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9讲 人体的营养 [2025中考分值:省卷1分 兰州卷2.5分]知识点 省卷 兰州卷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 √ √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 √ √ √ √ √ √探究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 √ √复习目标 (参考新课标学业要求)(1)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3)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教材知识梳理知识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人教版:七下P70~P75 苏教版:八上P3~P8】1.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2.供能物质项目 糖类 脂肪 蛋白质食物来源 小麦、水稻、土豆、红薯等 肥肉、大豆、花生等 蛋、奶、鱼、肉等主要功能 重要的能源物质 重要的④备用能源物质 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共有功能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⑤ 能量 3.非供能物质(1)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能够运输营养物质及尿素等废物。(2)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一旦缺乏就会患各种疾病。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 骨和牙的重要组成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⑥ 骨质疏松症 奶类、豆类等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肌无力、骨痛等 豆类、鱼类、坚果等含铁的无机盐 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时易患 ⑦ 缺铁性贫血 肝、豆类等含⑧碘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海带、紫菜、虾等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牡蛎、贝类、牛肉等(3)维生素:大多数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维生素A 皮肤干燥、⑨ 夜盲症 、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玉米、胡萝卜等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猪肉、豆类、谷物等叶酸(维生素B9) 巨幼红细胞贫血、胎儿神经管畸形等 蔬菜、豆类、动物肝脏等维生素C 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⑩ 坏血病 )、抵抗力下降等 蔬菜、水果等 维生素D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鸡蛋、鱼肝油等(1)补钙的同时服用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2)胡萝卜等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3)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人体无法直接消化。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空,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维护心脑血管健康、预防糖尿病,被称为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 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C )A.糖类、脂肪、维生素 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水、无机盐 (2022·天水1题)人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成分,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导致人患病。下列疾病与病因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B )A.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1 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C.佝偻病——缺乏维生素C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铁的无机盐知识点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人教版:七下78~P84 苏教版:八上P11~P18】1.食物的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作消化。(1)消化系统的组成:由① 消化道 和② 消化腺 组成。消化道 功能口腔 牙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③ 咽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食管 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 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小肠 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质推入大肠大肠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 将粪便排出体外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a.