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平罗中学 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化学
满分:100分 考试时长: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O-16 Na-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
A.铁制菜刀生锈
B.氢氧化钠的表面发生潮解
C.铜制饰品上出现绿色斑点[Cu2(OH)2CO3 ]
D.水果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C可抗氧化和防衰老,多吃水果好
2.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直径最小的是( )
A.氯化银悬浊液 B.氢氧化铁胶体 C.氯化钠溶液 D.豆浆
3.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H2SO4 = 2H+ +
B.NaHCO3=Na++H++
C.
D.Al2(SO4)3 = Al3++
4.科学家将在作用下首次制得环形碳分子,总反应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化为属于化学变化
B.与、化学性质相似
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或氧化还原反应
D.CO与、、活性炭互为同素异形体
5.小强同学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检验物质的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加入物质a后,观察到灯泡发光,a最可能是( )
A.蔗糖 B.食盐
C.陈醋 D.白酒
6.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
A.Ca→CaO→CaCl2 B.O2→ CuO→ Cu(OH)2
C.C→CO2→Na2CO3 D.NaOH → Na2CO3→ NaCl
7.下列关于钠及其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
A.小苏打(NaHCO3)用于制作糕点
B.金属钠着火时,可用干燥的沙土盖火来灭火
C.钠单质与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铜单质
D.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和两种溶液
8.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Na2O2与H2O反应有O2生成 B.观察K2CO3的焰色 C.比较Na2CO3和NaHCO3与等浓度盐酸反应的快慢 D.比较Na2CO3和NaHCO3的稳定性
A.A B.B C.C D.D
9.某无色透明溶液中,下列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B.
C. D.
10.下列实验涉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用NaOH溶液吸收少量CO2:CO2 + OH- = HCO3-
B.石灰乳中加入稀盐酸:
C.CaCO3与醋酸反应:
D.硫酸镁溶液和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11.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不需要的仪器为( )
A. B. C. D.
12.下列化学反应中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13.已知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废水的原理是:当工业废水通过交换树脂时,与树脂上的H+和OH-发生交换,从而达到脱盐的目的。具体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工业废水中的Ca2+、Na+、Mg2+通过阳离子树脂后被除去
B.经过阳离子交换树脂后,工业废水的导电性明显减弱
C.阴离子树脂填充段存在反应:
D.通过净化处理后,产物水中的阴阳离子数明显减少
14.兴趣小组的同学们用紫甘蓝自制酸碱指示剂,过程如下,已知紫甘蓝浸出液的变色情况与紫色石蕊溶液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中烧杯中的物质属于溶液
B.乙中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
C.丙中碳酸饮料变为红色
D.丁中溶液变为蓝色,说明稀盐酸和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58分)
15.(16分)2025年8月,我国首台完全自主设计的深海采矿机器人“海铁一号”成功从太平洋海底采集到富含铁元素的矿物样品。这些矿物不仅是钢铁工业的重要原料,也包含了多种铁的化合物。铁及其化合物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请你根据所学化学知识,完成以下对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探究任务。
I.高铁酸钾()易溶于水,是一种新型高效消毒剂,可用于饮用水的处理。“化学氧化法”制备高铁酸钾的过程如下:将Cl2 通入过量浓NaOH溶液得到饱和NaClO溶液,向溶液中①②③慢慢加入FeCl3生成高铁酸钠,再加入NaOH使其转化成高铁酸钾,抽滤得粗品,经提纯可得高铁酸钾产品。
(1)在上述短文中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常温下能导电的物质是 ,属于电解质的物质是 。
(2)上述短文中涉及的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H2O。
①配平以上离子方程式。
②该反应的还原产物为 。
③可用于饮用水的消毒,是由于它具有 (填“强氧化性”或“强还原性”)。
II.取少量Fe2O3粉末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用此饱和溶液进行以下实验: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此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证明烧杯内液体为胶体的方法是 。
16.(16分)物质类别和核心元素的价态是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两个重要认识视角。图为钠及其化合物的“价-类”二维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通常把物质①保存在 中,物质①在空气中最终变质为 。
(2)向一小烧杯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水和煤油,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用小刀切绿豆大小的金属钠,轻缓的加入烧杯中。
①可能观察到的现象符合图中的_______。
②与该实验安全无关的图标是 。
A.护目镜 B.洗手 C.热烫 D.锐器
(3)NaH中的H化合价为 ;NaH用作生氢剂时的化学反应原理为:。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C.NaH是氧化剂       
D.中的氢元素被还原
(4)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基本原料,除去碳酸钠粉末中混有的少量碳酸氢钠,最好的方法是 ,涉及到的反应方程式为 。
17.(12分)某学习小组设计了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2并探究其与过氧化钠(Na2O2)反应的实验,同时收集到O2。已知C中试剂过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A中盛装的试剂为饱和NaHCO3溶液,作用是 。
(2)写出B中CO2与Na2O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装置C的作用是 ,写出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证明Na2O2已完全反应的现象: 。
(5)Na2O2可以做潜水艇的供氧剂,假设每人每小时消耗的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32 L(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假设所需要的全部由Na2O2来提供,则该潜水艇一人一天所需要的Na2O2的质量是 kg(保留两位小数)。
18.(14分)某小组同学学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后,欲探究的性质。
【假设与猜想】
(1)预测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理由是 。
【实验与验证】
(2)实验①中,观察到溶液紫红色褪去同时有无色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与发生了反应。经分析知紫红色转变为无色,该实验证明具有 (填“氧化”或“还原”)性,高锰酸钾发生了 (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3)实验②,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淀粉溶液,观察到溶液变蓝,是为了验证的 (填“氧化”或“还原”)性。(已知:淀粉溶液遇变蓝)
【结论与事实】
以上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既具有氧化性,也具有还原性。
(4)上述实验也能说明和三者的氧化性最强的是 。
【拓展与延伸】
(5)脱硫铅膏在“酸浸”时,除加入醋酸(HAc),还要加入。
①促进了金属Pb在醋酸中转化为,其化学方程式为 。
②也能使在醋酸中转化为 ,的作用是 。
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