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冲刺(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精练+ 答案解析)人教版(2024)2025-202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冲刺(知识梳理 +考点突破 +考点精练+ 答案解析)人教版(2024)2025-2026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部分 知识梳理(夯实基础、覆盖考点)
第一章 认识生物
一、生物的特征(高频基础考点)
1.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动物以植物或其他动物为食获取营养。
2. 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如人、植物的呼吸作用)。
3. 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人体通过排尿、出汗、呼气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排出部分废物。
4.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如含羞草受触碰叶片合拢,草履虫趋利避害。
5.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种子萌发长成幼苗(生长),母鸡下蛋(繁殖)。
6. 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子女与父母相似(遗传),子女与父母存在差异(变异)。
7. 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病毒无细胞结构,需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生存。
二、生物的分类
1. 按形态结构特点:动物、植物、其他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
2. 按生活环境:陆生生物、水生生物。
3. 按用途: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
三、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调查法
1. 步骤:明确调查目的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的调查方案→实施调查并如实记录→整理和分析调查结果。
2. 注意事项:调查范围过大时,可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样本(抽样调查);调查时要爱护生物和环境。
第二章 认识细胞
一、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核心操作考点)
1. 基本结构:
光学部分:目镜(无螺纹,放大倍数与长度成反比)、物镜(有螺纹,放大倍数与长度成正比)、反光镜(平面镜调亮视野,凹面镜聚光,用于弱光环境)。
调节部分:粗准焦螺旋(大幅度调节镜筒高度,找物像)、细准焦螺旋(小幅度调节,使物像清晰)、遮光器(调节光圈大小,控制进光量)。
2. 使用步骤: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整理。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选大光圈;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直到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
观察:先下降镜筒(眼睛注视物镜,防止压碎玻片)→左眼注视目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上升镜筒,找到物像→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
3. 成像特点:
倒立、放大的实像(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移动方向相反,如物像偏左上方,需向左上方移动玻片使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4. 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范围越小,细胞体积越大,数量越少,视野越暗)。
二、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高频实验考点)
步骤 植物细胞(以洋葱鳞片叶内表皮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例) 关键目的
擦 用洁净纱布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同植物细胞 去除杂质,防止污染
滴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动物细胞无细胞壁,需生理盐水防吸水涨破)
取 用镊子撕取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 用消毒牙签在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 获取新鲜细胞
展/涂 将表皮在清水中展平 将牙签上的细胞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 防止细胞重叠,便于观察
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放下 同植物细胞 避免产生气泡
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 同植物细胞 使细胞结构更清晰(细胞核染色最深)
三、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核心知识点)
1. 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及功能
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允许有用物质进入,阻止有害物质进入,排出细胞产生的废物)。
细胞核: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细胞的生长、发育和繁殖。
细胞质:液态环境,内有细胞器,是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线粒体:能量转换器,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动力车间”)。
