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卷】期中高频易错真题重组培优卷-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真题卷】期中高频易错真题重组培优卷-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2024)(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高频易错真题重组培优卷苏教版(2024)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25-26·三上·江苏淮安·期中)农场有20笼白兔子,黑兔子比白兔子多4只。要求“黑兔子有多少只”,需要补充的条件是( )。
A.每笼有8只白兔子 B.每笼有8只黑兔子 C.有10笼黑兔子
2.(25-26·三上·江苏淮安·期中)如图是洪泽湖路的交通限行标志,为了不违反交通规则,李叔叔可以选择在( )开车通过。
A.上午9时 B.中午12时 C.晚上8时
3.(25-26·三上·江苏淮安·期中)明明在计算54÷(6+3)时,错算成了54÷6+3,则计算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 )。
A.6 B.7 C.8
4.(24-25·三上·江苏徐州·期中)一袋大枣的净含量为1千克,如果把这袋大枣放在盘秤上称一称,盘秤上会显示( )。
A.1千克 B.比1千克大 C.比1千克小 D.无法确定
5.(24-25·三上·江苏盐城·期中)在3100克,3003克,3千克,13千克中,最轻的是( )。
A.3100千克 B.3千克 C.3003克
6.(24-25·三上·江苏盐城·期中)红红在游泳馆里游泳,泳道长50米,她每天游3个来回,她每天游( )米。
A.150 B.300 C.450
7.(24-25·三上·江苏·期中)在计算中,4×8=32,表示( )。
A.32个一 B.32个十 C.32个百
8.(24-25·三上·江苏·期中)小芳说:“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也一定有几个0。”下面算式( )能说明她说的不正确。
A.280×3 B.360×5 C.440×8
9.(24-25·三上·江苏盐城·期中)下图的长方形表示180,涂色部分表示( )。
A.30 B.45 C.36 D.60
10.(24-25·三上·安徽滁州·期中)一个电影院有345个座位,实验小学接近1600名师生,分( )场就能让所有人都有座位看电影。
A.4 B.5 C.6
二、填空题
11.(25-26·三上·江苏淮安·期中)苏苏在计算156乘一位数时,把156看成了159,所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多27。正确的结果是( )。
12.(25-26·三上·江苏淮安·期中)这“”4张扑克牌上的数分别是1、3、6、9,请用这4个数算出24(每个数只能用一次):( )。
13.(25-26·三上·江苏淮安·期中)38×3,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18×6的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14.(24-25·三上·山西晋中·期中)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军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的身高是135( ),体重大约是30( ),今天早上他喝了一杯牛奶,吃了一个约50( )的鸡蛋,背着约2( )的书包高高兴兴地去学校了。
15.(24-25·三上·江苏盐城·期中)周末,小美和妈妈一起去千家惠超市。她们看到了许多商品,苹果每个大约400( ),小美买了5个苹果,一共重( )克,也就是2( )。回家的路上,她们看到一辆载重5000( )的货车。
16.(24-25·三上·江苏盐城·期中)把2、3、5、8四个数字分别填入括号里,算式积最大是( )( )( )×( );积最小是( )( )( )×( )。
17.(24-25·三上·山西临汾·期中)节能减排,人人有责。如果一个教室一年节约96度电,每栋楼有8个教室。每栋楼每年节约( )度电。
18.(24-25·三上·江苏盐城·期中)342×4的积末尾是数字( );250×6的积是( )位数,积的最高位在( )位上,积的末尾有( )个0。
19.(24-25·三上·河南新乡·期中)一个杯子里装满水,连杯一共重1千克。倒掉一半的水后,连杯一共重600克。这个杯子重 克,杯子中原有 克水。
