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物质的变化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物质的变化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

资源简介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3物质的变化(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通过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和实验事实,从宏观视角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形成“物质变化”的化学观念。 2.通过体验对物质变化的观察过程,了解观察是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学会运用观察的方法获取化学事实。 3.通过熟悉的物质的变化实验,初步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变化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变化的神奇。
课前学习任务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认识物质的变化 [活动1]阅读并观察课本16页-17页“观察活动”(1组),补充实验现象,总结变化的共同特征。 [活动2]仔细观察[实验1-10]火柴梗燃烧(2组),描述实验现象,总结归纳观察、描述实验的方法。 [活动3]仔细观察[实验1-11]镁带燃烧(2组),填写课本18页图1.3-7填空,描述实验现象。 [活动4]归纳概括[实验1-10]、[实验1-11]的共同特征是 。 [活动5]对比1组和2组实验变化,思考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本质区别: 。 [活动6]总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并举例。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概念举例本质区别
[活动7]完成以下活动。 基本素养练习 1. 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苹果榨汁 B. 折纸鹤 C. 牛奶变酸 D. 刮破衣服 2. 斗转星移,日月变换,大自然美丽而神奇。下列自然现象与其他有本质区别的是( )。 A. 铜雕锈蚀 B. 冰雪消融 C. 枯木腐朽 D. 火山烈燃 3. 铁丝在纯氧中燃烧是化学变化,判断的依据是( )。 A. 铁丝燃烧时火星四射 B. 铁丝燃烧时会放热 C. 给铁丝加热时铁丝变红 D. 铁丝燃烧后生成黑色固体 4. 化学是研究物质、创造新物质的学科,化学改变世界的途径是使物质发生化学变化。 (1)人类的发展历程也是人类追求光明的历程,人类照明经历了篝火→油灯→蜡烛→电灯的过程。在上述照明方法中,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3)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蜡烛燃烧时,化学能转化为 能和 能。 实践活动 尝试用神奇的“化学画笔”蘸取以下试剂在白纸上进行绘画创作: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醋酸、氢氧化钠溶液。(提示:紫色石蕊溶液遇醋酸变红,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推荐的学习资源
无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1.3物质的变化(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常见的生活现象和实验事实,从宏观视角认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形成“物质变化”的化学观念。 2.通过体验对物质变化的观察过程,了解观察是学习和认识化学反应的重要方法,学会运用观察的方法获取化学事实。 3.通过熟悉的物质的变化实验,初步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认识化学变化在自然界和生产生活中的广泛存在及重要应用,感受化学变化的神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观察。
教学难点: 观察及化学变化现象的描述。
教学过程
[引课] 魔术表演-奇妙的化学:A、B两个小烧杯,A杯装蒸馏水,并滴数滴酚酞溶液,B杯装浓 氨水,用大烧杯将A、B两小烧杯罩住一段时间。为什么两杯无色的液体没有接触,过一会儿其中一杯就会变成红色了呢?这是发生什么变化了呢? [情境启思]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葡萄是秋天大自然的馈赠,生活中我们可以将葡萄炸成汁也可以 将葡萄发酵酿成葡萄酒,这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秘物质的变化。 (设计意图:用魔术表演,极大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又用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的葡萄榨汁与葡萄酿酒活经验设问,启迪学生思维。) [明确目标]阅读目标 任务一:认识物质的变化 [学生活动1]阅读并观察课本16页-17页“观察活动”,补充实验现象,总结变化的共同特征。 [学生活动2]仔细观察[实验1-10]火柴梗燃烧,描述实验现象,总结归纳观察、描述实验的方法。 [归纳总结] 观察是科学探究和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方法。借助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知(现象),通过观察察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不同阶段的现象,例如反应前反应物的色味态,反应时光、焰色、烟雾、气体、沉淀,反应后生成物的色味态等现象,通过这些现象的搜集和获取证据,进而分析推理,最后形成结论。 [学生活动3]仔细观察[实验1-11]镁带燃烧,描述实验现象。 [总结]镁条燃烧现象:放热,发出耀眼白光,生成白色粉末状物质。 [学生活动4]归纳概括[实验1-10]、[实验1-11]的共同特征。 [归纳概括]有新物质生成。 [学生活动5]对比以上两组变化,思考它们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总结]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产生。 [引导]从本质区别出发,将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学生活动6]总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并举例。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分析、归纳、表达能力的提升,通过交流讨论,形成化学观念,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学生活动7] 1.完成任务单中的基本素养练习“测一测”。 2.实践作业:“做一做”尝试用神奇的“化学画笔”蘸取以下试剂在白纸上进行绘画创作:无色酚酞溶液、紫色石蕊溶液、醋酸、氢氧化钠溶液。(提示:紫色石蕊溶液遇醋酸变红,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无色酚酞溶液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 (设计意图:与引课中的魔术表演相呼应,通过自由创作让学生体验化学变化之神奇的同时,揭示课前魔术的谜底,进一步体会化学变化的特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