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临沧市临翔区部分学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检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
2.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3.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纺纱织布
C.雕刻石像
D.水车灌溉
2.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活性炭用于净水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药品气味
B.实验后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对着人
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浓硫酸中
4.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约为78%
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燃料
C.二氧化碳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
5.下列对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6.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实验中,不需要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大试管、铁架台
B.酒精灯、单孔塞
C.集气瓶、玻璃片
D.漏斗、玻璃棒
7.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能生成黑色固体的是( )
A.木炭
B.硫粉
C.铁丝
D.红磷
8.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重,原子轻
C.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9.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花香四溢——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D.酒精挥发——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0.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A.二氧化碳
B.空气
C.过氧化氢
D.二氧化锰
11.下列有关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
D.原子核的体积很大,几乎占据了原子的全部体积
12.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
B.中子数
C.核外电子数
D.最外层电子数
13.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一种单质的是( )
A.O
B.N
C.Fe
D.H
14.某原子的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和3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4
B.26
C.30
D.56
15.下列各组微粒中,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
A.Na和Na
B.Cu和Ca
C.H和He
D.O 和O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20分)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氢原子 ______;
(2)3个氧分子 ______;
(3)4个钠离子 ______;
(4)氮元素 ______;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______。
17.下列事实说明微粒具有什么性质?
(1)湿衣服晾在太阳下容易干:______;
(2)在很远的地方可以闻到花的香味:______;
(3)可以将大量的氧气压缩到钢瓶中:______;
(4)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 个水分子:______。
18.根据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氧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______,最外层有 ______ 个电子;
(2)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 ______,在化学反应中易 ____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3)氧元素和钠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__ 不同。
19.现有下列物质:①海水;②液氧;③二氧化碳;④自来水;⑤冰水混合物;⑥高锰酸钾
(1)属于混合物的是 ______(填序号,下同);
(2)属于纯净物的是 ______;
(3)属于单质的是 ______;
(4)属于化合物的是 ______。
20.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族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3 Li

6.941 4 Be

9.012 5 B

10.81 6 C

12.01 7 N

14.01 8 O

16.00 9 F

19.00 10 Ne

20.18
3 11 Na

22.99 12 Mg

24.31 13 Al

26.98 14 Si

28.09 15 P

30.97 16 S

32.06 17 Cl

35.45 18 Ar

39.95
(1)查出碳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______;
(2)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______ 不同;
(3)表中稀有气体元素有 ______ 种;
(4)画出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
2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
【实验步骤】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A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2.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3.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填写下表。
(1)步骤1的现象:______;
(2)步骤2的现象:______;
(3)步骤3中观察到的现象:______;
(4)通过步骤3的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5)有同学质疑:可能是空气流动带走了酚酞分子,所以A中溶液变红。请你设计实验排除这种可能性:______。
22.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制取气体,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______;② 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______(填字母),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______;
(3)若用C装置收集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______;
(4)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若选用B作发生装置,与A相比,其优点是 ______;
(5)若用F装置收集氧气,则气体应从 ______(填"a"或"b")端通入。
四、计算题(共1小题,共15分)
23.计算下列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1)水(H O)
(2)二氧化碳(CO )
(3)高锰酸钾(KMnO )
24.已知作为相对原子质量标准的碳原子的质量为1.993×10 kg,一个铁原子的质量为9.288×10 kg。请计算:
(1)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保留整数);
(2)若铁原子核内有30个中子,求铁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A 2.C 3.C 4.D 5.C 6.D 7.C 8.D 9.A 10.B
11.C 12.D 13.C 14.B 15.A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6.(1)2H (2)3O (3)4Na (4)N (5)Al
17.(1)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分子间有间隔
(4)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8.(1)8;6 (2)1;失去 (3)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9.(1)①④ (2)②③⑤⑥ (3)② (4)③⑤⑥
20.(1)12.01 (2)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3)3 (4)+11 2 8 1
三、实验与探究题(每空2分,共20分)
21.(1)溶液为无色
(2)溶液变为红色
(3)烧杯A中溶液逐渐变红
(4)分子在不断运动
(5)另取相同装置,将盛有浓氨水的小烧杯B放在低温环境中,观察A中溶液变红的速率(或其他合理答案)
22.(1)①酒精灯 ②集气瓶
(2)A;高锰酸钾 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3)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则已收集满
(4)可以控制反应速率(或节约药品等)
(5)a
四、计算题(共15分)
23.(1)H O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18(3分)
(2)CO 的相对分子质量=12+16×2=44(3分)
(3)KMnO 的相对分子质量=39+55+16×4=158(3分)
24.(1)铁的相对原子质量=(9.288×10 )/(1.993×10 ×1/12)≈56(3分)
(2)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中子数=56-30=26(3分)
评分说明:
1.填空题和选择题严格按照答案评分;
2.实验探究题答案表述不同但意思正确可酌情给分;
3.计算题按步骤给分,公式和主要过程正确可得大部分分数;
4.化学方程式未配平或条件错误扣1分;
5.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可适当加分,但不超过总分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