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管→胃→④ 小肠 →大肠→肛门。b.⑤ 小肠 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消化腺 功能唾液腺 分泌唾液,唾液中的⑥ 唾液淀粉 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使之分解成⑦ 麦芽糖 胃腺 胃内有胃腺,胃腺分泌胃液,胃液内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⑧ 蛋白质 肝 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⑨ 胆汁 储存在胆囊中。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使⑩ 脂肪 变成微小颗粒胰 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肠腺 肠内有肠腺,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与消化有关的酶(2)实验:探究口腔对馒头(或米饭)的消化作用(详见P58重点实验攻关)(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物质 淀粉 蛋白质 脂肪初步消化部位 口腔 胃 小肠最终消化部位 小肠最终消化产物 葡萄糖 氨基酸 脂肪酸等参与的消化液 唾液、肠液、胰液 胃液、肠液、胰液 胆汁 、肠液、胰液(1)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器官是小肠。(2)肝是唯一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腺,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3)胰既属于内分泌腺也属于消化腺,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胰岛素)。(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是一种蛋白质。(5)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将分子较大的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A.②是胃,它能分泌胃液 B.③是胰,它能分泌胆汁C.④是肝,属于消化道 D.⑥是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科学思维·建模】图中a、b表示某物质,M表示某消化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A.若a表示淀粉,M表示口腔,则b表示葡萄糖B.若a表示麦芽糖,M表示胃,则b表示葡萄糖C.若a表示蛋白质,b表示氨基酸,则M表示大肠D.若a表示脂肪,b表示脂肪酸等,则M表示小肠2.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的过程。(1)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2)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特点小肠的结构特点 适于消化 适于吸收长 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5~6米,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器官,增大了营养物质停留的时间 √ √大 小肠内表面有很多 环形皱襞 ,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 √多 小肠内有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以及 消化酶,有利于消化各种营养物质 √薄 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 一 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进入血液 √ (2025·上海)下列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有关的描述是( A )①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 ②小肠有皱襞和绒毛 ③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知识点3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人教版:七下P85~P89 苏教版:八上P22~P29】1.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物质的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物质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参考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①食物多样、合理搭配;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③多吃蔬菜、水果、奶类、全谷、大豆;④适量吃鱼、禽、蛋、瘦肉;⑤少盐少油,控糖限酒;⑥规律进餐,足量饮水;⑦会烹会选,会看标签;⑧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2025·成都)2025年“全民营养周”活动的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如图)。下列体重管理的“行动”,合理的是( C )A.每餐饮食只吃蔬菜、水果 B.餐后立即进行高强度运动C.每天合理膳食并适度运动 D.体重超标后才需进行管理2.食品安全:不吃有毒的蘑菇;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不吃发霉的食物;留意食品包装上的过敏原提示信息;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蔬菜、水果洗干净再食用等。 (2025·湖南)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辨析,下列能安全食用的是( B )A.煮熟的发霉花生 B.检疫合格的鲜肉C.削除腐烂部分的水果 D.