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核心素养】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教材核心素养】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5.14.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导学案)含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14.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导学案)
1.说出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通过观察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实验实践能力。
3.利用模型直观感受呼吸运动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呼吸运动原理,理解人工呼吸的意义,培养关注健康、乐于助人的意识。
【学习重点】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学习难点】
1.利用模型观察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发生的变化。
2.利用呼吸运动的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人体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呼吸道是气体进入人体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结构。
3.肺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4.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鼻腔内表面有黏膜和鼻毛。咽位于鼻腔后方,喉连接咽与气管。气管是圆筒形的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
5.空气通过鼻腔经咽、喉进入气管时,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等,鼻腔气管黏膜分泌的黏液能黏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病原微生物,气管内的纤毛向咽、喉方向摆动,能推动黏液经咳嗽排出体外。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卫生。
6.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每个肺泡的外面都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共同构成了肺部分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它们紧紧贴在一起,有利于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构成
1.呼吸系统由哪两个部分组成?其功能是什么呢?
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呼吸系统的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人体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呼吸道由哪些器官组成呢?
呼吸道是气体进入人体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结构。
3.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结构如何?
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鼻腔内表面有黏膜和鼻毛。咽位于鼻腔后方,喉连接咽与气管。气管是圆筒形的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
4.用鼻呼吸好,还是用口呼吸好?
用鼻呼吸好因为鼻毛能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气管黏膜分泌的黏液能粘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病原微生物。气管内的纤毛向咽、喉方向摆动,能推动黏液经咳嗽排出体外。
5.鼻出血是怎么回事呢?当我们鼻子出血是应该怎么办?
鼻黏膜薄且富含毛细血管,易发生鼻出血。可用手指在鼻外部按压出血处进行止血。如果出血不止或经常鼻出血,应该及时就医。
6.思考:感冒时,气管黏膜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增加,会形成痰和鼻涕。随地吐痰、擤鼻涕是不卫生的行为。
为什么说这些行为是不卫生的?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痰和鼻涕中含有大量的病菌等病原体,随地吐痰会使这些病原体在环境中扩散;擤鼻涕,可能污染公共物品或环境,间接传播病原体 。使用纸巾包裹痰液或鼻涕后丢弃,并立即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减少飞沫传播 ;感冒期间多饮水稀释分泌物,促进自然排出 。
7.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是什么?其结构特点有哪些?
肺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在细支气管的末端有许多肺泡(表面积大)。每个肺泡的外面都缠绕着许多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8.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进入人体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哪些器官呢?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9.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北欧人的鼻子大,鼻腔长。这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与北欧寒冷的环境相适应。
1.如图是人体的呼吸系统组成,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③喉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保证气流通畅
C.气体通过呼吸道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D.⑥肺是发生气体交换的器官
【答案】A
【分析】(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
(2)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做支架,保证了气流通畅;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空气温暖、湿润、清洁。
(3)题图中:①是鼻、②是咽、③是喉、④是气管、⑤是支气管、⑥是肺。
【详解】A.②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而③喉只是气体的通道,不是食物的通道,A错误。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如气管由许多C形软骨组成,这样的结构可以保证气流通畅,B正确。
C.呼吸道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空气;黏膜能分泌黏液,可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所以气体通过呼吸道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C正确。
D.⑥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D正确。
故选A。
2.气体进出人体的正确顺序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内气体
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肺内气体
C.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肺内气体
D.肺内气体→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答案】A
【分析】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因此气体进入人体的通道顺序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3.如图表示气管(局部)示意图和气管壁的纵切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管软骨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大量的纤毛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C.腺细胞能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
D.气管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B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详解】A.气管软骨的作用是支撑气管,防止其塌陷,从而保证气体顺畅通过,A正确。
B.纤毛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摆动将黏液和附着在黏液上的灰尘和病菌向咽部推送,可以清洁吸入的空气,而不是温暖吸入的空气,B错误。
C.气管中的腺细胞能分泌黏液,黏液是一些液体,能够使气管内湿润,对吸入的空气能够起到湿润作用;并且黏液还可以粘附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还可以起到清洁吸入空气的作用,C正确。
D.气管属于呼吸道的一个器官,气管黏膜内有毛细血管,对空气有温暖作用;气管内表面的黏膜能够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但气管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D正确。
故选B。
4.小乐在吃饭时因“谈笑风生”,导致剧烈咳嗽,是因为食物误入了( )
A.肺 B.喉 C.咽 D.气管
【答案】D
【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气管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若进食时说话或大笑,会厌软骨可能未及时闭合,导致食物误入气管。
【详解】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食物需先经过气管和支气管才能到达肺,直接误入肺的可能性极低,故A不符合题意。
B.喉是气管的入口,但食物若进入喉,通常会进一步滑入气管,此时仍会引发咳嗽,故B不符合题意。
C.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物正常通过咽进入食道,若在此处堵塞不会直接引发气管的剧烈咳嗽,故C不符合题意。
D.气管是呼吸道的一部分,异物进入后会刺激黏膜引发剧烈咳嗽以排出异物,符合题干的描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我们平时吐出的痰产生于(  )
A.鼻 B.口腔 C.咽和喉 D.气管和支气管
【答案】D
【分析】痰的形成与呼吸道的结构有关。呼吸道中的气管和支气管黏膜能分泌黏液,吸附灰尘和细菌,通过纤毛摆动将黏液推向喉部形成痰。
【详解】A.鼻腔主要分泌黏液形成鼻涕,用于湿润和清洁鼻腔空气,但鼻涕通常通过擤鼻排出,而非吐痰,故A不符合题意。
B.口腔主要分泌唾液,用于消化和湿润食物,与痰的产生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咽和喉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交叉部位,可能参与痰的暂时储存或通过,但并非痰的主要产生部位,故C不符合题意。
D.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分泌黏液并粘附异物,经纤毛摆动形成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必备知识】
鼻咽喉,气支管(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连着两肺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5.14.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导学案)
1.说出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通过观察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实验实践能力。
3.利用模型直观感受呼吸运动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呼吸运动原理,理解人工呼吸的意义,培养关注健康、乐于助人的意识。
【学习重点】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学习难点】
1.利用模型观察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发生的变化。
2.利用呼吸运动的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肋骨、胸骨和胸椎等是构成胸廓的主要部分。
2.当我们有意识地吸气和呼气时,一定会感觉到胸廓在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这就是呼吸运动。胸廓的扩大和缩小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状态有关。
3.平静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都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随之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4.平静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都缩小;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也缩小。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5.呼吸运动引起胸廓容积变化,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6.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原理,用人工方法让呼吸停止或减弱的患者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帮助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
呼吸运动
1.胸廓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肋骨、胸骨和胸椎等是构成胸廓的主要部分。
2.什么是呼吸运动?
当我们有意识地吸气和呼气时,一定会感觉到胸廓在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这就是呼吸运动。
3.人体吸气时,外界气体是如何进入肺的?
平静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都增大;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也增大。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随之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4.人体呼气时,肺内气体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
平静呼气时,肋间肌舒张,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都缩小;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的上下径也缩小。胸廓的容积就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出体外。
5.吸气和呼气过程总结
下列是呼吸运动的模型请你来填一填。
(
气管
)
(

