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第十周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第十周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广西钦州市第十三中学2025年秋季学期高一第十周考试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一、单选题( 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由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实验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结论
A 将某溶液与稀盐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B 将少量溴水加入KI溶液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振荡,静置,下层液体呈紫色 氧化性:
C 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
D 向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未出现红色固体 钠的活泼性弱于铜
A.A B.B C.C D.D
2.对于下列过程发生的化学反应,相应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铜置于硝酸银溶液中: B.溶于水中:
C.等体积、等浓度的溶液与溶液混合:
D.将少量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
3.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及安全的表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中未用完的钾应放回原试剂瓶 B.浓硫酸与铜的反应实验需在通风橱中进行
C.将无水乙醇沿玻璃棒缓缓注入浓硫酸中,配制醇酸混合液 D.标有的实验要注意明火
4.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u与浓硫酸反应的相关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双联打气球的应用能减少有毒气体对环境的污染
B.酸性溶液褪色原因为
C.湿润品红试纸褪色、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说明有漂白性和酸性
D.用铜丝可以使反应发生和停止更容易,尾气处理用干燥管可以防止倒吸
5.下列物质的性质和应用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于干燥气体 B.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可用作葡萄酒添加剂
C.次氯酸钠溶液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液 D.明矾水溶液有酸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6.探究H2O2溶液的性质,根据实验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实验 试剂a 现象 结论
A 溶有SO2的BaCl2溶液 产生沉淀 H2O2有氧化性
B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溶液褪色 H2O2有氧化性
C KI淀粉溶液 溶液变蓝 H2O2有氧化性
D 盐酸酸化的FeCl3溶液 产生大量气泡 H2O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7.某实验小组探究的性质,其装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溶液a为品红溶液,可探究的还原性 B.若溶液a为溶液,可探究的氧化性
C.若溶液a为溴水,可探究的漂白性 D.若溶液a为饱和溶液,能达到除去的效果
8.利用下列装置和试剂进行实验,设计合理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验证氧化性 B.除去中混有的气体
C.配制草酸溶液 D.制备
A.A B.B C.C D.D
9.化学教育承载着弘扬五育的使命。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这里的“黄芽”是指硫黄
B.施加适量生石灰降低盐碱地(含)土壤的碱性
C.豆浆中加入石膏可制成豆腐,利用了胶体的性质D.涂抹食用油防止铁锅生锈的原理是隔绝空气
10.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均正确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Al(OH)3胶体具有吸附性,可用于自来水消毒B.Na2CO3溶液呈碱性,可用于厨房去油污
C.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纸浆的漂白D.Na2O2具有较高熔点,可用作潜艇供氧剂
11.下列图示实验中,操作规范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灼烧海带 B.萃取碘水中的碘
C.稀释浓硫酸 D.测定醋酸溶液的pH
A.A B.B C.C D.D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A.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放出热量 B.打开浓盐酸试剂瓶瓶盖后,瓶口形成白雾
C.通入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向饱和溶液中通入过量,产生白色沉淀
