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第十一周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第十一周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第十一周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中的若干种离子。为了确定该溶液的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该溶液加入足量稀硝酸,有气体产生,得到甲溶液;
②取少量甲溶液,向其中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乙;
③取少量原溶液,向其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丙,加足量稀盐酸,沉淀部分溶解。
下列关于原溶液说法正确的是
A.至少存在一种 B.肯定不存在,可能存在
C.可能存在 D.是否存在需要通过其他方法来确定
2.下列转化关系可以实现的是
A.CuCl2B.SiO2H2SiO3(胶体) Na2SiO3
C.D.
3.下列有关实验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将少量H2S通入NaOH溶液中:B.向蒸馏水中加入少量Na2O2:
C.向FeBr2溶液中充入少量Cl2:D.向饱和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硝酸:
4.下列实验现象和结论相符的是
选项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某溶液中加入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向某溶液中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有
C 某无色透明溶液能够导电 该溶液一定由电解质溶于水形成
D 向某溶液中先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溶液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5.工业上利用含铁催化剂循环处理含的废气并回收碘,流程涉及以下反应
①;②;③。根据上述反应,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B.反应①中,当有1个被还原时,转移的电子数为2个
C.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最终消耗了、和等D.在溶液中,与能大量共存
6.已知过二硫酸钾()和水的反应:及过二硫酸根()的结构如图所示。设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
A.标准状况下,中电子数目为 B.是还原剂
C.固体中阴阳离子总数目为D.标准状况下,生成,转移电子数目为
7.能够用来鉴别、、三种物质的试剂是
A. B. C.HCl D.
8.关于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氧化性强弱:B.溶液中通入足量,产生浑浊,是因为生成
C.中混有的可用浓硫酸吸收D.发生反应,转移电子
9.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氨水与醋酸反应:
B.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反应:
C.少量Mg(HCO3)2与足量氢氧化钠反应:
D.用NaOH溶液吸收足量的SO2气体:
10.是引发酸雨的主要污染物,将工业废气吸收能有效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并实现资源化利用。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硫酸型酸雨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液酸性增强:
B.用过量NaOH溶液吸收废气中的NO2:
C.用过量氨水吸收废气中的SO2:
D.用过量溶液吸收废气中的SO2:
11.在反应式中,若,则为
A.NO B. C. D.
12.下列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操作 现象 结论
A 用无色酚酞试液检验无色溶液的酸碱性 溶液变红 溶液显酸性
B 用焰色反应检验某无色溶液中是否含K 火焰呈黄色 溶液中不含K
C 向无色溶液中先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溶液中一定含
D 向某溶液中加入盐酸,将产生的无色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A.A B.B C.C D.D
13.从海藻灰和某种矿石中提取碘的主要反应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碘元素在反应①中被还原 B.反应②中NaHSO3发生还原反应
C.当反应①和②生成等量的I2时,转移电子数之比为1:5D.在上述反应条件下,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14.如图所示是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单质在加热条件下与溶液反应生成f和h B.e、g在空气中均易变质
C.d的浓溶液具有吸水性,可用于干燥氨气 D.b有漂白性,因而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 本题共4小题,共58分。请按要求作答)
15.高铁酸钾(K2FeO4,极易溶于水)是常见的水处理剂,其原理如图所示。
【查阅资料】向胶体中加入电解质后,胶体因失去稳定性而发生离子的聚集以至沉淀,称为电解质对胶体的聚沉作用,简称胶体的聚沉。
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中活性菌表现了 (填“氧化”或“还原”)性,该过程的还原产物是 (填离子符号)。
(2)根据上述原理分析,作水处理剂时,K2FeO4的作用有 (填两个)。
(3)制备高铁酸钾常用的反应原理为Fe(OH)3+Cl2+KOH→K2FeO4+KCl+H2O(反应未配平)。
①该反应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 价变为 价;还原剂为 。
②通过该反应说明:在此条件下,氧化性Cl2 (填“>”、“=”或“<”)K2FeO4。
③配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高铁酸钾(K2FeO4)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HCl,2K2FeO4+16HCl=2FeCl3+3Cl2↑+4KCl+8H2O,在此反应中,Cl2和K2FeO4的氧化性强弱关系和(3)中制备K2FeO4反应原理中的相反,原因是 。
16.焦亚硫酸钠()在印染、电镀、酿造等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其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①溶液的;
②过饱和溶液经结晶、脱水得到。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通过“沉钠”制备,反应时应先通入 (填化学式),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硫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若耗掉,则生成 。
(3)“煅烧”时黄铁矿与空气逆流而行,其目的是 ,“煅烧”过程中发生反应:,若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则生成 。
(4)“转化”后得到过饱和溶液,系列操作包括 过滤、洗涤、干燥、加热脱水,加热脱水时生成,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胆矾(CuSO4·5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研究小组以辉铜矿(Cu2S,其中Cu为+1价)为主要原料制备胆矾,操作流程如下:
(1)按照物质分类,胆矾属于______(填字母)。
A.混合物 B.化合物 C.电解质 D.非电解质
(2)“高温1”中还原产物为 (填化学式);“高温2”的化学方程式 。
(3)“热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4)已知胆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图所示:
从CuSO4溶液中提取胆矾,采取“一系列操作”包括蒸发浓缩、 、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5)实验室用Cu和浓硫酸反应也可以制备硫酸铜:;该反应中浓硫酸表现的性质有 性和 性,个数比为 。
18.亚氯酸钠()主要用作棉纺、造纸业的漂白剂。以氯酸钠等为原料制备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①亚氯酸钠受热易分解;②常温下为气体,具有强灭菌作用。浓度高时易发生分解爆炸,在碱性溶液中会转化为;
(1)“反应1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其中转移6个电子,消耗 个分子。
(2)“母液”的主要溶质是 (填化学式,1分)。
(3)“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 ,此时需要不断通入空气,目的是 。还需要控制温度不能过高,原因是 。
(4)对污水中有明显的去除效果,其原理是:。某污水中含浓度为。处理这种污水,至少需要 g。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D C D C D B D A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C C B
15.(1) 还原 (2)杀菌消毒、净水
(3) 0 -1 >
(4)溶液的酸碱性不同
16.(1) (2)1
(3) 增大黄铁矿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焙烧速率 1
(4)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17.(1)BC(2)
(3)
(4)冷却结晶
(5) 酸性 氧化性 1:1
18.(1) 2+SO2=2ClO2+ 3 (2)Na2SO4
(3) 防止ClO2浓度过高爆炸 防止H2O2分解(或NaClO2受热分解)
(4)54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