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2.3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核心素养】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2.3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12.3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导学案)
1.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活动,说出合理的膳食结构,学会解读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2.通过调查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3.通过制定合理的青少年膳食计划活动,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树立合理膳食的健康意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学习重点】
1.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
2.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学习难点】
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能基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1.说出食物消化的过程
(1)淀粉在 中初步消化,被分解成有甜味的 ;最终在 中被分解成 。
(2)蛋白质在 中初步消化,最终在 中被分解成 。
(3)脂肪需要 分泌的 乳化,最终最终在 中被分解成 和 。
2.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 、 。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八条平衡膳食准则: , ; ,
;多吃 、 、 、 ;适量吃 、 、 、 ;
, ;规律 ,足量 ;会烹会选,会看 ; ,杜绝 。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 、 。青少年早、午、晚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应分别占全天总量的 、 、 。避免 、 、 等饮食,降低罹患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风险。
5.针对青少年肥胖问题,需要减少摄入 和 ,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积极参加 。针对缺铁性贫血问题,青少年需要 , ,适量增加富铁食品或服用铁剂等药物。针对消瘦问题,青少年需要增加进食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6.食品安全是指食品 、 ,符合卫生和营养要素,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
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必须在包装的 、说明书上,按照规定标出 、规格、 、成分或者配料表、 、产品标准代号、 、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8.良好的饮食习惯:生食的蔬菜、水果要 ;食物要 至熟后再食用;生熟食分开 ;餐具要及时清洗和 ;餐前要 ;应 、用 。这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我们的健康。
一、合理膳食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平衡膳食准则有哪些?
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的数据为每人每天的建议食物摄入量。但是,在参照这些标准安排饮食时要因人而异。不同人群,饮食上有什么不同呢?
健康人:
糖尿病人:
体力劳动的人:
脑力劳动的人 :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呢?
4.针对肥胖、缺铁性贫血和消瘦,青少年可以怎么做呢?
肥胖:
缺铁性贫血:
消瘦:
二、食品安全
1.什么是食品安全?
2.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对于食品安全有什么要求呢?
3.生活中你们有关注过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吗?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哪些其他的信息呢?
4.食品安全不仅要有法律保障,还和我们每个人的饮食卫生和卫生习惯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这些习惯对我们的健康会有哪些积极影响?
1.2025年5月20 日是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初中生如何吃出健康,动出活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吃好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B.天天喝奶,足量饮水,多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C.定期监测体格发育,保持体重适宜增长
D.多户外活动,少视屏时间,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2.《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关于平衡膳食宝塔图和合理膳食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③、④层的食物富含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B.①层的“五谷”为我们的膳食提供了主要的能量来源
C.②层的“五果、五菜”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D.青少年应以③④⑤层为主要食物来源
3.假设你是一名营养师,针对下列特定的人群,哪种饮食方案不合理(  )
A.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盐
B.胆囊炎患者的饮食要忌油腻
C.贫血患者多补充富含碘和蛋白质的食物
D.运动员要补充鸡蛋、牛奶、豆类等高蛋白食物
4.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不购买过期的食品
B.已经变质的食物高温蒸熟食用
C.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D.不吃发芽的马铃薯
5.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很重要。下列习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是(  )
A.清洗生吃的蔬果
B.用自己的筷子为客人夹菜
C.生熟食品混合存放
D.常用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
【必备知识】
1.合理膳食: 而 的营养。
2.食品安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 法》规定,养成良好的饮食 习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12.3 合理膳食与食品安全(导学案)
1.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活动,说出合理的膳食结构,学会解读食品包装上的信息。
2.通过调查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实践探究能力。
3.通过制定合理的青少年膳食计划活动,养成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树立合理膳食的健康意识,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学习重点】
1.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可能导致营养不良或肥胖。
2.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非常重要,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学习难点】
通过跨学科实践活动,能基于青少年的生理特点和营养需求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
1.说出食物消化的过程
(1)淀粉在 口腔 中初步消化,被分解成有甜味的 麦芽糖 ;最终在 小肠 中被分解成 葡萄糖 。
(2)蛋白质在胃中初步消化,最终在小肠中被分解成 氨基酸 。
(3)脂肪需要肝分泌的胆汁乳化,最终最终在小肠 中被分解成 甘油 和 脂肪酸 。
2.小肠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征: 长 、 大 、 薄 。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八条平衡膳食准则: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油少盐,控糖限酒;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会烹会选,会看标签;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4.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非常重要。我们要合理安排自己的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青少年早、午、晚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应分别占全天总量的25%~30%、35%~40%、30%~35%。避免高盐、高糖、高脂等饮食,降低罹患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风险。
5.针对青少年肥胖问题,需要减少摄入甜食和高脂食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针对缺铁性贫血问题,青少年需要合理膳食,不偏食,适量增加富铁食品或服用铁剂等药物。针对消瘦问题,青少年需要增加进食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6.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卫生和营养要素,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
7.《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必须在包装的标签、说明书上,按照规定标出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储藏条件、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8.良好的饮食习惯:生食的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食物要加热至熟后再食用;生熟食分开处理;餐具要及时清洗和消毒;餐前要洗手;应分餐、用公筷。这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我们的健康。
一、合理膳食
1.《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的平衡膳食准则有哪些?
