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测评】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提升卷(含答题卡和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素养测评】教科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提升卷(含答题卡和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提升卷
参考答案
1.A 2.C 3.B 4.C 5.B
6.C 7.A 8.C 9.A 10.C
11.C 12.B 13.A 14.C 15.C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自转 24小时
27.动 省力 定 改变用力方向
28.热 磁 电 磁 热 动
29.规则 肉眼 显微镜 玻片标本
30.杠杆 重力 重物
31.B 显微镜
32.
33.
34.(1)
(2)B
(3)D
(4)D
(5)不可行,把建筑材料装在独轮车筐靠后的位置增加了阻力臂,会更费力
35.(1)
(2)9 南半球
(3)C
(4)
(5)因为随着地球位置的变化,太阳高度角会有变化,特别是夏至和冬至日的影长差异大,因此不能只参考A位置时影长作为楼间距标准,应考虑全年影长最长的冬至时的影长为参考,确保充足光照。
36.(1)C
(2)A
(3)B
(4)B
(5)B
37.(1)C
(2)B
(3)A
(4)B
(5)C
(6)A
(7)B
(8)A
(9)D
(10)C
(11)41 可能是实验操作失误,如计数错误等。
(12)B
(13)这句话是正确的。地球上的大部分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都直接或间接地来自太阳。此外,化石能源(如煤、石油、天然气)也是古代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存储起来的。因此,可以说地球上几乎所有能量都来自太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期末提升卷
卷首语:同学们,从奇妙的细胞到昼夜更替,从杠杆原理到能量转换,本学期的科学课带你领略了世界的宏大与精微。现在,这场探索之旅的终点站到了。请调动你的知识储备,认真完成这份试卷,为这段旅程画上圆满的句号!
一、选择大乐园(每小题2分,共30分)
1.做酸奶是利用了( )。
A.细菌 B.病毒 C.动物
2.对比我国的几个传统节日,白昼最长的是( )。
A.春节 B.清明 C.端午节
3.将重量为2N的物体沿下图斜面A向上拉时,弹簧秤读数是1.3N,如果将同样的物体沿斜面B向上拉时,读数可能是( )。
A.1.3N B.1.1N C.1.5N
4.杠杆的三要素不包括( )。
A.支点 B.动力 C.力的方向
5.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在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与太阳的距离会有远近变化。其中地球与太阳的近距点的时间大约是每年的( )。
A.12月初 B.1月初 C.7月初
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先要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制作洋葱表皮细胞装片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①滴碘液,并使碘液浸润标本全部 ②在载玻片中央滴清水
③盖上盖玻片 ④撕取洋葱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7.如图,将导线缠绕在两个铁芯上并接通电源,制作成甲、乙两个电磁铁。电磁铁甲的左端与磁铁的S极相吸,那电磁铁乙的右端是( )。
A.N极 B.S极 C.正极
8.下列侧立着的透镜,用来观察同一物体,视野最小的透镜是( )。
A. B. C.
9.下列现象中,属于摩擦生热的是( )。
A.反复搓手,手会感到暖和
B.切割铁制品,会飞溅出高温铁屑
C.热水带暖手,手会感到热
10.如图是北京地区日出日落时间和正午太阳仰角根据此表,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正午太阳仰角
春分 6:00 8:00 50°
夏至 4:30 19:30 73°26’
秋分 6:00 18:00 50°
冬至 7:30 16:30 26°36’
A.夏至时太阳高度角最大
B.秋分是昼夜时间等长
C.冬至时该地物体日影长度最短
11.如图是“地心说”和“日心说”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种学说没有相同的观点
B.左图是“日心说”示意图
C.右图是“日心说”示意图
12.印刷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的光辉篇章,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古到今排序正确的是( )。
A.雕版印刷术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泥活字印刷术
B.雕版印刷术 泥活字印刷术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C.泥活字印刷术 汉字激光照排系统 雕版印刷术
13.关于小电动机的结构和功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动机是利用电能产生动力的机器
B.电动机工作时动能转换为电能
C.电动机的转速快慢与电流大小无关
14.在绘制地球内部结构模型示意图时,同学们查阅了资料,知道地壳厚度约17千米,地幔厚度约2900千米,地核平均半径约3500千米。以下模型示意图比较接近地球内部结构的是( )。
