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5.14.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分层作业)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培优 三维训练(限时:20min)一、选择题1.近两年,呼吸系统感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困扰。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组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图中③是支气管,则①~⑤标注的是组成呼吸道的各器官B.呼吸系统感染可分为呼吸道感染和肺感染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依靠肺主动的收缩与扩张D.肺泡多、壁薄,且外面包绕大量毛细血管,这都利于气体交换【答案】C【分析】图中①鼻腔,②喉,③支气管,④咽,⑤气管。呼吸系统是由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负责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实现人体与外界气体交换的系统。【详解】A.呼吸道的组成依次为:鼻腔(①)→ 咽(④)→ 喉(②)→ 气管(⑤)→ 支气管(③),因此若③为支气管,①~⑤确实是呼吸道的各器官,故A正确。B.呼吸系统由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因此感染也相应分为“呼吸道感染”(如鼻炎、咽炎、气管炎)和“肺感染”(如肺炎),故B正确。C.肺本身没有肌肉组织,无法“主动”收缩或扩张。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依赖“呼吸运动”,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 胸廓扩大 → 肺被动扩张 → 肺内气压降低 → 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 → 胸廓缩小 → 肺被动回缩 → 肺内气压升高 → 肺内气体排出。肺的扩张 / 回缩是“被动”的,依赖胸廓的运动,并非“主动收缩与扩张”,故C错误。D.肺泡数量多:增大了气体交换的总面积;肺泡壁薄(仅一层上皮细胞)、毛细血管壁薄(仅一层上皮细胞):利于气体(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二氧化碳从血液进入肺泡)快速扩散;外包绕大量毛细血管:便于血液与肺泡充分接触,高效完成气体交换,故D正确。故选C。2.下列组合中,能表示肺处于吸气状态的是(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答案】B【分析】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图中,甲和丁呼气,乙和丙吸气。【详解】图中甲状态,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处于呼气状态,所以甲不符合肺处于吸气状态的要求。图中乙状态,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处于吸气状态,符合要求。从丙图可以看到,橡皮膜向下运动,说明膈肌处于收缩状态(膈顶部下降),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低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处于吸气状态,符合要求。图中丁状态,橡皮膜向上运动,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处于呼气状态,不符合肺处于吸气状态的要求。可见,能表示肺处于吸气状态的是乙、丙,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3.“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的主要原因是( )A.使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B.食物可能由咽误入呼吸道C.影响唾液的分泌,不利于消化D.影响吃饭的速度【答案】B【分析】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详解】A.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主要受“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如吃饭时血液会更多流向胃肠,以支持消化),与“大声谈笑”无直接关联,故A不符合题意。B.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依赖会厌软骨控制通道。大声谈笑时,人会不自觉地频繁吸气、呼气,导致会厌软骨无法及时、准确地盖住喉口;此时若口中有食物,食物就可能随呼吸动作误入气管(呼吸道),引发呛咳,严重时甚至可能堵塞气管,影响呼吸,故B符合题意。C.唾液的分泌主要受“食物刺激(如看到、闻到、吃到食物)”和“神经系统”调节,与“大声谈笑”无直接因果关系。即使谈笑,只要食物仍在口腔中,仍会刺激唾液腺分泌唾液,不会显著影响唾液分泌量,故C不符合题意。D.“食不言”的本质目的是“保障生理安全”,而非“控制吃饭速度”。虽然大声谈笑可能分散注意力、略微放慢吃饭速度,但这是次要影响,并非“不能大声谈笑”的主要原因,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4.氧气从外界进入肺泡的正确路线是( )A.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B.鼻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C.鼻腔→咽→气管→喉→支气管→肺泡D.鼻腔→气管→咽→喉→支气管→肺泡【答案】A【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详解】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因此氧气从外界进入肺泡的正确路线是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5.与吞咽食物有关且既是空气通道又是食物通道的结构是(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答案】B【分析】咽是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当我们吞咽食物时,食物会经过口腔进入咽,然后通过咽进入食道,进而到达胃等消化器官进行消化和吸收。同时,咽也是呼吸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空气进出肺的通道之一。