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搭载三名航天员顺利升空,并与中国空间站成功对接。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 燃料加注 B. 自动对接 C. 火箭升空 D. 点火发射
2.霓虹灯让夜晚变得靓丽多彩,霓虹灯中填充的气体是(  )
A. 稀有气体 B. 氧气 C. 氢气 D. 二氧化碳
3.2025年六五环境日,河北省发起“美丽河北志愿先行”倡议。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A. 自带布袋购物 B. 垃圾野外焚烧
C. 草稿纸两面使用 D. 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
4.下列与实验有关的图标中表示“用到温度较高的仪器,应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操作,避免直接触碰”的是(  )
A. B. C. D.
5.下列符号不具有宏观意义,只具有微观意义的是(  )
A. N2 B. He C. 2F D. P
6.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热 B. 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D. 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纯净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  )
A. 自来水 医用酒精 B. 澄清的石灰水 空气
C. 红磷 蒸馏水 D. 四氧化三铁 清澈的湖水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可以再分
B. 分子由原子构成,但分子不一定比原子大
C. 原子中一定含有质子、中子和电子
D. 质子数相同的两种微观粒子,其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9.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白醋和盐水 闻气味
B 鉴别过氧化氢溶液和蒸馏水 取样,分别加入二氧化锰,观察现象
C 除去氧气中的二氧化碳 将燃着的木炭伸入气体中
D 证明分子之间有间隔 将100mL水与100mL酒精混合,观察体积变化
A. A B. B C. C D. D
10.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装置,下列关于此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以用硫粉代替红磷进行实验
B. 实验结论: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
C. 点燃红磷后,缓慢伸入瓶中并塞紧橡胶塞会使测量值偏高
D. 若燃烧匙迅速伸入集气瓶但橡胶塞未及时塞紧,会使测量值偏低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3分。
11.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元素周期表中钨元素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由④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中,该元素的原子一般易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而形成______(填离子符号)。
(2)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填序号)。
(3)由⑤可知,左上角数字74是钨的______。
1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铜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写道:“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花气袭人”的原因:______。
(3)北宋文学家苏轼在《留别廉守》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我们现在制作月饼时常向包装袋中充入氮气防腐,是利用了氮气______的化学性质。
(4)“百炼成钢”描述的是将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反复锤炼,使生铁变成钢(生铁与钢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较高),锤炼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13.图1、图2分别是水蒸气液化和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的微观示意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文字表达式是______,该化学变化中一定不会发生变化的粒子是______(填粒子符号)。
(2)从微观角度解释图1、图2的本质区别:______。
(3)由图2可知,反应后的物质是由______(填“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4)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______(填粒子名称)。
三、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4.硫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也是实验室中常用的液态化学试剂。模拟工业制取硫酸的主要流程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中硫酸应保存在______(填“广口瓶”或“细口瓶”)中。
(2)反应①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实验现象为______。
(3)反应②所属基本反应类型是______。
(4)流程中需要对排放的尾气进行处理,目的是______。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7分。
15.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解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进行了下列实验。
(1)实验一:在空气中点燃木炭,再伸入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木炭燃烧更剧烈,说明______会影响化学反应速率。
(2)实验二:如图所示,试管①中带火星的木条不复燃,试管③中的现象为______,由此可知二氧化锰可加快过氧化氢分解的速率,若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______不变,则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为寻找该反应的新催化剂,小组同学分别用5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不同催化剂进行实验,数据如表。分析表中数据,催化效果最好的物质是______。
实验编号 催化剂 收集气体体积 所用时间
Ⅰ 2g氧化铁 7.0mL 560s
Ⅱ 2g土豆 7.0mL 180s
Ⅲ 2g生姜 5.1mL 180s
(3)调控化学反应的方法还有很多,下列关于调控化学反应速率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字母)。
A.将固体反应物研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
B.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
C.增加反应物的质量,一定能加快反应速率
16.实验创新是重要的科学素养。某实验小组对图1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进行了图2的改进。通常状况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小。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实验中,几分钟后,b烧杯中的溶液______。
(2)图2实验中可以观察到______处棉花团先变红,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______。
(3)与图1实验相比,图2实验的优点是______。
(4)如图3所示,用玻璃棒分别蘸取浓氨水和浓盐酸,让两根玻璃棒靠近(不能接触),二者在空气中相遇形成氯化铵,营造出烟雾效果,形成“人造烟雾”,根据此现象可知浓盐酸和浓氨水具有的相同物理性质是______。
17.同学们学习了实验室制取氧气后,对如何制作简易供氧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展了下列活动。
活动1:
老师提供图1所示装置,同学们选择装置后分别用过氧化氢分解和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______(填字母),用C装置收集氧气时,气体应从导管口______(填“①”或“②”)通入。
(3)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仪器a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______。
小明同学认为,通过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原理确定简易供氧器的制取装置时,还需要考虑物质变化、反应速率、制取氧气的纯度等。
活动2:
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知化学制氧机(原理如图2所示)利用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产生氧气。过碳酸钠加水溶解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用该制氧机制氧时,在反应仓中加入适量水,再先后加入过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反应仓内有黑色粉末翻腾,变得浑浊,仓壁变得温热,加湿过滤仓底部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4)加湿过滤仓不仅可以过滤杂质,而且利用氧气______溶于水的性质,可以使氧气变得湿润,同时可以根据产生气泡的快慢来判断氧气产生的速率。
(5)验证加湿过滤仓导出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
(6)制氧机内部气流采用高压进低压出(即产生的气体在高处聚集,经导管从低处进入加湿过滤仓)的方式,可能的原因有______。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8.某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如图所示改进实验装置开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践活动(注射器的摩擦忽略不计),实验开始时,注射器活塞前沿停在40mL的刻度线上,实验结束后,注射器活塞前沿约停在12mL的刻度线上。已知铜粉与氧气加热后反应生成黑色固体氧化铜,请回答:
(1)具支试管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
(2)求实验测得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要求有计算步骤)。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B
4.【答案】B
5.【答案】C
6.【答案】A
7.【答案】D
8.【答案】B
9.【答案】C
10.【答案】C
11.【答案】失去;Al3+;
①;
原子序数
12.【答案】金属;
分子在不断运动;
化学性质不活泼;
碳+氧气二氧化碳
13.【答案】;H、O;
①中水分子本身没有改变,发生的是物理变化;②中氢分子和氧分子变为水分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
分子;
氢分子
14.【答案】细口瓶;
;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化合反应;
防止二氧化硫污染空气
15.【答案】反应物的浓度;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质量和化学性质;土豆;
C
16.【答案】变红。
c;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
节约试剂、更环保等。
挥发性
17.【答案】长颈漏斗;
A;①;
防止生成的氧气从长颈漏斗逸出;
不易;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若木条复燃,则证明该气体是氧气;
有利于气体排出,更有利于提纯氧气
18.【答案】。
20%
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

error当前文档不提供在线查看服务,请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