食物多样,合理搭配;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多吃蔬菜、奶类、全谷、大豆;适量吃鱼、禽、蛋、瘦肉;少油少盐,控糖限酒;规律进餐,足量饮水;会烹会选,会看标签;
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2.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中的数据为每人每天的建议食物摄入量。但是,在参照这些标准安排饮食时要因人而异。不同人群,饮食上有什么不同呢?
健康人:食物多样化,均衡搭配。
糖尿病人:少食多餐,严格限制精制糖,增加膳食纤维。
体力劳动的人:高碳水供能、足量蛋白质。
脑力劳动的人 :低碳水、不饱和脂肪酸、结合运动。
3.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哪些呢?
①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漏餐。
②青少年早、午、晚餐提供的能量和营养成分应分别占全天总量的25%~30%、35%~40%、30%~35%。
③避免高盐、高糖、高脂等饮食,降低罹患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风险。
4.针对肥胖、缺铁性贫血和消瘦,青少年可以怎么做呢?
肥胖:减少摄入甜食和高脂食品,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缺铁性贫血:合理膳食,不偏食,适量增加富铁食品或服用铁剂等药物。
消瘦:增加进食量,保证充足的睡眠。
二、食品安全
1.什么是食品安全?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卫生和营养要素,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危害。
2.食品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我国对于食品安全有什么要求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预包装食品必须在包装的标签、说明书上,按照规定标出名称、规格、生产日期、成分或者配料表、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储藏条件、生产许可证编号等。
3.生活中你们有关注过食品包装上的信息吗?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哪些其他的信息呢?
还需进一步了解成分或者配料表、有无食品添加剂、产地、生产厂家信息、营养成分、特殊标识 如“有机”“无公害”等认证标志等。
4.食品安全不仅要有法律保障,还和我们每个人的饮食卫生和卫生习惯密切相关。我们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这些习惯对我们的健康会有哪些积极影响?
生食的蔬菜、水果要清洗干净;食物要加热至熟后再食用;生熟食分开处理;餐具要及时清洗和消毒;餐前要洗手;应分餐、用公筷。这些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降低食品安全风险,保障我们的健康。
1.2025年5月20 日是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主题为“吃动平衡,健康体重”。初中生如何吃出健康,动出活力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吃好早餐,合理选择零食,培养健康饮食行为
B.天天喝奶,足量饮水,多喝含糖饮料,禁止饮酒
C.定期监测体格发育,保持体重适宜增长
D.多户外活动,少视屏时间,每天进行60分钟以上的中高强度身体活动
【答案】B
【分析】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详解】A.早餐为一天的学习和活动提供能量,合理选择零食(如水果、坚果)可补充营养,避免高糖高脂零食的危害,这些都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故A正确。
B.天天喝奶可补充蛋白质和钙,足量饮水有助于维持身体代谢,禁止饮酒(青少年饮酒危害肝脏、神经系统等)均为正确做法。但“多喝含糖饮料”错误,含糖饮料易导致肥胖、龋齿及代谢问题,不利于健康体重的维持,故B错误。
C.初中生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定期监测身高、体重等指标,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可避免超重或营养不良,保障正常发育,故C正确。
D.户外活动有助于维生素D合成和视力保护,减少视屏时间可避免久坐危害,每天 60 分钟以上中高强度运动能增强体质、促进代谢,故D正确。
故选B。
2.《黄帝内经》记载“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下列关于平衡膳食宝塔图和合理膳食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