空气经过鼻腔或口腔后,会进入咽,再通过咽进入喉、气管,最终到达肺完成气体交换。所以咽既是空气通道又是食物通道,且与吞咽食物有关。【详解】A.口腔是食物进入消化系统的起始部位,主要功能是咀嚼和初步消化食物,不是空气通道,A不符合题意。B.咽是消化道和呼吸道的共同通道,既可以让食物通过,也可以让空气通过,与吞咽食物有关且符合既是空气通道又是食物通道的特点,B符合题意。C.喉是呼吸道的一部分,是空气的通道,能使空气顺利进入气管等,但不是食物通道,在吞咽时会厌软骨会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C不符合题意。D.食道是食物进入胃的通道,主要作用是运输食物,不具有空气通道的功能,D不符合题意。故选B。6.如图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膈肌从A到B时,呼气B.膈肌从B到A时,胸廓容积变大C.膈肌从A到B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D.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B状态【答案】D【分析】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图中:A表示膈肌舒张时的位置,B表示膈肌收缩时的位置。【详解】A.当膈肌从A到B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造成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A不符合题意。B.膈肌从B到A时,膈顶上升表示呼气状态,呼气时胸廓容积减少,B不符合题意。C.膈肌从A到B时,膈顶下降,此时膈肌收缩,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进行吸气,C不符合题意。D.呼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A状态;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B状态,D符合题意。故选D。7.小乐在吃饭时因“谈笑风生”,导致剧烈咳嗽,是因为食物误入了( )A.肺 B.喉 C.咽 D.气管【答案】D【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通道,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气管入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若进食时说话或大笑,会厌软骨可能未及时闭合,导致食物误入气管。【详解】A.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食物需先经过气管和支气管才能到达肺,直接误入肺的可能性极低,故A不符合题意。B.喉是气管的入口,但食物若进入喉,通常会进一步滑入气管,此时仍会引发咳嗽,故B不符合题意。C.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食物正常通过咽进入食道,若在此处堵塞不会直接引发气管的剧烈咳嗽,故C不符合题意。D.气管是呼吸道的一部分,异物进入后会刺激黏膜引发剧烈咳嗽以排出异物,符合题干的描述,故D符合题意。故选D。8.影像学上所说的“白肺”说明病毒已经严重损伤了肺的基本结构单位( )A.肺泡 B.肺部毛细血管C.支气管 D.气管【答案】A【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影像学上的“白肺”提示肺泡被炎症渗出物填充,导致气体交换功能受损。【详解】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而肺泡是肺进行气体交换的基本单位,故A符合题意。B.肺泡外缠绕着很多毛细血管,共同构成肺部毛细血管网,肺部毛细血管参与气体交换,但并非肺的结构单位,故B不符合题意。C.支气管属于呼吸道,主要输送气体,并非肺的基本结构单位,故C不符合题意。D.气管属于呼吸道,与肺的基本功能无直接关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 。9.冷空气进入人体到达肺后可达到37℃,主要是因为呼吸道能( )A.温暖空气 B.进行气体交换C.清洁空气 D.湿润空气【答案】A【分析】呼吸道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其中鼻腔黏膜的毛细血管通过散热温暖空气。【详解】A.鼻腔黏膜的毛细血管通过散热使冷空气温度升至37℃,所以冷空气进入人体到达肺后可达到37℃,主要是因为呼吸道能温暖空气,故A符合题意。B.气体交换是肺的功能,与呼吸道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C.清洁空气通过鼻毛和黏液实现,与温度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D.湿润空气由黏膜分泌黏液完成,与温度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症状,痰形成的主要场所是( )A.咽和喉 B.气管和支气管C.鼻和膈 D.肺和支气管【答案】B【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详解】A.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喉是发声的器官。咽和喉的主要功能并非产生痰液,它们在呼吸和吞咽过程中起到通道和保护等作用,但不是痰形成的主要部位,A不符合题意。B.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腺细胞可以分泌黏液,这些黏液能够黏附吸入的灰尘、细菌等有害物质。同时,气管和支气管的黏膜上还有纤毛,纤毛会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将黏附有灰尘、细菌等的黏液推向咽喉,然后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些排出的物质就是痰。因此,气管和支气管是痰形成的主要场所,B符合题意。C.鼻是呼吸道的起始部位,主要功能是过滤、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对空气进行初步处理,不是痰形成的部位。膈是分隔胸腔和腹腔的肌肉,主要参与呼吸运动,通过收缩和舒张改变胸腔容积,实现吸气和呼气,与痰的形成无关,C不符合题意。D.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它由许多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周围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但不是痰形成的主要部位,D不符合题意。故选B。11.气管插管术(如下图所示),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患者的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和最终到达的位置分别是( )A.