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六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练习(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六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练习(含答案) 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专题六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
基础巩固
命题点1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问题
[2025河北]联合国发布的2024年统计数据显示,世界人口总数已突破81亿。下表为2024年四个大洲的人口数据比较,据此完成1—3题。
大洲 人口总数(亿) 0—14岁人口占比(%) 15—59岁人口占比(%) 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
亚洲 48.1 22.6 62.9 14.5
欧洲 7.5 15.3 57.4 27.3
非洲 15.2 39.1 55.2 5.7
北美洲 6.1 20.0 60.0 20.0
1.表中人口总数最多的大洲是( )
A.北美洲 B.非洲 C.欧洲 D.亚洲
2.非洲0—14岁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迁入多 B.人口基数大
C.人口出生率高 D.人口死亡率低
3.欧洲、北美洲共同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A.人口增长过快 B.老龄化程度高
C.性别比例失衡 D.劳动力过剩
命题点2 世界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2025福建]下图示意世界人口分布。据此完成4—6题。
4.世界人口密集区主要分布在( )
A.北半球中低纬度 B.北半球中高纬度
C.南半球中低纬度 D.南半球中高纬度
5.南半球比北半球人口数量少的原因是( )
A.海拔较高 B.海洋较深 C.陆地较少 D.冰川较多
6.北回归线附近的非洲西部人口密度特征形成的自然原因是( )
A.闷热潮湿 B.炎热干旱 C.高寒缺氧 D.台风频发
命题点3 聚落的发展与分布
新考法 [2025山东枣庄峄城区一模]下图是村庄演变为城市的几个阶段示意图,据此完成7—8题。
7.读图可知,由村庄演变为城市的顺序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③②①
8.仅从图中信息来看,导致图中村庄演变成城市的主导因素是( )
A.稻田耕种面积扩大 B.河流变宽,水源充足
C.地势平坦 D.交通设施条件改善
命题点4 民居与自然环境
[2025山东烟台]2024年7月23日,一则“乌鲁木齐地窝堡国际机场”拟更名为“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的公告,引发人们关注。“地窝堡”源于当地早年的一种简易住所——地窝子。地窝子是从地面向下挖一个深2米左右、面积8—20平方米的土坑,在上面用树枝和草泥等搭建房顶的房屋。下面为地窝子景观图,据此完成9—11题。
9.下列自然环境特征中,地窝子适应的是( )
A.全年高温 B.降水丰富 C.冬冷夏热 D.森林茂密
10.地窝子作为住所的主要优点有( )
①冬暖夏凉 ②通风透气好
③采光条件好 ④抵御风沙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1.近年来,当地政府将部分地窝子进行了修缮,主要目的是( )
A.饲养家畜 B.风干水果
C.改善居住条件 D.保护特色文化景观
命题点5 国际合作
[2025山东东明二模]东盟十国以及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15个国家,正式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下图为RCEP成员国分布图和RCEP成员国间服装生产—销售模式示意图。结合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RCEP成员国( )
A.都是发展中国家 B.都是亚洲国家
C.合作属于“南南合作” D.不全位于东半球
13.在服装生产—销售过程中( )
A.中国的优势是劳动力价格低
B.越南的优势是消费市场广阔
C.新西兰的优势是畜牧业发达
D.新加坡的优势是高新技术发达
情境拓展
[2025江苏苏州]据联合国公布,2023年4月底,印度总人口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下图为“中、印两国人口数量变化图”。据此完成14—15题。
14.1951—2021年间( )
A.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两国人口增长速度一致
C.印度人口数量持续增加 D.两国人口数量差异增大
15.目前,印度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 )
A.国防兵源不足 B.人口流失较严重
C.劳动力较短缺 D.资源环境压力大
[2025山东烟台]城市和人口的分布与自然环境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读图,完成16—18题。
加拿大人口分布示意
加拿大地形分布示意
16.加拿大的人口分布特点是( )
A.南部多北部少 B.中间多四周少
C.多沿海分布 D.多沿河分布
17.影响加拿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
18.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区的东部人口更稠密。关于其原因,下列说法可能性最小的是( )
A.工农业更发达 B.交通运输更便利
C.旅游资源更丰富 D.开发历史更早
[2025河北石家庄长安区模拟]20世纪80年代初,渔民村还是深圳众多小渔村中的一个;如今,随着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渔民村已经成为深圳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一部分。下图为渔民村20世纪80年代和2024年影像。据此完成19—20题。
19.20世纪80年代,在渔民村可以看到( )
A.众多的水塘 B.宽敞的公路
C.漂亮的公园 D.繁忙的餐馆
20.与20世纪80年代比较,2024年的渔民村( )
A.保持自然风貌 B.水塘数量更多
C.高层建筑增加 D.道路数量减少
跨学科·历史 [2025湖南]史前农业发展促进人类定居生活。下图示意我国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概况。据此完成21—23题。
21.自然环境影响聚落形成,以上两处遗址分布均临近( )
A.沙漠 B.高山 C.水源 D.海洋
22.河姆渡人和半坡人所建房屋差异明显,推测其原因可能是( )
A.干栏式建筑防止风沙掩埋 B.河姆渡人居住地木材丰富
C.半地穴式房屋有利于散热 D.半坡人居住环境高寒缺氧
23.河姆渡遗址发现的骨耜(sì)适合翻耕水田,是当时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据此推测骨耜主要用于( )
A.饲养牦牛 B.饲养骆驼 C.种植青稞 D.种植水稻
[2025河北张家口二模]春节不仅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2025年1月28日至2月9日,俄罗斯举办了“莫斯科中国春节”节庆活动,当地民众逛庙会、看演出,“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中国春节文化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据此完成24—26题。
24.俄罗斯举办“莫斯科中国春节”节庆活动,说明中国春节( )