20.(24-25·三上·江苏徐州·期中)校园里有12棵松树,银杏树比松树的3倍多,比松树的4倍少。银杏树最多是( )棵,最少是( )棵。
三、判断题
21.(24-25·三上··河北石家庄·期中)一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0毫米。( )
22.(24-25·三上·广东梅州·期中)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看到的形状都不一样。( )
23.(24-25·三上·广东惠州·期中)轩轩的体重是23千克,妈妈的体重是轩轩的2倍多8千克,妈妈的体重是38千克。( )
24.(24-25·三上·广东肇庆·期中)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25.(24-25·三上·甘肃张掖·期中)要使7×(□+4)=63,□里应该填5。( )
26.(23-24·三上·河南漯河·期中)飞机下午2:30起飞,下午3:10降落,飞机飞行了40分钟。( )
27.(23-24·三上·江西九江·期中)大象的体重大约是2900千克,可以说这头大象约重3吨。( )
28.(23-24·三上·河南周口·期中)分针转一圈,时针转1大格,秒针转1小格。( )
四、计算题
29.(24-25·三上·江苏盐城·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6×800= 101×5= 42×5= 6×8+5=
14×7= 94-57= 30×4= 4×9-7=
30.(24-25·三上·江苏徐州·期中)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7×6= 5×458= 690×7=
47÷4= ※935÷3= 848÷4=
31.(25-26·三上·福建莆田·期中)脱式计算。
832-281-109 206-6×8 (762-698)÷8
32.(25-26·三上·福建莆田·期中)看图列式计算。
五、作图题
33.(24-25三年级上·江苏连云港·期中)给下面的钟面画上时针和分针。
34.(24-25·三上·江苏淮安·期中)如果下面每个小方格的边长为1厘米。
(1)请在方格中画一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
(2)再在方格中画一个和长方形的周长相等的正方形。
六、解答题
35.(24-25·三上·福建泉州·期中)在学校开展的“阳光少年齐争章”活动中,毛毛取得了35个劳动章,丫丫取得的劳动章比毛毛少28个,毛毛取得的劳动章个数是丫丫的几倍?
36.(24-25·三上·广东清远·期中)三(1)班一共有36人参加秋游。如果先坐满大船,剩下的人坐小船,至少需要多少条小船?
37.(21-22·三上·山西晋城·期中)三(1)班用全班同学捐的100元买了6棵柏树,还剩多少元?剩下的钱正好可以买4棵杨树,每棵杨树多少元?
38.(25-26·三上·江苏淮安·期中)秋高气爽,希望学校组织四五年级学生去秋游,四年级一共有8个班级,平均每个班有25人参加活动,五年级参加活动的人数是四年级的2倍,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
39.(25-26·三上·江苏淮安·期中)凯凯家离学校800米,他早晨从家出发去上学,大约走到路程一半时,发现忘记带数学书。于是他原路返回,拿了数学书后再去学校。这天早晨凯凯上学大约一共走了多少米?
40.(24-25·三上·江苏盐城·期中)下面是某宾馆客房的价格:已知三人间的价格是单人间的2倍,那么住1个三人间和1个双人间一共要花多少元?
客房价格 单人间:98元 双人间:138元 三人间:?元
41.(24-25·三上·山西太原·期中)停车场停有大客车、小汽车和卡车,其中大客车有35辆,小汽车的数量是大客车的2倍,卡车开走8辆后,剩下的就和小汽车同样多了。卡车原来有多少辆?
42.(22-23·三上·湖南岳阳·期中)下面是博物馆一周内参观人数统计表。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人数/人 296 223 288 201 252 458 410
(1)这一周内星期几参观的人数最多?星期几参观的人数最少?相差多少人?
(2)哪两天参观的人数最接近?共有多少人?
(3)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43.(23-24·三上·福建厦门·期中)学校图书馆的书架每一层长6分米,管理员王老师先在同一层放了4本5厘米厚的《新华字典》,这一层还能放几本5厘米厚的《汉语成语大词典》?