咽、食管、气管 B.咽、食管、气管、支气管C.咽、喉、气管 D.咽、喉、气管、支气管【答案】C【分析】(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其组成由上到下依次是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2)咽是食物和空气的共同通道,既属于消化系统又属于呼吸系统;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主要通道;支气管是气管分出的两级分支,分别通向左右两肺。【详解】结合题图可知,为了保证患者的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咽、喉、气管。插管到气管就可以将氧气输送到两肺,不需要到达支气管;而食管是消化道的一部分,气体不会经过食管,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2.如图表示气管(局部)示意图和气管壁的纵切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气管软骨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大量的纤毛能温暖吸入的空气C.腺细胞能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D.气管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答案】B【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详解】A.气管软骨的作用是支撑气管,防止其塌陷,从而保证气体顺畅通过,A正确。B.纤毛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摆动将黏液和附着在黏液上的灰尘和病菌向咽部推送,可以清洁吸入的空气,而不是温暖吸入的空气,B错误。C.气管中的腺细胞能分泌黏液,黏液是一些液体,能够使气管内湿润,对吸入的空气能够起到湿润作用;并且黏液还可以粘附空气中的灰尘和微生物,还可以起到清洁吸入空气的作用,C正确。D.气管属于呼吸道的一个器官,气管黏膜内有毛细血管,对空气有温暖作用;气管内表面的黏膜能够分泌黏液,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但气管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D正确。故选B。二、非选择题1.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⑤合称[⑦] ,是外界气体进入⑥的通道,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2)[ ] 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3)空气经过[ ] 时,其黏膜分泌的黏液将空气中残留的灰尘和病菌黏住而形成痰。雾霾天气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身体后黏附在呼吸道易造成气管炎、咽炎等疾病.所以雾霾天气尽可能少出门,非要出门时最好戴防护口罩。(4)[ ]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5)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咳嗽,这是因为[ ] 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答案】(1)呼吸道(2)③喉(3)④气管(4)⑥肺(5)②咽【分析】图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⑥肺、⑦呼吸道。【详解】(1)图中①鼻腔、②咽、③喉、④气管、⑤支气管合称⑦呼吸道,是外界气体进入⑥肺的通道,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2)③喉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喉内有声带,当气流通过时,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声。(3)空气经过④气管时,其黏膜分泌的黏液将空气中残留的灰尘和病菌黏住而形成痰。④气管和⑤支气管的黏膜上有腺细胞,能分泌黏液,黏液可以吸附灰尘和病菌,纤毛摆动将痰排出体外。(4)⑥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肺由许多肺泡组成,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都有利于气体交换。(5)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咳嗽,这是因为②咽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都要经过咽,若吃饭时说笑,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住喉口,食物就会进入气管,引起咳嗽。(限时:10min)一、选择题1.“海姆立克急救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当异物进入患者气管而不能自行咳出时,救援者应立即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施救,此时肺内气压、膈顶部的变化状态分别为( )A.降低、上升 B.降低、下降C.增大、下降 D.增大、上升【答案】D【分析】海姆立克急救法是针对气道异物梗阻的急救方法。其原理是利用冲击腹部产生的向上压力,压迫两肺下部,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气流,长驱直入气管,将堵塞物顶出。操作时需根据患者年龄和情况,采用正确的手法施救。【详解】当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时,外界对腹部施加向上的压力,使得肺部受到挤压,肺内容积减小。根据气体状态变化的原理,一定质量的气体,体积减小时,压强增大,所以此时肺内气压增大。在呼吸过程中,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肺扩张;膈肌舒张时,膈顶部上升,胸廓上下径缩小,肺回缩。当实施海姆立克急救法时,外界压力使膈肌被压迫向上,即膈顶部上升。综上,此时肺内气压增大、膈顶部上升,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2.今年4月,沙尘一路南下,给南北方众多城市带来了巨大影响。沙尘会危害人的呼吸系统,呼吸道中能防止沙尘颗粒入肺的有( )①鼻毛、②会厌软骨、③鼻黏膜分泌的黏液、④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A.① B.