A. B. C.
15.某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地面、木板等材料搭建斜面,并用力沿斜面匀速拉动木块进行实验探究。关于斜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角a越大,越省力
B.角一定时,斜面越长越费力
C.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斜面越光滑,越省力
二、对错判别处(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6.公转时,地轴的倾斜角保持不变。( )
17.世界上第一个发现细胞的人是英国科学家列文虎克。( )
18.潮汐能是一种利用高低所产生的位能及水流所产生的动能而获得的一种能量。( )
19.显微镜中的目镜和物镜是两个凹透镜。( )
20.电磁铁的磁力与线圈匝数有关。匝数越多磁力越大,匝数越少磁力越小。( )
21.生活中常见的水龙头和汽车方向盘应用的机械原理完全不同。( )
22.地球是宇宙中心,其他天体围绕地球运动。( )
23.定滑轮可以省力,动滑轮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
24.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玻片”时,小明用镊子夹盖玻片,是因为使用镊子可以省力。( )
25.在“有趣的碰碰球”实验中被撞飞的小球的能量来自于被拉起的小球。( )
三、知识展示台(每空1分,共21分)
26.地球是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除了围绕太阳运转,地球还在不停地 ,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
27.右图所示的两个滑轮中,A是 (填“动”或“定”)滑轮,它的作用是 ;B是 (填“动”或“定”)滑轮,它的作用是 。
28.能量可以使物体运动或发生变化。例如,孔明灯升空利用了 能,磁悬浮列车的运行利用了 能。能量还可以进行转换。例如电磁铁将 能转换成 能;走马灯将 能转换成 能。
29.下图是洋葱内表皮细胞,我发现这些细胞排列 ,这是我们用 不能看到的,需要借助 来观察。在观察的时候首先要制作成 。
30.桔槔是一种春秋时期就比较普遍的原始汲水工具。它利用的是 原理,由于重物替代了一部分人力,所以能够节省人力。当水桶取好水后,重物由于 的作用会下降,水就被提起来了。如果还想更省力,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可以将支架做得更靠近 的一端。
31.用放大镜A和放大镜B观察课本上的同几个字,调节到最大而清晰的图片时,A镜片内有3个字,B镜片内有2个字,凸度更大的放大镜是 。如图,当把这两个放大镜组合起来,就成了一个 。
四、连一连(5分)
32.连线魔方。
动能转化为热能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热能转化为动能 蒸汽火车启动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冬天搓手取暖
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打开收音机听音乐
电能转化为声能 点燃蜡烛
33.根据“谁先迎来黎明”模拟实验,把两边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先看到红色纸片 地球
围成一圈的同学 太阳
红色纸片 地球的自转
按某种方向转动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
贴上地名方位标志的同学 迎来黎明
五、科学综合室(34分)
34.(6分)一名工人利用木板和独轮车往楼上搬运建筑材料,做法如图。
(1)在如图中,用带箭头的直线表示建筑材料受到重力的方向。
(2)搬运建筑材料的过程中,独轮车的车轮运用到的机械原理是( )。
A.杠杆 B.轮轴 C.滑轮 D.斜面
(3)搬运建筑材料的过程中,铺设的木板运用到的机械原理是( )。
A.杠杆 B.轮轴 C.滑轮 D.斜面
(4)如图,工人提起独轮车时,手扶车柄位置( )可以更加省力些。
A.甲 B.乙 C.丙 D.丁
(5)有同学认为,工人把建筑材料装在独轮车筐靠后的位置比装在靠前的位置(如图)更加省力。你觉得可行吗?请判断并写出理由。
35.(8分)图1为地球公转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1中用箭头画出地球公转的方向。
(2)当地球从A位置运行到D位置时,所需的时间约为 个月。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太阳直射在 (填“赤道”“南半球”或“北半球”)。
(3)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南半球的节气为( )。
A.春分 B.秋分 C.夏至 D.冬至
(4)当地球处于D位置时,观察到杭州市某小区正午时太阳位置如图2,请在图2中画出地球运行到A位置时,该小区正午时太阳所在位置。
(5)如果需要在该楼南面建造一幢相同的楼房,为了保证两幢楼房四季都有充足的光照,能否以地球在A位置时楼房影长为楼间距的参考?请做出判断并写出理由。
36.(5分)同学们用显微镜观察水中的微小生物。
(1)为了培养微生物进行观察,最好是采用( )。
A.自来水 B.矿泉水 C.池塘水
(2)水中的微生物运动速度较快,为了更好地观察水中的微生物,我们可以( )。
A.在载玻片上放少量脱脂棉纤维
B.在载玻片上多滴加水
C.用力按压盖玻片
(3)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观察到了右图中的微生物,它是( )。
A.变形虫 B.草履虫 C.线虫
(4)实验后,同学们对于微生物有了更多的了解,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繁殖需要营养 B.不属于生物 C.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
(5)微生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微生物与人类生产生活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酸奶、米酒发酵都利用了微生物
B.疾病是由微生物引发的,微生物都是有害的
C.微生物可以处理有机垃圾和污水
37.(15分)这学期,小科在科技社团里组装了一些科技模型,有太阳能电风扇、电动小车、小型电磁起重机……为了进一步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科技社团成员将这些模型一一拆解,取出里面的装置进行研究。