无法辨认的蘑菇易错字词临摹 以下为本课时易错字词,请注意规范书写!重点实验攻关实验 探究口腔对馒头(或米饭)的消化作用【提出问题】为什么咀嚼馒头(或米饭),会感觉到甜味?馒头(或米饭)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有关系。【实验原理】淀粉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分解淀粉;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制订并实施计划】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 3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切碎(模拟牙的咀嚼);C块不做处理。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再在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甲、乙、丙,并做如图所示处理。4.将3支试管一起放到37 ℃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实验现象与结论】试管编号 甲 乙 丙现象 ① 不变蓝 ② 变蓝 部分变蓝原因分析 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馒头碎屑中的淀粉没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 馒头块中有少量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结论 甲、乙试管作对照,说明馒头变甜与③ 唾液淀粉酶 有关 ④ 甲、丙 试管作对照,说明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表达与交流】1.将试管放到37 ℃温水中保温是为了与人体 口腔 内的温度接近,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2.实验中将馒头切碎,模拟的是牙的咀嚼,充分搅拌模拟的是 舌的搅拌 。3.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因此可感觉到甜味。4.实验中的水浴温度、水浴时间、滴加碘液的量等都保持一致,其目的是 控制单一变量 。5.若甲试管滴加碘液后呈现浅蓝色,其原因可能是 实验时间不足(或唾液的量偏少、搅拌不充分、馒头碎屑偏多等) (写出一条即可)。6.该实验需要重复多次,其目的是 避免偶然性,减小实验误差 。7.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是否有影响”,增加了丁试管,则该试管中应加入馒头碎屑和 2 毫升唾液,置于5 ℃的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2滴碘液,通过与 甲 试管对照,可以得出结论: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有一定的影响。(2021·金昌35题)小李同学阅读时看到“维生素C能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且维生素C浓度越高,褪色现象越明显”。于是他想探究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低,进行了如下实验:a.配制一定浓度的加碘的淀粉溶液。b.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①②③号,分别加入加碘的淀粉溶液4 mL。c.将草莓和西瓜分别榨成汁。d.①号试管加入蒸馏水2 mL,②号试管加入草莓汁,③号试管加入西瓜汁。e.30分钟后,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加碘后的淀粉溶液呈 蓝 色。(2)①号试管内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形成对照 。(3)②号和③号试管加入的果汁均为 2 mL。(4)30分钟后,②号试管内的溶液颜色比③号试管内的浅很多,由此说明,草莓 (填“草莓”或“西瓜”)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5)若将果汁加热后做此实验,会发现加碘的淀粉溶液不会变色,这说明 高温会破坏维生素C 。(6)如果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患 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因此我们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草莓(或柑橘、番茄等) (写出一种即可)等。甘肃5年真题 分类命题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2025·兰州6题)医生建议某同学补充维生素A,适当摄入胡萝卜和鱼肝油等,推测其可能患有( C )A.骨质疏松症 B.脚气病C.夜盲症 D.贫血2.(2023·金昌11题)为预防骨质疏松症,小李同学为奶奶购买了钙片,除此之外还应给奶奶补充何种维生素( D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3.(2022·白银3题)常吃番茄、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预防( B )A.夜盲症 B.坏血病C.佝偻病 D.贫血4.(2021·陇南9题)常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能预防( D )A.佝偻病 B.贫血C.夜盲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5.(2021·武威3题)膳食纤维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列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是( C )A.牛肉 B.鱼肉 C.芹菜 D.牛奶命题点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6.(2024·天水13题节选)2024年2月开始,天水麻辣烫凭借“对味的麻、上头的辣、筋道的粉”火爆出圈,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前来品尝。