2. 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及功能
细胞壁:支持和保护细胞(使植物细胞具有一定形态,不易涨破)。
叶绿体:能量转换器,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光合作用场所,仅存在于植物绿色部分细胞中)。
液泡:内有细胞液,含糖类、色素等物质(如西瓜的甜味来自液泡中的细胞液)。
3. 细胞结构图示识别要点:
有无细胞壁、叶绿体、液泡是区分动植物细胞的关键。
第三章 从细胞到生物体
一、细胞的分裂与分化
1. 细胞分裂:细胞由一个分成两个的过程。
过程:细胞核先分裂(遗传物质复制后平均分配)→细胞质分裂→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
意义:使细胞数目增多,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遗传物质相同。
2. 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分裂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差异性变化的过程。
结果:形成不同的组织。
注意: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改变。
二、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1. 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人体)
组织:由形态相似、结构和功能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动物组织包括上皮组织(保护、分泌,如皮肤表皮)、肌肉组织(收缩、舒张,如心肌)、神经组织(接受刺激、传导兴奋,如神经细胞)、结缔组织(支持、连接、保护、营养,如血液、骨)。
器官: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行使一定功能的结构(如心脏由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构成,功能是泵血)。
系统: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人体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八大系统)。
2. 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微观到宏观)
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无“系统”层次)
植物组织:保护组织(保护,如叶片表皮)、输导组织(运输水、无机盐和有机物,如导管、筛管)、分生组织(分裂产生新细胞,如根尖分生区)、营养组织(储存营养物质,如叶肉)、机械组织(支持,如叶脉中的纤维)。
植物器官:分为营养器官(根、茎、叶,负责营养获取和运输)和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负责繁殖后代)。
三、单细胞生物
1. 特点:身体只由一个细胞构成,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如营养、呼吸、排泄、繁殖等)。
2. 举例:草履虫(运动靠纤毛,呼吸靠表膜,消化靠食物泡,排泄靠伸缩泡和表膜)、衣藻、酵母菌等。
3. 与人类的关系:有益(如草履虫净化污水、酵母菌用于发酵);有害(如疟原虫引起疟疾)。
第二部分 考点突破(逐点精讲)
考点一:生物的特征判断
1. 核心考点:区分生物与非生物,判断具体现象是否体现生物的某一特征。
2. 示例:
例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 机器人 B. 钟乳石 C. 生石花 D. 珊瑚
【答案】C
【解析】机器人、钟乳石、珊瑚(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物堆积形成,非生物)都不具备生物的特征;生石花能生长、繁殖,属于生物。
例2:“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体现了生物的哪项特征( )
A. 遗传 B. 生长和繁殖 C. 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 生活需要营养
【答案】B
【解析】“发几枝”说明红豆能生长,体现生长和繁殖特征。
3. 解题技巧:
(1)牢记“生物7大特征”,尤其注意“除病毒外都由细胞构成”和“能生长繁殖”是核心判断依据。
(2)遇到“判断现象对应特征”题,先提炼题干关键词(如“开花结果”对应繁殖,“趋利避害”对应对外界刺激反应)。
(3)排除法:非生物一定不具备“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等核心特征,可直接排除。
考点二:显微镜的使用与成像特点(实验操作+选择题高频)
1. 核心考点:显微镜结构功能、使用步骤、成像规律、放大倍数影响。
2. 示例:
例1: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 对光时,用高倍物镜对准通光孔 B. 下降镜筒时,眼睛注视目镜
C. 物像偏右下方,需向右下方移动玻片 D. 视野较暗时,换用平面镜和小光圈
【答案】C
【解析】对光需用低倍物镜(A错);下降镜筒需注视物镜防压碎玻片(B错);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相反,偏右下方需向右下方移玻片(C对);视野暗需用凹面镜和大光圈(D错)。
例2:一台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40×,其放大倍数是( ),视野中细胞特点是( )
A. 400× 体积大、数量少 B. 50× 体积小、数量多
C. 400× 体积小、数量多 D. 50× 体积大、数量少
【答案】A
【解析】放大倍数=10×40=400×;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数量越少,视野越暗。
3. 解题技巧:
(1)“物像移动”口诀:“偏哪移哪”(物像偏向视野某一方向,玻片向同一方向移动)。
(2)“视野调节”口诀:“暗光大凹,亮小平面”(视野暗→大光圈+凹面镜;视野亮→小光圈+平面镜)。
(3)“放大倍数影响”总结:一画表格对比更清晰:放大倍数视野范围细胞体积细胞数量视野亮度大小大少暗小大小多亮。
考点三:动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识图题高频)
1. 核心考点:细胞结构识别、动植物细胞区别、各结构功能。