A.③、④层的食物富含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
B.①层的“五谷”为我们的膳食提供了主要的能量来源
C.②层的“五果、五菜”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D.青少年应以③④⑤层为主要食物来源
【答案】D
【分析】 图中:平衡膳食宝塔是根据平衡膳食的原则转化成各类食物的大致比例,并以直观的宝塔形式表示出来,在“平衡膳食宝塔”底层的食物需要量多,越往上需要量越少,最顶端需要量最少。由下往上第①层为谷类、薯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第②层为蔬菜类水果类,主要提供维生素;第③层为动物性食物,第④层为奶制品、豆制品及坚果类,第③、④层主要提供蛋白质;第⑤层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而盐能提供无机盐。
【详解】A.第③层为动物性食物,第④层为奶制品、豆制品及坚果类,③、④层主要提供蛋白质,蛋白质是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A正确。
B.第①层为谷类、薯类,主要提供淀粉等糖类,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所以①层的“五谷”为我们的膳食提供了主要的能量来源,B正确。
C.第②层为蔬菜类水果类,“五果、五菜”属于此类,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C正确。
D.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蛋白质的需求量较大,应适当多摄入③、④层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但⑤层油脂类主要提供脂肪,过多摄入易导致肥胖等健康问题,不能以⑤层为主要食物来源,且应保证各类食物合理搭配,D错误。
故选D。
3.假设你是一名营养师,针对下列特定的人群,哪种饮食方案不合理(  )
A.高血压患者的饮食要清淡少盐
B.胆囊炎患者的饮食要忌油腻
C.贫血患者多补充富含碘和蛋白质的食物
D.运动员要补充鸡蛋、牛奶、豆类等高蛋白食物
【答案】C
【分析】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合理营养是指全面而平衡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素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的各种营养素的量要适合,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
【详解】A.高血压患者摄入过多盐会升高血压,需清淡少盐,故A正确。
B.胆囊炎患者胆汁分泌不足,油腻食物难消化,需忌油腻,故B正确。
C.贫血主要由缺铁或蛋白质导致,碘与甲状腺功能相关,与贫血无关,故C错误。
D.运动员需蛋白质修复肌肉,鸡蛋、牛奶等提供优质蛋白,故D正确。
故选C。
4.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中,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是( )
A.不购买过期的食品
B.已经变质的食物高温蒸熟食用
C.生吃蔬菜、水果要洗净
D.不吃发芽的马铃薯
【答案】B
【分析】食品安全要求避免食用变质或有毒有害物质的食物,确保饮食健康。
【详解】A.不购买过期的食品,过期食品可能滋生细菌或产生毒素,故A不符合题意。
B.变质的食物即使高温蒸煮,仍可能含有耐高温的细菌毒素(如黄曲霉毒素),食用后可能中毒,故B符合题意。
C.生吃蔬菜、水果前洗净,可去除表面农药残留或寄生虫,故C不符合题意。
D.发芽的马铃薯含有有毒的龙葵素,不可食用,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良好的饮食、卫生等习惯对人体健康很重要。下列习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是(  )
A.清洗生吃的蔬果
B.用自己的筷子为客人夹菜
C.生熟食品混合存放
D.常用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
【答案】A
【分析】预防传染病要注意个人卫生 ,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饮生水,不食不清洁的瓜果;勤剪指甲;不随地大便等。对餐馆及饮食店等,应定期进行卫生标准化检查,禁止生水制作饮料等。
【详解】A.清洗生吃的蔬果可去除表面病菌、农药残留,预防疾病,符合卫生要求,故A正确。
B.用个人筷子为他人夹菜易传播病菌(如幽门螺杆菌),存在交叉感染风险,故B错误。
C.生熟食品混放会导致细菌交叉污染,可能引发食物中毒,故C错误。
D.碳酸饮料含糖量高,长期饮用易导致肥胖、龋齿等问题,无法替代饮用水,故D错误。
故选A。
【必备知识】
1.合理膳食: 全面 而 平衡 的营养。
2.食品安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