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中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祁县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中考试
化 学 试 题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42分。
1.用红色激光笔分别照射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Fe(OH)3胶体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而CuSO4溶液无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e(OH)3胶体中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原因是:胶体粒子的直径为1~100 nm,小于可见光的波长,能使光波发生散射
B.激光的产生与原子核外电子跃迁释放能量无关
C.由于Cu2+呈蓝色,故CuSO4溶液显蓝色
D.向CuSO4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溶液颜色变浅
2.下列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滴入石蕊试液变蓝色的溶液中:、、、
B.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中:、、、
C.加入小苏打产生的溶液中:、、、
D.溶有大量的溶液中:、、、
3.肼(N2H4)是发射航天飞船常用的高能燃料,可通过反应2NH3+NaClO=N2H4+NaCl+H2O制备。下列有关微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NH3的电子式为 B.N2H4的结构式为
C.的结构示意图: D.NaClO中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
4.下列由废铝粉、稀盐酸和氨气为原料制取的实验原理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溶解废铝粉 B.用装置乙制取固体
C.用装置丙过滤得到固体 D.用装置丁灼烧固体制得
5.下列试剂的实验室保存方法错误的是
A.氢氟酸保存在塑料瓶中
B.新制氯水和浓硝酸都保存在棕色细口瓶中
C.液溴水封保存,并用橡胶塞紧塞瓶口
D.白磷保存在水中,Na保存在煤油中
6.和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且符合题意的是
A.溶液用于腐蚀铜质电路板:
B.向溶液中滴加溶液:
C.将溶液与和氨水的混合溶液反应,生成沉淀:
D.向溶液中滴加少量溶液:
7.某科研机构研发的NO—空气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电极为电池负极
B.电池工作时透过质子交换膜从右向左移动
C.b电极的电极反应:
D.当外电路中通过电子时,a电极处消耗
8.可以证明可逆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一个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断裂;②一个键断裂的同时,有3个H-H键断裂:
③其它条件不变时,混合气体平均分子量不再改变;④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时,体系压强不再改变;
⑤、、都不再改变;⑥恒温恒容时,密度保持不变;
⑦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
A.全部 B.只有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⑦ D.只有②③⑤
9.被捕获后,直接在纳米金催化剂表面加氢合成HCOOH,其反应历程如图所示,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物质用*标注,TS为过渡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NH3的碱性强于
B.该历程中决速步骤的方程式是
C.加氢合成HCOOH的正反应活化能小于逆反应活化能
D.在纳米金催化剂表面上发生了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断裂
10.一种二次储能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放电时,右侧通过质子交换膜向左侧电极移动
C.充电时,左侧电极方程式为:
D.充电时,每生成1molFe3+时,理论上有通过质子交换膜
11.实验小组探究双氧水与KI的反应,实验方案如下表。
序号 ① ② ③
实验装置及操作
实验现象 溶液无明显变化 溶液立即变为黄色,产生大量无色气体;溶液温度升高;最终溶液仍为黄色 溶液立即变为棕黄色,产生少量无色气体;溶液颜色逐渐加深,温度无明显变化;最终有紫黑色沉淀析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分解有催化作用
B.对比②和③,酸性条件下氧化的速率更大
C.对比②和③,②中的现象可能是因为分解的速率大于H2O2氧化的速率
D.实验②③中的温度差异说明,氧化的反应放热
12.铬、钙、氧可形成一种具有特殊导电性的复合氧化物,其晶胞结构如图甲所示,氧离子与钙离子的最近距离为a p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钙离子的配位数为8
B.氧离子与铬离子间的最短距离为
C.该晶胞沿z轴方向的投影如图乙
D.该复合氧化物晶体的密度为
13.科研人员发现使用Cp2Fe[分子式为Fe(C5H5)2,其结构为]作牺牲电子供体,使用NH4PF6作电解质和质子供体,以CH3CN为溶剂,加入电催化剂,可实现连续非水流通池中有效地催化CO2还原,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已知:。
A.Cp2Fe中不含π键
B.电流方向:a极→电解质溶液→b极
C.a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D.反应一段时间后,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
14.T ℃时,CdCO3和Cd(OH)2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已知pCd2+为Cd2+浓度的负对数,pN为阴离子浓度的负对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Ⅰ是CdCO3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B.T ℃,在CdCO3(s)+2OH-(aq)Cd(OH)2(s)+CO(aq)平衡体系中,平衡常数K=102
C.Y点对应的Cd(OH)2溶液是过饱和溶液
D.加热可使溶液由X点变到Z点
二、解答题:本题共58分。
15.某小组同学利用下面的装置探究硫的化合物与氮的化合物的性质:
(1)装置A中碳粉与浓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试纸发生的变化为 。
(2)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装置C中的现象为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4)装置E中的实验现象为 。据此现象甲同学认为E中发生的反应是 。乙同学不同意,他的理由是 。
(5)乙同学通过 现象,确认F中生成了,F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6)实验过程中装置D中出现白色沉淀,该沉淀的成分可能是_______(填序号)。