麻辣烫中的手擀粉主要成分是淀粉,其进入消化道后在 消化酶 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成 葡萄糖 才能被人体吸收。7.(2021·平凉10题节选)为了锻炼身体,小李同学每天坚持跳绳运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为运动提供能量,在消化道中,蛋白质在 胃液、肠液和胰液(或消化酶) 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 氨基酸 才能被人体吸收。8.(2024·兰州4题)下列器官中,既能消化食物又能吸收营养的是( B )A.口腔 B.小肠 C.大肠 D.肛门9.(2021·兰州11题)下列几种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B )A.唾液 B.胆汁C.肠液 D.胃液10.(2023·金昌10题)“羊肉垫卷子”是金昌特色美食,以面香、肉嫩、味美而著称,该美食成分中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 C )A.羊肉 B.面卷C.盐 D.植物油11.(2022·金昌10题)一些药物会对食管和胃产生刺激,需装入淀粉制成的胶囊中以便服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B )A.胶囊不宜长时间含在口腔里B.胃能消化胶囊,使药物渗出C.胆汁不能消化胶囊D.小肠能消化胶囊,使药物渗出12.(2021·兰州11题)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B )A.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是①,在④处逐步分解成氨基酸B.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C.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脂肪在④处逐步分解成脂肪酸等D.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命题点3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3.(2024·兰州14题)维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青少年每天都应食用一定量的( D )A.蛋糕、油条 B.海带、带鱼C.酿皮、手擀粉 D.新鲜蔬菜、水果学科素养 提升练1.【回归教材·人教七下P81图】如图是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图中“剪刀”可表示为( B )A.牙齿 B.消化酶 C.胃液 D.胆汁2.如图为人体的部分消化器官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是( C )A.肝无法产生胆汁 B.胰无法分泌胰液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消化蛋白质的功能降低3.【流程图】如图表示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部分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 )A.若①为胰,则②能消化淀粉B.若①为肠腺,则②不能消化蛋白质C.若②内含有脂肪酶,则①是肝D.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为麦芽糖4.【回归教材·人教七下P84练习题2】(2025·无锡)图中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A.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B.蛋白质的化学消化始于图中的C区域C.区域D内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和胆汁D.营养物质在A区域不会被消化5.【传统文化·《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可见合理膳食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食用牛肉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B.谷类中的淀粉能在小肠中分解为氨基酸C.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D.高油食物中的蛋白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6.(2025·云南)我国已立法严禁酒后驾驶,酒精对人体各个系统都有不良影响。结合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饮酒后酒精由 ⑥ (填序号)和小肠吸收,小肠作为吸收酒精的主要器官,是因为具有 皱襞和小肠绒毛 (填小肠的结构)。(2)酒精被小肠吸收后随血液流动到达心脏时,先进入心脏的 右心房 。(3)为了解酒精对心脏的影响,查阅到酒精溶液影响水蚤心跳次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 0(加清水) 1% 3% 5% 8% 10% 15% 20%10秒内心跳次数 33 30 28 24 22 21 18 死亡据此推测酒精对人体心脏的影响是 酒精对心脏有麻醉作用(或抑制作用);酒精会导致心跳减慢;过量饮酒可能导致心脏停止跳动,致人死亡 。(写出1点即可)(4)酒精进入图中 ① (填序号)后会产生视觉模糊、行为失控、判断力丧失等不良后果。(5)从社会的角度,简述酒驾的危害是 危害公共交通安全;给他人和社会带来巨大的伤害及经济损失 。第9讲 人体的营养 [2025中考分值:省卷1分 兰州卷2.5分]知识点 省卷 兰州卷2025 2024 2023 2022 2021 2025 2024 2023 2022 2021★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 √ √ √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 √ √ √ √ √ √探究口腔对馒头的消化作用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 √ √复习目标 (参考新课标学业要求)(1)描述消化系统的构成和功能,初步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2)能够设计简单的实验,探究有关人体生理与健康的问题。