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期中教学素养测评(二)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A2.C3.D4.D5.B6.C7.D8.A9.C10.D11.C12.A13.B14.B15.C16.D17.A18.B19.A20.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21.(10分)(1)1:80000000(1分)铁路(1分)(2)经纬网(1分)东南(1分)120(1分)(3)图】比例尺更小,图2比例尺更大:图1表示的实地范围更大,图2表示的实地范围更小;图1内容更简略,图2内容更详细。(每点1分,共3分)(4)可实时更新路况信息,信息容量大,不易损坏,等等。(任答两点即可,每点1分,共2分)22.(10分)(1)西(1分)中高(1分)(2)太平洋(1分)北美洲1分)乙(1分)巴拿马运河(1分)(3)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言之有理即可,2分)(4)北(1分)昼长夜短(1分)23.(10分)(1)山地(1分)山谷(1分)山脊(1分)(2)8848.86(1分)848.86(1分)(3)③(1分)③地等高线较密集(2分)(4)选①;喜马拉雅山脉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抬升成高山。(言之有理即可,2分)或选②;印度祥板块与亚欧板块持续碰撞挤压,板块交界处的地壳不断隆起,使得喜马拉雅山脉级慢抬升。(言之有理即可,2分)24.(10分)(1)印度(1分)北高南低(1分)山地(1分)(2)21.85°N,95.95°E。(2分)标注略。(1分)(3)缅甸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言之有理即可,2分)》(4)迅速躲在桌子等坚固家具的下面,保护好头部、颈部等重要部位:如果没有坚固的家具可躲,也可以躲在墙角处;在地震间隙,有秩序地迅速撤离,远离可能倒塌的物体:等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七年级期中教学素养测评(二)·地理参考答案第】页(共】页)】【2LXJB-SX】1/1七年级期中教学素养测评(二)地理◆第一章至第四章第一节《题号二总分累分人座位号得分注意事项:共两大题,24小题,满分60分,作答时间为60分钟。得分评分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在下表相应位置)题号234567810答案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许多耳熟能详的谚语承戟着古人的生产智慧,不少经典古诗词更是生动勾勒出各地的地理风貌。这些文化载体中有些与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此完成1一2题。1.我国北方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说法,南方则有“春分早,谷雨迟,清明种薯正当时”的说法。这主要反映了地理与的关系A农业生产B.传统节日C.工业布局D.日常饮食2.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的最可能是的景象IEEIA意大利威尼斯B.长江中下游平原C.库木塔格沙漠D.黄土高原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读图,完成3一5题。3.下列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平均半径约①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②浑天说③人造地球卫星6371千米拍摄地球照片④天圆地方最大周长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约4万千米C.③①④②D.④②①③4.图中数据能够反映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A海陆分布B.质量C.地势高低D.大小【七年级期中教学素养测评(二)·地理第1页(共6页)】【2LXJB一SX)1/65.下列叙述,与“坐地日行八万里”有直接关系的是A.地球的平均半径约6371千米B.地球的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C.地球的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D.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球体日晷是中国古人观测日影计时的仪器。早晨的阳光照射在日晷上,晷针的影子投在晷面的西侧,随者阳光自东向西移动,晷针的影子像现代时钟的时针一样移动,这样就可以显示时间。读日晷示意图,完成6一7题。6.一天中,晷针投影长度最短的时刻是A.日出B.上午C.正午D.日落7.从日出到日落,晷针投影方向和长度发生有规律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地壳运动B.地球公转C.大陆漂移D.地球自转地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开展了以“演示地球公转运动”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如下图所示。读图,完成8一9题。②支架③8.移动地球仪的方向应该是A逆时针B.自东向西C.顺时针D.自南向北9.当地球仪移动至④位置时,若灰色表示未被照亮的部分,下列四幅图表示正确的是B.D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陆地被广阔的海洋所包围。读东、西、南、北半球示意图,完成10一11题。北半球东球南半球北大印度非以0大西礼大率圳人亚H因【七年级期中教学素养测评(二)·地理第2页(共6页)】【2LXJB-SX】2/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7地理答案.pdf 7地理试题.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