A. B. C. D.
(7)实验后,小组同学将D中混合物过滤,取少量滤液,加入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过滤洗涤,向沉淀中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甲同学据此认为可被氧化,乙同学不同意,他的理由是 。
(8)A、D、F中使长颈漏斗的共同目的是 。
16.碳酸钴()是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一种阴极催化剂材料。以钴土矿(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等)为原料制备碳酸钴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部分金属离子沉淀(离子浓度可认为该离子完全沉淀)的相关pH如下表。
沉淀
开始沉淀的pH 6.6 3.0 7.6 2.8 8.6
完全沉淀的pH 9.4 5.2 9.6 3.2 10.1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有 种物质被还原,写出其中一种物质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氧化”的目的是 。
(3)“萃取”后水相中的阳离子只有、。“调整pH”操作后,溶液,则滤渣的成分是 (填化学式)。
(4)“萃取”时的反应为,通过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说明该工艺流程中“反萃取”的原理: 。
(5)写出“沉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6)该操作工艺所得产品是制备金属钴的基本原料,工艺流程及电解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得到金属Co的电极为 (填“阴极”或“阳极”);一段时间后,该制备Co的电解池中间室溶液中的浓度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17.中学化学社某学习小组通过如图17所示装置探究MnO2与FeCl2·6H2O 能否反应产生Cl2.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
操作 现象
点燃酒精灯,加热 Ⅰ.A 中部分固体溶解,上方出现白雾Ⅱ.稍后,产生黄色气体,管壁附着黄色液滴 Ⅲ.B 中溶液变蓝
(1)实验前要首先进行的操作是 .
(2)现象I中白雾的成分是 (填名称),形成白雾的原因是 .
(3)将现象I 中得到的黄色气体通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则现象Ⅱ中黄色气体除了Cl2还含有 (填化学式); 该物质能使B中KI-淀粉溶液变蓝,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4)为了确认现象Ⅱ中黄色气体中含有Cl2,小组提出如下方案:
方案: 将B中KI-淀粉溶液替换为NaBr溶液。
现象: B中溶液呈浅橙红色;未检出Fe2+。
a.写出用铁氰化钾溶液检验Fe2+原理的离子方程式:
b.方案中检验Fe2+的原因是
18.气态含氮化合物是把双刃剑,既是固氮的主要途径,也是大气污染物。气态含氮化合物及相关反应是新型科研热点。回答下列问题:
(1)还原法:①用催化还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知:
ⅰ:
ⅱ:
写出还原至和水蒸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②尿素水溶液热解产生的可去除尾气中的,流程如下:
a.尿素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
b.若氧化处理后的尾气中混有,此时催化剂表面会因为覆盖部分硫酸盐而导致催化剂中毒,降低的去除率。试分析硫酸盐的产生过程 。
③某脱硝反应机理如图-1所示,参与Ⅰ的反应方程式为 。
(2)氧化法:氧化性强于,能更有效地氧化。
Ⅰ:
Ⅱ:(活化能)
Ⅲ:(活化能)
可经处理后再用碱液吸收而实现脱除。为分析氧化时温度对脱除率的影响,将与混合反应一段时间,再用碱液吸收氧化后的气体。其他条件相同时,脱除率随与混合反应温度变化如图-2所示。试分析在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升高脱除率先几乎不变后下降的可能原因是 。
(3)研究表明氮氧化物的脱除率除了与还原剂、氧化剂、催化剂相关外,还取决于催化剂表面氧缺位的密集程度。以(A、B均为过渡元素)为催化剂,用还原的机理如下:
第一阶段:(不稳定)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还原前后催化剂中金属原子的个数不变)
第二阶段:Ⅰ. Ⅱ.
Ⅲ. Ⅳ.
Ⅴ.
注:表示催化剂表面的氧缺位,g表示气态,a表示吸附态
第一阶段用氢气还原得到低价态的金属离子越多,第二阶段反应的速率越快,原因是 。
试卷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2页,共2页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A D C B C C A D
题号 11 12 13 14
答案 D D D B
15.(1) C+2H2SO4(浓) CO2↑+2SO2↑+2H2O 褪色
(2)
(3) 出现淡黄色浑浊
(4) 溶液变红 浓硝酸易挥发,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5) 烧瓶内产生红棕色气体
(6)ABC
(7)二氧化硫被装置中氧气氧化或一氧化氮与E中氧气生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硝酸再氧化二氧化硫(合理即可)
(8)调节装置气压,防止装置发生炸裂或倒吸
16.(1) 2 Co2O3++4H+=2Co2+++2H2O、2H+++=+ Mn2++H2O
(2)将Fe2+氧化为Fe3+
(3)、
(4)加入稀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5)
(6) 阴极 增大
17.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盐酸或氯化氢 加热时FeCl3·6H2O发生水解反应产生HCl,挥发出来遇到水蒸气形成白雾 FeCl3 2Fe3++2I-=I2+2Fe2+ 3Fe2++2[Fe(CN)6]3-=Fe3[Fe(CN)6]2↓ 通过未检测出Fe2+,说明Cl2将Br-氧化为Br2,而Fe3+不能,证明黄色气体中一定含有Cl2
18.(1) -3 尾气中剩余的NO2溶于水生成具有强氧化性的HNO3, 与水反应生成H2SO3,HNO3将H2SO3氧化为H2SO4,从而形成硫酸盐 2C2H4+6Cu+(NO2)=3N2+4CO2+4H2O+6Cu+
(2)50- 150℃时,NO与O3的活化能低,反应速率快,O3分解的活化能高,反应速率慢,所以O3分解对O3氧化NO反应的影响不大。温度高于150℃时,O3分解速率迅速增加,O3分解对O3氧化NO反应的影响变大,温度超过150℃时,随着温度升高,NO脱除率下降
(3)还原后催化剂中金属原子的个数不变,价态降低,氧缺位增多,反应速率加快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