) (
支气管
)
(
收缩
) (
吸气
) (
胸廓
) (
图1为

肋间肌、膈肌
,膈顶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外界气体

)
(
进入肺
) (
减小
) (
扩张
) (
增大
) (
下降
) (

)
(
图1
)
(
回缩
) (
减小
) (
上升
) (
舒张
) (
呼气
) (
图2为

肋间肌、膈肌
,膈顶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肺内气体

)
(
排出肺
) (
增加
)
(
图2
)
7.你们知道对溺水人员要及时实施什么抢救措施吗?该措施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原理,用人工方法让呼吸停止或减弱的患者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帮助患者维持肺的通气功能。
1.打嗝时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间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发出奇怪的声响。下列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
A.膈肌舒张 B.肺缩小
C.胸廓容积扩大 D.肺内气压大于外界
【答案】C
【分析】打嗝时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这是一个吸气过程;吸气时,膈肌与肋间肌会收缩。膈肌收缩使得膈肌顶部下降,肋间肌收缩则使得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这两个动作共同导致胸廓的容积扩大。由于胸廓容积的扩大,肺也随之扩张。肺扩张后,其内部的气压会减小,变得小于外界的大气压。由于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外界的气体就会顺着气压差进入肺内,完成吸气过程。
【详解】A.在吸气过程中,膈肌是收缩的,而不是舒张。膈肌收缩使得膈肌顶部下降,从而增大胸廓的容积。因此,膈肌舒张不符合打嗝时的状态,故A不符合题意。
B.在吸气过程中,肺是扩张的,以便容纳更多的空气。肺缩小是呼气过程的特点,不符合打嗝时的吸气状态,故B不符合题意。
C.在吸气过程中,由于膈肌和肋间肌的收缩,胸廓的容积会扩大。这是吸气过程的正常生理现象,符合打嗝时的状态,故C符合题意。
D.在吸气过程中,肺内气压是小于外界气压的,这样外界空气才能被吸入肺内。如果肺内气压大于外界,那么空气将无法被吸入,这与打嗝时的吸气过程相矛盾,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哪一选项,能正确说明下图的是(  )
A.甲图表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表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表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表示呼气,膈肌收缩
【答案】C
【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呼气过程与之相反。
【详解】玻璃管代表气管,气球代表肺,钟罩代表胸廓、橡皮膜代表膈肌。图甲中,由于膈肌舒张,膈的顶部上升,使胸廓上下径缩小,胸廓回缩,肺随之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气体出肺。因此图甲代表的是呼气过程,图乙,由于膈肌收缩,使得胸廓上下径增大,胸廓扩大,肺随之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气体入肺,因此图乙代表的是吸气过程,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实现是通过(  )
A.扩胸运动 B.呼吸运动 C.气体扩散 D.膈肌收缩
【答案】B
【分析】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呼吸运动引起胸廓容积变化,导致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从而驱动气体进出。
【详解】A.扩胸运动有助于增强胸部肌肉力量和胸廓活动度,但它不是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实现方式,肺与外界气体交换依靠的是呼吸运动产生的压力差,A不符合题意。
B.呼吸运动通过肋间肌和膈肌的收缩与舒张,改变胸廓的大小,进而改变肺内气压,使得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之间形成压力差,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B符合题意。
C.气体扩散主要发生在肺泡与血液之间以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用于气体在不同部位的交换,而不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C不符合题意。
D.膈肌收缩只是呼吸运动中吸气时的一个动作,肺与外界气体交换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仅膈肌收缩不能完整说明气体交换的实现,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图一曲线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某阶段的肺内气压变化,图二为模拟肺呼吸模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肺内气压处于AB段时膈顶下降
B.B点到C点胸廓容积逐渐增大
C.当肺内气压处于CD段时肋间肌舒张
D.图二所示与图一中的AC段均表示呼气
【答案】D
【分析】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图一中,AB段和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CD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图二为模拟肺呼吸模型,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缩小。
【详解】A.当肺内气压处于AB段时,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此时是呼气过程。呼气时,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而不是下降,A错误。
B.从B点到C点,肺内气压始终高于大气压,仍处于呼气过程。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容积逐渐缩小,而不是增大,B错误。
C.当肺内气压处于CD段时,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此时是吸气过程。吸气时,肋间肌收缩,而不是舒张,C错误。
D.图二中膈肌舒张,膈顶上升,肺缩小,是呼气过程;图一中AC段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体从肺内排出,也是呼气过程,D正确。
故选D。
5.人体的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下图中表示膈肌处于收缩状态的是( )
A.甲 B.乙 C.甲、乙 D.甲、乙都不是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答案】B
【分析】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 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图中,甲表示呼气,乙表示吸气。
【详解】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分析可知,甲表示呼气,膈肌处于舒张状态,乙表示吸气,膈肌处于收缩状态。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必备知识】
