。
(3)棉花是该区域的主要经济作物,当地有人提出进一步扩大棉花种植规模。请说明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花江峡谷大桥巍然屹立于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之上,2025年9月28日正式建成通车。花江峡谷大桥造价约22亿元,是六安高速公路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2890米,桥墩最大高度262米,主桥为跨径1420米的钢桁梁悬索桥,建成后跨径居同类型桥梁世界第二十一位、山区桥梁跨径世界第一;桥面至水面高度为625米,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在抗风设计、高空施工等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为全球山区桥梁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下图示意花江峡谷大桥在贵州省高速公路网中的位置及景观图。
(1)描述贵州省高速公路的布局特点。
(2)相较于东部平原地区的桥梁,指出花江峡谷大桥的造价高低并分析原因。
(3)探讨花江峡谷大桥的修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5年8月11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州立大学和国家博物馆公布,研究人员在南极半岛发现一种史前鱼类“南极长胸鱼”化石,该鱼生活在1.45亿至6600万年前的白垩纪时期。南极大陆常年被冰雪覆盖,冰层平均厚度达2000多米,但在裸露的岩层中,科考人员不仅发现了恐龙化石、煤炭化石等,同时在南极周边海域还发现了珊瑚化石。这些发现为研究南半球生命演化及气候变化提供了关键线索。如图为南极洲区域图。
(1)南极大陆发现恐龙化石为“大陆漂移假说”提供了有力支持,请说明理由。
(2)分析南极大陆存在煤炭化石的主要原因。
(3)珊瑚化石通常形成于温暖的浅海环境,结合南极大陆的现状,推测其地质历史时期的环境特征。
试卷第4页,共5页
答案第2页,共2页运城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地理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C D C B D C D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D C A C B A
17.(1)该地区远离海洋,深入内陆,降水少;夏季气温高,蒸发量大,大部分地区水分不足形成荒漠,难以发展农业;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地形平坦,适合发展种植业,所以农业以种植业为主。
(2)大量修建引水渠会增加锡尔河、阿姆河的引水量,使汇入咸海的水量减少。咸海面积缩小,盐度升高,水质变差,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环境恶化。
(3)该地区自然环境适合棉花生长;棉花种植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棉花质量高,经济效益好;有利增加当地就业岗位。
18.(1)线路分布较均衡;交织成网络;以贵阳为中心,构成方格放射式格局。
(2)造价:高
原因:花江峡谷大桥位于被誉为“地球裂缝”的花江大峡谷上,地形地质构造复杂;峡谷强风,大桥在抗风设计、高空施工等领域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技术要求高;桥梁、涵洞里程长,垂直高差大,工程量大,工期长,施工难度大,投资大。
(3)缩短区域间的运输时间,改善交通条件,促进了两地之间的人员往来和经济交流,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带动旅游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加速了乡村的蜕变和基础设施的完善。
19.(1)恐龙通常生活在温暖湿润、植被丰富的陆地环境,而南极大陆现在气候极其寒冷,不适合恐龙生存;南极大陆发现恐龙化石,说明地质历史时期南极大陆并非处于现在的位置,而位于气候适宜恐龙生存的中低纬度地区;后来随着大陆漂移,南极大陆才移动到现在的位置。
(2)南极大陆曾位于气候温暖湿润、植被茂密的地区;地质时期富含大量植物遗体经过长期地壳沉降、埋藏等过程形成煤炭;后来随着大陆漂移,南极大陆移动到现在的寒冷地区,煤炭便被保留了下来。
(3)珊瑚化石的存在表明南极大陆在地质历史时期曾处于低纬度的温暖海域,当时的环境特征为气候温暖,有广阔的浅海,水温适宜珊瑚虫生存和繁衍。
答案第2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