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答案】D【分析】呼吸道中的结构具有清洁、湿润和温暖空气的作用,其中鼻毛、鼻黏膜分泌的黏液以及气管、支气管内的纤毛可阻挡或黏附沙尘等颗粒物,防止其进入肺部。【详解】①鼻毛:可阻挡空气中的较大颗粒物,如沙尘,故①符合题意;②会厌软骨:吞咽时盖住喉口,防止食物进入气管,与阻挡沙尘无关,故②不符合题意;③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黏附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故③符合题意;④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通过摆动将黏液和颗粒物推向咽部排出,故④符合题意。故选D。3.图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积变化曲线,表示吸气的是( )A.ab段 B.bc段 C.ac段 D.bd段【答案】 B【分析】题图中:bc段表示肺的容积扩大,代表吸气;ab和cd段肺的容积缩小,代表呼气。【详解】A.ab段肺的容积缩小,代表呼气。此时,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A错误。B.bc段表示肺的容积扩大,代表吸气。此时,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B正确。C.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即肺的通气)。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ac段曲线包括了一次呼气和一次吸气,C错误。D.由分析可知:bc段表示肺的容积扩大,代表吸气;cd段肺的容积缩小,代表呼气。bd段包括了一次吸气和一次呼气,D错误。故选B。4.当人体处于如图B所示状态时,呼吸肌的状态和气体经过的路线分别是( )A.收缩、肺→气管→口腔→外界 B.舒张、外界气体→气管→肺C.收缩、外界气体→食道→肺 D.舒张、肺→气管→鼻→外界【答案】D【分析】图中,A吸气,B呼气。呼吸运动是依靠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吸气时,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低于外界气压,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气体排出肺。【详解】图B中胸廓缩小,说明此时人体处于呼气状态。呼气时,肋间肌和膈肌舒张,所以呼吸肌的状态是舒张。人体呼吸时,吸气时气体经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进入肺;呼气时气体经肺、支气管、气管、喉、咽、鼻排出体外。故呼气时,气体从肺排出,经过的路线是肺→气管→鼻→外界。可见,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5.学校开展“健康行为,科学生活”的主题活动,下列行为与生物学原理不匹配的是( )A.吃饭时不说话——避免食物误入气管B.用口进行呼吸——有效处理空气C.不要随地吐痰——减少病菌传播D.不要大声喊叫——防止声带受损【答案】B【分析】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进入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详解】A.吃饭时说话,吞咽时会厌软骨可能来不及盖住喉的入口,食物容易进入气管,所以吃饭不要说话可避免食物进入气管,该行为习惯与生物学原理匹配,故A正确。B.用鼻腔进行呼吸,鼻腔能对吸入的空气起到温暖、湿润和清洁的作用;而用口呼吸,空气没有经过鼻腔的处理,不能有效处理空气,该行为习惯与生物学原理不匹配,故B错误。C.痰是气管和支气管内的黏液、灰尘及病菌等的混合物,不要随地吐痰,可有效减少病菌的传播,该行为习惯与生物学原理匹配,故C正确。D.大声喊叫会使声带过度振动、摩擦,容易导致声带受损,所以不要大声喊叫能防止声带受损,该行为习惯与生物学原理匹配,故D正确。故选B。(限时:8min)1.如图所示的呼吸运动模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气球代表的是 ,玻璃罩代表胸廓,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 肌。(2)如图B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胀大,在人体内相关肌肉 (填“收缩”或“舒张”),人体呼吸系统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完成 (填“吸气”或“呼气”)。(3)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咽→ →气管→ →肺。【答案】(1) 肺 膈(2) 收缩 小于 吸气(3) 喉 支气管【分析】(1)题图中:玻璃管模拟气管,气球模拟肺,玻璃罩模拟胸廓,瓶底的橡皮膜模拟膈肌;图A是呼气,图B是吸气。(2)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吸气和呼气是通过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来实现的。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胸廓容积扩大,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气体进入肺;呼气时,膈肌和肋间肌舒张,胸廓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气体排出肺。(3)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详解】(1)在该呼吸运动模型中,气球的作用类似于人体的肺,随着橡皮膜的运动而胀大或缩小,所以气球代表的是肺;瓶底的橡皮膜在模型中的运动情况和人体膈肌的运动情况相似,所以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膈肌。(2)如图B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胀大,这模拟的是人体的吸气过程。在人体内,当进行吸气时,膈肌和肋间肌收缩。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的前后径、左右径和上下径都增大,胸廓容积扩大。胸廓容积扩大导致肺随之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外界气体就被压入肺内,完成吸气。(3)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喉是呼吸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与发声有关;支气管是气管的分支,它将气体进一步输送到肺内的各个部位。2.