44.(25-26·三上·江苏淮安·期中)“长安的荔枝”话剧10月1日在淮安大剧院演出,话剧晚上7:30分开始,小新从家里到剧院要花10分钟,演出开始前5分钟停止入场,小新最晚需要什么时候从家出发?
45.(24-25·三上·山西太原·期中)白色垃圾指由农用薄膜、包装用塑料膜、塑料袋和一次性塑料餐具的丢弃所造成的环境污染。五一路学校在十月份“我是环保小卫士”活动中组织学生回收白色垃圾,三年级(1)班回收了358克白色垃圾,三年级(2)班回收白色垃圾的克数是(1)班的3倍。
(1)请你用线段图表示出三年级(2)班回收白色垃圾的情况。
(2)三年级(1)班和(2)班一共回收了多少克白色垃圾?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A
【分析】题目已知白兔子有20笼,黑兔子比白兔子多4只。要求黑兔子的数量,需先求出白兔子的总数,即每笼白兔子的数量×笼数。
【解析】A.每笼有8只白兔子,白兔子的总数为:20×8=160(只),黑兔子比白兔子多4只,因此黑兔子的数量为:160+4=164(只),符合条件;
B.知道每笼黑兔子的数量,但是未知一共有多少笼黑兔子,无法知道黑兔子有多少只,不符合;
C.知道黑兔子有多少笼,但是未知每笼有多少黑兔子,无法知道黑兔子有多少只,不符合。
故答案为:A
2.C
【分析】把普通计时法转化成24时计时法时,上午和中午时刻不变,只要去掉“早晨、上午、中午”等修饰词语即可;下午时数加12时,同时去掉“下午、晚上”等修饰词语即可。通过图中的道路警示标志可知,7:40到18:40洪泽湖路禁止小汽车通行,逐项分析看该时刻是否在禁止通行的时间段即可。
【解析】A.上午9时=9:00,9:00在7:40至18:40之间,通行会违反交通规则,不符合题意;
B.中午12时=12:00,12:00在7:40至18:40之间,通行会违反交通规则,不符合题意;
C.晚上8时=20:00,20:00在18:40之后,通行不会违反交通规则,符合题意。
所以如图是洪泽湖路的交通限行标志,为了不违反交通规则,李叔叔可以选择在晚上8时开车通过。
故答案为:C
3.A
【分析】54÷(6+3)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54÷6+3先算除法,再算加法。算出它们的结果再相减,就是相差多少。
【解析】54÷(6+3)
=54÷9
=6
54÷6+3
=9+3
=12
12-6=6
所以,计算结果与正确结果相差6。
故答案为:A
4.B
【分析】由题意得,一袋大枣的净含量为1千克,说明这袋大枣里面的大枣重1千克(除去包装),那么这袋大枣的总重量(加上包装)应该比1千克重。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得,一袋大枣的净含量为1千克,如果把这袋大枣放在盘秤上称一称,盘秤上会显示比1千克大。
故答案为:B
5.B
【分析】比较不同单位的重量时,需统一单位。根据1千克=1000克,把3千克和13千克换算成克为单位,再比较各数值大小。
【解析】3千克=3000克,13千克=13000克;3000克<3003克<3100克<13000克,所以3千克<3003克<3100克<13千克,即最轻的是3千克。
故答案为:B
6.B
【分析】根据题意,泳道长50米,每天游3个来回,就是6个50米,用50乘6得到每天游多少米。
【解析】50×(3×2)
=50×6
=300(米)
她每天游300米。
故答案为:B。
7.C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用一位数从三位数的个位起分别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相乘满十,一定要向前一位进位,每一位相乘后要加上进位的数。
【解析】
在计算中,先用个位的6乘4得24,个位写4向十位进2。再用十位的1,也就是1个十,乘4得4个十,加上进的2,十位是6。最后用百位的8,也就是8个百乘4得32个百。百位写2,向前进3,千位写3。所以最后的结果是3264。
因此,4×8=32,表示32个百。
故答案为:C
8.B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由题意得,可以先算出选项中的算式的得数,然后看哪个算式能说明小芳说的不正确即可。
【解析】A.280×3=840,乘数的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1个0。
B.360×5=1800,乘数的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2个0。即这个算式能说明小芳说的不正确。
C.440×8=3520,乘数的末尾有1个0,积的末尾有1个0。
故答案为:B
9.A
【分析】观察图形,利用平移把长方形平均分成6份,涂色部分是1份,就相当于把180平均分成6份,然后用除法解答即可。
【解析】180÷6=30
因此涂色部分表示30。
故答案为:A
10.B