(3)运用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消化与吸收、均衡膳食等知识,设计一份合理的食谱。教材知识梳理知识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人教版:七下P70~P75 苏教版:八上P3~P8】1.食物中的六大营养物质2.供能物质项目 糖类 脂肪 蛋白质食物来源 小麦、水稻、土豆、红薯等 肥肉、大豆、花生等 蛋、奶、鱼、肉等主要功能 重要的能源物质 重要的④备用能源物质 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共有功能 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⑤3.非供能物质(1)水:占人体体重的60%~70%,参与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能够运输营养物质及尿素等废物。(2)无机盐: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一旦缺乏就会患各种疾病。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含钙的无机盐 骨和牙的重要组成成分。儿童缺钙易患佝偻病,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缺钙,易患⑥ 奶类、豆类等含磷的无机盐 厌食、肌无力、骨痛等 豆类、鱼类、坚果等含铁的无机盐 构成血红蛋白的成分,缺乏时易患 ⑦ 肝、豆类等含⑧ 的无机盐 地方性甲状腺肿,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出现障碍 海带、紫菜、虾等含锌的无机盐 生长发育不良,味觉发生障碍 牡蛎、贝类、牛肉等(3)维生素:大多数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只能从食物中摄取。种类 缺乏时的症状 食物来源维生素A 皮肤干燥、⑨ 、干眼症等 动物肝脏、玉米、胡萝卜等维生素B1 神经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 猪肉、豆类、谷物等叶酸(维生素B9) 巨幼红细胞贫血、胎儿神经管畸形等 蔬菜、豆类、动物肝脏等维生素C 维生素C缺乏症(又称⑩ )、抵抗力下降等 蔬菜、水果等 佝偻病、骨质疏松症等 鸡蛋、鱼肝油等(1)补钙的同时服用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2)胡萝卜等食物中的胡萝卜素在人体内可以转化成维生素A。(3)膳食纤维:大量存在于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中。人体无法直接消化。能够促进肠胃的蠕动和排空,有利于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等,维护心脑血管健康、预防糖尿病,被称为人体的“第七类营养素”。 下列几组物质中,既是人体的组成物质,又是人体的供能物质的是( )A.糖类、脂肪、维生素 B.蛋白质、脂肪、无机盐C.糖类、脂肪、蛋白质 D.蛋白质、水、无机盐 (2022·天水1题)人的生长发育需要各种营养成分,营养摄入不均衡可能导致人患病。下列疾病与病因的对应关系中,正确的是( )A.坏血病——缺乏维生素B1 B.夜盲症——缺乏维生素AC.佝偻病——缺乏维生素C D.地方性甲状腺肿——缺乏含铁的无机盐知识点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人教版:七下78~P84 苏教版:八上P11~P18】1.食物的消化:食物在消化道内分解成可以被细胞吸收的物质的过程叫作消化。(1)消化系统的组成:由① 和② 组成。消化道 功能口腔 牙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③ 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食管 能蠕动,将食物推入胃中胃 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混合小肠 促进消化,吸收营养物质,并将剩余物质推入大肠大肠 通过蠕动,将食物残渣推向肛门肛门 将粪便排出体外消化系统的组成示意图a.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口腔→咽→食管→胃→④ →大肠→肛门。b.⑤ 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消化腺 功能唾液腺 分泌唾液,唾液中的⑥ 酶能够初步消化淀粉,使之分解成⑦胃腺 胃内有胃腺,胃腺分泌胃液,胃液内含有盐酸和蛋白酶,可初步消化⑧肝 最大的消化腺。分泌的⑨ 储存在胆囊中。胆汁不含消化酶,但能使⑩ 变成微小颗粒胰 分泌胰液,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肠腺 肠内有肠腺,肠腺分泌肠液,肠液中含有与消化有关的酶(2)实验:探究口腔对馒头(或米饭)的消化作用(详见P58重点实验攻关)(3)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消化过程物质 淀粉 蛋白质 脂肪初步消化部位 胃 小肠最终消化部位 小肠最终消化产物 葡萄糖 脂肪酸等参与的消化液 唾液、肠液、胰液 胃液、肠液、胰液 、肠液、胰液(1)含消化酶种类最多的器官是小肠。(2)肝是唯一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腺,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3)胰既属于内分泌腺也属于消化腺,既能分泌消化液,又能分泌激素(胰岛素)。(4)酶是活细胞产生的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本质是一种蛋白质。(5)消化过程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二是将分子较大的有机物在消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 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②是胃,它能分泌胃液 B.③是胰,它能分泌胆汁C.④是肝,属于消化道 D.⑥是消化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科学思维·建模】图中a、b表示某物质,M表示某消化器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a表示淀粉,M表示口腔,则b表示葡萄糖B.若a表示麦芽糖,M表示胃,则b表示葡萄糖C.