新冠病毒攻击人体肺部细胞时,会导致肺泡壁失去弹性,影响人体的呼吸。插入式呼吸机可辅助维持患者呼吸,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填序号),其基本功能单位是肺泡,它外面包绕 着丰富的 ,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2)在吸气通路中细菌过滤器、控温器及湿化器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 。(3)呼吸机通过压力控制器周期性改变肺外气压,维持患者呼吸。当吸气压力控制器启动时, 吸气通路内的气体压力 (填“大于”或“小于”)肺内压力,气体入肺。然后吸气压力控制器关闭,呼气压力控制器启动,改变气压,气体出肺,完成一次呼吸。(4)经过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壁弹性恢复正常。吸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 (填“舒张”或“收缩”),使得胸腔容积 (填“扩大”或“缩小”),肺扩张, 气体进入肺。【答案】(1) ② 毛细血管(2)湿润(3)大于(4) 收缩 扩大【分析】(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呼吸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2)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叫作呼吸运动。呼吸运动包括呼气和吸气两个过程。图中:①为气管,②为肺。【详解】(1)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并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但是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②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肺的基本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外面包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2)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在吸气通路中,细菌过滤器、控温器及湿化器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湿润。(3)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当吸气压力控制器启动时,吸气通路内的气体压力大于肺内压力,气体入肺。然后吸气压力控制器关闭,呼气压力控制器启动,改变气压,气体出肺,完成一次呼吸。(4)结合小问(3)详解,经过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壁弹性恢复正常。吸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收缩,使得胸腔容积扩大,肺扩张,气体进入肺。3.如甲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压的变化曲线图;乙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丙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 和 构成。(2)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可用甲图中曲线 (选填“AB”或“BC”)段表示,与之相对应的膈肌是乙图中的 (选填“A”或“B”)状态,此时在丙图中a、b两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本次呼吸中,甲图中的 B 点时表现为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 。【答案】(1) 呼吸道/肺 肺/呼吸道(2) AB B a、b(3)相等【分析】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人在平静状态下,肋间肌收缩时,肋骨向上向外运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都增大这样胸廓的容积就增大,肺也随着扩张,外界空气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的过程。相反呼气与之过程大致相反。图甲中,AB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表示吸气,BC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表示呼气。图乙中,A表示膈肌上升,B表示膈肌下降。图丙中,a表示呼吸道气压,b表示肺内气压,c表示胸廓气压。【详解】(1)呼吸系统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的通道,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2)吸气时,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呼气时,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图甲中,曲线AB表示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表示吸气,对应的膈肌是乙图中的B下降状态,此时肺内气压b小于呼吸道气压a,因此,丙图中a、b两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b。(3)甲图中的 B 点表示吸气结束的那一瞬间,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相等,此时肺内气压与大气压的差为零。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5.14.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分层作业)基础巩固+能力提升+拓展培优 三维训练(限时:20min)一、选择题1.近两年,呼吸系统感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极大困扰。图为人体呼吸系统结构组成。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如果图中③是支气管,则①~⑤标注的是组成呼吸道的各器官B.呼吸系统感染可分为呼吸道感染和肺感染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依靠肺主动的收缩与扩张D.肺泡多、壁薄,且外面包绕大量毛细血管,这都利于气体交换2.