吸气:肌缩胸扩氧气来。(肋间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外界氧气进入肺)
呼气:肌舒胸缩废气去。(肋间肌、膈肌舒张,胸廓回缩,肺内气体排出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5.14.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1课时)(导学案)
1.说出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通过观察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实验实践能力。
3.利用模型直观感受呼吸运动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呼吸运动原理,理解人工呼吸的意义,培养关注健康、乐于助人的意识。
【学习重点】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学习难点】
1.利用模型观察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发生的变化。
2.利用呼吸运动的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 和 构成,其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人体代谢所需要的 ,排出代谢产生的 。
2. 是气体进入人体的通道,包括 、 、 、 和 等结构。
3. 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4. 是呼吸道的起始部分,鼻腔内表面有黏膜和鼻毛。 位于鼻腔后方, 连接咽与气管。 是圆筒形的管道,内表面有黏膜和纤毛,下端分为左、右支气管,分别通向左、右肺。
5.空气通过 经 、 进入气管时, 能 空气中的灰尘等,鼻腔气管 分泌的黏液能黏住空气中的灰尘和病原微生物,气管内的 向咽、喉方向摆动,能推动黏液经咳嗽排出体外。因此,用鼻呼吸比用口呼吸卫生。
6. 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每个肺泡的外面都 着 毛细血管,共同构成了肺部分毛细血管网。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它们紧紧贴在一起,有利于肺泡与周围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气体交换。
呼吸系统的构成
1.呼吸系统由哪两个部分组成?其功能是什么呢?
2.呼吸道由哪些器官组成呢?
3.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结构如何?
4.用鼻呼吸好,还是用口呼吸好?
5.鼻出血是怎么回事呢?当我们鼻子出血是应该怎么办?
6.思考:感冒时,气管黏膜和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增加,会形成痰和鼻涕。随地吐痰、擤鼻涕是不卫生的行为。
为什么说这些行为是不卫生的?正确的做法是什么?
7.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是什么?其结构特点有哪些?
8.部分PM2.5颗粒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进入人体以后,在进入血液之前,经过的结构依次是哪些器官呢?
9.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有什么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1.如图是人体的呼吸系统组成,以下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③喉是气体和食物的共同通道
B.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保证气流通畅
C.气体通过呼吸道后变得温暖、湿润、清洁
D.⑥肺是发生气体交换的器官
2.气体进出人体的正确顺序是(  )
A.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肺内气体
B.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肺内气体
C.鼻→咽→喉→支气管→气管→肺→肺内气体
D.肺内气体→支气管→气管→喉→咽→鼻
3.如图表示气管(局部)示意图和气管壁的纵切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气管软骨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
B.大量的纤毛能温暖吸入的空气
C.腺细胞能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
D.气管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4.小乐在吃饭时因“谈笑风生”,导致剧烈咳嗽,是因为食物误入了( )
A.肺 B.喉 C.咽 D.气管
5.我们平时吐出的痰产生于(  )
A.鼻 B.口腔 C.咽和喉 D.气管和支气管
【必备知识】
鼻咽喉,气支管( 和 ),最后连着两 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5.14.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第2课时)(导学案)
1.说出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通过观察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实验实践能力。
3.利用模型直观感受呼吸运动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4.通过呼吸运动原理,理解人工呼吸的意义,培养关注健康、乐于助人的意识。
【学习重点】
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构成,其主要功能是从大气中摄取代谢所需要的氧气,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
2.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学习难点】
1.利用模型观察呼吸运动时胸廓容积发生的变化。
2.利用呼吸运动的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 和 等是构成胸廓的主要部分。
2.当我们有意识地吸气和呼气时,一定会感觉到 在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这就是呼吸运动。胸廓的扩大和缩小主要与 和 的运动状态有关。
3.平静吸气时,肋间肌 ,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都 ;膈肌 ,膈顶部 ,胸廓的上下径也 。胸廓的容积就 ,肺随之 ,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 肺。
4.平静呼气时,肋间肌 ,肋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都 ;膈肌 ,膈顶部 ,胸廓的上下径也 。胸廓的容积就 ,肺随之 ,肺内气体通过呼吸道 体外。
5.呼吸运动引起胸廓 变化,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6.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原理,用人工方法让呼吸停止或减弱的患者 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帮助患者维持 的通气功能。
呼吸运动
1.胸廓的主要结构有哪些?
2.什么是呼吸运动?
3.人体吸气时,外界气体是如何进入肺的?
4.人体呼气时,肺内气体又是如何排出体外的?
5.吸气和呼气过程总结
6.下列是呼吸运动的模型请你来填一填。
(
图1为

