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综合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比》综合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六年级数学上册典型例题系列
第四单元《比》综合练习:基础小练·稳扎稳打
一、选择题
1.王老师用五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拼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如图),那么小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是( )。

A.∶ B.∶ C.∶ D.∶
2.龙眼树的棵数是荔枝树棵数的 ,龙眼树的棵数与荔枝树棵数的比是( )
A. B. C. D.5;10
3.学校买来本图书,按一定的比分配给三个班,它们的比可能是( )。
A. B. C. D.
4.下面几杯糖水中,( )杯最甜。
A. B. C. D.
5.如果:,那么:
A. B.: C. D.无法确定
6.如图,用两个这样的三角板拼成一个大三角形,大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 )。

A.:: B.:: C.::或:: D.无法判定
7.配制一种稀释液,药粉与水的质量比是,如果配制这种稀释液,需要药粉(  ).
A. B. C. D.4
二、填空题
8.下图阴影部分的长与宽的比是( ),比值是( )。

9.六()班订阅了本《杂志》,共花了元钱,他们订阅这种杂志所花的钱数与订阅的本数的比是( ),比值是( ),这个比值表示( )。
10.( )∶ ( )( )(填小数)。
11.如图,手指和其余部分的长度的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2.把的前项加上,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该加上( );如果把一个比的前项乘,后项除以,那么比值就( )。
13.从地到地,甲车用小时,乙车用小时,甲、乙两车所用的时间比是( ),速度比是( )。
14.一面旗的长和宽的比是:已知这面旗的宽是,长是( )。
15.小优和小夕两家人一起聚餐,共消费元,如果两家按人数比分摊餐费,那么小优家应付( )元,小夕家应付( )元。

三、操作题
16.在下面的方格纸中,画出两个大小不同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使两个三角形底的比和高的比都是。大三角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四、计算题
17.求比值.
: : 分:时
18.化简比.
①: ②: ③: ④千克:克
五、解决问题
19.一批货物共吨,按∶∶的质量比分配给甲、乙、丙三个队运输。三个队各运输多少吨
20.在寒冷的天气中,为预防感冒,我们经常用生姜、红糖和水按∶∶的质量比煮成“姜汤”服用。煮一碗的“姜汤”,需要准备生姜、红糖和水各多少克?(水的蒸发忽略不计)
21.甲、乙、丙三人共同加工一批零件,甲加工的零件与乙、丙两人加工零件总数的比是∶,甲、丙两人共同加工了个零件,乙加工了这批零件的。甲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22.我国有悠久的青铜器铸造史,春秋战国时期的古籍《考工记》记载了各种青铜器铸造过程中锡、铜的质量比,部分如图所示。

(1)如果一尊鼎的质量是,它含锡和铜各多少克?
(2)一把削刀中含铜,这把削刀中含锡多少克?
参考答案
1.B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小长方形的长宽,假设小长方形的长宽,可以推出小长方形的长,小长方形的宽,长∶宽∶∶。
2.A
3.A
4.A
【解析】杯水糖与水的比值是;杯水糖与水的比值是;杯水糖与水的比值是;杯水糖与水的比值是;糖与水的比值越大越甜,故杯水最甜。
5.C
【解析】解:因为:,所以:
故选:。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后项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外,比值不变。
此题考查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6.C
7.B
【解析】根据“药粉和水的质量比是”可以求出药粉数占这种稀释液的几分之几,再根据乘法的意义,列式解答即可.

(千克);
答:需要药粉千克.
故选:.
8.:;
9.;;杂志的单价
10.;;;
11.;
12.;乘
13.∶;∶
14.
15.;
【解析】此题要分摊的总量是总餐费元,按人数比分摊餐费,也就是按照小优和小夕两家人口数的比进行分摊,先求出两家的人数比,再根据按比分配分别求出小优和小夕两家分摊的餐费即可。
16.
【解析】两个三角形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大三角形面积是平方厘米。设大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厘米,则,即,可以解得,可以画出大三角形是直角边长为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又已知两个三角形底的比和高的比都是∶,所以小三角形直角边长厘米,可以画出小三角形是直角边长为厘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17.
18.
【解析】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
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的方法,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19.(吨)
(吨)
(吨)
(吨)
答:甲队运输吨,乙队运输吨,丙队运输吨。
20.(克)
生姜:(克)
红糖:(克)
水:(克)
答:需要准备生姜克,红糖克,水克。
21.
(个)
(份)
(个)
答:甲加工了个零件。
【解析】先根据“乙加工了这批零件的”可知甲、丙两人共同加工了这批零件的,进而求出这批零件的总个数,再根据“甲加工的零件与乙、丙两人加工零件总数的比是∶”,求出甲加工了多少个零件。
22.(1)锡:铜:答:它含锡克,含铜克。
(2)
答:这把削刀中含锡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