若a表示蛋白质,b表示氨基酸,则M表示大肠D.若a表示脂肪,b表示脂肪酸等,则M表示小肠2.营养物质的吸收:食物成分或其消化后的产物,通过消化道进入血液的过程。(1)消化道各段对营养物质的吸收(2)小肠适于消化和吸收的主要特点小肠的结构特点 适于消化 适于吸收长 成人小肠的长度一般为5~6米,小肠是消化道中最长的器官,增大了营养物质停留的时间 √ √大 小肠内表面有很多 ,皱襞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 √多 小肠内有肠液、胰液等多种消化液以及 ,有利于消化各种营养物质 √薄 小肠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由 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营养物质进入血液 √ (2025·上海)下列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有关的描述是( )①小肠是消化道最长的部分 ②小肠有皱襞和绒毛 ③小肠中有多种消化液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知识点3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人教版:七下P85~P89 苏教版:八上P22~P29】1.合理营养:指全面而平衡的营养。全面是指摄取的营养物质的种类要齐全;平衡是指摄取各种营养物质的量要合适,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参考中国居民膳食宝塔)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健康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有:①食物多样、合理搭配;②吃动平衡,健康体重;③多吃蔬菜、水果、奶类、全谷、大豆;④适量吃鱼、禽、蛋、瘦肉;⑤少盐少油,控糖限酒;⑥规律进餐,足量饮水;⑦会烹会选,会看标签;⑧公筷分餐,杜绝浪费。 (2025·成都)2025年“全民营养周”活动的主题为“吃动平衡 健康体重 全民行动”(如图)。下列体重管理的“行动”,合理的是( )A.每餐饮食只吃蔬菜、水果 B.餐后立即进行高强度运动C.每天合理膳食并适度运动 D.体重超标后才需进行管理2.食品安全:不吃有毒的蘑菇;禁止食用野生动物;不吃发霉的食物;留意食品包装上的过敏原提示信息;聚餐时使用公筷、公勺;蔬菜、水果洗干净再食用等。 (2025·湖南)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辨析,下列能安全食用的是( )A.煮熟的发霉花生 B.检疫合格的鲜肉C.削除腐烂部分的水果 D.无法辨认的蘑菇易错字词临摹 以下为本课时易错字词,请注意规范书写!重点实验攻关实验 探究口腔对馒头(或米饭)的消化作用【提出问题】为什么咀嚼馒头(或米饭),会感觉到甜味?馒头(或米饭)变甜,是否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都有关系呢?【作出假设】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以及唾液有关系。【实验原理】淀粉没有甜味,但淀粉分解形成的麦芽糖有甜味;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分解淀粉;淀粉遇碘变蓝,麦芽糖遇碘不变蓝。【制订并实施计划】1.取新鲜的馒头,切成大小相同的A、B、C 3块。将A块和B块分别用刀切碎(模拟牙的咀嚼);C块不做处理。2.用凉开水将口漱干净,再在口内含一块消毒棉絮。约1分钟后,用干净的镊子取出棉絮,将棉絮中的唾液挤压到小烧杯中。3.取3支洁净的试管,分别编为甲、乙、丙,并做如图所示处理。4.将3支试管一起放到37 ℃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观察并记录各试管中的颜色变化。【实验现象与结论】试管编号 甲 乙 丙现象 ① ② 部分变蓝原因分析 馒头碎屑中的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 馒头碎屑中的淀粉没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 馒头块中有少量淀粉被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遇碘变蓝色结论 甲、乙试管作对照,说明馒头变甜与③ 有关 ④ 试管作对照,说明馒头变甜与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关【表达与交流】1.将试管放到37 ℃温水中保温是为了与人体 内的温度接近,使唾液发挥最佳作用。2.实验中将馒头切碎,模拟的是 ,充分搅拌模拟的是 。3.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 ,因此可感觉到甜味。4.实验中的水浴温度、水浴时间、滴加碘液的量等都保持一致,其目的是。5.若甲试管滴加碘液后呈现浅蓝色,其原因可能是 (写出一条即可)。6.该实验需要重复多次,其目的是 。7.某同学想探究“温度对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是否有影响”,增加了丁试管,则该试管中应加入馒头碎屑和 毫升唾液,置于5 ℃的水中,5~10分钟后取出,滴加2滴碘液,通过与 试管对照,可以得出结论:温度对唾液消化淀粉有一定的影响。(2021·金昌35题)小李同学阅读时看到“维生素C能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且维生素C浓度越高,褪色现象越明显”。于是他想探究不同水果中的维生素C含量高低,进行了如下实验:a.配制一定浓度的加碘的淀粉溶液。b.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为①②③号,分别加入加碘的淀粉溶液4 mL。c.将草莓和西瓜分别榨成汁。d.①号试管加入蒸馏水2 mL,②号试管加入草莓汁,③号试管加入西瓜汁。e.30分钟后,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变化。请据此分析回答问题。(1)加碘后的淀粉溶液呈 色。(2)①号试管内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 。(3)②号和③号试管加入的果汁均为 mL。(4)30分钟后,②号试管内的溶液颜色比③号试管内的浅很多,由此说明, (填“草莓”或“西瓜”)的维生素C含量较高。(5)若将果汁加热后做此实验,会发现加碘的淀粉溶液不会变色,这说明 。