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五年级数学上册预习学案第二单元《位置》一、预习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明确数对中两个数的含义(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行)。会用数对准确描述物体在平面中的位置,能根据数对找到对应的物体。感受数对与生活的联系,初步体会数学的简洁性和实用性,培养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二、预习重难点(一)预习重点掌握数对的表示方法,理解数对中“列”和“行”的定义(列:从左往右数;行:从前往后数)。能根据物体位置写出数对,根据数对找出物体位置。(二)预习难点区分“列”和“行”的计数方向,避免混淆左右(列)和前后(行)的顺序。灵活运用数对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理解数对在不同情境中的一致性(如教室座位、方格图)。三、预习任务阅读教材第19-20页内容,圈出“列”“行”“数对”等关键词,标注不理解的地方。结合教材中的“教室座位图”,尝试用数对描述自己在教室的座位,以及同桌、前后同学的座位。完成“概念填空”,梳理核心知识点。独立完成“预习检测题”,必做题全部完成,选做题根据自身情况尝试,做错的题目做好标记。四、预习内容(结合教材梳理)1. 认识“列”和“行”(教材第19页情境图)观察教材中“班级座位图”:确定“列”:以观察者的角度,从左往右数,依次是第1列、第2列、第3列……(如淘气在第2列)。确定“行”:以观察者的角度,从前往后数,依次是第1行、第2行、第3行……(如笑笑在第3行)。举例:教材中“王艳”的位置,从左数在第3列,从前往后数在第4行,所以王艳的位置可以描述为“第3列第4行”。2. 认识数对(教材第19页“用数对表示位置”)为了更简洁地表示位置,数学中用“数对”来表示:先写列数,再写行数,中间用逗号隔开,外面加小括号。例如:王艳的位置是“第3列第4行”,用数对表示就是(3,4),读作“数对三,四”。注意:数对中两个数的顺序不能颠倒!如果写成(4,3),表示的是“第4列第3行”,对应的是教材中“赵雪”的位置,与王艳的位置不同。3. 用数对找位置(教材第20页“做一做”)已知数对找位置时,先看数对的第一个数,确定对应的“列”;再看第二个数,确定对应的“行”;列和行的交叉点就是物体的位置。举例:数对(5,2),先找到第5列,再找到第2行,两列交叉的位置就是对应的物体。五、概念填空描述物体位置时,通常把竖排叫做( ),横排叫做( );确定列数时,一般从( )往( )数,确定行数时,一般从( )往( )数。数对是用来简洁表示位置的方法,数对的第一个数表示( ),第二个数表示( ),两个数之间用( )隔开,外面用( )括起来。小明在教室的位置是第4列第5行,用数对表示为( , );数对(6,3)表示的位置是第( )列第( )行。数对(2,7)和(7,2)表示的位置( )(填“相同”或“不同”),因为(2,7)表示第( )列第( )行,(7,2)表示第( )列第( )行。六、预习检测题(一)必做题(难度较低)填空题(1)在方格图中,物体在第3列第6行,用数对表示为( , );数对(5,8)表示物体在第( )列第( )行。(2)小红坐在教室的第2列第3行,她后面的同学与她在同一列,行数加1,所以后面同学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 , )。(3)数对(x,4)表示的位置在第( )行,数对(7,y)表示的位置在第( )列。选择题(1)数对中的两个数,第一个数的作用是确定( ),第二个数的作用是确定( )。A. 行 B. 列 C. 无法确定(2)如果数对(a,b)表示第a列第b行,那么数对(4,5)和(5,4)对应的位置( )。A. 相同 B. 不同 C. 可能相同(3)教室中,第1列第1行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1,1),那么第3列第2行的位置是( )。A. (2,3) B. (3,2) C. (3,3)(二)选做题(难度较高)填空题(1)在方格图中,有一个物体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m,n),如果它向右移动2列,行数不变,新位置的数对是( , );如果它向上移动3行,列数不变,新位置的数对是( , )。(2)数对(a,5)和(b,5)表示的两个物体在同一( )(填“列”或“行”),数对(3,c)和(3,d)表示的两个物体在同一( )(填“列”或“行”)。解决问题(1)学校图书馆的书架按“列-层”(类似“列-行”)的方式编号,第2列第3层放的是《数学故事》,用数对表示为(2,3)。小明想找的《科学画报》在数对(4,2)的位置,他应该去第几列第几层找?(2)在方格纸上,点A的位置是(2,3),点B与点A在同一列,且点B在点A下方2行;点C与点A在同一行,且点C在点A右侧3列。请写出点B和点C的数对。七、答案(一)概念填空答案列;行;左;右;前;后列;行;逗号;小括号(4,5);6;3不同;2;7;7;2(二)预习检测题答案1. 必做题答案填空题(1)(3,6);5;8(2)(2,4)(3)4;7选择题(1)B;A(2)B(3)B2. 选做题答案填空题(1)(m+2,n);(m,n+3)(2)行;列解决问题(1)数对(4,2)中第一个数表示列,第二个数表示层,所以应该去第4列第2层找。(2)点B:点A(2,3)同一列(列数2不变),下方2行(行数3-2=1),所以点B(2,1);点C:点A(2,3)同一行(行数3不变),右侧3列(列数2+3=5),所以点C(5,3)。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