下列组合中,能表示肺处于吸气状态的是( )A.甲、丙 B.乙、丙 C.甲、丁 D.乙、丁3.“食不言,寝不语”,吃饭时不能大声谈笑的主要原因是( )A.使流经消化器官的血量减少B.食物可能由咽误入呼吸道C.影响唾液的分泌,不利于消化D.影响吃饭的速度4.氧气从外界进入肺泡的正确路线是( )A.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B.鼻腔→喉→咽→气管→支气管→肺泡C.鼻腔→咽→气管→喉→支气管→肺泡D.鼻腔→气管→咽→喉→支气管→肺泡5.与吞咽食物有关且既是空气通道又是食物通道的结构是( )A.口腔 B.咽 C.喉 D.食道6.如图表示人体膈肌收缩和舒张时在胸腔内的位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膈肌从A到B时,呼气B.膈肌从B到A时,胸廓容积变大C.膈肌从A到B时,膈肌处于舒张状态D.吸气完成的瞬间,膈肌处于B状态7.小乐在吃饭时因“谈笑风生”,导致剧烈咳嗽,是因为食物误入了( )A.肺 B.喉 C.咽 D.气管8.影像学上所说的“白肺”说明病毒已经严重损伤了肺的基本结构单位( )A.肺泡 B.肺部毛细血管C.支气管 D.气管9.冷空气进入人体到达肺后可达到37℃,主要是因为呼吸道能( )A.温暖空气 B.进行气体交换C.清洁空气 D.湿润空气10.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的重要症状,痰形成的主要场所是( )A.咽和喉 B.气管和支气管C.鼻和膈 D.肺和支气管11.气管插管术(如下图所示),是抢救呼吸功能障碍患者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患者的双肺都能获得氧气,气管插管从患者口腔进入后,依次经过和最终到达的位置分别是( )A.咽、食管、气管 B.咽、食管、气管、支气管C.咽、喉、气管 D.咽、喉、气管、支气管12.如图表示气管(局部)示意图和气管壁的纵切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气管软骨能保证气体顺畅通过B.大量的纤毛能温暖吸入的空气C.腺细胞能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D.气管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二、非选择题1.如图是人体呼吸系统组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①-⑤合称[⑦] ,是外界气体进入⑥的通道,具有温暖、湿润、清洁空气的作用。(2)[ ] 是气体的通道,也是发声的器官。(3)空气经过[ ] 时,其黏膜分泌的黏液将空气中残留的灰尘和病菌黏住而形成痰。雾霾天气空气中的颗粒物进入身体后黏附在呼吸道易造成气管炎、咽炎等疾病.所以雾霾天气尽可能少出门,非要出门时最好戴防护口罩。(4)[ ]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5)吃饭时说笑,容易吃呛,引起咳嗽,这是因为[ ] 是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限时:10min)一、选择题1.“海姆立克急救法”被称为“生命的拥抱”,当异物进入患者气管而不能自行咳出时,救援者应立即按如图所示方法进行施救,此时肺内气压、膈顶部的变化状态分别为( )A.降低、上升 B.降低、下降C.增大、下降 D.增大、上升2.今年4月,沙尘一路南下,给南北方众多城市带来了巨大影响。沙尘会危害人的呼吸系统,呼吸道中能防止沙尘颗粒入肺的有( )①鼻毛、②会厌软骨、③鼻黏膜分泌的黏液、④气管、支气管内表面的纤毛A.① B.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3.图为人体平静呼吸时肺容积变化曲线,表示吸气的是( )A.ab段 B.bc段 C.ac段 D.bd段4.当人体处于如图B所示状态时,呼吸肌的状态和气体经过的路线分别是( )A.收缩、肺→气管→口腔→外界 B.舒张、外界气体→气管→肺C.收缩、外界气体→食道→肺 D.舒张、肺→气管→鼻→外界5.学校开展“健康行为,科学生活”的主题活动,下列行为与生物学原理不匹配的是( )A.吃饭时不说话——避免食物误入气管B.用口进行呼吸——有效处理空气C.不要随地吐痰——减少病菌传播D.不要大声喊叫——防止声带受损(限时:8min)1.如图所示的呼吸运动模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气球代表的是 ,玻璃罩代表胸廓,瓶底的橡皮膜代表的是 肌。(2)如图B所示,用手下拉橡皮膜时气球会胀大,在人体内相关肌肉 (填“收缩”或“舒张”),人体呼吸系统内气压 (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于是完成 (填“吸气”或“呼气”)。(3)空气进入肺的途径是:鼻→咽→ →气管→ →肺。2.新冠病毒攻击人体肺部细胞时,会导致肺泡壁失去弹性,影响人体的呼吸。插入式呼吸机可辅助维持患者呼吸,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填序号),其基本功能单位是肺泡,它外面包绕 着丰富的 ,适于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2)在吸气通路中细菌过滤器、控温器及湿化器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清洁、温暖、 。(3)呼吸机通过压力控制器周期性改变肺外气压,维持患者呼吸。当吸气压力控制器启动时, 吸气通路内的气体压力 (填“大于”或“小于”)肺内压力,气体入肺。然后吸气压力控制器关闭,呼气压力控制器启动,改变气压,气体出肺,完成一次呼吸。(4)经过治疗,新冠肺炎患者的肺泡壁弹性恢复正常。吸气时,膈肌和肋骨间的肌肉 (填“舒张”或“收缩”),使得胸腔容积 (填“扩大”或“缩小”),肺扩张, 气体进入肺。3.如甲图是某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的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压的变化曲线图;乙图表示人体呼吸时,膈肌的不同活动状态;丙图为胸腔和肺的示意图。(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 和 构成。(2)吸气时肺内气压的变化可用甲图中曲线 (选填“AB”或“BC”)段表示,与之相对应的膈肌是乙图中的 (选填“A”或“B”)状态,此时在丙图中a、b两部位压力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本次呼吸中,甲图中的 B 点时表现为吸气结束的瞬间,此时肺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值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5.14.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5.14.1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