(6)如果人体长期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患 ,因此我们要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 (写出一种即可)等。甘肃5年真题 分类命题点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1.(2025·兰州6题)医生建议某同学补充维生素A,适当摄入胡萝卜和鱼肝油等,推测其可能患有( )A.骨质疏松症 B.脚气病C.夜盲症 D.贫血2.(2023·金昌11题)为预防骨质疏松症,小李同学为奶奶购买了钙片,除此之外还应给奶奶补充何种维生素( )A.维生素A B.维生素B1C.维生素C D.维生素D3.(2022·白银3题)常吃番茄、橙子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能预防( )A.夜盲症 B.坏血病C.佝偻病 D.贫血4.(2021·陇南9题)常吃海带、紫菜等含碘丰富的食物能预防( )A.佝偻病 B.贫血C.夜盲症 D.地方性甲状腺肿5.(2021·武威3题)膳食纤维是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之一,对于维持身体健康非常重要。下列食物中膳食纤维含量较多的是( )A.牛肉 B.鱼肉 C.芹菜 D.牛奶命题点2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6.(2024·天水13题节选)2024年2月开始,天水麻辣烫凭借“对味的麻、上头的辣、筋道的粉”火爆出圈,吸引了省内外大批游客前来品尝。麻辣烫中的手擀粉主要成分是淀粉,其进入消化道后在 的作用下,最终被消化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7.(2021·平凉10题节选)为了锻炼身体,小李同学每天坚持跳绳运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可为运动提供能量,在消化道中,蛋白质在 的作用下,最终分解成 才能被人体吸收。8.(2024·兰州4题)下列器官中,既能消化食物又能吸收营养的是( )A.口腔 B.小肠 C.大肠 D.肛门9.(2021·兰州11题)下列几种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唾液 B.胆汁C.肠液 D.胃液10.(2023·金昌10题)“羊肉垫卷子”是金昌特色美食,以面香、肉嫩、味美而著称,该美食成分中能被人体直接吸收的是( )A.羊肉 B.面卷C.盐 D.植物油11.(2022·金昌10题)一些药物会对食管和胃产生刺激,需装入淀粉制成的胶囊中以便服用。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胶囊不宜长时间含在口腔里B.胃能消化胶囊,使药物渗出C.胆汁不能消化胶囊D.小肠能消化胶囊,使药物渗出12.(2021·兰州11题)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组成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蛋白质消化的起始部位是①,在④处逐步分解成氨基酸B.②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能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C.在消化酶的作用下,脂肪在④处逐步分解成脂肪酸等D.④的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命题点3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13.(2024·兰州14题)维生素是一类重要的营养物质,所以青少年每天都应食用一定量的( )A.蛋糕、油条 B.海带、带鱼C.酿皮、手擀粉 D.新鲜蔬菜、水果学科素养 提升练1.【回归教材·人教七下P81图】如图是模拟淀粉的消化过程,图中“剪刀”可表示为( )A.牙齿 B.消化酶 C.胃液 D.胆汁2.如图为人体的部分消化器官示意图,若甲处阻塞,则最可能发生的是( )A.肝无法产生胆汁 B.胰无法分泌胰液C.消化脂肪的功能下降 D.消化蛋白质的功能降低3.【流程图】如图表示人体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部分过程,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若①为胰,则②能消化淀粉B.若①为肠腺,则②不能消化蛋白质C.若②内含有脂肪酶,则①是肝D.若④为毛细血管,则③为麦芽糖4.【回归教材·人教七下P84练习题2】(2025·无锡)图中曲线表示淀粉、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被消化的程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曲线X表示淀粉的消化过程B.蛋白质的化学消化始于图中的C区域C.区域D内的消化液有肠液、胰液和胆汁D.营养物质在A区域不会被消化5.【传统文化·《黄帝内经》】《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可见合理膳食对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有重要意义。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食用牛肉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症B.谷类中的淀粉能在小肠中分解为氨基酸C.食用蔬菜、水果可以补充维生素D.高油食物中的蛋白质是主要的能源物质6.(2025·云南)我国已立法严禁酒后驾驶,酒精对人体各个系统都有不良影响。结合人体部分器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饮酒后酒精由 (填序号)和小肠吸收,小肠作为吸收酒精的主要器官,是因为具有 (填小肠的结构)。(2)酒精被小肠吸收后随血液流动到达心脏时,先进入心脏的 。(3)为了解酒精对心脏的影响,查阅到酒精溶液影响水蚤心跳次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不同体积分数的酒精溶液 0(加清水) 1% 3% 5% 8% 10% 15% 20%10秒内心跳次数 33 30 28 24 22 21 18 死亡据此推测酒精对人体心脏的影响是 。(写出1点即可)(4)酒精进入图中 (填序号)后会产生视觉模糊、行为失控、判断力丧失等不良后果。(5)从社会的角度,简述酒驾的危害是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9讲人体的营养 - 学生版.docx 第9讲人体的营养.docx