2. 示例:
例1:下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是动物细胞,乙是植物细胞
B. ②是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
C. ⑤是线粒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D. 甲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④液泡
【答案】D
【解析】甲有细胞壁等特有的结构,是植物细胞(A错);若②标注细胞核,则控制物质进出的是细胞膜(B错);线粒体是呼吸作用场所,叶绿体才是光合作用场所(C错);植物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D对)。
例2: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是( ),能为细胞提供能量的是( )
A. 细胞膜 叶绿体 B. 细胞核 线粒体 C. 细胞核 叶绿体 D. 细胞膜 线粒体
【答案】B
【解析】细胞核是控制中心;线粒体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为细胞供能;叶绿体仅植物绿色细胞有,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
3. 解题技巧:
(1)“动植物细胞区别”口诀:“植壁液泡叶绿体,动物细胞全没有”(注意:植物非绿色部分细胞无叶绿体,如根细胞)。
(2)“结构功能对应”记忆法:
① 保护支持→细胞壁;
② 控制进出→细胞膜;
③ 遗传控制→细胞核;
④ 能量转换→线粒体(所有细胞都有)、叶绿体(植物绿色细胞有);
⑤ 储存物质→液泡。
(3)识图题关键:先判断细胞类型(看有无细胞壁等),再对应标注结构名称,避免张冠李戴。
考点四:生物体的结构层次(选择题+填空题)
1. 核心考点:细胞分化与组织形成、动植物结构层次区别、组织和器官判断。
2. 示例:
例1:下列关于细胞分化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化会形成不同的组织 B. 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C. 受精卵经分化可形成多种细胞 D. 动物体和植物体都存在细胞分化
【答案】B
【解析】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变,只是细胞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差异,进而形成不同组织(A对,B错);受精卵是全能细胞,可分化为多种细胞(C对);动植物生长发育都依赖细胞分化(D对)。
例2:下列结构属于器官的是( ),属于组织的是( )
A. 皮肤表皮 B. 心肌 C. 心脏 D. 人体消化系统
【答案】C;AB
【解析】皮肤表皮是上皮组织(A),心肌是肌肉组织(B),心脏由多种组织构成,是器官(C),消化系统是系统(D)。
例3:植物体与动物体结构层次的主要区别是植物体没有( )
A. 细胞 B. 组织 C. 器官 D. 系统
【答案】D
【解析】动物体结构层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植物体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无系统层次。
3. 解题技巧:
(1)“结构层次判断”口诀:
① 细胞:单个独立细胞(如一个上皮细胞);
② 组织:一群形态功能相同的细胞(如一层上皮细胞);
③ 器官:多种组织构成(如胃、根);
④ 系统:多个器官构成(如消化系统)。
(2)“动植物结构层次区别”:抓关键词“系统”,植物体无系统,直接由器官构成个体。
(3)“细胞分化与分裂区别”:分裂→细胞数目增多(形态结构不变);分化→细胞种类增多(形态结构改变)。
考点五:临时装片制作与单细胞生物(中考占比8%-10%,实验题+基础题)
1. 核心考点:装片制作关键步骤、易错点、单细胞生物特征。
2. 示例:
例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滴加生理盐水的目的是( )
A. 保持细胞形态 B. 清洁载玻片 C. 染色 D. 防止产生气泡
【答案】A
【解析】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生理盐水浓度与细胞内液相近,可防止细胞吸水涨破或失水皱缩,维持正常形态。
例2:制作装片时,盖盖玻片的正确操作是( )
A. 直接将盖玻片盖在液滴上 B. 让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放下
C. 盖玻片垂直放置在液滴上方 D. 用手直接拿盖玻片操作
【答案】B
【解析】正确操作可避免产生气泡,气泡在显微镜下呈圆形、边缘黑亮,会影响观察;A、C易产生气泡,D会污染盖玻片。
例3:草履虫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下列关于其结构与功能的对应关系错误的是( )
A. 纤毛→运动 B. 表膜→呼吸 C. 食物泡→排泄 D. 细胞核→控制生命活动
【答案】C
【解析】草履虫的食物泡功能是消化食物,排泄靠伸缩泡和表膜(C错);纤毛运动(A对),表膜呼吸和排泄部分废物(B对),细胞核控制生命活动(D对)。
3. 解题技巧:
(1)“装片制作易错点”总结:
① 滴液:植物滴清水,动物滴生理盐水(记“植清动盐”);
② 盖片:“一侧先触,缓缓放下”防气泡;
③ 染色:“一侧滴染,另一侧吸”使染色均匀。
(2)“单细胞生物”记忆:抓住“单个细胞完成所有生命活动”,对应结构功能(如草履虫的纤毛、食物泡等)。
第三部分 考点精炼(分层分类题型)
一、基础题(巩固核心概念,适合所有学生)
(一)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是( )
A. 电脑病毒 B. 恐龙化石 C. 向日葵 D. 流动的水
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物像在视野的左上方,要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向( )移动
A. 右下方 B. 左上方 C. 左下方 D. 右上方
植物细胞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线粒体 B. 叶绿体 C. 细胞膜 D. 细胞核
下列结构中,属于动物体器官的是( )
A. 血液 B. 神经细胞 C. 肝脏 D. 上皮组织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染色用的试剂是( )
A. 生理盐水 B. 清水 C. 碘液 D. 酒精
(二)填空题