【分析】由题意得,一个电影院有345个座位,实验小学接近1600名师生,求分几场就能让所有人都有座位看电影,可以看345乘几的得数大于或等于1600即可。
【解析】345×4=1380(人),1380<1600,不满足题意。
345×5=1725(人),1725>1600,满足题意。所以分5场就能让所有人都有座位看电影。
故答案为:B
11.1404
【分析】三位数乘一位数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三位数的每一位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就在那一位的下面写上相应的积。苏苏在计算156乘一位数时,把156看成了159,所得到的结果比正确结果多27。用159减156求出差,再用27除以差值求出该一位数,最后用156乘一位数求出正确的结果,据此解答。
【解析】159-156=3
27÷3=9
156×9=1404
所以正确的结果是1404。
12.(9-1)×(6-3)=24
【分析】利用给定的数字,通过使用加、减、乘、除四则运算以及括号,进行尝试凑数,使得给定的四个数字结果为24,先用9-1得到8,再用6-3得到3,最后用8乘3即可得到24,计算两个减法的时候需要加上小括号,据此填空即可。
【解析】(9-1)×(6-3)
=8×3
=24
这“”4张扑克牌上的数分别是1、3、6、9,请用这4个数算出24(每个数只能用一次):(9-1)×(6-3)=24。(答案不唯一)
13.2 6
【分析】对于第一问,要使□38×3的积是三位数,则乘积必须小于1000,因此□38必须小于或等于333(因为333×3=999),通过计算□38的百位数字□,确定最大填多少。
;对于第二问,要使1□8×6的积是四位数,则乘积必须大于或等于1000,因此1□8必须大于或等于167(因为167×6=1002)。通过计算1□8的十位数字□,确定最小填多少。
【解析】第一问:要使□38×3的积是三位数,则□38×3<1000,所以1000÷3≈333,因此□38≤333。□38是一个三位数,百位是□,十位是3,个位是8。当□=2时,238×3=714(三位数);当□=3时,338×3=1014(四位数),不符合要求。因此□里最大填2。
第二问:要使1□8×6的积是四位数,则1□8×6≥1000,所以1□8≥1000÷6≈167,因此1□8≥167。1□8是一个三位数,百位是1,十位是□,个位是8。当□=5时,158×6=948(三位数),不符合要求;当□=6时,168×6=1008(四位数),符合要求。因此□里最小填6。
14.厘米/cm 千克/kg 克/g 千克/kg
【分析】成人大拇指宽约1厘米,所以小军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的身高是135厘米比较合理;两袋食用盐重量约是1千克,所以体重大约是30千克,书包是2千克比较合理;一枚一分硬币大约是1克,所以一个鸡蛋约50克比较合理。
【解析】小军是一名三年级的小学生,他的身高是135厘米,体重大约是30千克,今天早上他喝了一杯牛奶,吃了一个约50克的鸡蛋,背着约2千克的书包高高兴兴的去学校了。
15.克/g 2000 千克/kg 千克/kg
【分析】1枚两分硬币的重量大约是1克,根据生活经验以及结合数据特点,计量一个苹果的重量用“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用400乘5,求出5个苹果共重多少克,根据1000克=1千克,把求出的总克数换算成千克数作单位即可;
一只中等大小的鸡的重量大约是1千克,根据生活经验以及结合数据特点,计量一辆货车的载重用“千克”作单位比较合适。
【解析】400×5=2000(克)
2000克=2千克
周末,小美和妈妈一起去千家惠超市。她们看到了许多商品,苹果每个大约400(克),小美买了5个苹果,一共重(2000)克,也就是(2)千克。回家的路上,她们看到一辆载重5000(千克)的货车。
16.5 3 2 8 3 5 8 2
【分析】根据题意,要使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积最大,应使三位数和一位数都尽可能大。将最大的数字8作为一位数,剩下的2、3、5组成最大的三位数532。要使积最小,应使三位数和一位数都尽可能小。将最小的数字2作为一位数,剩下的3、5、8组成最小的三位数358。以此答题即可。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
积最大:
① 选择一位数为最大的8;
② 剩余数字2、3、5组成最大的三位数532;
③ 算式为532×8=4256。
积最小:
① 选择一位数为最小的2;
② 剩余数字3、5、8组成最小的三位数358;
③ 算式为358×2=716。
把2、3、5、8四个数字分别填入括号里,算式积最大是532×8;积最小是358×2。
17.768
【分析】根据题意,用一个教室一年节约用电的度数乘每栋楼的教室个数,即可求出每栋楼每年节约多少度电。
