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八 认识地区 练习3 极地地区练习(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八 认识地区 练习3 极地地区练习(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练习3 极地地区
基础巩固
命题点 极地地区
[2025四川广安]极地地区包含南极地区和北极地区,是地球表层受人类活动干扰最少的地区,保护极地关系到人类社会未来的福祉。读图,完成1—2题。
1.关于极地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北极地区被称为世界的“寒极”
B.北极地区居住着因纽特人
C.南极地区以海洋为核心
D.南极地区淡水资源匮乏
2.极地地区海冰消融带来的影响有( )
①海平面上升 ②生物多样性增加
③海平面下降 ④生物多样性减少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025山西]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被称为冰穹A,是南极地区最有科学考察价值的地点之一。下图示意冰穹A及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的位置。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在冰穹A建立的科学考察站是( )
A.长城站 B.昆仑站 C.泰山站 D.秦岭站
4.冰穹A位于南极点的( )
A.东北 B.西南 C.正北 D.正南
5.最适合在冰穹A开展的科考任务是( )
A.南太平洋生物研究 B.深冰芯钻探工程
C.冰盖边缘航空调查 D.海平面动态监测
情境拓展
[2025重庆]2025年2月20日是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8′W)建站40周年纪念日。某中学开展了一系列以长城站为主题的科普活动,地理兴趣小组按照天文学原理计算出长城站全年各月昼长最大值,并绘制了如下柱状图。据此完成6—9题。
6.长城站建站时间选在2月,主要原因是此时( )
A.气温较高,白昼较长 B.风力微弱,飞雪较少
C.降水较少,晴天较多 D.极光频现,光照充足
7.南极地区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主要是因为该地( )
A.矿产埋藏较浅 B.生物种类多样
C.淡水资源丰富 D.自然环境原始
8.长城站会出现( )
A.极昼极夜 B.狂风暴雨 C.昼夜平分 D.太阳直射
9.甲月昼长最大值出现之日与6月14日相差( )
A.8天 B.13天 C.16天 D.22天
时事热点[2025山东成武三模] 2025年1月7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出于对美国“经济安全需要”考虑,他不会排除通过“军事或经济胁迫”手段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的可能性。格陵兰岛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等多种矿产资源,尤其是国际稀缺的战略性资源稀土。下图为北极地区简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格陵兰岛上最大的城市努克位于岛屿西南部,主要自然原因是( )
A.交通较便利 B.气候相对温暖
C.植被较丰富 D.极昼现象显著
11.美国想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可能是由于( )
①格陵兰岛是北极航道上的关键节点,战略位置重要
②格陵兰岛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开采战略资源
③格陵兰岛拥有独特的极光风景,可发展极地旅游
④有利于美国扩大在北极地区的影响力,获得北极地区主导权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2025湖南]玛瑙河是南极洲最长的季节性河流,上游地区曾发现鲸鱼牙齿化石。下图示意玛瑙河水量充沛时的科考场景。据此完成12—14题。
12.图示场景出现的时间可能是( )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13.鲸鱼牙齿化石的发现说明( )
A.该地可能曾是海洋 B.全球环境变化很小
C.南极洲多冰雪覆盖 D.玛瑙河流量变化大
14.在南极洲开展科考工作时应( )
A.开采地下矿产 B.就地填埋垃圾
C.保护当地环境 D.积极植树造林
[2025河南许昌]2024年11月,我国自主研发的万吨级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前往南极开展捕捞作业。下图为南极磷虾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15—16题。
15.南极磷虾在极夜时期因缺乏食物供应,会脱壳缩减体型以降低能量消耗。南极磷虾脱壳的时间最可能是( )
A.3—4月 B.6—7月
C.10—11月 D.12—次年1月
16.南极磷虾捕捞加工船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南极海域特点有( )
①海面多冰 ②雨雪较多 ③氧气稀薄 ④极端低温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7.科技进展[2025山东临沂] 【极地探索 科技助力】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极航道是通过北冰洋连接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海上通道。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冰川融化加速,同时伴随着航运和破冰技术的发展,北极航道的开通得以实现。
