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一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1讲 地形与气候 练习(含答案)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十一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1讲 地形与气候 练习(含答案)2026年中考地理一轮复习

资源简介

第1讲 地形与气候
基础巩固
命题点1 中国的地形地势
[2025江苏苏州]“候鸟”是指在春秋两季沿着较稳定的路线,在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来回迁徙的鸟类。下图为中国候鸟主要迁徙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
1.途经雪山峡谷与世界屋脊的候鸟迁徙路线可能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2.候鸟迁徙的路线通常会避开海洋,主要是因为海上 ( )
A.磁场干扰较大 B.缺少停歇场所
C.氧气含量不足 D.天敌数量众多
3.[2024山西]【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
探究资料:
资料一 地势特点: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分为三级阶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第三级阶梯海拔多在500米以下。
资料二 地形特点:我国地形复杂多样,纵横分布的山脉构成了地形的骨架,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在各种地形类型中,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一。通常把山地、丘陵连同比较崎岖的高原统称为山区,山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三分之二。
资料三 阅读示意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及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图1)、我国沿36°N附近地形剖面示意图(图2)。
图1
图2
探究思考:
(1) 从我国地势三级阶梯中任选一个阶梯,写出其主要地形类型。
(2) 简要分析我国地势对河流、降水的影响。
(3) 指出我国部分大型水电站分布与地势的关系。
(4) 从农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和旅游业中,任选两方面简要说明我国地形特点对其发展的影响。
命题点2 中国的气候
[2025山东济南一模]本草,是中药的统称。最初中国人把用来治病的植物称为本草,现在它俨然成为举世公认的中国符号。下图为我国部分本草分布图。据此完成4—5题。
4.怀地黄主要分布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
A. B.
C. D.
5.我国本草种类丰富的原因是( )
A.气候类型复杂多样 B.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C.季风气候显著 D.高原山地气候垂直变化明显
[2025湖南娄底一模]“爱心雨伞,‘雨’你共享”,如今各大城市相继推出了“共享雨伞”。结合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6—8题。
6.只考虑降雨的影响,下列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呼和浩特 B.兰州 C.乌鲁木齐 D.广州
7.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 )
A.自南向北逐渐增多 B.从西北内陆向东南沿海递减
C.自西向东逐渐减少 D.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8.降水量对一个地区的干湿状况影响最大。从干湿状况看,福建省属于( )
A.湿润区 B.半湿润区 C.半干旱区 D.干旱区
9.[2025新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中央电视台《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通过比赛形式,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古诗词中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理知识。下图为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布图。
(1) 诗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反映了我国_ _ _ _ _ _ 高原的地表景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描述的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_ _ _ _ 地区的典型景观。
(2) 诗句“南国春意浓,北国正冰封”反映了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异_ _ _ _ 的特点,造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 _ _ _ _ _ _ _ 。
(3) 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位于图中的_ _ _ _ _ _ 区,“春风”是指图中的_ _ _ _ 风,“春风”不度“玉门关”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 _ _ _ _ _ _ _ 。