【解析】96×8=768(度)
节能减排,人人有责。如果一个教室一年节约96度电,每栋楼有8个教室。每栋楼每年节约768度电。
18.8 四 千 2/两
【分析】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据此解答。
【解析】342×4=1368,250×6=1500
342×4的积末尾是数字8;250×6的积是四位数,积的最高位在千位上,积的末尾有2个0。
19.200 800
【分析】由题意得,一个杯子里装满水,连杯一共重1千克,也就是重1000克。倒掉一半的水后,连杯一共重600克,直接用1000减去600可以算出杯子中的水的一半有多重,再用600克减去前面的得数可以算出杯子的重量。最后再用1000克减去杯子的重量即可算出杯子原来有多少克的水。
【解析】1千克=1000克
1000-600=400(克)
600-400=200(克)
1000-200=800(克)
一个杯子里装满水,连杯一共重1千克。倒掉一半的水后,连杯一共重600克。这个杯子重200克,杯子中原有800克水。
20.47 37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银杏树比松树的3倍多,比松树的4倍少,银杏树最多比松树的4倍少1棵,最少比松树的3倍多1棵。
【解析】12×3+1
=36+1
=37(棵)
12×4-1
=48-1
=47(棵)
校园里有12棵松树,银杏树比松树的3倍多,比松树的4倍少。银杏树最多是47棵,最少是37棵。
21.√
【分析】长度的常用单位有米、分米、厘米、毫米等,1米大约家里餐桌的高度,1分米大约一个成年人手掌的宽度,1厘米大约1个指甲盖面的长度,身份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所以一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0毫米。
【解析】由分析可知,一个手指的宽度大约是10毫米,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如图:
所示的长方体长和宽相等,从不同角度看,从左面和正面看到的形状是一样的;据此解答。
【解析】根据分析: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个长方体,看到的形状都不一样,这句话错误,如果长方体的证明和侧面大小相等时,从正面和侧面看到的形状一样。
故答案为:×
23.×
【分析】轩轩的体重已知,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这个数×几,给23乘2,求出积再加8即为妈妈的体重,据此解答。
【解析】23×2+8
=46+8
=54(千克)
轩轩的体重是23千克,妈妈的体重是轩轩的2倍多8千克,妈妈的体重是54千克,所以原题干说法不对。
故答案为:×
24.×
【分析】已学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分米=100毫米,由此可知并不是所有的长度单位间进率都是10。已学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吨,1吨=1000千克,1千米=1000克,这3个质量单位应是相邻的质量单位间进率是1000,据此来解答。
【解析】1千米=1000米
1吨=1000千克
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这句话不完全正确。
故答案为:×
25.√
【分析】根据一个乘数=积÷另一个乘数;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已知一个因数是7,另一个因数是4加几的和,积是63,那么用63除以7得出另一个因数,再减去4即可解答。
【解析】63÷7-4
=9-4
=5
要使7×(□+4)=63,□里应该填5。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6.√
【分析】要求飞行的时间,也就是求中间经过的时间,就用降落的时刻减去起飞的时刻,然后与40分钟比较即可。
【解析】3:10-2:30=40(分钟)
飞机飞行了40分钟,所以原题的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7.√
【分析】根据吨和千克之间的进率是1000,小单位化大单位除以进率,3000千克=3吨,2900千克可以说大约重3000千克,也就是3吨,据此解答。
【解析】大象的体重大约是2900千克,可以说这头大象约重3吨。
故答案为:√
28.×
【分析】根据钟表的认识,分针转一圈是60分钟,也就是1小时;时针走一大格是1小时,秒针走1小格是1秒,据此判断即可。
【解析】分针转一圈,是1小时;时针转1大格,是1小时;秒针转3600小格,是1小时;即分针转一圈,时针转1大格,秒针转3600小格。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9.4800;505;210;53