A.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B.具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C.在北半球地区流行 D.与西方节日习俗相同
25.在该节庆活动中,能展现中国春节特色的活动是( )
A.芭蕾舞 B.桑巴舞 C.斗牛 D.舞龙
26.中国春节文化逐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有利于 ( )
①推动科技发展 ②促进文化交流
③增进国际友谊 ④加强贸易往来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5广东]欧洲国家匈牙利人口较少,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是其支柱产业。近年来,中国与匈牙利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光伏领域的合作持续深化。据此完成27—28题。
27.匈牙利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有利条件有( )
①国家政策支持 ②靠近消费市场
③劳动力丰富 ④配套设施齐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8.中国与匈牙利加强新能源合作有利于匈牙利当地 ( )
A.改善能源结构 B.优化交通网络
C.丰富农产品种类 D.发挥煤炭优势
29.[2025山东东平二模]【研究性学习】
课程名称:钱凯港开启亚拉陆海新通道
课程资料:
资料一:位置环境
2024年11月14日,中秘两国共建“一带一路”重点合作项目钱凯港正式开港。钱凯港位于利马以北约80千米处,利马有“无雨之城”之称,因地处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所在海域全年受超长周期波和强涌浪作用影响,极端海况下浪高达4米。该港口是秘鲁和拉丁美洲的枢纽港,也是太平洋门户港。中国企业在施工中尽力保护动物们的家园,注意对噪声、灯光、扬尘的控制,并积极参与救助海豹、企鹅、鹈鹕等动物,帮助改善项目周边生物栖息地环境状况。
资料二:钱凯港位置示意图、利马气候资料图。
课题思考:
(1) 描述钱凯港的海陆位置: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读利马的气候资料图,说出对钱凯港建港施工有利的天气条件: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点即可)。
(2) 结合资料一,分析钱凯港建设中,受自然环境影响所面临的困难: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点即可)。
中国企业在施工中的做法你是否赞成?并说出理由: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3) 上海至钱凯港航线的开通为秘鲁经济发展“插上了翅膀”。国际贸易大多采用水路运输,主要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
巴西若通过钱凯港向亚洲出口货物则无需绕道_ _ _ _ _ _ _ _ (填运河名称);中国、秘鲁、巴西之间的合作称为“_ _ _ _ _ _ _ _ ”。
钱凯港建设对拉丁美洲与亚洲间区域联系的意义有: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1点即可)。
专题六 居民与文化 发展与合作
基础巩固
命题点1 世界人口数量变化与人口问题
1.D 2.C 3.B
命题点2 世界人口分布及影响因素
4.A 5.C 6.B
命题点3 聚落的发展与分布
7.C
[解析]乡村向城市演变的一般过程是城镇范围逐渐扩大。根据图及题意可知,由村庄演变为城市的顺序是①③②。故选C。
8.D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到,①—③—②阶段,交通设施不断发展,高速公路线路更加密集,并修建了铁路线。交通设施的发展有利于人员往来、物资运输,促进经济发展,吸引人口聚集,是村庄演变成城市的主导因素,D正确。无法从图中看出河流变宽和地势平坦,B、C错误。稻田耕种面积呈缩小趋势,A错误。故选D。
命题点4 民居与自然环境
9.C
[解析]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气温年较差大,A错误,C正确;降水稀少,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B、D错误。故选C。
10.D
[解析]地窝子是从地面向下挖土坑,上面用树枝和草泥等搭建房顶的房屋。由于其位于地下,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小,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①正确;地窝子相对封闭,通风透气条件不好,②错误;地窝子大部分位于地下,采光条件较差,③错误;新疆风沙大,地窝子这种半地下式建筑能够有效抵御风沙,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D。
11.D
命题点5 国际合作
12.D
13.C
[解析]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畜牧业较发达,有丰富的原材料,提供优质羊毛,C正确。故选C。
情境拓展
14.C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1951—2021年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先快后慢,A错误;印度人口增长速度一直较快,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先快后慢,增长速度不一致,B错误;据图可知,印度的人口数量持续增加,中国和印度的人口数量差异越来越小,C正确,D错误。故选C。
15.D
16.A
17.B
[解析]加拿大北部纬度高,气候寒冷,不适宜人类居住;南部纬度相对较低,气候较为温暖,更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气候是影响加拿大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B正确。故选B。
18.C
[解析]旅游资源主要影响旅游业的发展,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小,且图中没有旅游资源的相关信息,C符合题意。故选C。
19.A 20.C
21.C
[解析]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分别位于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处遗址均临近水源(河流)。水源是聚落形成的关键自然条件,提供灌溉和生活用水,C正确。故选C。
22.B
[解析]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湿润,木材丰富,建干栏式建筑,有利于通风防潮;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较干燥,建半地穴式房屋,利于保暖,B正确。干栏式建筑能防潮,不能防风沙,A错误;半地穴式房屋利于保暖,而非散热,C错误;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无高寒缺氧环境,D错误。故选B。
23.D
24.B 25.D 26.B
27.B
[解析]读材料可知,匈牙利人口较少,劳动力并不丰富,③错误,故选B。
28.A
29.(1) 位于南美洲秘鲁沿海,利马以北约80千米处,西临太平洋 降水少,晴天多
(2) 地震活动频繁(或海浪大) 赞成,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3) 运量大、运费低 巴拿马运河 南南合作
(4) 加强了拉丁美洲与亚洲之间的贸易往来
第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