(4) 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中“山寺桃花”四月“始盛开”的主要影响因素是_ _ _ _ 。
情境拓展
[2025四川遂宁]太行山脉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东西两侧自然、人文地理景观差异明显。下图为我国北方地区局部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
10.太行山脉( )
A.是山东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
B.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C.是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D.与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11.下列对甲、乙两地的比较,描述正确的是( )
A.甲地年降水量比乙地多
B.共同被称为“黄土地”
C.甲地以水田为主,乙地以旱地为主
D.甲地传统民居为窑洞,乙地为吊脚楼
12.“春雨贵如油”是图中乙地春季农业缺水的真实写照。其原因是( )
①春季降水少
②冬小麦返青需水量大
③河流结冰期较长
④春季气温回升慢,蒸发微弱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025河南焦作一模]哀牢山位于云南省中部,区域内分布着大片的原始森林,茂密的原始森林及潮湿的气候,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理想的栖息、活动和繁衍场所。下图是哀牢山局部示意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在哀牢山以东,可能看到( )
A.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B.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
C.地势坦荡,一望无际 D.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14.哀牢山成为各种野生动物理想的栖息、活动和繁衍场所的原因有( )
①全年高温多雨,气候湿润
②自然环境垂直差异大
③森林覆盖率高,食物充足
④受人类活动影响小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5.为了保护哀牢山的生物多样性,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当地聚落全部搬迁
③适当进行保护性开发
④引进外来物种,丰富物种多样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025四川成都]在我国,春季花粉过敏的过敏原以柏科等植物的花粉为主。下图为2025年3月13日我国春季柏科花粉始期(起始日期)预报地图。据此完成16—18题。
16.图示花粉始期大致( )
A.自南向北推迟 B.自北向南推迟
C.自东向西推迟 D.自西向东推迟
17.图示花粉始期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势高低 D.人类活动
18.建议易过敏人群在花粉过敏季( )
①外出佩戴口罩
②增加户外运动
③穿着长袖衣物
④使用空气净化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能力提升
跨学科·历史[2025广东阳西二模] 豆腐发明于西汉,主要原料是大豆,生产豆腐的第一道工序是泡豆,通常是将豆子倒入常温水容器中,然后静置一段时间。泡豆的水温和时长关系到豆腐的产量和质量。在我国,通常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泡豆时间长。图示我国不同历史时期豆腐生产中心分布(大致分为甲、乙、丙、丁、戊五大地区)。据此完成19—21题。
19.豆腐发明地可能在( )
A.山西省 B.湖北省 C.安徽省 D.福建省
20.造成南北方泡豆时长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 B.气温 C.市场 D.技术
21.豆腐烹饪方式存在地区差异,有的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有的则制成方便携带的饼类,这两种有代表性的烹饪方式分别出现在( )
A.甲、戊 B.戊、丙 C.丁、乙 D.乙、甲
22.跨学科·语文和生物[2025山东滨州二模]结合下列资料,完成问题。
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节选自老舍《骆驼祥子》)
(1) 请根据作品描述天气特点。
秋天一定要住北平。天堂是什么样子,我不晓得,但是从我的生活经验去判断,北平之秋便是天堂。论天气,不冷不热……西山有红叶可见,北海可以划船……在北平的秋天,是没有一项不使人满意的。(节选自老舍《住的梦》)
资料1 叶子为什么会变色?
树叶的绿色来自叶绿素,此外树叶中还包含有类胡萝卜素、花青素、糖分等其他色素和营养成分。夏季过后,白天缩短,温度下降,树叶里的叶绿素生产减少,并随着天气变凉而被破坏,叶黄素则逐渐显现,叶子就变成黄色了 当进入深秋季节,天气转凉,叶子中的花青素会显露出来,使红色变得鲜艳。特别是每当霜降节气前后,经霜打过的植物叶面的叶绿素进一步被破坏,叶内贮藏的糖分也会增多,使树叶越变越红。根据花青素与糖分的多少,叶面可形成橙红、鲜红、深红、紫红等不同色彩
资料2 北京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多年平均值)。
月份 1 2 3 4 5 6
气温/ -2.7 0.6 7.5 15.1 21.3 25.3
降水量/毫米 2.2 5.8 8.6 21.7 36.1 72.4
月份 7 8 9 10 11 12