98;37;120;29
【解析】略
30.402;2290;4830
11……3;311……2;212
【分析】(1)(2)(3)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法则: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4)(5)(6)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验算时,如果没有余数,就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如果有余数,就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解析】67×6=402 5×458=2290 690×7=4830

47÷4=11……3 935÷3=311……2 848÷4=212
验算:
31.442;158;8
【分析】根据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算式,同级计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作答。
计算832-281-109,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
计算206-6×8,先计算乘法,再计算减法;
计算(762-698)÷8,先计算括号内的减法,再计算除法。
【解析】832-281-109
=551-109
=442
206-6×8
=206-48
=158
(762-698)÷8
=64÷8
=8
32.4×8+4=36(件)
【分析】因为上衣有8件,且外套前4段的长度与上衣相同,每段代表8件。所以前4段表示外套是上衣的4倍,用乘法计算;外套的总件数为上衣的4倍加上最后一段的4件。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4 ×8+4
=32+4
= 36(件)
所以,外套是36件。
33.见详解
【分析】钟面上表示整时: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如果是24时计时法,下午的时间转化为普通计时法,用时间减12,再加上“下午,晚上”等词即可,转化后再画时间。
【解析】23-12=11
23:00是晚上11时
17-12=5
17:00是下午5时
34.见详解
【分析】已知每个小格的边长为1厘米,所以画出长4格、宽2格的长方形即可;
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所画长方形的周长,即是要画的正方形的周长,再根据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求出要画的正方形的边长,再在方格图上画出边长为相应格数的正方形。
【解析】(4+2)×2
=6×2
=12(厘米)
正方形边长:12÷4=3(厘米)
35.5倍
【分析】根据题意,用毛毛取得劳动章的个数减去丫丫取得的劳动章比毛毛少的个数,先求出丫丫取得劳动章的个数,再用毛毛取得的劳动章个数除以丫丫取得的劳动章个数即可解答。
【解析】35÷(35-28)
=35÷7
=5
答:毛毛取得的劳动章个数是丫丫的5倍。
36.2条
【分析】由题意得,三(1)班一共有36人参加秋游,每条大船限乘24人,每条小船限乘6人。如果先坐满大船,剩下的人坐小船,求至少需要多少条小船,可以先用36减去24算出剩下的有多少人,再除以6即可算出至少需要几条小船。
【解析】(36-24)÷6
=12÷6
=2(条)
答:至少需要2条小船。
37.还剩28元;每棵杨树7元
【分析】每棵柏树12元,购买6棵柏树花费12×6元。用捐的钱数减去花费的钱数,求出还剩下的钱数。用还剩下的钱数除以4,求出每棵杨树的价钱。
【解析】100-12×6
=100-72
=28(元)
28÷4=7(元)
答:每棵杨树7元。
38.400人
【分析】四年级一共有8个班级,平均每个班有25人参加活动,五年级参加活动的人数是四年级的2倍,用25乘8求出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再乘2求出五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活动,据此解答。
【解析】25×8=200(人)
200×2=400(人)
答:五年级一共有400人参加活动。
39.1600米
【分析】根据题意,凯凯上学大约走到总路程的一半时又返回家,凯凯比平时多走了2个总路程的一半,2个总路程的一半也就是一个总路程,则凯凯这天一共走了2个总路程,用凯凯家到学校的距离乘2,即可求出这天早晨凯凯上学大约一共走了多少米。
【解析】800×2=1600(米)
答:这天早晨凯凯上学大约一共走了1600米。
40.