(1)太阳能电风扇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转动起来产生风,整个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形式是( )。
A.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转化为动能
C.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动能 D.电能转化为动能
(2)电动小车中装有电动机,电动机外壳的内侧有( )块磁铁。
A.1 B.2 C.3 D.4
(3)如果要改变电动机的转子转动方向,可以改变( )。
A.电池正负极接法 B.电池的数量 C.磁铁的数量 D.磁铁的远近
(4)通过课堂上的学习,小科知道电和磁有着密切的关系。用通电直导线可以使周围的磁针运动起来,最先发现这个现象的科学家是( )。
A.伽利略 B.奥斯特 C.爱迪生 D.列文虎克
(5)下列适合做电磁铁线圈的材料是( )。
A.细棉线 B.细铁丝 C.导线 D.普通铜丝
(6)小科制作电磁铁时应将导线( )缠绕。
A.向一个方向 B.先逆时针后顺时针C.先顺时针后逆时针 D.随意缠绕
(7)闭合电路开关,然后再将电磁铁的钉帽靠近指南针一端,指南针出现下图中的现象,则电磁铁的钉帽是( )。
A.N极 B.S极 C.N极或S极 D.无法判断
(8)小型电磁起重机内装有电磁铁,小科可以通过( )来控制磁性的有无。
A.通电或断电 B.改变电流方向
C.改变电磁铁的大小 D.改变电磁铁的线圈缠绕方向
(9)使用电磁起重机,不能吸引( )。
A.通电线圈 B.铁丝 C.磁铁 D.铜丝
(10)小科认为,电磁起重机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为此,他设计对比实验进行研究,下表是他的实验记录。
线圈匝数 吸引大头针数量/个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10圈 22 22 21
20圈 38 38 39
30圈 51 50 41
这个实验中,保持不变的条件是( )。
A.电流大小和线圈匝数 B.铁芯粗细和线圈匝数
C.电流大小和铁芯粗细 D.线圈匝数和大头针个数
(11)上表中,有一处数据明显不合理,这个数据是 。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12)根据这个实验中合理的数据,可以获得的结论是( )。
A.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的大小有关 B.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匝数有关
C.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的方向有关 D.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线圈缠绕方向有关
(13)有人认为,地球上几乎所有能量都来自太阳。你认为这句话正确吗?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第2页,共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练习卷(六年级 科学期末提升卷)
学校: 班级: 姓名: 考号: 试室号: 座位号:
装 订 线
33.根据“谁先迎来黎明”模拟实验,把两边相关的内容用线连起来。
先看到红色纸片 地球
围成一圈的同学 太阳
红色纸片 地球的自转
按某种方向转动 地球上不同地区的人们
贴上地名方位标志的同学 迎来黎明
请勿在此区域内作答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试室号和座位号。
2.用2B铅笔填涂考号和选项信息点,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缺
注意事项: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学校、姓名、考生号。
用2B铅笔在“考生号”处填涂考生号,正确方法是: 。信息点框内必须涂满、涂黑,否则无效;修改时须用橡皮擦干净。
用2B铅笔填涂信息点。作答选做题时,须将选做的试题号所对应的信息点涂满、涂黑,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作答时注意题号顺序,不得擅自更改题号。
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和弄破。
五、科学综合室。(34分)
34.(1) (2) (3) (4)
(5)
35.(1)(4) (2)
(3) (5)
36.(1) (2) (3) (4) (5)
37.(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以下为选择题、判断题答题区(必须用2B铅笔将选中项涂满、涂黑,黑度以盖住框内字母、符号为准)
一、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单选)
二、判断。(每小题1分,共10分)
11.[A][B][C]
12.[A][B][C]
13.[A][B][C]
14.[A][B][C]
15.[A][B][C]
6.[A][B][C]
7.[A][B][C]
8.[A][B][C]
9.[A][B][C]
10.[A][B][C]
1.[A][B][C]
2.[A][B][C]
3.[A][B][C]
4.[A][B][C]
5.[A][B][C]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以下为非选择题答题区(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三、填空。(21分,每空1分)
26. 27.
28.
29.
30. 31.
四、连线。(5分)
32.连线魔方。
动能转化为热能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热能转化为动能 蒸汽火车启动
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冬天搓手取暖
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打开收音机听音乐
电能转化为声能 点燃蜡烛


科学答题卷 第1页(共2页)
科学答题卷 第2页(共2页)
▲600
▲700
▲500
▲400
▲200
▲300
▲10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