13.已知是酸性氧化物。由单质到盐的转化关系可表示为:
下列转化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4.硫脲可用石灰氮与控制在时反应制备,同时产生石灰乳,实验装置如图(夹持仪器略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中的分液漏斗盛有稀硝酸 B.丙中的加热装置可选用酒精灯
C.反应前后均需通入一段时间 D.生成硫脲的反应中发生氧化反应
第II卷(非选择题)
三、综合题( 本题共4小题,共58分。请按要求作答)
15.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和制备氧气,充分反应结束后,要对产物进行分离。
①反应结束后的产物为和,将两者加入水中,充分搅拌、静置后, (填操作名称)分离,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②分离后对滤渣要进行洗涤,判断滤渣已洗涤干净的操作方法是: 。
(2)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现有一定量的固体,里面含有少量的,提纯的方法是: , ,过滤,用冷水洗涤,低温干燥。
(3)精制氯化钠可由海水晒制的粗盐(含有少量、、等杂质离子)获得。请补充完整由粗盐获得精制氯化钠的实验方案:将粗盐加水溶解, ,蒸发结晶得到精制氯化钠(实验中须用的用品:饱和溶液、溶液、溶液、盐酸、pH试纸)。
16.双氧水和84消毒液是生活中常用的两种消毒剂,某同学设计如下实验研究H2O2的性质。
序号 实验 实验现象
i 向5%H2O2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a.溶液紫色褪去 b.有大量气泡产生
ii 向5%H2O2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c.溶液变蓝
已知:淀粉遇碘变蓝。
(1)①能证明H2O2具有还原性的实验是 (填序号)。
②试写出实验ⅰ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依据表格信息,将I2、H2O2、KMnO4按氧化性由强到弱依次排序: (写化学式)。
(2)某届奥运会期间,由于工作人员将84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与双氧水两种消毒剂混用,导致游泳池藻类快速生长,池水变绿。一种可能的原因是NaClO与H2O2反应产生O2促进藻类快速生长。该反应说明氧化性:NaClO H2O2(填“>”或“<”);当参加反应的NaClO和H2O2的个数比为1∶1时,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填字母)。
A.O2  B.H2O  C.Cl2  D.NaCl  E.NaClO2
(3)饮用水中的N对人类健康会产生危害,为了降低饮用水中N的浓度,可以在碱性条件下用铝粉将N还原为N2,Al被氧化为[Al(OH)4]-,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7.实验室模拟“镁法工业烟气脱硫”并制备,其实验过程可表示如下:

(1)在搅拌下向氧化镁浆料[主要成分为]中匀速缓慢通入气体,生成
①“吸收”过程中,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②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L;
③溶液也可以用于捕集,配制溶液,需NaOH g;
(2)在催化剂作用下被氧化为 “氧化”过程若转移,则消耗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 L;
(3)制取晶体。将氧化后溶液蒸发浓缩、降温至室温结晶, (填写操作步骤),洗涤,干燥,制得晶体;
(4)中所含的物质的量为 。
18.某小组同学欲研究及的性质。
(1)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验证的还原性:
已知:熔点: , ;沸点: ,
①装置Ⅰ模拟工业生产中催化氧化的反应,其化学方程式是 。
②甲同学按Ⅰ、Ⅱ、Ⅲ的顺序连接装置,装置Ⅱ的作用是 ;装置Ⅲ中溶液逐渐褪色,生成,则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2)资料:Ⅰ.为弱酸
Ⅱ.能被氧化为
甲同学依据上述资料,设计如下实验验证的化学性质。
①为验证资料Ⅰ,试剂A可能为 。
②按照资料Ⅱ中反应,被氧化,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
③甲同学通过分析氯水的成分,认为白色沉淀B不可能是,并给出两条理由。
理由1:氯水中溶解的和HClO具有氧化性,能将氧化为;
理由2: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④乙同学认为白色沉淀B可能含有少量S,用离子方程式解释原因 。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C C C C B D D B B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C C C C
15.(1) 过滤 玻璃棒、烧杯、漏斗 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无白色沉淀说明滤渣已洗干净
(2) 在较高温度下将混合物溶于水配成浓溶液 冷却结晶或降温结晶
(3)边搅拌并依次滴加过量BaCl2溶液、NaOH溶液、Na2CO3溶液至沉淀完全,过滤,向滤液中滴加盐酸,搅拌至没有气泡冒出,并用pH试纸检验,使滤液呈中性或弱酸性
16.(1) ⅰ 2Mn+5H2O2+6H+=2Mn2++5O2↑+8H2O KMnO4>H2O2>I2
(2) > D(3)10Al+6N+4OH-+18H2O=10[Al(OH)4]-+3N2↑
17.(1) 22.4 2 (2)5.6 (3)过滤 (4)0.1
18.(1) 使凝华成固体,证明能被氧化为
(2) 石蕊溶液或酚酞溶液 8 mo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