334元
【分析】求一个数的几倍用乘法解决,先用98×2,求出三人间的价格,再将三人间和双人间的价格相加,即可得到总费用。
【解析】三人间的价格:(元)
总费用:(元)
答:一共要花334元。
41.78辆
【分析】根据题意,用大客车的数量乘2,先求出小汽车的数量,再根据卡车开走8辆后与小汽车数量相等,逆推卡车原来的数量。
【解析】35×2=70(辆)
70+8=78(辆)
答:卡车原来有78辆。
42.(1)星期六;星期四;257人
(2)星期一和星期三;584人
(3)星期六和星期日一共有多少人参观?
868人
【分析】(1)将每天参观的人数比较大小,这一周内星期几参观的人数最多,星期几参观的人数最少,用最多的减去最少的,即可求出相差多少人。
(2)根据千以内数的认识,找出最接近的两个数,再相加即可即可解答。
(3)任意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即可。如:星期六和星期日一共有多少人参观?(答案不唯一)
【解析】(1)458>410>296>288>252>223>201
458-201=257(人)
答:这一周内星期六参观的人数最多;星期四参观的人数最少;相差257人。
(2)296-288=8(人)
296+288=584(人)
答:星期一和星期三两天参观的人数最接近,共有584人。
(3)星期六和星期日一共有多少人参观?(答案不唯一)
458+410=868(人)
答:星期六和星期日一共有868人参观。
43.8本
【分析】根据1分米=10厘米,先将书架的长度转化为以厘米为单位,再用书架的长度减去4本《新华字典》的厚度,最后用剩下的长度除以《汉语成语大词典》的厚度即可。
【解析】6分米=60厘米
60-4×5
=60-20
=40(厘米)
40÷5=8(本)
答:这一层还能放8本5厘米厚的《汉语成语大词典》。
44.晚上7:15
【分析】首先确定停止入场时间为演出开始前5分钟,用话剧开始时间减5分钟。小新从家到剧院需10分钟,因此出发时间最晚用话剧开始时间减5分钟后再减10分钟。
【解析】停止入场时间:晚上7:30-5分钟=晚上7:25
最晚出发时间:晚上7:25-10分钟=晚上7:15
答:小新最晚需要晚上7:15从家出发。
45.(1)见详解
(2)1432克
【分析】(1)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我们就说这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三年级(2)班回收白色垃圾的克数是(1)班的3倍,三年级(2)班回收白色垃圾是3个358克。据此画图。
(2)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就是求几个几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三年级(1)班回收白色垃圾的克数乘3,可以算出三年级(2)班回收白色垃圾(358×3)克。三年级(2)班回收白色垃圾的克数加上三年级(1)班回收白色垃圾的克数,即可算出三年级(1)班和(2)班一共回收了多少克白色垃圾。
【解析】
(1)
(2)358×3=1074(克)
1074+358=1432(克)
答:三年级(1)班和(2)班一共回收了1432克白色垃圾。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