肋间肌、膈肌
,膈顶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外界气体

)
(
图1
)
(
图2为

肋间肌、膈肌
,膈顶
,胸廓
,肺
,肺内气压
,肺内气体

)
(
图2
)
7.你们知道对溺水人员要及时实施什么抢救措施吗?该措施利用的原理是什么?
1.打嗝时空气被迅速吸进肺内,两条声带之间的裂隙骤然收窄,因而发出奇怪的声响。下列符合打嗝时状态的是( )
A.膈肌舒张 B.肺缩小
C.胸廓容积扩大 D.肺内气压大于外界
2.下列哪一选项,能正确说明下图的是(  )
A.甲图表示吸气,膈肌收缩 B.乙图表示吸气,膈肌舒张
C.甲图表示呼气,膈肌舒张 D.乙图表示呼气,膈肌收缩
3.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实现是通过(  )
A.扩胸运动 B.呼吸运动 C.气体扩散 D.膈肌收缩
4.图一曲线表示人体呼吸过程中某阶段的肺内气压变化,图二为模拟肺呼吸模型。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当肺内气压处于AB段时膈顶下降
B.B点到C点胸廓容积逐渐增大
C.当肺内气压处于CD段时肋间肌舒张
D.图二所示与图一中的AC段均表示呼气
5.人体的呼吸运动可以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下图中表示膈肌处于收缩状态的是( )
A.甲 B.乙 C.甲、乙 D.甲、乙都不是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必备知识】
吸气:肌缩胸扩氧气来。(肋间肌、膈肌 ,胸廓 ,外界氧气 肺)
呼气:肌舒胸缩废气去。(肋间肌、膈肌 ,胸廓 ,肺内气体 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