生物的共同特征有: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生物能进行______;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______;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______;生物能______和______;生物都有______和______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______和______放大倍数的乘积,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体积越______,数量越______。
细胞分裂时,______先由一个分成两个,随后______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植物细胞分裂最后还会形成新的______。
植物体的营养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生殖器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
二、提升题(聚焦高频考点,适合中等及以上学生)
(一)选择题
下列现象中,体现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A. 黄豆种子萌发长成幼苗 B. 小狗听到主人呼唤跑过来
C. 人体排出汗液和尿液 D. 向日葵的花盘总是朝向太阳
关于细胞分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内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 细胞分化是形成不同组织的根本原因
C. 分化后的细胞不再进行分裂和生长
D. 分化后的细胞都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用显微镜观察同一玻片标本的同一部位,下列镜头组合中看到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
A. 目镜5×,物镜10× B. 目镜10×,物镜10×
C. 目镜5×,物镜40× D. 目镜10×,物镜40×
下列关于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动物细胞一定没有细胞壁和液泡
B. 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C. 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生命活动的控制中心
D. 动植物细胞的细胞膜功能完全不同
从结构层次上看,下列各项中与皮肤属于同一层次的是( )
A. 神经细胞 B. 血液 C. 肾脏 D. 消化系统
(二)填空题
细胞分裂过程中,______的复制最为重要,因为它包含的遗传物质能确保新细胞与原细胞的遗传信息一致。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组织,组织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相同的细胞联合在一起形成的细胞群。
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______(填“甲”或“乙”)是植物细胞,判断依据是其具有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结构。(2)结构②的名称是______,其功能是控制物质的进出。(3)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______和______,其中______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
草履虫是常见的单细胞生物,其身体虽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能独立完成______、______、______等多种生命活动,这体现了细胞是生物体______的基本单位。
(三)实验探究题
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出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1)制作装片的正确步骤顺序是______(用“擦、滴、取、展、盖、染”排序)。(2)小组同学发现视野中有大量气泡,可能是在______步骤操作不当导致的,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3)观察时发现细胞有重叠现象,原因可能是______(写出一点即可)。(4)若视野中细胞颜色较浅,看不清楚结构,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为探究“显微镜下视野亮度的调节”,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①取同一玻片标本,分别用不同的光圈和反光镜组合观察,记录视野亮度。②实验结果如下表:光圈大小反光镜类型视野亮度小光圈平面镜暗大光圈平面镜较亮小光圈凹面镜较亮大光圈凹面镜最亮(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和______。(2)分析实验结果可知,要使视野最亮,应选择______和______的组合;当视野较暗时,可通过______或______来调节。(3)若在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移动玻片和转动目镜后污点都不动,说明污点可能在______上。
三、拓展题(挑战综合应用,适合优秀学生)
(一)综合分析题
1. 请结合生物体结构层次的知识,分析“从受精卵到人体”的形成过程:(1)受精卵是新生命的起点,它通过______过程使细胞数目增多,通过______过程形成不同的组织。(2)人体的四种基本组织分别是上皮组织、______、______和______。其中,上皮组织具有______和______的功能。(3)请写出人体的结构层次:受精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体。与人体相比,向日葵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_。(4)举例说明“器官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______(写出一种器官及构成它的两种组织)。
