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辨别物质的组成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辨别物质的组成第一课时(学习任务单+课后练习+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化学》科粤版(2024)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3辨别物质的组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创设情境聚焦研究历史智慧-追踪人类认识和研究元素的历史足迹,化学史情境的引入使学生理解了元素概念的发展,通过插片拼插、插片分类、原子分类等活动,体会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构建元素概念。 2.通过分析不同物质的组成与变化,理解元素与物质、原子的关系,应用元素观解释相关事实。3.完善微观粒子与元素结合,能够全面分析纯净物的组成,并在化学变化中追踪分子、原子、元素是否变化,从而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4.了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能够记住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学生能初步运用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认识元素符号的宏观和微观含义。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元素概念;元素和原子、分子、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及其符号
教学难点: 元素概念的形成;元素和原子、分子、物质之间的关系;元素符号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环节一 追踪人类认识 和研究元素的历史足迹 【展示】“饮用水特征性指标”以及一些食品的成分表,引出“元素”这一概念 【活动1】学生自主预习有关元素概念的发展史,分享交流
环节二 主动探索,拆分模型-探寻元素概念 【问题1】以身边常见物质水、氧气、二氧化碳为例,对分子、原子、物质的构成如何认识? 【问题2】物质的构成中最基本的粒子都含有哪些相同的微粒? 【活动1】学生用插片或黏土表示物质的分子进行组装和拼拆。 【小结】通过拼拆直接体会原子构成分子,分子构成物质的过程。
环节三 深入探索,建构活动-元素概念的生成 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问题1】什么样的原子可被分为一类? 【活动1】知识迁移原子内部结构,提出猜想,分析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 【问题2】回忆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中的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有没有其他的碳原子。 【活动2】碳-12,碳-13,碳-14分别是碳元素的三种原子,下图是三种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问题3】核外电子数相同是否为同一类原子呢? 【活动3】分析钠离子的形成过程,比较钠原子和钠离子有什么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问题4】你能描述出元素的概念吗? 【问题5】谁决定元素种类? 【小结】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种类。
环节四 宏观视角认识元素-建构“物质组成与结构”模型 【问题1】为什么元素是原子的总称? 【学生活动】氧元素的“寻友之旅”。 【问题2】读图,地壳中元素含量如何分布? 【小结】按质量分数在地壳中排前五位的元素有氧、硅、铝、铁、钙。 【学生活动】体会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构建物质、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环节五 建构并应用守恒观 【问题1】在下列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分子、原子、元素种类是否发生了变化? 【活动1】拼拆组装分子模型,探究化学变化中微粒的变化。 【小结】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
环节六 符号表征物质-认识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及意义 【问题1】追踪历史,元素符号及元素名称从何而来? 元素符号的写法 【活动1】学生朗读识记常见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活动2】小组讨论,O、2Mg、Fe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小结】元素符号的意义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3辨别物质的组成(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创设情境聚焦研究历史智慧-追踪人类认识和研究元素的历史足迹,化学史情境的引入使学生理解了元素概念的发展,通过插片拼拆、插片分类、原子分类等活动,体会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构建元素概念。 2.通过分析不同物质的组成与变化,理解元素与物质、原子的关系,应用元素观解释相关事实。3.完善微观粒子与元素结合,能够全面分析纯净物的组成,并在化学变化中追踪分子、原子、元素是否变化,从而形成“化学变化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4.了解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能够记住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学生能初步运用分析、综合、归纳等方法认识元素符号的宏观和微观含义。
课前学习任务
查阅资料,了解元素概念的发展史,绘制元素概念发展的时间轴。 回忆原子、分子、物质的构成之间有什么关系。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学生用插片或黏土表示物质的分子,并将这些分子进行组装和拼拆,给插片分类。 氧分子(O2)、水分子(H2O)、二氧化碳分子(CO2)
【学习任务二】知识迁移原子内部结构,提出猜想,分析决定元素种类的依据。
猜想1 猜想2 猜想3 回忆相对原子质量概念中的碳原子是指哪一种碳原子,有没有其他的碳原子。 【图片展示】碳-12,碳-13,碳-14分别是碳元素的三种原子,下图是三种原子结构示意图,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分析钠离子的形成过程,比较钠原子和钠离子有什么共同的和不同的特征。 元素的概念: 【学习任务三】为什么元素是原子的总称? 【学生活动】氧元素的“寻友之旅” 世界上的物质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学习任务四】读图,地壳中元素含量如何分布? 地壳中前五位: 【学习任务五】构建物质、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学习任务六】化学变化中追踪分子、原子、元素是否变化。 结论:化学变化前后, 【学习任务七】认识并书写元素名称和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 符号元素名称元素 符号元素名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元素 符号元素名称元素 符号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锰铁铜锌银碘钡铂金汞
【学习任务八】小组讨论,O、2Mg、Fe分别表示什么意义? 小结:元素符号的意义
推荐的学习资源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2.3辨别物质的组成(第一课时)
作业练习
基础过关: 1.(2023甘肃金昌中考)某食品营养成分表中标有钠、钙、铁的含量,这里的“钠、钙、铁”指的是(  ) 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 2.(情境素材·航空航天)(2023河南开封兰考月考)“嫦娥五号”月球采样带回的“无价之土”——月壤,月壤中含有大量氦3,它是一种高效、安全、清洁的核聚变能源原料。氦3和氦4属于同一种元素,这是因为它们的原子具有相同的(  ) A.相对原子质量  B.电子层数 C.质子数  D.中子数 3.(2023广西岑溪期中)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元素是宏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B.元素的化学性质由其原子的中子数决定 C.不同元素之间最本质的区别是电子层数不同 D.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 4.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观粒子,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5.(2023湖南株洲中考)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 A.Si  B.Fe  C.Al  D.O 6.下列化学符号表示两个氧原子的是(  ) A.O2  B.O2-  C.2O2  D.2O 7.(教材变式)写出下列元素名称或元素符号。 MgAlZnSN氢磷碳钾钠
拓展延伸: 1.新情境[2024北京工业大学附中期中]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 是构成人体骨骼的重要物质,其中含有的元素种类有( ) A.三种 B.四种 C.五种 D.六种 2.现有高锰酸钾(KMnO4)、二氧化锰(MnO2)、过氧化氢(H2O2)、氧化汞(HgO) 4种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气 B.都含有氧原子 C.都含有氧分子 D.都含有氧元素 3.(科粤版)关于氧气(O2)、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氧化铜(CuO)和硫酸(H2SO4)五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都含有氧分子 B.都含有氧元素 C.都是化合物 D.都是氧化物 4.化学中元素符号能表示一定的意义,不同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不同。下列对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解释正确的是( ) 选项元素符号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AH 只表示氢元素BAl 表示铝元素、一个铝原子或铝CN 只表示一个氮原子DO 表示氧元素、一个氧原子或氧气
5.下列符号,只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的是( ) A.H2 B.3CO2 C. Fe D.N2 综合实践: 观察身边常见食品的营养成分表,并查阅资料分析其元素组成,列表说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