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第四章第三节 交通运输含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第四章第三节 交通运输含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三节 交通运输
练基础
知识点1 覆盖全国、东密西疏的交通网络
高铁被誉为中国新四大发明之一,中国拥有世界上系统技术最全、运营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系统。读中国高速铁路干线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对我国高速铁路分布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东密西疏 B.东疏西密
C.北密南疏 D.分布均匀
2兰新高铁穿越世界著名的风沙区,尤其新疆段经过我国乃至世界上铁路风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兰新高铁在新疆境内的部分路段采用“以桥代路”的方式,其原因最可能是 ( )
A.避开冻土 B.保护生态
C.美化环境 D.穿越江河
3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是
( )
A.促进矿产开采
B.促进国际交流
C.提高出行效率,带动经济发展
D.缩短出行实际距离
新情境热点素材福厦高铁是全国首条“跨海高铁”,是福建省第一条速度350千米/时的高铁。读福州至厦门客运专线铁路平面示意图,完成4—5题。
4 泉港站至泉州南站的部分路段建设跨海高铁的主要原因是 ( )
A.地形平坦,结构稳定
B.保障铁路高速运行
C.跨海路段建设成本低
D.海上建设难度小
5下列关于高铁的优势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速度较快 B.占地少
C.能耗低 D.环境污染大
知识点2 内畅外通的交通联系
新情境生产生活我国积极推进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四网融合”交通体系,这将极大地改变居民出行方式。这一举措对减少私家车出行比例具有重要意义,对实现城市交通的绿色发展与区域协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据此完成6——7题。
6“四网融合”实现城市交通的绿色发展主要体现在 ( )
A.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B.增加空气中的颗粒物
C.降低交通碳排放量 D.对环境无显著改善
7“四网融合”对城市居民出行产生的影响是()
①有效减少私家车出行使用率
②促进了区域协同发展与联系
③增加了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
④城市道路拥堵状况得到改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蓉欧国际快速铁路东起我国四川省成都市,西至波兰罗兹站,每周五定期发车,冬季不停运,
为全国提供货运服务。下图是蓉欧快速铁路线路图,读图完成8——9题。
8蓉欧快速铁路 ( )
A.途经地区气候比较单一
B.途经地区地势起伏小
C.比海运路线运速快
D.比传统通道运行时间长
9蓉欧快速铁路的开通 ( )
①增强中、欧经济与文化交流
②提升四川成都市场竞争力
③增强西部地区对港口的依赖
④改善四川成都的投资环境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练提升
(山东聊城中考改编)2024年12月7日,济郑高铁全线贯通运营一周年,一年内累计发送旅客1096.2万人次,运输秩序平稳有序,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读图完成10——11题。
10 下列关于济郑高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起讫点所在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是鲁、冀
B.与公路运输相比,货运量大
C.沿线站点较多主要是因为沿线人口、城市密集
D.沿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11 济郑高铁的开通对聊城的影响有 ( )
①推动区域合作 ②便利居民出行 ③改善沿线生态 ④促进经济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广东东莞二模)2024年1月,都香(贵州省都匀市—云南省香格里拉市)高速云南昭通段通车仪式在甘田收费站举行。这标志着我国西南地区又新增一条连接贵、滇、川三个省级行政区的高速公路。读都香高速公路路线示意图和沿线景观图,完成12——13题。
12 都香高速沿线桥隧占比高主要原因是 ( )
A.提高行车安全性
B.降低滑坡灾害发生频率
C.增加汽车载客量
D.节约公路建设成本
13 建设都香高速的意义有 ( )
①便利西南地区与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
②缩短都匀和香格里拉之间的空间距离
③方便沿线居民出行
④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河南省是我国第一个建成“米”字形高铁网的省级行政区,实现了各省辖市全部通高铁。读河南省高铁线路分布图,完成14—15题。
14河南省高铁 ( )
A.呈环形分布
B.南部密集,北部稀疏
C.1小时内可以到达河南全境
D.可达太原、合肥等省级行政中心
15 河南省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得益于( )
①政策大力支持 ②地处我国中部 ③平原面积比重较大 ④生态环境日益改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河北石家庄期中)“朝辞北京天安门,午登上海明珠塔。才见平川无际,转望浦江潮涌。”京沪高铁是全世界一次性建成线路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读京沪高铁线路图和沿线局部景观图,完成16—17题。
16 京沪高铁修建时多以桥梁的方式通过农业种植区,其主要目的是 ( )
A.少占耕地 B.保护动物
C.美化环境 D.省钱省力
17 京沪高铁的意义有 ( )
