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西祁县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A C A A D A D D D C题号 11 12 13 14 15 16答案 A C C B D A17.(1) 青藏 内蒙古 四川(2)A地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大气稀薄,太阳辐射强;B地位于内蒙古高原西部,气候干旱,降水少,晴天多。(3)太阳辐射量增加。原因:乙地距海近,降水多,晴天少;甲地距海远,降水少,晴天多。18.(1) d e(2) 同向性 共面性 近圆性(3)距日太远,温度太低。(4)稳定的光照;安全的宇宙环境;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有液态水。19.(1)夏季光照强,黑色尼龙网可削弱过强的太阳辐射,避免棚内温度过高;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2)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穿透能力强,可透过温室到达地面;地面吸热后产生长波辐射,温室透明覆盖材料能有效阻隔地面长波辐射,使热量保存在大棚内,导致大棚内气温高。(3)B处保温效果好,热量充沛,利于蔬菜生长;A处在门口,温差较大,利于蔬菜多储存糖分。山西祁县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地理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请诚信考试,祝你考试顺利!一、单选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2022年8月3日据美国科学新闻网站报道,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拍摄到车轮星系新图像(如图)。车轮星系距离地球约5亿光年,因有两个环状结构形似马车车轮而得名,外部的光环是不少新形成的恒星。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两个环状结构的发光天体属于( )A.恒星 B.行星 C.卫星 D.星云2.与车轮星系级别相同的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可观测宇宙2021年5月22日10时40分,“祝融号”火星车“走下”了着陆平台,踏上火星大地。9月13日至10月18日,“祝融号”进入日凌阶段,开始了一个多月的休假,此阶段地一日一火几乎连成一条直线,地火之间的通信联系受干扰。下图是“祝融”在火星上运动痕迹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祝融”火星车登陆火星,说明其已离开( )A.地月系 B.银河系 C.太阳系 D.可观测宇宙4.日凌阶段,地火通信受干扰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火地距离 D.火地方位5.与目前的火星相比,地球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主要条件( )A.安全的轨道 B.稳定的光照 C.深厚的土壤 D.丰富的液态水2025年4月30日14时02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媒体报道了相关事宜,有细心的网友发现,着陆的返回舱外表“烧焦”,看起来“颜值”不是那么高。下图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着陆场景图。完成下面小题。6.图中的神舟十九号返回舱表面有类似“烧焦”的痕迹,与其成因类似的是( )A.流星 B.极光 C.彗星 D.磁暴7.为航天员特制的航天服采用了多种新型材料,这些材料主要能( )①防大风 ②防雨淋 ③防辐射 ④耐严寒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次性完成了“绕、着、巡”三步。读表,完成下面小题。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 (g/cm2)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地球 1.00 1.00 5.52 1a 23小时56分 有火星 0.11 0.15 3.96 1.9a 23小时37分 有8.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A.重力加速度大小B.公转周期长短 C.表面温度高低 D.昼夜交替周期长短9.人类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A.有生命存在 B.是距太阳最近的行星C.有昼夜交替 D.与地球自然环境最相近的行星10.下列可作为火星上存在生物证据的是( )A.坚硬的地表 B.强烈的光照C.曾经存在液态水D.公转轨道与地球一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自2014年12月通水至2016年11月,北京市累计收水大于15亿立方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读图,受调水工程影响最显著的水循环环节是( )A.a c B.b d C.d e D.a e12.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北京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是( )A.改变了气候类型 B.改变了地貌形态C.缓解地下水位下降趋势 D.使市内水体都得到更新13.下列关于水循环意义的比喻及其解释,对应正确的是( )A.“纽带”——地球表面物质迁移的强大动力B.“雕塑家”——调节地球各圈层之间的能量C.“调节器”——对全球的水分和热量进行再分配D.“传送带”——塑造了丰富多彩的地表基本形态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使原先的河谷底部(河漫滩或河床)超出一般洪水位,呈阶梯状分布在谷坡的地形。引起河流下蚀的基本动力是河流活力的变化(河流活力与流速的平方和流量的乘积的半数成正比,与输沙量成反比),而导致河流活力变化的根本原因有新构造、气候、河流袭夺或改道等因素。图甲示意我国某河流上游河段的单侧断面图,T0、T1、T2、T3为不同时期形成的阶地,图乙为“另一种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4.形成图甲河流阶地主要作用分别是( )A.地壳持续性下降流水沉积 B.地壳持续性抬升流水沉积C.地壳间歇性下降流水侵蚀 D.地壳间歇性抬升流水侵蚀15.图甲中哪个阶地是最先形成的( )A.T0 B.T1 C.T2 D.T316.形成图乙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堆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二、综合题:本题共52分。17.读我国太阳能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太阳能丰富区主要包括 高原和 高原西部,太阳能贫乏区主要包括 盆地和云贵高原东部。(2)AB两地均为太阳能丰富区,其形成原因有何不同 (3)由乙到甲太阳辐射量有什么变化 简要分析原因。18.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小行星带位于 星轨道和 星轨道之间。(写字母)(2)八大行星绕日公转运动特征: 、 、(3)与地球相比,分析行星g不存在生命物质的最主要的原因?(4)请说出地球存在高级智慧生命的条件。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温室大棚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温室生育期、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的栽培或育苗等。我国南方夏季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图1,图2为我国某地菜农建造的温室大棚景观及其示意图。(1)结合材料,说出我国南方夏季农民给温室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的主要目的。(2)试利用大气的受热过程原理分析温室大棚内气温高的原因。(3)菜农发现大棚内种植的蔬菜在B位置的长势较好,而在A位置的蔬菜口感较好,分别说明原因。试卷第4页,共5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一地理答案.docx 高一地理试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