气温/ 27.2 26.1 21.2 13.8 5.2 -1.0
降水量/毫米 169.7 113.4 53.7 28.7 13.5 2.2
(2) 结合老舍的作品,分析他喜欢北平(今北京)的秋天的原因。你喜欢家乡的哪个季节?请用地理知识说明原因。
(3) 根据资料1,树叶变黄、变红的原因,主要受气候要素中_ _ _ _ 因素的影响。
(4) 请根据资料2,补充北京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总结气候特征为夏季_ _ _ _ _ _ _ _ ,冬季_ _ _ _ _ _ _ _ 。
(5) 北京西山的红叶一般在什么季节才能看到?请解释西山红叶出现的原因。
(6) 说一说我国北方秋天树叶颜色变化的时空规律。
第1讲 地形与气候
基础巩固
命题点1 中国的地形地势
1.A
[解析]“世界屋脊”是青藏高原,只有甲迁徙路线途经青藏高原和雪山峡谷,A正确,故选A。
2.B
[解析]海洋上缺乏可供候鸟停歇休息、觅食的地方,候鸟迁徙路线通常避开海洋是因为缺少停歇场所,B正确,故选B。
3.(1) 第一级阶梯以高原为主;第二级阶梯以高原、盆地为主;第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为主。
(2) 对河流的影响:很多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河流流经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对降水的影响:有利于海洋湿润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降水。
(3) 主要分布在我国地势阶梯的交界处。
(4) 农业:我国地形类型多样,有利于多种农业经营;山区多,平原少,耕地资源少,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等。
采矿业:山区面积大,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采矿业的发展;等。
交通运输业:山区面积大,地形崎岖,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成本高,交通不便;等。
旅游业:地形复杂多样,旅游资源丰富,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等。
命题点2 中国的气候
4.A
5.A
[解析]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植被类型多样,因此本草种类丰富,A正确;大陆性气候分布广不是我国本草种类丰富的原因,B错误;我国本草除季风气候区外,非季风气候区也有分布,C错误;中草药不只在高原山地地区有分布,D错误;故选A。
6.D 7.D 8.A
9.(1) 内蒙古; 南方
(2) 大; 纬度位置
(3) 非季风; 夏季; 海陆位置
(4) 地形
情境拓展
10.B
[解析]太行山脉是河北省和山西省的分界线,也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A错误,B正确;太行山脉是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C错误;400 mm年等降水量线北段大致与大兴安岭—燕山一线重合,太行山脉与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不吻合,D错误。故选B。
11.B
[解析]甲地位于太行山脉西侧的黄土高原,乙地位于太行山脉东侧的华北平原,乙地距海近,年降水量比甲地多,A错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都被称为“黄土地”,B正确;甲地和乙地都位于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C错误;甲地传统民居为窑洞,乙地传统民居是四合院等,吊脚楼是南方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D错误。故选B。
12.A
[解析]乙地位于华北平原,春季农业缺水原因:华北地区春季雨带未到,降水少,①正确;春季冬小麦返青,生长需水多,加剧缺水,②正确;春季河流结冰期已过,③错误;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④错误。①②正确,故选A。
13.B
[解析]哀牢山以东为云贵高原。云贵高原的典型地貌特征是地表崎岖,多喀斯特地貌,B正确。故选B。
14.B
[解析]哀牢山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①错误,排除A、C、D。故选B。
15.C 16.A 17.A 18.C
能力提升
19.C
[解析]读材料可知,豆腐发明于西汉,根据图中图例所示,西汉时期豆腐的生产中心位于安徽省,因此豆腐发明地可能在安徽省。故选C。
20.B
[解析]南北方纬度高低不同,气温差异大,导致泡豆时间长短不同。温度越高,豆子越易泡发;温度越低,越不易泡发;B正确。故选B。
21.D
[解析]乙位于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因此豆腐烹饪方式主要以驱寒的煨、炖、煲为主;甲位于西北地区,气候干旱,降水少,把豆腐做成方便携带的饼类,不仅容易保存,而且便于牧民携带;西南山区的戊,气候湿寒,一般做成炒、炸食品;华北平原的丁及黄土高原的丙,四季分明,烹饪方式多样。故选D。
22.(1) 天气变化剧烈,有狂风暴雨、降雨强度大等特点。
(2) 天气不冷不热、有红叶景观、北海可以划船等。
示例:我喜欢滨州的春季,因为春季气温回升,万物复苏,春暖花开,且降水逐渐增多,气候宜人,适合外出踏青游玩。(合理即可)
(3) 气温
(4)
高温多雨; 寒冷干燥
(5) 深秋(答秋天不给分)。因为北京秋季气温降低,尤其是深秋后,花青素显现出来,糖分增多,使得树叶变红。
(6) 一般,较高纬度地区降温早,树叶颜色变化时间较早;较低纬度地区降温晚,树叶颜色变化时间较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