(二)材料分析题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草履虫是一种生活在淡水中的单细胞生物,当它遇到有害刺激时,会迅速避开;当遇到有利刺激时,会主动靠近。它通过纤毛的摆动在水中旋转前进,通过表膜进行呼吸,通过食物泡消化食物,通过伸缩泡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分和废物。材料二:病毒是一类特殊的生物,它没有细胞结构,仅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才能进行生命活动。(1)草履虫具有哪些生物的特征?请列举至少3项:______。(2)病毒与草履虫在结构上的最大区别是______;在生活方式上的区别是______。(3)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说“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______。
第四部分 答案解析(讲透考点,避错因)
一、基础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答案】C
【解析】生物的核心特征是能生长、繁殖并具备生命活动。电脑病毒是程序、恐龙化石是生物遗体残骸、流动的水是无生命物质,均不具备生物特征;向日葵能进行光合作用、开花结果,属于生物。
避错因:易混淆“电脑病毒”与生物病毒,生物病毒虽无细胞结构但能繁殖,电脑病毒无生命活性。
【答案】B
【解析】显微镜成倒立像,物像移动方向与玻片相反,物像在左上方,需向同一方向移动玻片才能移至视野中央。
解题技巧:牢记“偏哪移哪”口诀。
【答案】B
【解析】能量转换器包括线粒体(动植物共有,释放能量)和叶绿体(植物特有,合成能量),细胞膜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核是控制中心,故选B。
避错因:勿将线粒体当作植物特有结构。
【答案】C
【解析】肝脏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等多种组织构成,属于器官;血液是结缔组织,神经细胞是细胞,上皮组织是细胞群,均不属于器官。
考点链接:器官的判断标准——多种组织构成+特定功能。
【答案】C
【解析】碘液能使细胞结构(尤其是细胞核)染色加深,便于观察;生理盐水、清水用于维持细胞形态,酒精非染色试剂,故选C。
(二)填空题
【答案】营养;呼吸;废物;反应;生长;繁殖;遗传;变异;细胞
【解析】生物7大基本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核心,“除病毒外由细胞构成”是易漏点,需重点记忆。
【答案】目镜;物镜;大;少
【解析】放大倍数=目镜×物镜,放大倍数与细胞体积成正比,与数量、视野范围成反比。
【答案】细胞核;细胞质;细胞壁
【解析】细胞分裂时细胞核先分裂,确保遗传物质平均分配;植物细胞分裂末期会形成新细胞壁,动物细胞直接缢裂。
【答案】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解析】营养器官负责获取/运输营养,生殖器官与繁殖直接相关,需明确区分。
二、提升题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答案】BD
【解析】A体现生长繁殖,C体现排出废物;B中小狗对声音刺激反应,D中向日葵对光刺激反应,均符合“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特征。
避错因:区分“生长”(长期变化)与“刺激反应”(即时回应)。
【答案】B
【解析】细胞分化遗传物质不变(A错),分化细胞部分仍能分裂(如分生组织细胞,C错),多细胞生物分化细胞不能独立生活(D错);分化是形成组织的根本原因(B对)。
【答案】D
【解析】放大倍数越大细胞体积越大,D选项放大倍数=10×40=400×,为四个选项中最大。
【答案】C
【解析】动物细胞可能有特殊液泡(如草履虫伸缩泡,A错);植物非绿色细胞无叶绿体(如根细胞,B错);细胞核是所有细胞的控制中心(C对);动植物细胞膜功能相同(控制物质进出,D错)。
【答案】C
【解析】皮肤属于器官;神经细胞是细胞,血液是组织,肾脏是器官,消化系统是系统,故选C。
(二)填空题
【答案】细胞核;形态相似;结构;生理功能
【解析】细胞核内遗传物质是细胞分裂分化的关键;组织定义需紧扣“形态、结构、功能相同”。
【答案】(1)甲;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细胞膜 (3)线粒体;叶绿体;线粒体
【解析】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细胞壁、叶绿体、液泡;线粒体是动植物共有的能量转换器。
【答案】营养;呼吸;排泄(或繁殖);结构和功能
【解析】单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完成所有生命活动,直接体现细胞是基本单位。
(三)实验探究题
【答案】(1)擦→滴→取→展→盖→染 (2)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一侧先接触液滴,再缓缓放下 (3)洋葱表皮未展平(或取材过多) (4)增加染色时间(或重新染色)
【解析】装片制作步骤需熟记,盖片不当易产生气泡,展平不到位会导致细胞重叠,染色不充分则结构模糊。
实验考点:临时装片制作的关键步骤及问题排查。
【答案】(1)光圈大小;反光镜类型 (2)大光圈;凹面镜;换用大光圈;换用凹面镜 (3)物镜
【解析】实验变量从表格可直接看出;视野调节遵循“暗光大凹”口诀;污点判断逻辑:移动玻片→转动目镜→不动则在物镜。
三、拓展题答案及解析
(一)综合分析题
1. 【答案】(1)细胞分裂;细胞分化 (2)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保护;分泌 (3)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系统 (4)心脏由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构成(或胃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构成,合理即可)
【解析】受精卵通过分裂增数、分化形成组织;人体四大组织功能需对应;动植物结构层次的核心区别是植物体无系统;器官举例需体现“多种组织构成”。
综合考点:细胞分裂分化与结构层次的内在联系。
(二)材料分析题
2. 【答案】(1)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呼吸、能消化食物、能排出废物(任举3项) (2)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寄生生活,草履虫独立生活 (3)草履虫一个细胞完成所有生命活动,说明细胞是结构和功能基本单位;病毒依赖活细胞生存,进一步证明细胞的重要性
【解析】从材料提取生物特征,对比病毒与草履虫的差异,论证细胞的核心作用。
能力考查:信息提取与知识迁移能力。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