材料二 近年来,我国南极考察队使用无人机在南极寻找陨石、进行大范围观测实验。2025年,六足机器狗亮相,让考察队员们在应对南极的恶劣环境时有了“新助手”。
材料三 图1为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站的位置和北极航道图,图2为我国南极科学考察站秦岭站景观图。
图1
图2
自然特征
(1) 描述北极地区的纬度位置和范围。
(2) 根据秦岭站的建筑特点,推测南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3) 分析我国南极科考站建站都选择在1—2月的原因。
极地探索
(4) 分析北极航道开通的有利条件。
随着北极航道的开通,北极航运、旅游业悄然兴起,点燃了人们对北极旅游的兴趣。
(5) 你觉得应该提倡还是限制北极旅游?说出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6) 结合材料,谈一谈无人机、机器狗等科技手段助力南极科考的优势。
练习3 极地地区
基础巩固
命题点 极地地区
1.B 2.B 3.B
4.C
[解析]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点,在南极点上,看所有的地方都在正北,C正确。故选C。
5.B
[解析]冰穹A地区冰层厚,适合开展深冰芯钻探工程,研究冰芯可以获取过去气候等诸多信息,B正确;南太平洋生物研究应在南太平洋海域进行,冰盖边缘航空调查应在冰盖边缘进行,海平面动态监测更适合在沿海或海洋区域进行,A、C、D错误。故选B。
情境拓展
6.A
7.D
[解析]南极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自然环境原始,受人类活动干扰小,在全球环境变化等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是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D正确;南极大陆表面有冰层覆盖,矿产埋藏在深厚的冰层之下,A错误;南极生物种类相对较少,B错误;淡水资源丰富不是其成为研究地球环境的“天然实验室”的主要因素,C错误。故选D。
8.C
[解析]长城站的纬度约为62°S,位于南极圈以北,所以不会出现极昼极夜现象,A错误;南极地区气候寒冷干燥,不会出现狂风暴雨,B错误;在春分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长城站也会昼夜平分,C正确;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长城站位于南温带,不会有太阳直射现象,D错误。故选C。
9.B
[解析]长城站位于南半球,南半球昼长最短的月份是6月,甲月昼长最大值是在所有月份中最小的,所以甲月为6月。南半球夏至日(6月21日前后)昼最短,所以在南半球6月,离6月21日前后最远的一天会出现当月昼长最大值。6月份中6月1日离6月21日前后最远,因此6月1日会出现当月昼长最大值。6月1日与6月14日相差13天,B正确。故选B。
10.B
[解析]读图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格陵兰岛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极圈内,气候严寒,而努克位于岛屿西南部,其成为岛上最大城市的主要自然原因是纬度较低,气候相对温暖,B正确。故选B。
11.A
[解析]美国试图夺取格陵兰岛控制权,核心原因集中于战略位置、资源和地缘政治利益。格陵兰岛是北极航道上的关键节点,控制格陵兰岛可控制北极航道(西北航道)的通行权,格陵兰岛有军事和商业战略价值,① 正确。岛上稀土、石油等资源对美国高科技和国防工业至关重要,可减少资源进口依赖,②正确。通过控制格陵兰岛,美国能提升在北极的话语权,争夺地区主导权,④正确。发展极地旅游非核心原因,相比之下战略利益更为关键,排除③。① ② ④ 正确,故选A。
12.A
[解析]南极洲位于南半球,11月—次年3月为暖季,气温相对较高,冰川融化,河流水量充沛。只有A选项2月符合题意。故选A。
13.A 14.C
15.B
[解析]据题可知,南极磷虾在极夜时期,因缺乏食物供应会脱壳缩减体型以降低能量消耗。6—7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南极地区极夜范围较大,B正确。故选B。
16.C
[解析]南极地区气候寒冷,海面多冰,这对捕捞加工船的破冰能力等有要求,①正确;南极地区气候干燥,降水量极少,② 错误;南极海域并非氧气稀薄地区,③ 错误;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区,有极端低温,这对设备的耐寒性能等有很高要求,④ 正确。① ④ 正确,故选C。
17.(1) 北极地区主要位于北极圈以北;包括北冰洋大部分及其周边的亚、欧、北美三洲部分地区。
(2) 酷寒(严寒)、干燥、烈风。
(3) 1—2月处于南极地区的暖季,气温较高,白昼时间较长。
(4) 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北极冰川融化加速;航运和破冰技术的发展。
(5) 提倡。可以感受北极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提高人们保护北极地区环境的意识。
限制。北极地区自然环境脆弱,旅游活动会对北极地区的动植物造成不利影响。
(6) 减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工作效率;代替人类进行危险区域的探索,降低科考人员的安全风险;拓展科考范围,提高科考数据的精确性。
20/2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