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土地资源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人教八年级地理第一学期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土地资源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 土地资源
练基础
知识点1 总量大,种类全
热点素材2025年6月25日是我国第35个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是“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图,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耕地充足,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多
B.土地利用类型多样
C.土地资源总量丰富
D.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2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 )
A.林地 B.耕地 C.草地 D.园地
知识点2 分布不均
(河北石家庄期中)读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图,完成3——4题。
3按林地、草地、旱地和水田的排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②③① D.②④③①
4 中国各类土地资源中,耕地的比重低,主要原因是 ( )
A.山地多,平原少 B.国土面积小
C.人口众多 D.气候复杂
知识点3 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
新情境生产生活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部分地区形成了发电与农业生产两不误的“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良性循环发展模式。读图,完成5——6题。
5在我国青藏地区最适宜发展的“农光互补”形式是 ( )
A.光伏大棚 B.光伏牧场
C.光伏鱼塘 D.光伏屋顶
6“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好处是 ( )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满足农业用电需求
③提高土地利用率
④低碳环保,改善环境质量
⑤提高土壤肥力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③④⑤
练提升
新考法地理实践(河北石家庄中考改编)石家庄市某中学的地理兴趣小组,对学校所在村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并绘制了该村土地利用类型统计图。读图完成7——9题。
7.2024年该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 ( )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建设用地
8从1980年到2024年,该村土地利用变化情况是
( )
A.大量林地成为建设用地
B.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C.大量草地成为建设用地
D.大量建设用地成为林地
9针对以上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该村应采取的措施是 ( )
A.全部开发成为耕地
B.加大力度退林还耕
C.扩草地达半数以上
D.适当控制建设用地
2025年6月17日是第31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我国从荒漠化防治探索者,成长为全球荒漠化防治事业的重要推动者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引领者。结合表格完成10——12题。
部分省级行政区 甲 西藏 甘肃 青海
荒漠化土地面积 (万平方千米) 106.86 43.26 19 23.54
10 表格中的甲省级行政区最可能是 ( )
A.云南省 B.四川省
C.黑龙江省 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11 甲省级行政区土地荒漠化严重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深居内陆,气候干旱
B.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C.过度放牧,土地过载
D.乱砍滥伐,破坏植被
12 下列措施中能将治沙与产业相结合的是()
A.引进水源,发展灌溉业
B.种植热带花草,发展旅游业
C.发展特色耐旱经济作物种植业
D.迁出全部人口,减轻土地压力
练素养
13 (区域认知、综合思维)耕地为粮食生产提供空间,保护耕地尤为重要。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看分布 找规律】
(1)我国耕地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 毫米年降水量线以东的地区,其中水田和旱地的集中分布区以 (山脉)—淮河一线为界。
(2)我国西北部气候类型是 ,降水较少,耕地主要分布在水源充足的河流沿岸和山麓地带。
【读数据 找问题】
(3)我国山区面积广大, (地形类型)面积比重小,不利于发展耕作业。我国人均耕地面积 (低于/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给粮食生产带来了巨大挑战。
【护耕地 找对策】
(4)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土地资源利用中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请列举一例: 。
(5)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保护耕地,请列举一条: 。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土地资源
1. A解析:我国农耕历史悠久,适宜耕作的土地基本开垦殆尽,未来可用于开垦的土地数量少、质量低、开发难度大;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我国人均土地资源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
2. A解析:读图可知,我国可利用的土地资源类型中林地占35%,占比最大。
3. D解析: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山区,故②为林地;我国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主要用于牧业,故④为草地;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山丘陵区,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北方为以旱地为主的耕地,南方为以水田为主的耕地,故③为旱地、①为水田。
4. A解析:我国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山地多,平原少,造成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所占比例不尽合理,主要是耕地的比重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我国耕地比重低与人口众多和气候复杂无关。
5. B解析:光伏发电在青藏地区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青藏地区又是全国重要的牧区,建设光伏牧场,可以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双赢。
6. 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一地多用、农光互补”的发展模式能增加收入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小型光伏电站,可以满足农业用电需求;一地多用,提高土地利用率;光伏发电清洁无污染,低碳环保,可以改善环境质量,①②③④正确。光伏发电不能提高土壤肥力,⑤错误。
7. D 解析:读图可知,2024年该村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是建设用地。
8. B 解析:读图可知,从1980年到2024年,该村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
9. D解析:根据上题分析,该村出现的问题是大量耕地成为建设用地,该村应适当控制建设用地,保护现有耕地。
(5)全部开发为耕地不切合实际。当地加大力度退林还耕,会导致当地森林面积减少,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由于该村的耕地面积占比较小,不适合扩大草地面积。
归纳|土地资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主要问题 解决措施
水土流失严重 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
森林减少
土地荒漠化 禁止过度放牧,退耕还草等
草场退化
乱占耕地 利用法律、法规保护耕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等
10. D 解析:结合表格内容可知,甲省区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多,应为西北内陆地区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省、四川省、黑龙江省位于湿润区、半湿润区,土地荒漠化不严重。
11. A 解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是该地土地荒漠化严重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水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过度放牧和乱砍滥伐都是人为原因。
12. C 解析:引进水源发展灌溉业、迁出全部人口都不现实,热带花草在极度干旱区无法种植,可以发展以耐旱中药材、经济林为重点的特色种植业,不仅可以防治土地荒漠化,还能获得经济效益。
13.(1)400 秦岭
(2)温带大陆性气候
(3)平原 低于
(4)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盐碱化、乱占耕地、土地污染等
(5)制定法律法规;禁止乱占耕地;防治土地污染;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和保护;加强宣传保护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