①连接了京津冀和珠江三角洲地区
②运行速度快,缩短地区间的时间距离
③区域联系便捷,带动沿线经济发展
④缓解了北京与哈尔滨之间的运输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练素养
18(综合思维)读我国部分高铁线路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中国黄金大动脉】
作为我国《中长期高速铁路网规划》中“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的重要“一纵”,京广高铁连接南北,已成为我国最繁忙的高铁线路之一。(1)京广高铁纵贯中国南北,跨越长江、黄河,串起了京、冀、豫、鄂、 、粤等6个省级行政区,与徐兰高铁交会于 (填城市名称)。若乘坐京广高铁出游,在广州远郊可能见到的糖料作物是 。
【水陆联运物流畅】
独山港码头发挥自身水陆联运的优势,以陆改水的方式,保证周边企业出口物流通畅,同时也为驰援上海找到了新路径。
(2)沪蓉高铁、沪昆高铁都是与沿海港口城市相通的高铁线路,说出水路运输具有的优势。(至少答出两点)
【千年蜀道变通途】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西成高铁的开通,使得一日通行川陕、蜀道不再困难,更是推动了以西安、成都、重庆作为支撑点的“西三角”经济圈的建设。
(3)西成高铁已通车多年,简述该高铁开通的积极意义。(至少答出两点)
第三节 交通运输
1. A 解析: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密集,高速铁路线路密集;而西部地区地形复杂、经济欠发达,交通线相对稀疏,因此呈“东密西疏”的特征。
2. B 解析:新疆部分地区风沙严重,生态环境脆弱,“以桥代路”的方式可以尽量减少对沙漠地区的生态破坏,是保护生态的重要举措;新疆冻土分布较少;美化环境不是主要目的;新疆境内大河相对较少,穿越江河不是主要原因。
3. C解析:高速铁路的快速发展缩短了城市之间的交通时
间,提高了出行效率,促进了人员流动和资源共享,带动了沿线经济发展;高速铁路主要承担客运功能,其发展对矿产的开采影响甚微;高速铁路主要是国内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际交流的促进作用相对较小;缩短出行实际距离说法不准确,高速铁路是缩短了出行时间,而不是实际距离。
4.B解析:读图可知,福厦高铁沿线地区海岸线曲折,地形较崎岖;采用跨海大桥,线路虽然缩短,但是成本增加了;跨海大桥建设难度更大。
5.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与普通铁路运输方式相比,高速铁路的速度较快,土地占用少,能耗低,环境污染小,输送力强,安全性好,舒适方便。
6.C解析:“四网融合”交通体系将极大地改变居民出行方式,减少私家车出行比例,可以降低交通碳排放量;绿色发展主要体现在优化交通结构;减少私家车出行比例,会减少空气中的颗粒物,有利于环境的改善。
7.C 解析:“四网融合”对城市居民出行产生的影响有有效减少私家车出行使用率、增加了居民出行方式的选择、改善城市道路拥堵状况,①③④正确;促进了区域协同发展与联系是对区域发展的影响,而非对城市居民出行的直接影响,②错误。
8.C解析:蓉欧快速铁路线路较长,途经地区的气候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路段地势起伏大;在主要运输方式中,铁路运速快于海运;蓉欧快速铁路比传统通道运行时间短。
9.B解析:蓉欧快速铁路的开通,缩短了中欧间的运输时间,加强了中国、欧洲经济与文化的联系和交流,方便了成渝地区的对外联系,减弱了西部地区对港口的依赖,提升成渝地区的经济地位和市场竞争力,在改善成渝地区的投资环境等方面有重要意义,①②④正确,③错误。
10.C解析:读图可知,济郑高铁起讫点是山东省(简称鲁)和河南省(简称豫);高铁运输主要是客运,较少承担货运功能;沿线站点较多主要是因为沿线人口、城市密集;沿线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11. B解析:济郑高铁经过山东聊城,对聊城的影响有推动区域合作,加强对外联系和交流,可以缩短人们的出行时间,便利居民出行,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①②④正确。高铁的建设可能会破坏沿线的生态环境,③错误。
12.A解析:都香高速沿线主要经过地形崎岖的云贵高原,地势起伏大,为了提高行车安全性,沿线桥隧占比高;沿线桥隧占比高不能降低滑坡灾害发生频率,不能增加汽车载客量,会增加公路建设成本。
13. C解析:都香高速没有连接东南亚,①错误;不能缩短都匀和香格里拉之间的空间距离,②错误;都香高速开通,标志着我国西南地区又新增一条连接贵、滇、川三个省级行政区的高速公路,可以方便沿线居民出行,使西南地区的货物快速运出,也可使外界的资源快速进入,促进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③④正确。
14. D解析:读图可知,河南省的高铁呈放射状向四周延伸;“1小时交通圈”没有覆盖河南全境;河南省的高铁可达太原、合肥等省级行政中心。
15. A解析: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河南省率先建成“米”字形高铁网得益于地处我国中部,铁路可以向四周延伸,平原面积比重较大,地形平坦开阔,有利于修建铁路,以及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①②③正确;修建铁路与生态环境日益改善无关,④错误。
16. 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京沪高铁经过的地形区主要是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平原面积广大,土壤肥沃,农业发达,因此高铁设计多采用高架桥的方式通过,其目的是少占耕地;修建桥梁既不省钱也不省力,与保护动物、美化环境关系不大。
17. C解析:京沪高铁的意义主要有连接了京津冀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联系便捷,带动沿线经济发展,运行速度快,缩短地区间的时间距离,②③正确,①错误;缓解了北京与哈尔滨之间运输压力的铁路线是京哈线,④错误。
18.(1)湘 郑州 甘蔗
(2)运载量大;投资省;运价低等。
(3)便于沿线居民出行、物资流动;节约出行时间;推动“西三角”经济圈建设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